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跡 > 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事跡(10篇)

    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事跡(10篇)

    時間: 奕玲0 分享

    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先進事跡(10篇)

    在疫情防控期間,有很多人選擇投入疫情防控一線、守護一方平安,默默獻身付出。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先進事跡,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事跡(10篇)

    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事跡篇1

    王__是桃墟鎮云之翼劇團的團員,也是鎮文明實踐站巾幗服務隊,她平時積極參加下鄉演出,和鎮上組織的各種慶典活動,比如:香椿采摘節和板栗采摘節等,每年都要到全鎮25個行政村進行演出。她在閑余時間還義務培訓各村廣場舞隊,只要有村里的姐妹邀請就放下手中的活,自己開車到村義務教授廣場舞。疫情防控期間,她看到村干部和黨員志愿者積極參加疫情防控,作為一名群眾,也深受感動,就積極參加村里的疫情防控值班,在檢查站值守,對進出的人員和車輛作嚴格的消殺和登記,并對他們進行體溫測量,看到值班人員吃不上熱乎飯,她就包了水餃送到值班點上。

    作為一名理發師,疫情防控期間,她組織姐妹們為大家義務理發,她們準備好理發工具,到多個村的檢查站點,為值班人員理發。忙于值守的工作人員,大部分已經一個多月沒有理發,志愿者們用專業的技術,為他們剪短有些雜亂的頭發,讓值班人員們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志愿者們又去了多個村的值班站點,成為一個流動志愿服務崗,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共抗疫情。

    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事跡篇2

    今年50歲的魏__,2015年從石馬莊村來到孟良崮工業園臨沂市百花源毛毯制造有限公司務工,工作中吃苦能干,技術過硬,樂于助人,品德優秀,2017年被提拔為車間主任。大年初三,魏__主動請戰,要求義務參加村里的疫情防控執勤,直到公司復工復產為止,為守護老少爺們的生命安全貢獻一份力量。戰“疫”中,魏__一方面是輪流在村檢查站執勤堅守,他從早晨7點至第二天7點,24小時對車輛人員進行檢查登記,勸返出入人員。另一方面當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員”,向村民義務宣傳疫情防控政策、防護知識等。

    魏__還是一位非常有愛心和善心的人,他發現戰友們冒風雪、戰嚴寒,吃不好,休息不好,非常辛苦,村集體也需要資金購買防疫物資,于是他帶頭向村里捐款500元(村里規定的最高捐助標準)和一箱火腿腸,已經出嫁桃墟鎮的大女兒也向“娘家村”捐款200元,還上中學的二女兒也把積攢的100元零花錢捐給了村里,魏__的愛人也不甘落后,也義務當起了村里防疫執勤“替補隊員”。魏__及家人的善行義舉,在廣大村民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踴躍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全村有疫情防控義務志愿者20多人,120名群眾捐款3。3萬多元。

    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事跡篇3

    新冠疫情期間,托福老年養護院養老護理員們放棄與家人相聚,吃住在抗疫一線,承擔起338名老人的疫情防控、生活照料、心理疏導等工作,為疫情期間在院老人的健康平安保駕護航。

    劉__是養護院一名養老護理員,丈夫年前做過心臟搭橋手術,正處于在家休養階段。疫情間她舍小家,顧大家,主動到養護院日夜值守,照顧丈夫的重擔落到了兩個孩子的肩上。每當吃飯休息的空隙,大姐都會通過視頻電話囑咐孩子注意事項,并表達對丈夫的愧疚。

    養護院的整體工作量因為疫情發生前所未有的增大,她總是起的最早,睡得最晚,主動積極參與最苦、最累的消殺工作;她還時刻關注著老人身體狀況,對老人血壓、血糖等指標隨時監測記錄;為老人進行家庭衛生清理,處理垃圾、污水、污物;細心地為老人提供洗衣、晾衣服務;并在做飯的時候多加注意營養搭配;耐心勸導老人保持良好的健康習慣,幫老人開門窗通風,保持良好環境。

