榜樣人物典型事跡
榜樣人物的典型事跡可以激勵他人,激發他們的力量和動力。當人們看到成功和克服困難的故事時,他們可能會受到啟發,更有動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榜樣人物典型事跡介紹(15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1)
張桂梅,女,滿族,1957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云南省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曾榮獲“時代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師德標兵”“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
張桂梅同志堅守教育報國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扎根貧困地區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傾力建成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讓1600余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托舉起當地群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信心希望。
張桂梅同志堅守初心、對黨忠誠,響應黨的號召,毅然到云南支援邊疆建設,跨越千里、輾轉多地,無怨無悔。她創辦免費女子高中,幫助數千名山區女孩改變命運,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她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將堅定的理想信念融入辦學體系,用紅色教育為師生鑄魂塑形。2000年,她在領取勞模獎金后,把全部獎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黨費。她把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熱愛滲透在血脈里,在她身上充分體現著一名共產黨員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質和至誠至深的家國情懷。
張桂梅同志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為了不讓一名女孩因貧困失學,堅持家訪11年,遍訪貧困家庭1300多戶,行程十余萬公里。她長期拖著病體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體,換來女子高中學生學習的好成績。她不遺余力踐行著“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用實際行動鋪就貧困學子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圓夢之路。多年來她一直住在學生宿舍,和孩子們吃住在一起,陪伴學生學習生活。她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貧困地區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潛心育人的敬業精神和立德樹人的使命擔當。
張桂梅同志執著奮斗、無私奉獻,心懷大我,對自己近乎苛刻的.節儉,卻把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到貧困山區教育中。長期義務兼任華坪福利院院長,多方奔走籌集善款,20年來含辛茹苦養育136名孤兒,被孩子們親切稱呼為“媽媽”。她把全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貧困山區的教育和福利事業,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以德施教的仁愛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師者大愛。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2)
一心為民,把扶貧路當“長征路”
黃文秀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后回鄉工作,2018年擔任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親身患重病,重重壓力之下,黃文秀總是樂觀開朗、積極向上。
