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跡 >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20篇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20篇

    時間: 福萍0 分享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大全20篇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如何寫?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跡材料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事跡材料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關于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的內容,歡迎參考借鑒。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20篇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1

    退役軍人,本色依舊,響應號召,沖鋒一線。

    張惠斌,鹿泉區人大常委會委員,軍鼎科技園黨總支書記、董事長,1984年由天津某部隊退出現役,服役期間3次榮立三等功。退役后立志創業回饋社會,2015年創辦了軍鼎科技園,目前已吸納69家企業入駐園區,幫助118名退役軍人實現就業創業。

    疫情襲來,他__,奮勇擔當,積極響應鹿泉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號召,迅速發動園區內退役軍人,組建退役軍人抗疫先鋒隊,深入村莊、社區義務開展消殺志愿服務活動。1月19日,鹿泉區軍鼎科技園退役軍人抗疫先鋒隊分別到鹿泉區翠苑雅居、永基花苑開展滅菌消殺志愿服務活動,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希望我們的努力,可以早點讓疫情過去”,這簡單的話語,蘊含著退役軍人最樸實的愿望。這群可敬的退役軍人,雖然脫下了軍裝,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仍是他們每個人心中的信念,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退役軍人的使命與擔當。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2

    周曉東,男,1966年9月出生,群眾,海南省華光漁業科技有限公司總農藝師。

    1987年入伍在某部隊農場種植水稻,1990年退役后繼續從事農作物育種工作。退役28年來,周曉東輾轉遼寧、黑龍江、天津、海南、四川等省市,潛心研究春小麥、水稻育種的跨緯度種植,收集整理3萬多份水稻、小麥種質資源,建立全球首個私人種源庫,解決了春小麥抗倒伏的世界難題,取得了再生稻、北稻南移等突破性的成果,獲得國審品種兩個,累計為國家增產糧食10億公斤。小麥育種被認定為農業公益事業,作為“個體科研戶”的周曉東堅持30年把公益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他選育的小麥良種得到了當地農民的自然推廣,使農民受益、國家受益。他__,關心支持部隊建設,在服務官兵、服務部隊方面作出突出貢獻。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3

    “大家注意,多穿衣服,馬上集合做核酸監測!”“大家不要著急,排好隊,保持一定距離!”“需要什么跟我說,我統計一下!”“戴好口罩!”洪亮的嗓音發出一聲聲呼喊響徹盈暢園,不分晝夜、不知疲倦,他是社區的保衛者,他是居民的定心丸,他是可愛的退役軍人——陳誠。

    歲末年初,疫情突至,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陳誠作為退伍軍人,發揮沖鋒陷陣的帶頭作用,第一時間來到社區,成為第一個報名參加抗疫的志愿者。不僅如此,他還動員身邊親朋好友以及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到社區抗疫志愿服務,組建了一支龐大的志愿服務團隊。自成立之日起,他們不分晝夜,積極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為盈暢園的防疫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

    從陳誠身上,我們看到了什么是“最可愛的人”,有危險他真上,有困難他先沖,他就是“退伍不褪色,轉業不轉志,軍人精神永駐我心”的最好的詮釋。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4

    朱洪俊是共產黨員,也是退伍軍人,更是老市政人,目前擔任永達市政班組長。幾十年來,他一直站在市政養護第一線,恪盡職守,通過不懈努力,他帶領班組職工,確保負責片區道路無坑塘,人行道平整,道路設施完好,為長寧區創建文明城區、精品城區做出了貢獻。

    2010年起,朱洪俊還開始擔任上海水務防汛排水突擊隊長寧分隊長,這些年來,他帶領突擊隊員,執行本區和跨區突擊搶險任務,多次受到市防汛辦表彰。每逢汛期,他帶領突擊隊員執勤待命,克服困難,發揚“水不退,人不撤”精神,圓滿完成了每一次防汛排水任務。

    除了干好本職工作外,朱洪俊還積極投身到民兵訓練中,保持了部隊的優良傳統,做到“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完成了各項訓練任務,作為國防力量后備軍,義不容辭地支持國防建設和發展。

    軍旅生涯教會了朱洪俊吃苦耐勞、服從指揮。他在工作崗位上用幾十年如一日的兢兢業業,詮釋了退役老兵的風范。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5

    蘇__,男,漢族,1965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現為__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司機。