    特殊期間老人與子女不能探視,親屬給老人送的日常用品與日俱增。她總是搶著到大門口幫老人取回物品,認真消毒后送到老人門外。積極能干的她,真難想象她是一個貧血癥患者,而她也用自己周到的服務和最真誠、暖心的工作,贏得了老人的理解、尊重、認可。

    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事跡篇4

    趙__,重癥醫學科護師,2012年畢業于泰山醫學院,2012年參加工作,擅長重癥專業護理,呼吸機應用,CRRT護理等。工作期間多次參加無償獻血,志愿下鄉義診,工作熱情,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他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多次書寫入黨申請書,時刻以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在疫情出現的第一時間,主動遞交請戰書,希望能夠在抗擊疫情的戰斗中經受組織考驗,用實際行動書寫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大年初四前往湖北黃岡,全身心地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先后在疑似患者觀察點和大別山醫療區上班。在大別山醫療區上班第一天收治確診病人36人,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在病區來回奔波,一度累到窒息。

    2月16日加入山東醫療隊創建的重癥監護病區,面對危重癥患者,思想一刻也不能懈怠,既要全力以赴保護患者安全,同時也要全面做好防護,杜絕暴露。對于情緒波動的的患者,他會耐心詢問,主動引導,做好交班。工作中遇到的新儀器丶新的治療方案,他會虛心請教,下班后查閱資料,容不得自己有半點馬虎。他堅持站完最后一班崗,3月18日送走了最后兩位康復病人,實現了“清零”任務。所在的山東省醫療隊共救治了患者263人,其中重癥危重癥52人。黃岡市人民政府授予“黃岡市榮譽市民”稱號。

    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事跡篇5

    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黨員。面對洶涌而來的新冠疫情,X縣X鎮X村支部書記X與村“兩委”一起按照“一查二封三隔離”的工作責任,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在他的帶領下,村“兩委”成員每天早晨X點集合,大多數晚上X點多才能停歇。

    心懷責任、肩負擔當。

    面對疫情,他火線召集村“兩委”成員布置疫情防控工作,積極落實鎮黨委政府工作安排,根據疫情工作需要,重新劃分各個黨小組,分片包干、責任到人,設立村口檢查站X個,24小時把緊把嚴入村路口,在全村進行湖北等外省返鄉人員拉網式排查,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他說“咱是黨員,又是村支部書記,得帶頭干”。按照上級要求,在重要主干路口,各村需要24小時執勤。X堅持工作紀律,始終堅守在24小時值班點,而且一直是負責夜班,有時候晚上餓了,就自己泡桶方便面解決了,路旁的面包車成了他的“臨時哨所”。截至目前,共排查出X名外省返鄉人員,其中武漢返鄉X名。

    身先士卒,一線指揮。

    一線最危險,一線也最復雜。但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名村支書,在布置防控任務時,他帶領村“兩委”成員始終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精心組織、不畏風險、迎難而上,防疫以來,累計向村民下發《新冠疫情防控知識》《告知書》等文件X余份,充分利用微信群、村廣播、電子屏、懸掛宣傳橫幅、張貼防疫公告等方式進行宣傳,極大提高了村民對疫情形勢、防控措施的認識和理解,逐步消除了村民的抵觸畏懼心理,引導村民自覺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聚集,凝心聚力、狠抓落實。

    日常防護,科學應對。

    X村檢查站很簡易,檢查站樹上懸掛著標語:“黨員帶頭、群防群控,科學應對、戰勝疫情”,一個桌子、一輛車、一群黨員干部,簡易卻不簡單,共同筑起了村里安全防護的“銅墻鐵壁”。在防控工作中,X首先考慮到的是村里消毒問題,村里人消殺的意識不足就多方宣傳,村里需要消殺的范圍大就重點兼顧,在村里沒有消毒設備和資源緊張的情況下,他通過多方協調,調來大量84消毒液,對村里每天不間斷霧化消殺。考慮到村里人員進出又不能完全一刀切阻斷居民出行,而且檢查登記的動作稍微遲緩一點,待檢人員也會有情緒,X與村“兩委”成員決定對本村的'居民辦理臨時出入證。不僅方便了村民出行問題,更避免了外來人員進入村里串門的可能性。“書記就是‘領頭雁’,我們都在后面跟著跑。看見他總是在一線,很辛苦,我們也不能落下。”