她剛上任時,發現現實情況比想象的更復雜: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03戶474人,貧困發生率22%,是深度貧困村。百坭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居住分散在幾個不同的山頭,對于她這個不熟悉地形的“新手”來說,要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全村貧困戶的詳細情況,是非常困難的。但她沒有失去信心,仍然堅持深入的開展群眾工作,常常脫下外套幫貧困戶家掃院子;貧困戶不讓她進家門她就去兩次、三次;貧困戶不在家,她就去田里,邊幫他們干農活邊聊天。時間久了村民們見得她多了,開始慢慢地接受她。經過兩個月的摸底,她基本掌握了全村概況,百坭村共有472戶206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883人,2017年未脫貧為154戶691人,因學致貧和因殘、因病致貧占比最高。駐村一年,她把全村所有的貧困戶訪了一遍又一遍,在“扶貧心得”中她寫道:“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儀表盤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我簡單地發了一個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周年愉快’。”
傾力扶貧,全村103戶貧困戶大部分脫貧
黃文秀深知群眾要脫貧,增收是硬道理,村經濟發展了,人民群眾的收入提高了,駐村扶貧的作用才能充分體現出來。到村里開展工作后,她帶領村“兩委”一班人通過外出考察學習、請技術專家到現場指導、挨家挨戶宣傳發動、黨員帶頭示范種植等方式,帶動了村集體經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僅僅一年時間,全村種植杉木從原來的8000余畝發展到20000余畝,砂糖橘從1000余畝發展到2000余畝,八角從600余畝發展到1800余畝,另外種植優質枇杷500余畝。種植產業已經成為百坭村的支柱產業和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來源。僅2018年,就通過建立電商服務站,幫助全村群眾銷售砂糖橘4萬多斤,銷售額達22萬元左右,為30多戶貧困戶創收,每戶增收2500元左右。2018年百坭村103戶貧困戶順利脫貧88戶,貧困發生率從她上任時的22.88%降至2.71%。
2018年,黃文秀帶領全村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脫貧18戶56人,教育脫貧28戶152人,發展生產脫貧42戶209人,共計88戶417人,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1%;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6.38萬元,實現翻倍增收。她堅持扶貧與扶志相結合,注重鄉風文明建設,成立“鄉村振興、青年作為”小志愿者服務隊,開展村規民約吟誦比賽和文明家庭評選活動。百坭村獲得百色市2018年度“鄉村文明”紅旗村榮譽稱號。
言傳身教,黨員示范作用處處顯現
黃文秀認識到,作為第一書記,要注重加強黨支部自身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創造力,努力在扶貧攻堅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為此,黃文秀以樂業縣開展的村干部職業化管理工作為契機,大抓基層黨組織建設。她從走訪中了解到,群眾原來不積極配合村里面工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村“兩委”干部為群眾辦事不夠主動,有時群眾辦事找不見人,意見比較大。于是,黃文秀從抓實抓嚴村干部的坐班值班制度開始,通過身先士卒率先執行,白天落實專人負責在村里接待群眾,晚上與村干部一起開展遍訪貧困戶工作,深入群眾家中征求意見、宣傳各種政策等,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后,她把村黨支部黨內政治生活規范起來。她走訪了百坭村的38名黨員,充分征求黨員對全村發展的意見建議,并將他們劃分為3個黨小組,方便黨員參與各類活動,并經常列席指導各小組的活動。同時,她積極將“三會一課”等黨內組織生活融入到扶貧工作中,扎實推進黨建促脫貧工作,黨內政治生活得到進一步規范。她還組織村規民約吟誦比賽,開展全村道德模范人物評選和文明家庭評選活動,使百坭村2018年8月份獲得百色市“鄉風文明”紅旗村稱號。
勤儉節約,把群眾的家當做自己的家
