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跡 >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

    時間: 和杰4558 分享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怎么寫?《榜樣8》節目生動展現學習踐行突出事跡。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1

    “這些年來,在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上,我們永聯村敢闖敢做、‘敢’字當頭,敢破敢立、敢于爭先,‘敢’字精神非常重要,是支撐我們永聯走在前列的重要精神力量。”吳惠芳表示,新的一年,他將帶領永聯村以“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四敢”精神為引領,在鄉村治理機制、集體經濟發展、鄉風文明建設、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方面敢闖敢試,為張家港在新征程上全力打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中國式現代化縣域先行區貢獻永聯力量。

    他是一名軍人,25年軍旅生涯成長為部隊師級軍官,曾率領部隊赴江西九江抗洪搶險;他是一名村書記,放棄城市優越的生活環境,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他履職盡責,扎根基層,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作為一名連任代表,我感到非常光榮和自豪,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連任意味著組織和群眾對我的信任與重托,同時也寄予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我將以更高的標準、更高的要求做好調研,當好黨和國家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2月10日,吳惠芳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2

    “近年來,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也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這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在思考和調研,為提出高質量的意見建議做準備。”

    吳惠芳說:“我對于農業農村建設、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出現的新情況,需要從國家政策方面來解決的,我將作進一步調查研究,形成意見建議帶到會上,真正實現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基層代表代表基層,發出基層的最強音。”

    吳惠芳透露,今年他準備圍繞爭當中國式現代化共同富裕示范、數字鄉村建設、企業合規建設以及法律法規修訂等方面提出針對性意見建議。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強大的精神動力。

    “我的職責就是要多為農民發聲,把涉及農業農村農民的建議帶上去,把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宣傳好,多做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工作。”吳惠芳說。

    這些天,吳惠芳正忙著為上全國人代會做精心準備,一方面,把黨的最新理論和政策學深悟透,提高政治站位,提出高質量的意見建議;另一方面,為審議工作報告等工作提前收集資料,做好充分準備。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3

    在部隊25年時間的積累,讓我回到永聯村工作之后能夠較快、較好地進入角色和履行職責。初時,我每天凌晨四五點鐘就起床,學習農村的政策法規和相關知識,進入一種理論換裝、知識更新的快速補習狀態。

    面對一個轄有10.5平方公里和11000余名村民的蘇南農村,如何實現老書記“城里人有的我們也要有,城里人沒有的我們要有”的夢想與追求,我一時找不到破題的思路。恰逢黨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經過和班子成員的商議,我們提出了永聯鄉村振興的具體目標:居住方式城鎮化、生產方式產業化、就業方式多元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規范化、收入方式多樣化,并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通過了《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永聯的決議》,繪制出一幅永聯小鎮的規劃圖。十多年來,這張地圖被不斷修改,一個現代化小鎮拔地而起,職工群眾居住在4A級景區環抱中。這些都得益于國家鄉村振興的好政策,得益于我們的敢拼敢闖敢干。

    2006年,我們抓住國家“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指標掛鉤”的試點機會,開始實施村民集中居住工程。全村3600戶農戶積極支持,很快就把散居在田間地頭的房屋進行了拆遷,建設了占地600多畝的農民集中區——永聯小鎮,并同步配套建起了農貿市場、醫院、商業街、學校等現代化設施。基礎設施完備后,我們開始著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提升。2009年,在張家港市鎮各級部門的支持下,在永聯成立了社會管理協調小組,把交警、城管、工商、衛生、消防等機構和執法人員派駐到永聯,實現了城鄉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我們永聯人也享受到了城里人才有的公共服務。

    隨著永聯的發展,小鎮的社會形態、人口結構也在不斷變化,舊的體制機制已經不能適應新發展的需要。1998年和2000年村辦企業永鋼集團兩次轉制時,吳棟材老書記堅持給村集體留下了25%的股份,也給村民種下了一顆搖錢樹。為實現村企共建共享,同時確保企業市場化經營,我們將永鋼集團和永聯村的財務完全分開,村企兩本賬,兩套管理人馬,兩套薪酬體系。從此,永鋼集團按現代企業制度自我運行,永聯村按鄉規民約充分自治。