    疫情防控是一場嚴肅的斗爭,更是一道嚴峻的考題。X以身作則,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堅定不移地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初心,用擔當作為履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

    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事跡篇6

    __,__鎮衛生院的副院長,10年黨齡的白衣天使。

    從大年三十接到命令,每天24小時連軸轉,大歇高速公路出口有她的聲音,鄉村道路上有她的“溫度計”,深夜衛生院的走廊有她的腳步聲,當問到她孩子時,她笑著淚花說,孩子交給別人在幫忙看著。

    在她發給丈夫的短信中這樣寫道:“我怕自己身上攜帶病毒,我們不要見面了,面對困難和危險,作為一名黨員干部,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我必要站在第一線,家就交給你啦。"

    疫情發展至今,從外地返鄉的重點居家觀察人員有143名,她逐個進行體檢,并作了必要的初步治療。“一刻不斷的電話和高強度的防護培訓,現場協調工作,已經讓她好幾日不眠不夜了。”她的同事這樣說,話語中透露出一絲絲的擔憂。哪有什么歲月靜好,都是有人在為我們的平安幸福默默奉獻!x和她的一行醫護同事們主動放棄休假、放棄回家過年,勇敢逆行,他們用自己的平凡之軀擔起生命之重。

    “我的工作崗位在疫情防控第一線。”x說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能夠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做自己分內的工作,她感到由衷的欣慰。

    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事跡篇7

    吳賢忠同志,現年42歲,大方縣大方鎮關井村動物防疫員,負責關井村的動物防疫及協助全鎮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幾年來,吳賢忠同志積極宣傳畜牧獸醫法律法規,推廣畜禽養殖和疫病防治新技術,帶動養殖戶致富。他為養殖戶留下了一串串閃光足跡,人雖不老,卻被大家稱為“老吳”。吳賢忠同志是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優秀代表,2007年、2009年、2010年被大方縣畜牧獸醫局推薦到地區進行表彰,被評為地區“先進工作者”和“優秀防疫員”。

    一、刻苦鉆研技術,傾心服務群眾

    吳賢忠同志雖是初中畢業,但積極參加縣畜牧獸醫局、縣扶貧辦舉辦的畜牧獸醫技術培訓班學習,1986年獲大方縣畜牧局獸醫技術培訓班結業證書,2008年取得縣職業中學頒發的畜牧獸醫技術結業證書。吳賢忠同志平時虛心好學,遇到問題向縣鄉技術干部請教,并注重實踐,積累了獸醫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吳賢忠同志從1986年被縣畜牧局聘為村級動物防疫員以來,可以說是為他提供了更好學習和施展才華的平臺,使他與養殖戶走得更近,更方便服務養殖戶。他積極參加、縣鄉組織的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知識和專業技術培訓,較系統地掌握了村級動物防疫員的業務技能。1991年獲貴州省農委頒發的“農民技術員”職稱證書,1995年獲“助理獸醫師”職稱資格證書。

    關井村處于大方縣城邊緣,人多地少,許多農戶以從事養殖為業,但卻沒有認識到動物疫病防治的重要性,搞不懂什么是病,什么是疫,為什么要依法防疫等等。吳賢忠同志在縣城所在地的街道上租了一間房屋,自己出資,配備了冷藏設備和診療器械,辦起了獸醫門診。除服務于所負責的關井村外,還經常為周邊村寨的群眾和縣城寵物養殖戶服務,向他們傳授畜禽養殖防疫技術,宣傳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知識及畜禽疫病的危害性,回答養殖戶的各種疑難咨詢。吳賢忠同志在開展咨詢服務時,發現大多數養殖戶素質低,對防病防疫不能接受,就深入農戶家中傳授技術,并鉆進豬舍牛欄雞舍鴨場,手把手地傳授畜禽養殖飼料配方、育雛技術及疫病防治技術。多年來,吳賢忠同志跑遍了全鎮的村村寨寨的所有畜禽養殖戶和養殖場,受到所有養殖戶的歡迎和信任。