    1982年10月,蘇__響應國家的號召義無反顧地投身軍營,入伍原海南島某高炮部隊,成為標圖員,曾獲部隊三等功嘉獎,由于表現出色,198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10月退伍至今,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退役老兵,在36年的平凡工作崗位上,他始終堅持做到兢兢業業、敬業職守、滿腔熱忱,認真學習、勤練本領,積極主動為企業做好后勤服務保障,各項工作得到單位同事和領導的充分肯定。近三年,他積極服務于繁忙的省重點任務——墾造水田項目,長時間奔走在__省內大大小小的項目中,確保了墾造水田重點任務順利進行,努力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徹始終,做好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和表率作用。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6

    胡晨,男,1987年9月出生,安徽省樅陽縣雨壇鎮雙豐村村民。

    2004年入伍,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后勤部隊,入伍兩年,第一年被評為優秀學兵、第二年被評為優秀士兵,2006年退役。2016年不幸患上了病毒性腦炎,2018年5月10日去世。在安徽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調員的見證下,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器官獲取組織的專家立即進行手術,成功摘取胡晨的1個肝臟、1對腎臟和1雙角膜,植入5位患者的體(眼)內,使他們重獲新生。他是安徽省首例退役軍人捐獻器官者,年僅31歲。胡晨的無私大愛來自部隊培養,也源于紅色家風。他的伯爺爺、叔爺爺參加過新四軍抗日,叔爺爺還參加過__。新中國成立后,他的伯父、叔叔、堂哥、弟弟等,祖孫三代8人從軍,均在部隊表現優異,多次立功。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7

    陳紅剛,1977年5月生人,1993年12月入伍,1995年3月入黨,1995年12月榮立三等功,榮獲優秀士兵兩次,1997年退役安置到成武縣民政局,1997年6月至2019年2月在成武縣民政局工作,2019年2月至今在成武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工作。陳紅剛同志是一名退役軍人、黨員、志愿者,也是一名成武縣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的工作人員。疫情爆發,人人惶恐,他第一個站出來說:“疫情防控我先上!”。自1月24日以來,每天堅持第一個到單位值班,先背上消毒噴桶把辦公區域消殺一遍,做好單位防控疫情消毒工作。并在疫情期間多次參與慰問駐成單位、優撫對象。

    陳紅剛同志舍小家顧大家,無暇照顧年幼的孩子,一有空就配合小區物業堅守防疫崗位,登記小區出入人員,挨家挨戶宣傳防疫知識,引導大家不信謠、不傳謠,排查小區內返鄉人員情況,堅持防疫消殺,晚上依然堅守崗位不放松,守護群眾安全健康,踐行“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退役軍人的初心和使命。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8

    鄭__于2007年12月入伍參軍,2009年12月退役。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____部隊警衛偵查連,武裝偵查專業。服役期間認真學習、扎實工作、刻苦訓練,被選為該部隊國旗班護旗手,多次執行首長警衛任務。曾獲“集體三等功”一次、團級“嘉獎”一次、“優秀士兵”一次。于2009年2月代表部隊參與蘭州軍區特戰大隊集訓;2009年7月參與新疆__行動,負責烏魯木齊市中心區域安全巡邏及暴亂份子抓捕工作。

    于2012年6月入職粵水電,作為技術員、盾構機手、盾構值班工程師、工程專責先后參與建設南昌地鐵1號線9標、深圳地鐵9號線9103標、南昌地鐵2號線7標、平江光伏電站等項目施工。現工作于中南分公司安化縣大湖坪水庫工程項目,任項目質檢部長兼綜合辦公室主任,負責項目質量管理工作及項目日常行政工作。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9

    李波洋,2016年9月參加工作,現為市軍供站四級主任科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李波洋始終牢記責任、勇于擔當,立足本職始終扎實做好防控工作,成為疫情防控的“放心崗”“放心人”。

    疫情就是命令,責任就是堅守。在收到疫情爆發的消息后,他立刻放棄了春節休假時間同家人分別,第一時間返回崗位,積極做好摸排工作,對蘭州市軍用飲食供應站全體干部職工個人以及家庭主要成員的健康情況、外出歷史以及疫區人員接觸史進行了全面摸排;主動承擔單位的防疫消毒工作,對軍供站財務室、辦公室等公共場所進行消毒;配合西站街道西站東路社區完成了對軍供站小區每戶居民的健康狀況排查和軍供站小區居民出入通行證發放工作。

    雖然自己還是一名黨員發展對象,但他始終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他積極響應局黨組號召,請纓參加志愿服務工作,做好對出入小區人員登記、體溫測量、群眾勸導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等工作,受到大家的好評。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10