    永聯村除了持有永鋼集團25%股份的集體資本,還有南北街近300間門面店的集體資產、8000畝耕地的集體土地。同時,永聯村有1萬村民、1萬多外來人口,僅僅依靠村委會是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于是,我們決定在實現村企分離的基礎上,實施政經分離。2011年,經請示上級,成立永合社區,并選舉社區居委會,管理社區日常事務,服務廣大居民群眾;成立永聯村經濟合作社,將集體資產經營管理職能從村委會剝離出來,由經濟合作社公司化運行。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4

    吳惠芳的父親吳棟材是永聯村的老書記,他心系百姓、一心為民,帶領村民挖塘養魚、搞副業、辦工廠,將一個貧困的長江灘涂村發展成為一個經濟強村。但隨著村企發展規模越來越大,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老書記意識到必須要有一批適應永聯發展的人來治理村企。深思熟慮后,父親打電話給我,希望我能轉業到永聯,幫一幫他。

    第一次聽父親講這個事情的時候,我感到很不可思議。1980年,我復讀參加高考,就是想要離開農村、走出農村,怎么可能25年之后還要再回到農村呢?但是有一天父親、母親一同來到我當時在杭州的家里,慎重地提到這個問題,尤其是母親的一番語重心長的話,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作為兒子,我深知父親一直將永聯的發展作為他一生的心血,69歲的他也未曾有過歇下來的打算,這樣的要求,既是他不得已的選擇,也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和感召。作為軍人,我已從軍25年,當時任南京軍區駐浙江某師的政治部主任,戎裝一身,保家衛國是我的理想,更是對國家的承諾。一邊是盡孝于親,另一邊是盡忠于國,經過一段時間的思想斗爭和深入思考,我意識到新農村建設、發展農村經濟同樣是黨的重要工作,到永聯當一名村干部、服務好百姓,也是黨的事業,同樣光榮。于是,2005年,我脫下軍裝,重回“農門”,一干就是18個年頭。如今的永聯村,綜合實力在全國村莊中名列前茅,展露出一幅水鄉小鎮、花園工廠、現代農莊、文明風尚的“農村現代畫”。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5

    唐菊興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創新爭先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獎勵和榮譽。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唐菊興研究員長年堅持奮斗在高寒高海拔的西藏高原,為我國的大宗礦產資源的勘查和邊疆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穩定做出了杰出貢獻,生動體現了成理人“不甘人后、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他針對西藏高原大陸碰撞帶能否形成以及如何發現特大型銅礦床這一重大科學與工程技術問題,帶領研究團隊克服重重困難,開展了艱苦卓絕的科技攻關。

    從藏東到藏西,從藏南到藏北,歷時三十余年,長期堅守在西藏高海拔野外一線,與國家重要礦業企業及地勘隊伍建立了深度產學研合作模式,在以銅金等關鍵礦產資源的找礦理論和勘查方法方面取得系統性成果和找礦重大突破,主持或主要參與發現和系統評價了多個超大型—大型銅金礦床,改變了我國銅資源的分布格局,保障了我國銅礦資源基地建設及銅礦資源的穩定供應。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6

    唐菊興同志自1984年工作以來,愛崗敬業,勇于創新,竭誠奉獻。多年來,堅持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高寒山區、生命禁區,開展野外地質工作每年大于100天,主持勘查評價或參與發現多個大型-超大型礦床,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近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次(2011),獲部一等獎二次(2009、2011),省、部級科技獎二等獎(2003,2004)二次;獲中國地質學會十大找礦進展、十大科技成果2次,獲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3次。201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3年入選國土資源部第一批國土資源科技領軍人才開發和培養計劃、第一批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團隊培育計劃。2013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13年獲中央國家機關五一勞動獎章,2014年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等榮譽稱號。主要業績:

    2006年至今,主持西藏甲瑪超大型銅多金屬礦的勘探評價工作,取得重大找礦突破。

    截止2013年9月,完成近400個鉆孔的施工,完成鉆探工作量近18萬米,創造了青藏高原勘探的奇跡。項目突破前人海底成礦理論的認識,按照斑巖-矽卡巖成礦理論,開展了艱苦卓絕的科學研究和勘查評價工作,取得重大找礦突破,探明并新增資源量(331+332+333):Cu資源量700萬噸,Mo資源量69萬噸,Pb+Zn資源量105萬噸,伴生Au資源量152噸,伴生Ag資源量9995噸(評審文號:藏礦儲評字〔2013〕111號;備案文號:藏國土資儲備字〔2013〕28號)。該礦床2010年7月已經投產,年創造利稅近3億,雇傭藏族員工數百人。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7

    2003年至今,唐菊興主持勘查評價雄村超大型銅金礦,提出岡底斯成礦帶存在島弧型斑巖銅金礦。

    截止到2013年12月,雄村銅金礦完成施工鉆孔201個,鉆探進尺63233.92米,238萬噸,伴生資源量202.7噸,伴生銀資源量1041.9噸(國土資儲備字[2013]101號,中礦聯儲評字[2013]39號)。雄村式銅金礦是岡底斯成礦帶發現的新的礦床類型,為在岡底斯成礦帶尋找島弧型斑巖銅金礦指明了新的找礦方向,在雄村銅金礦外圍發現了雄村III號銅金礦等多個礦體。

    踐行找礦突破新機制,服務于礦業企業大型-超大型礦的勘探,取得顯著成效。

    踐行“公益先行,商業跟進,基金銜接,整裝勘查,快速突破”的找礦新機制,及“采、學、研、用”四結合的勘查模式,在“358找礦突破行動”中勇挑重擔,勇于創新。作為技術支撐單位和技術服務團隊,為中鋁資源在多龍礦集區鐵格隆南(榮那礦段)的找礦突破提供了強力的技術支撐,厘定了礦床類型,認為該礦床是我國大陸第二例淺成低溫熱液型銅金礦床,也是西藏首次發現的淺成低溫熱液礦床。通過2013—2014年二年的勘查評價,求獲銅金屬量大于850萬噸(332+333),平均品位大于0.5%,目前該礦是我國最大的單個銅(金)礦床。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8

    唐菊興參與西藏巨龍礦業的西藏墨竹工卡縣驅龍銅多金屬礦床的勘探工作(勘探報告排第四)(2006~2008年1月),提交銅金屬資源量718.8萬噸,伴生鉬金屬資源量35.6萬噸、銀金屬資源量4221噸(獲2011年國土資源科技獎一等獎)。

    主持西藏阿里尕爾窮大型銅金礦的勘查,查明矽卡巖型銅金礦的形態產狀和規模,求獲金資源量20余噸,銅資源量9萬噸(或2012年度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進展)。

    唐菊興同志各方面表現突出,為緩解我國資源瓶頸,竭誠奉獻,勇做表率,勇挑重擔,時時起到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被中國地調局評為“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被國土部評為“全國國土資源系統‘十一五’援藏工作先進個人”、“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9

    他跋涉在世界屋脊,二十年來用腳步丈量著這片神圣的土地。他把青藏高原當作第二故鄉,把這里的同胞視為親人。他說,他是背著行囊云游在高原的守望者,要為祖國找大礦,但歸宿肯定是下一座高山。——題記

    見到唐菊興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由于“檔期”問題,幾經協調,唐菊興終于在下班之后有了點兒空閑時間接受記者的采訪。

    “最近事情太多了,一會兒跟你聊完我還得加班。”他向記者解釋著。

    忙——這是記者對這位身材魁梧的“壯漢”的第一印象。“經常就是這么忙著。在西藏的時候也是,有時候奔波起來一天要走上千公里的路。”作為2013年入選國土資源部首批“國土資源科技領軍人才開發和培養計劃”和“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團隊培育計劃”的中青年科學家,唐菊興肩負重任。二十年來,他每年都會親自帶隊在西藏野外一線開展地質礦產勘查評價和研究工作。