    二、搞好動物防檢,保障畜禽健康

    動物防疫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全縣畜牧業發展大局。吳賢忠同志牢固樹立“防疫無小事”和“養殖成敗在防疫”的意識,結合責任片區的實際情況,采取有力措施,推進防疫工作的開展。按照《動物防疫法》和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要求,制定了春秋兩季重點防疫期以及月月補針的詳細防疫計劃,儲備好疫苗和治療藥品。大方鎮的兩路口、對江市場每逢趕集日,都有上百頭仔豬、500多羽家禽、10多頭畜肉產品在市場上交易、流通,吳賢忠同志都積極協助鎮畜牧獸醫站進行檢疫。

    對防疫工作吳賢忠同志絲毫不含糊,嚴格按技術操作規程,開展畜禽防疫注射。主要是進行豬瘟、W病、禽流感、豬高致病性藍耳病、雞新城疫等疫苗注射和卡耳標,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畜、畜不漏針”,采取一戶一針頭,防止交叉感染,對不在家農戶的畜禽進行登記補針。建立畜禽免疫檔案,并做好檔案記錄,及時向上級畜牧部門匯報責任片區畜禽生產及疫情動態,積極參加縣、鄉組織的動物疫病普查、動物疫病監測采血、疫情調查等工作。大方鎮每年飼養家畜1.6萬多頭、家禽5萬多羽,吳賢忠同志每年春、秋兩季都帶頭按國家規定,強制對畜禽進行禽流感疫苗、豬蘭耳病疫苗、豬瘟疫苗、口蹄疫疫苗注射。在他的帶動下,全鎮實現重大動物疫情在大方鎮得到有效控制,確保安全、健康的畜牧業發展環境。

    三、提供優質服務,促進農民增收

    吳賢忠同志常年肩背保溫箱,手拿注射器、耳標鉗,在春秋重點疫情期,風里來、雨里去,早出晚歸,除為養殖戶注射疫苗,還主動做好養殖和防疫技術服務,消除他們各種思想疙瘩和技術難題。吳賢忠同志依法給養殖戶的豬打防疫針、掛耳標,但養殖戶不理解,認為打了針就可不掛耳標,給動物防疫員工作帶來阻力。吳賢忠同志仔細做好養殖戶的思想工作,拿出隨身帶的《動物防疫法》、《畜牧法》及各種宣傳資料給養殖戶學習,邊學邊溝通,終于讓養殖戶明白了道理,他們在吳賢忠同志的優質服務下接受了依法防疫。

    “哪里養殖戶有困難,他就到哪里去,就是除夕之夜或正月初一,只要養殖戶一個電話,他就起步上路。”這是養殖戶對吳賢忠同志的評價。 關井村養殖戶姜招虎每年養豬500多頭,今年第一批養的150頭豬,一直長勢不好,吳賢忠同志得知后主動上門診療解難,通過診斷,采取“驅蟲、配飼料添加劑、發送飼養環境衛生”的辦法,使得這批豬也能按正常生長時間出欄,沒有造成損失。

    由于吳賢忠同志技術過硬,實際經驗豐富,被遠隔50公里的長石鎮山壩村新興養殖場和六龍鎮頭塘村李x養豬場聘為獸醫技術。吳賢忠同志從技術、引種、防疫、治療、飼料配方等方面開展服務,使這些養殖場的豬長得快、不得病,他們都說有吳賢忠同志的技術支持,明年還要擴大養殖場規模。

    為促進豬的品種改良,吳賢忠同志參加了2008年地區和縣組織的豬人工授精技術培訓,技術學成后,在大方鎮進行推廣,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到目前為止,已經開展豬人工授精800余頭,產仔上萬頭,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說起吳賢忠同志的不怕苦不怕累,真心為養殖戶排憂解難,鎮里干部都說:“他干的都是義務勞動,但辛苦沒有白花,確實發揮了農村動物防疫員的作用,他是全鎮動物防疫員的優秀代表。”