黃文秀同志生活上十分簡樸,不講究吃穿,為人隨和,平易近人,在百坭村擔任第一書記一年多,大家對她的印象大都是生活簡樸,樂觀開朗。她自己生活很簡樸,卻對村里的貧困戶非常大方,每當貧困戶有困難需要她在經濟上援助時,她都慷慨相助,還經常自掏腰包慰問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對她們噓寒問暖。她還幫助考上大學的貧困生爭取各項補助,讓村里苦讀多年的寒門學子獲得上大學的機會。當噩耗傳來,很多被她生前照顧過的鄉親們淚如雨下、泣不成聲,說永遠失去了一位好女兒,一位好姐妹,一位真正把他們當親人的外鄉人。
舍身忘我,用生命詮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2018年3月駐村工作后,她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經常加班加點,“5+2”、白加黑,從不因為節假日或周末而放松工作要求,一年到頭都是埋頭苦干,把工作高質量的完成好。為了讓百坭村早日脫貧,她舍小家為大家,家人患重病住院動手術,她沒能時時在身邊照顧,村里大小事務卻總能找到她堅毅的身影。她沒能把自己的.家人照顧好,卻把村里的貧困群眾照顧的非常周到。2019年6月中旬,持續多天的暴雨沖毀了百坭村部分灌溉渠,村民培育好的水稻秧苗遲遲無法移種進稻田里,黃文秀內心十分焦急。6月14日是周五,黃文秀和其他村干部分頭勘查后,確定了被沖毀水渠的損毀情況以及維修所需費用。大家商量決定在下周一樂業縣扶貧工作會議上向領導詳細匯報,以盡早幫村民解決灌溉渠修復問題。6月16日為了保護村里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早點回村部署抗洪,她顧不得和自己身患重病的父親過好父親節,連夜趕回百坭村,晚上11點,暴雨越下越大,通往樂業縣的山路被突發的山洪淹沒。在黃文秀拍攝的視頻中,前方的路面已深陷積水之中,黃文秀在車中進退兩難。但她選擇了繼續前行,因為此時的百坭村也正暴雨肆虐,前方還有等待她的村民們。在途經凌云縣時遭遇山洪失聯,18日搜救人員在下游河道發現幾具遺體,經指紋比對,黃文秀被確認不幸犧牲。
黃文秀同志堅守初心、對黨忠誠,心系群眾、擔當實干,品德高尚、克己奉公,知重負重、堅韌不拔,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價值追求和使命擔當,黃文秀去世后,有干部到黃文秀家中慰問,黃忠杰謝絕了慰問金。他說:“我們不能給黨和國家添麻煩。這些錢,村里的扶貧工作用得上。”他還說自己一定會堅強,“我現在每天都努力吃東西。雖然很難吃下去,為了讓文秀放心,我也要拼命吞下去......”黃文秀同志的父親說:“我為有這樣的女兒感到欣慰,她為黨的工作而犧牲,是黨培養了她,她為黨的事業作出貢獻,我為她驕傲。”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3)
邱軍,生前系甘肅省華池縣副縣長(掛職)。2018年12月,他主動請纓,從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到條件艱苦的革命老區掛職,千方百計引進扶貧項目、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華池縣整體脫貧,受到當地干部群眾廣泛贊譽。2021年1月8日,邱軍同志不幸病逝在工作崗位上,年僅39歲。8月31日,中宣部追授邱軍“時代楷模”稱號。邱軍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邱軍同志在脫貧攻堅進入攻堅拔寨的關鍵時刻,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主動請纓,從美麗富饒的安徽來到山大溝深的華池,堅守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肩負著扶貧的使命和擔當。他堅信“貧窮不應該是革命老區的代名詞。一定要為華池做點什么”,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動,詮釋著“面向群眾、堅守信念、顧全大局、求實開拓”的“南梁精神”,為新時代“南梁精神”的傳承和發揚作出了最好的注解,也為青年一代踐行“南梁精神”作出了最好的示范。
面向群眾、忠誠為民。他堅持“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走遍了全縣15個鄉鎮、走訪了200多戶貧困戶,掌握了一手資料。每天奔波在大山深處,穿梭在群眾身邊,看住房、看飲水、看產業發展,問醫療、問教育、問群眾收入,思考群眾的困難,琢磨著發展的方向,對扶貧事業無限熱愛,對老區群眾充滿感情,時刻踐行共產黨員的崇高使命。
堅守信念、百折不撓。“我來自農村,所以要倍加珍惜這樣一次回饋土地和鄉親們的機會。”背井離鄉,克服飲食氣候的`不適應,心存感恩,任勞任怨;幾番走訪,數次調研,面對質疑,不被理解,依舊埋頭苦干;堅持興教扶智,斬斷窮根,為貧困學子開展助學活動。他用最質樸、最深沉的行動讓青春在革命老區里綻放,讓激情在脫貧攻堅中迸發,讓熱血在噓寒問暖中流淌,詮釋了共產黨員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堅定的信念。