    徐申權,男,1969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北省麻城市殯儀館火化工。

    1987年入伍,作為部隊里為數不多的光學技師,曾多次立功受獎的他于2003年轉業到殯儀館,成為一名普通的火化工人。“干一行,就要專一行”,這是徐申權當兵多年的座右銘。他虛心好學,不懂就問,以館為家,在同事們的幫助下,很快熟練掌握了火化操作的全部技術,迅速成長為業務骨干。15年來,經他親手火化的遺體有1300多具,安撫喪屬5萬余人。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他從不與喪屬爭執紅臉,從沒有出現一例差錯,被社會各界稱為殯儀戰線的“天堂使者”。工作之余,徐申權熱衷公益事業。2015年9月,他加入了麻城市義工聯組織,積極參加活動,足跡遍布麻城的各個鄉鎮、福利院、特教學校等,多次獲得“優秀義工”稱號。轉業以來,徐申權多次被麻城市民政局評為“先進工作者”,先后被黃岡市評為民政系統先進個人、道德模范、麻城市“十佳共產黨員”,2015年,被湖北省政府表彰為“先進工作者”。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11

    色郎澤里,男,中共黨員,松潘縣人民法院干警。

    色郎澤里同志性格熱情開朗,待人友好,為人誠實謙虛。工作勤奮,認真負責,能吃苦耐勞,盡職盡責,有耐心。八年的軍旅生涯,讓他的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進一步提升。

    曾被新疆軍區評為“優秀共青團員”、“十佳士官”,獲得三等功一次、優秀士兵三次、神槍手三次、優等揮士官兩次、優秀士官一次、軍事訓練先進個人五次、各類訓練標兵八次、團營連級嘉獎四次等多項榮譽。

    2016年12月,轉業后先后到松潘縣建設局、法院等部門工作,繼續發揚能吃苦、能戰斗、能奉獻的精神,恪盡職守、無私奉獻、堅持原則、鐵面執紀、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是同事眼中的良師益友和“勞模”榜樣,多次參加駐地抗洪搶險,牧場失火救援、茂縣松坪溝山體滑坡應急救援等應急任務,多次獲得嘉獎。作為審判戰線上的干警,他以自己的言行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軍轉干部的傳統本色。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12

    程__,1993年3月出生,2012年12月入伍,2014年12月退役,現為__縣路航拓展訓練有限公司法人。多次被表彰為優秀志愿者、優秀義務兵標兵,2016年8月被__縣文明辦評為“文明市民”,2017年被__縣中共縣委評為“十大杰出青年”,被__市團委評為市“優秀團員”!現服務于__縣民生資源中心志愿者協會擔任副會長,帶領__地區社會各界助殘志愿者進行純公益化社會助殘事宜。

    近十年志愿者服務時間達1000小時以上,多次組織志愿者活動共計1000以上人次,進行多次助殘、敬老、關愛孤寡老人等社會公益活動,用“做好自己,影響別人”精神喚起很多有愛人士參與社會文明活動中。

    __縣路航拓展訓練公司,主要從事軍事拓展活動,組織退伍軍人創業項目,已支持多名退伍軍人進行創業工作,培訓人數5000人次以上,已取得初步效果,公司利用退伍軍人獨特性質進行公司活動已用500人次以上,為退伍軍人創業提供了機會、生活保障與創業信心,創建的“__籍退伍兵互助項目”由__市青聯評委優秀公益項目。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13

    巫__,男,1957年6月生,中共黨員,4年軍齡,退伍后曾任英德茶果場第三管理區黨支部書記。

    巫__同志主動到號稱“南海戈壁”的中建島,他是1978年第一批踏上中建島的十八名老兵之一。他曾在島上創下四個第一:第一個在中建黨支部入黨、第一個提拔班長、第一個被黨支部和水警區黨委評為學習雷鋒標兵、種活中建島第一樹。“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是他的登島誓言,成為后來的西沙精神之一,同時也成為他自己一直保持軍人本色的指引。在英德茶果場第三管理區任黨支部書記期間,巫__同志處處為干部職工作表率、樹標桿,從不居功自傲,不為自己謀私利;他言傳身教,危急關頭勇于扶救在街頭摔倒的阿婆;他時刻想著為社會,為家鄉奉獻自己的力量。巫__同志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專門提起他應邀去海南島參加三沙市2018的春節聯歡晚會,特地購買英紅九號茶苗和嫁接好的優質龍眼苗贈送給三沙市人民和駐島官兵的事,擦亮了英德特色產品的名片。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14

    任躍強,男,中共黨員,松潘縣人民法院干警。

    在“5·12”特大地震中被州委、州政府評為“5.12”抗震救災先進個人;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抗震救災英雄個人”。