    吳賢忠同志克服村級級動物防疫員待遇低、工作艱辛、勞動量大等困難,盡心盡力,服務于養殖農戶,服從業務安排,積極完成下達的各項任務,為全縣的村級動物防疫員作出了表帥。透過一頭頭(羽)畜禽,一座座畜禽舍,養殖戶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作為一位普通的村級動物防疫員,吳賢忠同志心里踏實,我們但愿吳賢忠同志未來的“動物防疫員”之旅更加輝煌。

    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事跡篇8

    37年間,山西靜樂縣雙路鄉衛生防疫員王元林為全鄉15個村的孩子接種疫苗20萬人次,實現了規范接種、安全接種,100%完成國家強制免疫。其間,沒發生一起基礎免疫傳染病、一起接種糾紛。

    王元林說,針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都馬虎不得。

    見到王元林那天,是6月30日。呂梁山東麓的雙路鄉迎來一場久違的細雨,靜謐山鄉透著陣陣涼意。

    王元林正準備出門,張亮杰的孩子3歲了,該加強接種流腦疫苗了,半月前娃兒發燒不能注射,今兒得再去一趟。他小心翼翼地把疫苗和冰塊從冰箱移入隨身背的疫苗箱,邊穿那件出門才穿的中山裝邊說,針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馬虎不得。

    他要去的是15里外的蘭家山,從河灘下去,再沿著陡坡爬上去。

    61歲的王元林已經這樣走了37年。37年中,他為全鄉15個村的孩子接種疫苗,接種疫苗達20萬人次,實現了規范接種、安全接種,100%完成國家強制免疫。其間,沒發生一起基礎免疫傳染病,沒發生一起接種糾紛。

    王元林先后獲得省級計劃免疫先進個人、法定傳染病報告先進個人、免疫規劃優秀個人等榮譽稱號。日前,山西省衛生廳授予他衛生防疫楷模榮譽稱號。

    苦點累點不怕,就怕誤了娃娃。

    山西省靜樂縣是國家級扶貧工作重點縣,在王元林童年記憶里,就有天花、脊髓灰質炎、流腦等疾病流行。他親眼看到這些傳染病奪去很多孩子的健康和幸福。

    初中畢業后,王元林選擇了在縣衛校讀書。1973年畢業返鄉后,他成了全縣第一代鄉村防疫員,那時候,因為知道怕,就更懂得自己身上的責任有多重!

    起初,大山里的人不大明白,自家孩子沒病,為啥要挨那一針,還吃那些紅紅綠綠的藥丸丸?王元林只能一趟趟地找上門,一家家地做工作。蘭家山村的趙桃娥是個聾啞人,家里3個孩子都到了接種疫苗的年齡。王元林幾次上門,任憑怎么說、怎么比劃都不行。好不容易請人幫忙用啞語把道理說清了,可趙家又拿不出錢來接種。王元林二話沒說,自己墊錢給3個孩子打上了疫苗。

    王元林每到一村,總要打聽誰家快生孩子了,誰家剛生了孩子。一有新生兒的消息,他就立即上門,為孩子建起健康檔案。春去秋來,看著王元林一趟趟地跑,聽著王元林一回回地說,鄉親們明白了:這疫苗,誰打上,對誰好。

    為了不漏掉一個孩子,王元林走遍山鄉,風雨無阻。去年春節剛過,大雪紛飛,正好李天亮家的新生兒到了接種期。王元林背起藥箱,深一腳淺一腳地直奔10多里外的南黃葦村。兩個多小時后,當滿身是雪的王元林撩開李家土窯洞的門簾時,李天亮驚詫地說:這么大的雪你還來?王元林卻答:這么大的事,我怎能不來?

    一次出診的路上,天忽降大雨。坡陡路滑,王元林左膝蓋重重磕在石頭上。他掙扎著爬起來,一瘸一拐堅持走到大山深處完成接種。他的左腿從此落下毛病,不能彎、蹲不下,天一涼就疼。跑山路最費的是鞋,王元林每年要穿壞老伴親手做的七八雙布鞋,布膠鞋一年也得兩三雙。他說:苦點累點不怕,就怕誤了娃娃。

    為了娃,多跑幾個來回算個啥?