立黨為公、顧全大局。在脫貧攻堅進入攻堅拔寨的關鍵時刻,邱軍主動請纓,牢記宗旨,以身作則,擔任了城壕等鄉鎮的包片領導和城壕鎮包鄉領導,寒來暑往,來日方長,義無反顧地去啃最難啃的“硬骨頭”,為群眾排憂解難,經受住種種嚴峻考驗。他用一心為黨、盡職盡責,無私奉獻的精神,凝聚起強大的向心力和戰斗力。
求實開拓、敢為人先。他因地制宜,銳意創新,確定了“企帶戶養”的產業發展模式,構建了企業與農戶共同的利益連接機制,讓“牛產業”成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發動機”;實地調研,倡導沙棘產業生態扶貧,帶來生態改善和經濟發展的雙重效益。開展群眾技能培訓,邀請專家現場指導,打造電商平臺,加快土特產發展的步伐。“心激蕩,來說唱,脫貧攻堅暖慶陽。放眼望,干群忙,革命老區迎曙光……”點點滴滴的收獲中,都有他求實創新的身影。
黨的事業百煉成鋼。征途漫漫,唯有奮斗。新時代賦予新任務,新征程要有新作為。我們要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在邱軍同志先進事跡的感召下,在“南梁精神”的激勵下,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的曲折坎坷,戰勝艱難困苦,不負韶華,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當好新時代的“答卷人”,用實際行動踐行“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4)
沈星,男,1981年6月出生,生前系第二炮兵工程大學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學院副營職參謀、上尉軍銜,第四屆山東省道德模范。
2012年5月11日,沈星請假回山東青州,為準備畢業論文收集相關材料。2012年5月13日10時許,青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學生王鴻昊在青州市南陽河不慎落水。途經此地的沈星聽到呼救聲后,奮不顧身立即跳入水中實施營救。他一次次將王鴻昊推向岸邊,由于水流湍急、河堤坡陡濕滑,王鴻昊一次次從河堤滑下來,經過沈星數次奮力推舉,在聞訊趕來的一名婦女和中年男子協助下,終將落水學生營救上岸,但沈星因體力透支沉入水中。在軍地共同搜救下,沈星被救撈上岸,但因溺水時間過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當沈星被打撈上岸時,在場的人們都驚呆了,他仍然舉著雙手保持著向上托舉的姿勢。他用生命踐行了“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莊嚴承諾。
沈星同志是一個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掛在他宿舍臺燈上的小卡片,寫著這樣一段話:“共產黨員的稱號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一種感召,蘊含著把優秀的人、高尚的人引領凝聚到一起的無窮力量!”。沈星同志是一個奮發有為、恪盡職守的人。每次崗位調整都能很快進入角色、勝任本職。先后參與編寫了6項教學規范和教材,2套教材分獲二炮一、二等獎,發表多篇教學理論研究文章。沈星同志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根植頭腦、融入血脈。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從小就對人民群眾懷有深厚的感情,經常幫助村里的孤寡老人洗衣服挑水打掃屋子。沈星還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曾組織策劃同學“保衛母親黃河”活動,自行車騎行1000多公里,力所能及開展社會調查和宣傳活動。
沈星的英雄壯舉,感動了古城青州,感動了齊魯三秦,感動了神州大地。駐地數萬群眾自發到英雄犧牲的地方點亮燭光、敬獻花圈、譜寫詩歌,通過各種方式沉痛哀悼英雄、追憶英雄。追悼會那天,200多家黨政、企事業單位敬獻花圈,近10萬群眾自發沿途送別。
英雄逝去,精神長存。人民日報、新華社、解放軍報等10多家主流媒體深入報道沈星事跡,新聞聯播節目以3分鐘時長在提要和頭條中播出,網絡點擊量超1000萬,跟帖評論達10余萬人次。2013年3月,沈星的英雄事跡被西安電影集團拍攝成專題片《一道星光化彩虹》并進入院線公映,成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動教材。
為弘揚英雄壯舉,二炮黨委和山東省濰坊市委分別作出向他學習的決定。沈星先后被軍隊系統追授“第二炮兵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模范”、“熱愛人民好軍官”榮譽稱號;山東省、陜西省分別追授他為“見義勇為先進分子”、“見義勇為道德模范”榮譽稱號;團中央追授他“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5)