    “西藏就像我的第二個家鄉,我對這片土地的感情整整沉淀了二十年。”唐菊興很健談,說起話來思維敏捷、邏輯清晰,尤其是當聊到這些年在西藏工作的點點滴滴,他那地質人特有的堅毅眼神會忽然變得柔和起來,像極了一個漂泊在外的游子,懷著極其復雜的情愫在談論自己的故鄉。

    唐菊興其實是南方人,他的普通話里還夾雜著些許吳儂軟語的細膩鄉音,但他的生活習慣卻又像是成都人(唐菊興曾在成都學習工作生活了28年)。他身上的親切感似乎也是與生俱來的,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不管是一起跑野外的同事,還是西藏當地的向導和工人,或者是自己帶著一起爬山的學生,“都是親密的戰友加伙伴”,正是因為整個團隊的融洽相處、齊心協力,才有了他們今天所取得的成績。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10

    “我們轄區有150多名黨員,一些黨員年齡偏大,不會用智能手機。”熱孜萬古麗·沙吾提表示,下一步將擴大對這些黨員的宣傳覆蓋面,并發動黨員開展多種形式的宣講,確保黨的聲音傳到千家萬戶。

    “我們要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讓居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熱孜萬古麗·沙吾提對社區工作人員說,當前最緊要的任務就是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引領帶動群眾,凝聚起團結奮進的力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話語堅定而深情,在每天跟居民打交道的熱孜萬古麗·沙吾提心中掀起陣陣漣漪。“我們要牢記囑托,做黨和群眾的‘連心橋’,讓各族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熱孜萬古麗·沙吾提信心滿滿地說。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11

    熱孜萬古麗充分發揮社區退休人員的作用,設置環境衛生治理、惠民政策宣講等六大類20個崗位,引導138名退休人員發揮余熱。

    為了更好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熱孜萬古麗還成立了“人大代表工作室”。

    柯坪路北社區和周邊兩個社區相距不遠,經常有其他社區的居民前來尋求幫助。為此,熱孜萬古麗設立固定辦公室,邀請其他社區的人大代表聯合辦公。

    “我們廣場沒有公共廁所,小區籃球架也壞了……”吐爾遜·買買提是濱河社區居民,他來到“人大代表工作室”反映問題后,熱孜萬古麗和濱河社區人大代表去實地核實后,將情況反映給相關部門,最終問題得以解決。

    熱孜萬古麗結合實際實施了一項項舉措,如開設“平安建設”微講座、“你說我聽”微服務、“愛是你我”微聯盟等實踐陣地,進一步提升了基層服務群眾能力,為社區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12

    社區工作人員余軍麗每天負責為居民訂購和運送物資,她對記者說:“書記在北京開會期間,經常叮囑我做好保供工作,尤其是對老年居民、殘疾居民的訴求,更要格外關注,不落一戶。”

    “關鍵時刻,書記總是沖在前頭,從她身上我看到了黨員該有的樣子。”社區干部白金娥說。

    柯坪路北社區轄區內老舊小區多,進入冬季,轄區居民家中水管、暖氣管等維修需求增加。熱孜萬古麗·沙吾提總是在第一時間組織工作人員搶修。“我經常接到居民打來表揚電話,說包戶干部服務周到,這對我們來說既是肯定也是鞭策,我們要繼續加強社區干部隊伍建設,不斷優化為民服務機制,更好地為轄區居民做好各項服務。”熱孜萬古麗·沙吾提說。

    從北京回來后,熱孜萬古麗·沙吾提通過微信群與社區4個黨支部分享參加感受,全體黨員都倍感振奮。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13