    2008年5月12日,任躍強同志到汶川縣出差,遇上了“5·12”特大地震。他臨危不懼,組織人員迅速脫離險境,并揣著幾十封平安信,冒著余震翻山越嶺,經過7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于5月14日下午到達汶川縣城,及時向抗震救災指揮部匯報途中災情,以及許多重傷員需要救治的情況。

    作為軍人出身的他,具有嚴密的組織紀律性,向時任院黨組書記、院長龍真澤郎同志申請自愿參加抗震救災情況后,他不顧長途跋涉地疲勞義無反顧的又投入到抗震救災中去。

    他自工作以來,始終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對待身邊的領導和同事,仍然用他那助人為樂的胸襟,以飽滿的熱情與他們相處相融。他總是說:“人一輩子,做事光明磊落,對人坦坦蕩蕩,那么自己就過得幸福”。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15

    劉光輝,男,1972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高青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

    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作為一名服役14年的老兵,劉光輝同志“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以保衛國家為己任”,在疫情發生后,主動請纓,積極要求到防疫一線。作為第一批抽調協助鄉鎮開展工作的縣直機關干部,從初一開始,他帶領工作隊進村入戶,排查情況,24小時值守防控重點人員,日以繼夜,圓滿完成了駐村防疫工作。駐村工作一結束,劉光輝同志來不及休息就投入到小區的疫情防控中,晚上寒風刺骨,他筆挺的站在勸返點執勤,就像當年的哨兵,保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企業復產復工,作為局領導班子成員,他掛包了淄博青建混凝土有限公司,一方面幫助企業籌備防疫物資,另一方面指導企業晚上防控措施,最終實現了企業及時復工復產。

    在高青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的積極組織下,高青縣退役軍人組建了退役軍人突擊隊,劉光輝同志主動報名,擔任了突擊隊副隊長,率領突擊隊的成員戰斗在防疫戰場的最前線,哪里任務重,哪里情況緊急,哪里都能看到突擊隊的身影。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16

    左文平,男,1932年7月出生,黨員,沂源縣國稅局調研員,離休。

    左文平,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親自把1萬元現金送到了沂源縣紅十字會,助力武漢戰“疫”。左文平老人說,為國出力是一個軍人的榮耀,戰疫情不能少了我這個老兵。如果年輕個幾十歲,他也和大家一起去武漢支援。

    左文平老人介紹,自己年紀大了,本來不用親自去捐款,但是執意這樣做的原因是希望給大家伙起個頭,動員大家都為武漢捐款,共克時難。在捐款的同時,左文平還一個個打電話給兒女孫輩們,要他們聽黨的話,不出門、不聚餐、不聚集,有能力的要多幫忙,多捐贈,不能給政府添亂。

    老戰士左文平的捐款事跡被新華社客戶端、中央電視臺軍事頻道新媒體、中國紅十字報、鳳凰網山東等多家中央省市級媒體報道。十幾家中央、省市級媒體播發后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沂源的退役軍人們紛紛行動起來,捐款捐物、志愿執勤、消毒消殺,成為全民戰“疫”中最靚麗的那道迷彩色。于此同時,左文平作為山東省退役軍人戰“疫”典型,被選入全國優秀戰“疫”歌曲《永遠是個兵》,并在新華社客戶端進行了展播。

    2020年2月,熱心公益事業的左文平入選2019年度“淄博好人榜”。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17

    夏__、男、1959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__鎮__村人。1976年12月入伍,1981年1月退役。曾在銀行工作38年,現已退休。

    1976年12月正值風華正茂的他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義無反顧地投身到火熱的綠色軍營,成為武漢軍區河南__縣__軍__師__團的一名戰士,在服役期間任班長,連隊獲獎8次,團隊獲獎1次,師部教導大隊獲獎1次。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之前該同志就已經做好了一級戰斗準備,積極響應祖國號召主動要求參戰,在戰場時長一個月榮獲三等功。

    夏__和愛人結婚后,岳父岳母膝下只有一個女兒,岳父岳母年事已高且患有慢性病,他了解后,把岳父岳母接來跟著自己一起生活,1982年至今已39年了,這39年始終如一,他們和鄰居閑談經常自夸找了個好女婿。孝心與愛心、溫暖與感動、盡孝容易,順從難,兩代人在一起年齡差異總會造成生活理念上的分歧,每當這時,他總以“順者為孝”化解代溝產生的隔閡與矛盾,我們作為晚輩的、對老人好是應該的,夏__說:如果非要說有什么相處秘訣的話,那就是“對老人要講孝心、凡事都從老人的角度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多關心、遇事多順從老人的心意”。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18