吳斌,男,漢族,1965年3月生,生前系浙江省杭州長運運輸集團公司駕駛員。
短短76秒,吳斌突遭重創時臨危不亂,強忍劇痛將車停穩,以極大毅力完成了一整套安全規范的操作,用生命踐行了“一切為了顧客”、“誠信、愛崗、敬業”和忠于職守的職業道德觀,他被人們譽為“最美司機”。
2015年5月29日中午,吳斌駕駛著載有乘客的大客車行駛于滬宜高速上,被迎面飛來的制動轂殘片砸碎前窗玻璃后刺入腹部致肝臟破裂,但他仍強忍疼痛將車停穩,并提醒車內24名乘客安全疏散及報警,后吳斌被送往解放軍無錫101醫院搶救。2015年6月1日凌晨3點45分,吳斌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離世,年僅48歲。
76秒,面對突發事件,吳斌沉著冷靜,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準確完成一整套安全規范的操作。這些背后,離不開他過硬的駕駛技術,離不開他十年積淀的高超職業技能,更離不開他崇高的職業道德。正是平時積淀的過硬操作技能,保證了他在遭受重創的關鍵時刻,能夠及時、有效、規范的處置,保障了24名乘客的生命安全。“他出事時,不管是坐姿,還是停車措施,都是完美無瑕的。”事后,通過反復查看監控錄像,吳斌生前的同事們一致認為。
平時,吳斌立足平凡崗位,兢兢業業,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鑄就了瞬間的偉大。吳斌自2015年進入杭州長運客運二公司擔任班車駕駛員起,就視手中的方向盤為生命線。從業十年來,他安全行駛100多萬公里,沒有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沒有一次違章記錄,沒有一起旅客投訴。2015年春運期間,杭州遭遇連日大雪冰凍天氣,出行非常困難,成千上萬的旅客都在等著回家,吳斌第一個報名參加抗雪救災。艱難的道路,他第一個出發,與同事們一起搶在春節之前把旅客平安送回家。吳斌在車內一直放著一本安全手冊,得空時,他會拿出來翻看。他認為,只有對車子有了相當的了解,面對各種情況,才能從容應對。雖然從業多年,但他始終把自己當作新手,堅持規范操作一絲不茍,將“安全第一”、“旅客生命財產第一”時刻放在心里。
吳斌生活節儉,在同事眼里,他除了買過幾件喜歡的運動服,平時穿的都是工作服。但他卻很大方,當春風行動、512汶川地震捐款時,他捐得比別人都多。
吳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浙江省勞動模范、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杭州市道德模范。中央文明委授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6)
劉習明,男,漢族,1959年4月生,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長沙生殖醫學醫院院長。
38年初心不改,專注不孕癥的研究和治療,為近3萬個不孕癥家庭實現生兒育女夢想;承諾“不讓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錢”,26年來減免患者治療費用1000余萬元,為踐行“醫者仁心”寫下最美注解。
踐行初心與諾言,全力攻克不孕不育難題。劉習明在行醫過程中,常接觸到不孕癥患者。1983年,劉習明立下諾言:攻克不孕不育難題,哪怕耗上一生的時間。劉習明遍訪全國知名老中醫,廣讀中醫典籍,刻苦鉆研醫術。1995年,劉習明拿出全部積蓄創辦了長沙不孕不育專科醫院。2008年該院獲批試運行夫精人工授精技術。2013年獲批正式運行試管嬰兒技術。目前醫院已形成中醫中藥、康復理療、西醫手術、宮(腹)腔鏡微創手術、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的不孕癥治療體系。
劉習明承諾,“不讓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錢”。他嚴格規范醫療項目收費,“因病制宜”制定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案,對經檢查確診無法治愈的患者耐心勸導,不做無謂的治療。他身體力行帶領全院醫務人員廉潔行醫,拒收紅包、禮品。他為特困家庭患者減免醫療費,甚至補貼回家路費。26年來,劉習明為4000多名患者減免治療費達1000余萬元。
劉習明常年組織醫療隊深入貧困、偏遠地區免費送醫送藥;他在湖南師范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吉首大學、南華大學等大學設立“劉習明獎學金”,目前累計獎勵學生460人次、教師52名,獎金合計115.4萬元;他為武陵山區等省內90所曾是貧困地區的中小學累計捐款1850余萬元。
劉習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7)