    “阿姨,我來給你送菜了,今天的菜特別新鮮!”“是古麗嗎?”鋼城片區柯坪路北社區58歲的居民關素珍還沒開門,就聽出了門外熱孜萬古麗·沙吾提的聲音。連日來,熱孜萬古麗·沙吾提和志愿者一直忙于為居民運送蔬菜等生活物資。

    熱孜萬古麗·沙吾提是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自治區先進工作者、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鋼城片區柯坪路北社區黨委書記。從2008年到社區工作開始,她就帶領社區干部開通了24小時便民熱線,組織了黨員志愿服務隊,并安排專人記錄轄區居民訴求。哪家老人患有慢性病,哪家孩子該上學了,哪家居民換了工作,她都了如指掌。

    這次從北京一回來,熱孜萬古麗·沙吾提便馬不停蹄地忙活起來。

    “每次需要幫助的時候,古麗都在我們身邊,有這樣的社區書記我們很安心。”提起熱孜萬古麗·沙吾提,社區居民充滿感激。對此熱孜萬古麗·沙吾提熱情回應:“民族團結一家親,我們是一家人,大家的事就是我的事。”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14

    初到柯坪路北社區,熱孜萬古麗第一件事就是入戶了解居民需求,晚上帶著社區干部自查自糾,出臺了工作職責規定、黨員考核制度。經過半個多月的磨合,社區干部工作積極性高了、責任心強了。

    當時,熱孜萬古麗逐一拜訪社區的十幾名退休干部職工和老黨員,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邀請他們一起收集居民意見、宣講黨的惠民政策......一起為轄區居民服務。

    為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熱孜萬古麗結合社區實際,設立黨員示范崗,開設“微黨課”“微講座”,推動3家單位、42家商戶與社區協同共建,每月開展一次主題黨日活動,積極組織轄區黨員開展集體學習、主題實踐、志愿服務等活動,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明顯增強。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15

    2003年,從新疆財經大學畢業的熱孜萬古麗來到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頭屯河街道工作,一干就是19年。19年,讓這個一說話就臉紅的姑娘蝶變為辦事雷厲風行、遇到困難就向前沖的“硬核”書記。

    2008年,熱孜萬古麗擔任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鋼城片區柯坪路北社區黨支部書記。這是一個老年人多、流動人口多、商業網點多、困難戶多的“四多”社區。

    熱孜萬古麗把第一步棋“下”在了抓班子帶隊伍上。針對班子內部分工不明確、推諉扯皮、工作走過場的問題,她細化班子成員工作職責,制定黨員考核制度。支部黨員實施月評比激勵制度,對工作表現好的給予獎勵,表現較差的予以批評教育,督促轉變工作作風,激勵黨員積極作為。

    在熱孜萬古麗的努力下,班子的凝聚力大大增強,社區有了一支愿干工作、敢干工作、會干工作的干部隊伍。

    “以前總感覺不知道怎么干,現在按照制度走,每天要干什么都很明確。前幾天,熱孜萬古麗書記去北京參加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大會,一周多時間里,我們按照既定計劃和流程開展工作,心里特別有底。”柯坪路北社區干部馬寧說。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16

    熱孜萬古麗還動員社區140多名退休黨員、居民黨員,組成黨員志愿服務隊,設立“群眾說事點”,凝聚集體力量為居民解決困難。誰家裝修遇到問題、哪個孩子入學資料不全、哪個居民需要就業……“群眾說事點”都會幫助解決。從今年3月成立至今,“群眾說事點”已為居民解決問題近百條,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與柯坪路北社區相鄰的社區經常有居民前來尋求幫助,熱孜萬古麗總是積極想辦法幫助他們解決難題,邀請相鄰社區的人大代表聯合辦公,成立“人大代表工作室”。吐爾遜·買買提是濱河社區居民,他來到“人大代表工作室”,反映居民活動廣場沒有公共廁所、小區籃球架損壞無人修等問題。熱孜萬古麗和濱河社區人大代表實地查看后,第一時間將情況反映給相關部門,并持續跟進,推動問題最終得以解決。“人大代表工作室”成立至今,已解決居民反映的問題數十件。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熱孜萬古麗在柯坪路北社區已經工作了14個春秋,聽群眾心聲,解居民之憂,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里。“為民服務是件幸福的事。”她由衷地說。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17