    張__,男,漢族,民革黨員,出生于1979年9月,大專文化程度。1997年12月入伍,2000年2月退役。現任__縣建華駕駛員培訓學校校長,__縣__商會會長,__縣百家聯盟商會副會長。___縣委員會第十四屆常委、委員。

    主要事跡:一是建華駕校于2015年成立了__縣駕培行業第一個非公黨支部,開展了“三嚴三實”“講做評”“兩學一做”等教育活動和黨支部進社區、扶貧幫困活動。二是在駕校管理中,堅持以德治校,以品帶人,以制度管人,科學管理,改革創新,以為社會培養合格的駕駛人才為目標,以辦學員最滿意、社會最滿意的優秀駕校為宗旨,重質量、重信譽、重服務,堅持照章納稅,為國家上繳利稅6萬余元。三是學校累計吸納安置社會勞動力1100人次,從不拖欠員工工資,員工增收收入達2800余萬元。在促進企業與員工和諧的同時,不忘回報社會,扶貧幫困,整修鄉村道路,贊助公益事業,先后為村里建設資助60余萬元。累計投入3萬余元慰問農村貧困黨員、貧困戶66戶,2017年組織商會為精準扶貧捐款6萬,其中個人捐款2萬元。為貧困大學生報考駕照減免學費2萬余元。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19

    “大家一定保持2米線,不出門、不聚集、不吐痰,戴好口罩。”疫情防控中的每一天,河東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王偉偉都會提醒群眾。

    12年前,王偉偉在服役期間磨筋淬骨,鍛造軍人本色,榮獲“優秀士兵”等稱號;4年前,從一身戎裝,到脫下軍裝,他為民服務的宗旨未曾改變。從保家衛國,到武裝干事,他甘于奉獻的軍人本色絲毫不減。在征兵工作中,他細致入微;在民兵整組中,他腳踏實地;在社會__中,他堅守崗位;在黨政服務中,他無微不至;在抗洪搶險中,他義無反顧。他先后在2019年獲得“全市消防先進個人”“潁東區優秀退役軍人”,2021年獲得“全市征兵先進個人”等稱號。

    疫情剛開始,王偉偉便像接到了奔赴戰場的命令一般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斗中,他把單位當成家,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現在工作這么緊張,不能因為個人的家事給大家添麻煩。”當領導提出要讓他回去照顧一歲半的小孩時,王偉偉這樣回答,“軍人可以退役,‘軍魂’永遠不會褪色。”他經常說,抗擊疫情全民皆兵,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同時又是一名退伍軍人,要始終忠于黨,始終珍惜軍人榮譽,為黨徽、軍徽增光添彩。

    新時代退役軍人典型個人事跡篇20

    8月1日,從鄂城區鳳凰街道南塔社區了解到,在該社區應急管理小區,“老兵”夏清解是街坊鄰居眼中的“熱心人”。

    平日里,他不僅幫助清掃小區衛生,還協助社區為居民協調問題解決困難。發揚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精神,勇擔時代責任,崇德向善,傳播社會正能量,續寫新時代雷鋒故事。

    夏清解,1971年1月入伍,1976年3月退伍后安排到地方企業,一直工作到退休,同時也是南塔社區的一名老黨員。對于大家的稱贊與好評,他常常只是表示:“能夠為鄰里街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都過得開開心心的,我心里也覺得很暖和……”

    近日,應急管理小區1棟1單元樓頂因為防水層年久失修,導致雨水從頂樓7層住宅滲透到6層住宅,但7樓業主長期外地務工,無法回家處理,時值暴雨季節漏水問題尤為嚴重,使兩家矛盾重重,問題一直無法解決。

    夏師傅了解情況后立即站出來幫助協調,先是聯系7樓業主反饋漏水情況,建議及時維修并表示可以幫忙找施工師傅維修樓頂,得到業主全權委托后,夏師傅又一家家上門做工作,讓1單元全體業主共同出資維護樓頂防水層,還請來城管部門現場勘查維護標準,經過施工維護后漏水問題得到解決。

    在南塔轄區類似退役老兵的先進事跡還有很多,雖然脫下戎裝,不再有軍號聲,他們始終保持著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軍人風范,在平凡的生活中展示軍人風采。

    207546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丝袜另类| 2020天天干| 无遮挡色视频真人免费| 免费大片av手机看片| h视频在线免费|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色偷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真实处破女系列全过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激情| 欧美大肚乱孕交hd| 午夜老司机福利|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怡红院免费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国产精品三级国语在线看| 三级网在线观看| 欧洲vat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亚洲欧美性另类春色|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最近的中文字幕国语电影直播| 免费播放在线日本感人片|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在线观看jizz|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欧美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兴奋的阅读td全集视频|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中文在线天堂网www|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