鋼__,男,45歲,中共黨員,白音錫勒牧場的牧民。
草原的豐沃,賦予大地無限深情。草原的遼闊,給了牧民寬廣的胸懷。和大多數家庭一樣,鋼__家是一個平凡的家庭,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遵紀守法,孝敬父母,與妻子相濡以沫,積極進取、樂于助人,家庭和諧溫馨。“孝”字當先,“愛”字裝心,十幾年如一日的艱辛付出,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侍奉著父母雙親,在他的家庭里,雖然每個人的年齡、輩分、性格、文化、志趣等都各不相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現矛盾沖突,能夠互相體諒,尊老愛幼、寬容謙讓,用真誠的心去關懷身邊的人,他用實際行動感動了許多人,他也成了分場孝老愛親的典范和榜樣。
鋼__家中有一個外來人,是他家里畜牧業生產雇傭的羊倌,在他家已經有20多年,老人是漢族,無兒女,鋼__把他作為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悉心照料,老人生病時,鋼__焦急的開車送到醫院,為老人陪護,照顧老人飲食起居,老人病好后歡天喜地的接回家,過年過節為老人購置新衣物,老人有需要他盡力滿足,多年以來始終如一,老人現在已經年邁又無棲身之地,于是鋼__與妻子共同商議把老人供養在家中為老人養老。
雖然家里事兒不少,但熱心腸的鋼__總是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牧戶有困難,他隨叫隨到,疫情期間他驅車40多公里為值班的同志送去熱乎的飯菜,捐款捐物一次不落,冬天冒著風雪救援受困車輛。在鋼__身上,無時無刻不體現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用實際行動感動著身邊所有人。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8)
李__,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楚古蘭街道愛民社區黨委書記、主任。
愛民社區管轄范圍地處老舊城區,共有居民6212戶,1.4萬人,其中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就占18%,服務難度比較大。李__把社區的工作理念定位為“愛在社區,情暖居民”。通過用心服務,讓居民過上幸福和諧的生活,特別是幫助那些困難群眾走出陰影、重見陽光。
為了方便轄區老年人生活,給貧困人口和低收入家庭解決實際問題,李__四處奔走,創建了“民惠超市”,并引進愛心企業進駐。20__年底,在李__牽頭、楚古蘭街道黨工委的支持下,愛民社區引進了楚古蘭衛生服務站,與部分居民簽訂了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為大家就醫看病提供了綠色通道。20__年,李__在社區相繼開設了“民情直通車”和社區“微”網站,方便居民向社區反映自己的困難和需求,打通了服務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急群眾之所急,成群眾之所愿。“時代在變,社區也在變,但我們共產黨員服務老百姓的真心永遠不能變!”李__堅定地說。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9)
張__,62歲,他身上沒有耀眼的光環,沒有名貴的服飾,他給鄰居們的印象是樸實、溫和的。在家庭的熏陶和感染下,他的心里埋下一個善良的種子。他所居住的區域是平房區,每年會自己種植樹苗和花苗,幾年來,他為特殊學校、福利院等捐贈樹苗及花苗共計10萬株,到今年已經四年整。20__年,他又向28所學校、6所幼兒園捐贈花苗2萬株。平時還為特殊學校、敬老院、環衛、社區捐贈掃帚。他說:“我是農民的兒子,什么時候都不能忘本。”
20__年以來,雨季頻繁,他們所居住的平房區沒到下雨季節道路泥濘,出行艱難,有一天大雨,鄰居家無人,雨水倒灌到鄰居家中,他二話不說,拿出自家的水泵配合社區冒著雨共同為鄰居家抽水一直到夜間十點,他說:“遠親不如近鄰,只要我能幫得上忙的,我愿意為大家盡我自己綿薄之力。”
當被問及捐贈的初衷時,他言辭懇切地說:“只要能讓孩子們在一個有益身心發展的環境中長身體、增才智,這些事情不算啥,只要學校需要,我還會盡力的。”樸實的話語透出對孩子們發展的殷切關心之情。他說:“支持我一直做這些事的不是別的什么,只是因為心中有愛,愛其實是一盞燈,一經點燃,就會照亮周圍所有的人,給他人帶來生活的希望。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直做下去。今后我將一如既往,無怨無悔地做下去,與眾多的愛的星光融匯在一起,構筑起一個明亮的愛的天空。”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10)