    熱孜萬古麗立足社區特色,當好民族團結帶頭人。

    柯坪路北社區是一個由漢、回、維吾爾、哈薩克等多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她時時處處以自己的行動維護民族團結,引導社區各族群眾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她在社區設立民族團結宣傳專欄、打造民族團結文化墻、組建草根宣講隊,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講身邊的民族團結故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每月確定一個主題,每周舉辦一場民族團結聯誼活動,常態化開展民族團結“好樓棟”、“好單元”、“好商戶”、“好家庭”等群眾性評選活動,讓居民在來來往往、聚聚聊聊、說說唱唱中加深了解、增進感情。

    熱孜萬古麗始終心系群眾,致力于民生改善。

    柯坪路北社區是一個老人多、困難戶多、流動人口多、商戶多、重點人員多的“五多”社區,為居民服務要有一顆真心、熱心、恒心,更需要人員和機制保障。在她的帶領下,組建5支志愿服務隊,招募150多名志愿者,設立了“紅色愛心站”,開通了24小時服務熱線,建立了居民困難訴求收集梳理、協調解決、公開反饋一套閉環工作機制。誰家大人就不了業、老人看不了醫、小孩上不了學,哪家小兩口鬧矛盾、鄰里有糾紛,誰家有婚喪嫁娶、紅白喜事,哪家需要辦理社保、醫保、低保等事項,社區干部和志愿者們都會一一記錄下來,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做好解釋說明,限時給予答復,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幾年來,群眾對居民委員會工作滿意度達99%以上。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18

    熱孜萬古麗·沙吾提擔任烏魯木齊市經開區(頭屯河區)柯坪路北社區黨委書記、黨員(遠程)教育站點管理員以來,她以“黨員教育一個都不能少”為座右銘,推動黨員教育走深走實。

    針對柯坪路北社區退休黨員多的特點,她及時入戶走訪了解學習需求,制定“菜單式”站點培訓計劃。通過組織開展知識競賽、紅歌賽、參觀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將軍紀念館等活動,加強黨員黨性教育。在小區成立“家庭黨校”,選配16名黨員擔任教師,每周“開講授課”;組織138名退休干部、志愿者開展入戶宣講送學,為高齡黨員贈送158套書籍、1000余份宣傳折頁,還發揮網絡優勢,通過微信推學、視頻引學的方式打造“指尖講堂”,讓黨員隨時隨地受教育。2021年,熱孜萬古麗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這更是她努力奮斗的“驅動器”,在經開區社區(村)黨員干部集中輪訓中,她結合社區工作,帶頭宣講黨的精神,為社區干部樹立了榜樣。

    該社區黨員(遠程)教育站點組織各類集中培訓35場,“家庭黨校”授課20場,受教育黨員群眾1100余人。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19

    在2012年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這個項目也被國內外專家評價為“中國地質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國際上10年來推動喜馬拉雅造山系研究做出的最重要貢獻”。

    這一重大的成果背后,凝結著成百上千名地質工作者數十年在野外的心血汗水,其中,唐菊興是奮戰在青藏高原上時間最長的一個。從1995年第一次踏上西藏,從三江源頭到雅魯藏布江—岡底斯山脈再到阿里地區,他用腳步一寸寸丈量著高原。多吉院士感慨地說:“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我每年都多次見到唐菊興,他對地質工作的執著、激情和熱情,在最艱苦、最危險、外部環境最差的地區做出這么大的貢獻,值得所有地質工作者學習。”

    上世紀90年代初,甲瑪銅多金屬礦床就開始詳查工作,不過,由于當時將“海底噴流成礦”理論作為礦產勘查的理論指導,重點是對淺部的鉛鋅銅礦體進行勘查,因此先后探明銅鉛鋅資源量108萬噸后就再無大進展。2006年起,唐菊興開始主持甲瑪銅礦勘探評價工作,要想取得突破,首先需要突破的是淺成“海底噴流成礦”觀點,這無疑需要極大的勇氣,也需要開展大量基礎地質工作加以佐證。