    那天,在張亮杰家,王元林仔細給孩子測過體溫后,才給孩子接種了流腦A+C疫苗。張亮杰有些不好意思,打一針害你跑兩趟,還下著雨!王元林認真地說:發燒是典型的接種禁忌,帶病接種是害了娃。為了娃,多跑幾個來回算個啥?

    如今,雙路鄉的許多老鄉都能說出接種疫苗的禁忌常識:感冒、發燒不能打;吃雞蛋過敏不能打;糖丸必須用涼開水調成糊狀服下,水溫千萬不能高這都是王元林走家串戶宣傳的結果。

    為保證疫苗安全有效,王元林常年養成兩個習慣:不管多遠的路,他從不在外過夜,以保證便攜式疫苗箱維持正常的低溫;一進家門,不管白天黑夜,首先要按一下房燈開關,看是否停電。一旦停電,他就立即將冰模板一個個挪到冰箱冷藏室,以確保疫苗質量。王元林說:一個細節把握不好,就會出大事。

    王元林出門喜歡穿4個兜的中山裝,兜里總裝著幾個64開大小的本子。在他家一個紙箱里,這樣的小本本有幾十個。小本本上詳細記錄著孩子的名字、所在村莊、父母姓名、出生年月日,曾經接種的時間、疫苗名稱,還有每次疫苗的批號、日期、產地和生產日期。每個月,王元林都要根據小本本自行設計一張疫苗接種行程表,哪天去哪幾個村、哪個村有幾個孩子需要接種,都做了標注,一個都不漏。

    王元林生活中,一切都圍著疫苗轉。一次,王元林高燒39攝氏度,人躺在床上,心里卻想著10里外的硯灣村,那里有個孩子等著接種。接種疫苗有規程,不能錯過周期,他給自己打了退燒針,就頭頂烈日出門了。今年春節,狼兒溝村老趙帶著1歲多的孫子回鄉過年,正月初八就要返城。初七一大早,王元林冒著刺骨的寒風來到18里外的狼兒溝村。看到王元林凍得發僵,老趙心疼地說,晚打一針不要緊!王元林卻說:接種晚了,惹上些病,我可就害了你們了!

    鄉親們待見咱,比啥都強!

    王元林生活的神家村,是雙路鄉政府所在地。這些年,村里蓋新房、建小樓的人越來越多,有的還開回了小汽車,王元林的日子卻過得緊巴巴的。住了20多年的兩間老屋漏雨走風,老伴說,要翻修得四五萬元,修不起呵!現在老兩口借住在同村的二女兒家,家里除了公家配給的電冰箱和一個文件柜外,沒什么值錢的家什。

    在王元林心里,覺得最虧欠的就是自己老伴和兩個女兒。王元林的工資起初只有26。5元,到上世紀80年代,漲到每月60多元,至今,他的工資也只有370元。30多年,王元林沒給家里掙回什么家當,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家里的6畝責任田。因經濟拮據,大女兒只上到小學六年級就輟學,二女兒初中沒讀完就外出打工去了。由于王元林常年奔走在山鄉,家里的農活全靠老伴一個人操持。提到老伴,王元林有些哽咽:她懂得我,我感謝她!

    王元林也有不少開心事。我管的轄區,我管的事,娃娃們沒一個耽誤,都健健康康的。還有許多事,也讓王元林感到欣慰。前年,在外打工的女兒、女婿回村蓋房。動工那天,沒有打招呼,前村后鄰的鄉親們都來了,大工、小工全都不要工錢;地里的農活老伴一個人忙不過來,總有鄉親過來幫把手;走在山間,誰開車或騎車碰上了,都會毫不猶豫地停下車,捎他一程

    想想這些溫馨事,王元林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鄉親們待見咱,比啥都強!