榜樣者,值得學習的人或事也,如《榜樣》中人事乎!《榜樣》中人,皆當代中國之脊梁也;其中事,乃中華精神之所存也。觀諸《榜樣》,則心神滌蕩,使人常思圣賢事也。
《榜樣》中人皆令人含淚敬之,吾最感懷者,乃山村教師支月英。彼生之最美流年,盡付與鄉村童子,以此生之甘洌,育二代之英華,忘家中有女尚幼,予愛給留守兒童。思器材之不得,常捐資以蓄之。路崎嶇而無車,唯挑之以徒步。置眼疾于不顧,生有求而急之。如是循循三六載,從無一日怨言中。
支師之德如星輝璀璨,于幽深處照亮心程,給人力量。支師之行若大山厚重,在閉塞地開門鑿窗,催人向上。育人之業,功德無量!想當初孔子育三千弟子,如今支師教一千英才,兢兢業業,皆是圣人之功。
其可貴也,貴在堅守初心,棄浮世名利,安貧樂道而已。放眼斯世,不安貧賤之人甚多,汲汲于富貴者無數,尤彰其貴。想如支之人亦有,見支行得彰,皆以當世不沒此德而共快。支師事業,不惟于深山處才立,更立于當職之中。于當下之職,盡未竟之心,不敢絲毫怠慢,乃無愧于己于人。
《榜樣》光輝熠熠,讓人長嘆而思齊!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11)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看到女教師支月英老師對山里孩子的無私奉獻,我深刻地領悟到:人,總要在一種精神和信念的支撐下活著,我們既然選擇了幼教事業,我們的心中就應該永遠裝著別人的孩子。支老師的事跡是“愛與奉獻”的真實寫照,她是新時期孩子們的甘甜雨露,灌溉著祖國的花朵和未來!面對純真可愛的孩子,平凡的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看《榜樣》學榜樣,就要向榜樣看齊,以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我們應當自覺地將黨員的先進性和人民教師“為人師表”的天職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以滿腔的熱情和高度的社會責任心,投身于我們自己所熱愛的幼教事業之中,在日常工作中,熱愛孩子,積極主動工作,求真務實,勇于創新,奉獻一片愛心,力爭做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彰顯一名共產黨員的風采和本色。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12)
杜云,女,1981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龍陽街芳草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
她立足本職崗位,帶領黨員干部堅守社區防控一線。疫情暴發之初,她第一時間組建疫情防控宣傳組、黨員先鋒組,張貼宣傳通告近4000份,為社區居民籌集口罩2000多個,指導居民做好居家隔離。她發動社區黨員、門棟長、網格員對3846戶居民進行拉網式排查,逐一電話核查每戶情況,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她組織巡查隊、環境衛生隊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對社區公共區域開展消殺作業,確保社區環境安全。她心懷群眾冷暖,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她發揮自己昔日“全科醫生”專業優勢,發動社區有醫護工作經歷和醫學知識背景的居民,組建“居民問診”微信群,為居民提供專業解答,緩解居民恐慌情緒,提供體溫計、藥品代購和送貨上門服務。她建立“居民買菜群”,讓社區干部變身“代購員”、“快遞員”,對單獨帶小孩的老年居民開展上門非接觸式慰問,讓居民居家更安心。社區居民們都說:“社區有杜書記‘當家’,大家很放心、很舒心。”
被授予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2020年9月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13)
許__,女,__族,49歲,__鄉衛生院院長。“看病就找多院長,俺就相信多院長。”這是__鄉很多村民的口頭禪。她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以院為家,一心為公,恪盡職守的稱職院長,更是一名情系病人,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優秀醫生。幾十年來,她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帶領全院醫護人員不斷前行,開拓進取,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使醫院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20__年,在她的積極爭取下,衛生院業務用房項目正式落戶__鄉,現正在籌建當中。