    唐菊興帶領研究團隊做了細致的基礎工作,認為甲瑪礦床存在斑巖成礦體系的勘查地球物理異常特征。隨后,在2008年,他開始組織團隊通過鉆探施工來初步驗證結論。

    在青藏高原進行鉆孔施工,按照慣例,鉆孔深度達到地下三四百米時還沒有見礦就會放棄了,然而,當唐菊興到現場看了巖芯,并認真研究分析后,他提出,角巖型礦體下面肯定有矽卡巖型和斑巖型礦體,于是果斷決定繼續施工。在鉆孔深度達到500米時,終于發現厚度達到200多米的銅礦體,世界級大礦甲瑪銅多金屬礦從此揭開序幕。2010年,又在甲瑪銅山南坑發現了一處礦體,僅這一處提交的銅資源量就接近原來15年提交的銅資源量。到2013年9月,礦區新增的銅幾乎是原來15年提交量的14倍。

    像這樣的奇跡隨后在雄村、鐵格隆南、尕爾窮等礦產勘探項目中不斷發生,對前人成果,繼承但不盲從、在繼承中創新,使唐菊興團隊找礦成果不斷。21年來,他帶領團隊創新找礦理論,采用產學研用一體化,在西藏探明并新增資源總量相當于18個大型銅礦、18個大型金礦、6.9個大型鉬礦、11個大型銀礦、2個大型鉛鋅礦。

    人物事跡《榜樣8》觀后感心得體會篇20

    吳惠芳還沒來得及歇口氣就迎來了第二場“硬仗”:鄉村社會的現代化治理。

    作為“永聯小鎮”的配套,吳惠芳帶領村民開發了一條商業街,建起了賓館、菜市場、衛生院、幼兒園等,一個欣欣向榮的現代化小城鎮呈現在人們面前。

    第三場“硬仗”是村民文明素養提升工程。“這是最難的一仗。”吳惠芳說,農村現代化,鄉村要振興,最根本的是農民現代化。

    吳惠芳牽頭組織修建了圖書館、小戲樓、休閑廣場、文化活動中心,用文化“喚醒”文明。如今,永聯村還建設了愛心互助街,成立了志愿者聯合會,全村志愿者超過2000人。

    吳惠芳說:“我們引導村民參與慈善互助活動,用愛心澆灌文明。慢慢地,永聯人變得更文明了。”

    現在的永聯村,在全國行政村中經濟總量排名第三,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展露出一幅小鎮水鄉、花園工廠、現代農莊、文明風尚的“農村現代畫”。

    走路虎虎生風,說話鏗鏘有力,坐姿端莊挺立……盡管離開軍營已經10多年了,但吳惠芳給人的第一印象依然是軍人的養成。他說:“對我來說,變的是戰場,不變的是我作為一名黨員的使命和擔當。我要繼續當好鄉村振興排頭兵,在建設家鄉的‘第二戰場’上再立新功!”

    21988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人成网男女大片在线播放| a毛看片免费观看视频| 精品福利视频网| 色综合久久综合欧美综合图片| 最近最好看2019年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 8050午夜二级毛片全黄app| 欧美重口绿帽video| 国产精品综合视频| 亚洲乱码中文论理电影| 性欧美激情videos| 暖暖免费观看日本版|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视频在线免费观看资源| 成人黄色激情视频| 午夜在线观看免费影院| jizz中文字幕| 欧美色图在线视频| 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都市美妇至亲孽缘禁忌小说|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播放人| 免费高清理伦片在线观看| 9i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va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久久久久性色av毛片特级| 绿巨人app黄| 天天爽天天碰狠狠添|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日本夫妇交换456高清| 和阿同居的日子hd中字| a拍拍男女免费看全片| 欧美亚洲图片小说| 国产综合免费视频|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