幾十年來,她一直堅守著這方熱土,為父老鄉親送醫送藥。記得有一年本村一青年因車禍致殘,導致家庭一貧如洗,在他的幫助下,得到了及時治療,并長期資助他,不僅身體恢復了健康,而且使他重新樹立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她視病人如親人,細心診療每一位病人,在扶貧工作中,她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及時了解情況,精準對接,采取不同的扶貧辦法,帶去黨和政府的關愛和溫暖。為提高醫護人員的專業素質,她帶頭學習,支持和鼓勵職工參加各種進修班,苦練職業技能,在她的帶領下,培養打造出了一支扎根基層、默默奉獻、優秀的醫護人員隊伍。她經常說:“作為一名醫生,不僅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而且心中一定要樹立厚德尚道、醫者仁心的思想。”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由于業績突出,她本人也獲得很多榮譽,20__年獲__市“三八紅旗手”稱號,和“__市第三十屆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同年七月接受了__市電視臺周日會客廳專訪。20__年被__省委、省政府評為第十二屆勞動模范的光榮稱號。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14)
陳__,在人力資源處從事人才培養和干部管理工作。
組織完成__市”131”人才、__區拔尖人才、北極星人才、三晉英才等人才申報,入選各類人才84人次,獲得經費支持;積極爭取集團公司高層次人才資助經費,組織申報并完成外國專家局高層次專家智力引進項目4個。高質量完成干部管理工作。全年完成3輪次干部調整,涉及人數37人,均按照干部管理要求完成相關工作。提升人力資源信息化水平,完成科技人才數據庫的建立,合計300余人次。
榜樣人物典型事跡(精選篇15)
19__年,楊__參加環衛工作,一直從事垃圾清運工作,作為一名司機,他兢兢業業,吃苦耐勞。當時由于環衛工作人數不足,楊__一邊開車一邊清運垃圾,每天早出晚歸,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就這樣他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奉獻給了__的環衛事業。
環衛工作“臟、苦、累”,工資低、待遇低、社會地位低,最初楊__每月工資只有四十多元,周圍親朋好友都勸其另找一份工資高,待遇好,體面的工作,但是忠厚老實的他放不下的是心中的那份執著與熱愛,依然固執地工作在環衛一線。隨著__旅游業和現代農業的發展,陽關鎮的葡萄產業迅速做大,親朋和家人再次勸家在陽關鎮的楊__回家種植葡萄,正值環衛工作轉型,楊__放不下的還是環衛工作,他把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定格在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清潔、優美、舒適的城市環境衛生上,決心為之貢獻青春、奮斗一輩子。20__年元月,__連續8次降雪,大街上積雪成堆,給市民出行帶來極大不便,單位上既沒有備用車輛,又沒有換班司機,當局里號召清運司機加班加點拉運積雪時,已經清運垃圾8個多小時的楊__二話沒說,繼續開車到大街上進行清雪,從早上7時到晚上11時,16個小時連續作戰他沒叫一聲苦。在他和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下,經過11天的扎實苦干,終于將城區大街上的積雪清理干凈。
20__年由于吃苦耐勞,工作出色,楊__被提拔為清運股長,新的崗位,新的職位,意味著更多的責任和擔當,回家更少了,付出更多了。夏天旅游旺季到來,每天產生的垃圾量劇增,為了及時清理垃圾,讓居民有良好的生活環境,他忍受著惡臭,親臨一線,精心組織,調度安排,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20__年6月,女兒看著自己日漸消瘦的父親,心里過意不去,執意要讓他去四川旅游,但是楊__知道這個時候怎么能離開呢?在創建國家文明城市中,他既要統籌安排、合理調度,又要開清運車和洗掃車,一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所以他放棄了這個機會,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30多年如一日,他用自己的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的工作態度和實績,詮釋了環境衛生城市的變遷和“城市美容師”肩負的職責和深刻內涵,20__年獲得“__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