    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事跡篇9

    今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動,地球上來了群不速之客,擾得大家都不安寧。

    許多人因為它們而和自己的親人分離,甚至遠去,承受著痛苦。但也有不少人,去準備“戰斗”。

    我的媽媽,她也不例外。她是一位網格員,平時都很忙,經常要去管理村內的大小事務。不久前,她管理的村部,發現疑似患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人,導致她經常出門,解決問題。一開始問題并不嚴重,但她還是決定住在那個村里。在她準備離開家的那個晚上,我問她:“媽媽,你為什么又要回去?那里存在著危險呀!還有你什么時候回來呀?”她搖了搖頭,沒有回答我。

    后來我每天晚上都打電話給她,可她沒有接聽。我在網上看了很多關于病毒的消息,說這個可惡的病毒會傳染,接觸一下就很有可能患病。因此,我越來越擔心她了

    一天,她回來了,我站在房間的.窗邊,遠遠的看著,她和爸爸在樓下交談,可能是在說病情的嚴重性,也可能是在說關于我們的事情,具體講了什么,我也不知道。

    等她和爸爸聊完,我和弟弟趕忙拉她到屋里,我正要說話時,媽媽就開口了:“這幾天,你們沒有出門吧?現在是非常時期,我們能做的就只有保護好自己,所以你們不要亂出門,知道了嗎?”我點了點頭。“媽媽,你能回答我上次的問題嗎?”我久久地凝望著她。“好。”她說到,“我作為一名網格員,管理村子的事情,是理所應當的,至于有沒有危險,我自己知道,你們不要太擔心。”

    我沒有再說什么,因為我明白她去工作是為了幫助這個社會,能幫上一點算一點,不求多。在我眼里,媽媽一直是個普通的人,但在這一刻,我看見了她的“美麗”。

    雖然這場疫情很嚴重,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努力,有許多人愿意為了國家而去奮斗。比如醫護人員,他們每日每夜廢寢忘食的研究藥物,救治病人;還有警察和志愿者,他們為了防止人們接觸到感染者,連夜去封鎖各個道路;還有好多普通人也參與了這場戰斗,有的人捐錢,有的人捐物資,也有的人像我媽媽一樣,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疫情的控制。

    如今,這場可惡的疫情,已經有了些好轉。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度過這場難關,迎接新的開始。

    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事跡篇10

    不是從疫區回來,也沒有離開上海,可燒傷科醫師陳浩杰還是被保護性隔離了。他的隔離,與一名新冠疫情疑似感染者有關。

    作為國家電網全國電燒傷治療中心、上海市衛生系統首批“重點特色專科”、長寧區首批“醫學名專科”,1月29日,醫院燒傷科接到上海市長寧區衛健委發來的會診通知。在長寧區武漢返滬人員醫學觀察定點賓館內,有一名燙傷病人需要醫院燒傷科專家到場參加會診。

    救病治人高于一切。上海電力醫院迅速響應,剛下夜班的燒傷科黨員醫師陳浩杰主動請纓,趕赴現場診治。經診斷,患者約有2.5%的胸腹部二度深燙傷,好在處理及時專業,患者傷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疼痛得以緩解。

    按照原定治療計劃,陳浩杰此后將定期為患者上門換藥。但幾天后,這名燙傷患者的配偶被確診為新冠疫情感染病例,燙傷患者本人經醫學檢查也被列為疑似病例,并被就近送入同仁醫院發熱門診進行醫學隔離觀察。為確保患者燙傷創面不進一步惡化,陳浩杰在了解情況后仍于2月3日前往同仁醫院會診,了解患者傷情,指導其在隔離區的換藥注意事項,并表示將根據同仁醫院及患者傷情需要,隨時再來會診。

    雖然在前后的會診過程中都嚴格做好防護措施,但醫院慎重起見,還是要求陳浩杰居家醫學觀察兩周,并于2月10日致電關心其身體情況。可離崗位不離職任,居家隔離期間,他,仍多次通過電話聯系同仁醫院了解患者傷口恢復情況,充分彰顯了醫者仁心,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16237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性动漫在线观看| 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 最新猫咪www免费人成| 日本人69视频jzzij|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一级人做人爰a全过程免费视频| 韩国免费乱理论片在线观看2018|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免费看男人j放进女人j色多多|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 国产在线观看麻豆91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国产剧情| 成人A级视频在线播放|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131的美女午夜爱爱爽爽视频| 日韩免费三级电影| 六月天丁香婷婷|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午夜小视频免费| yy22.tv夜月直播|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97久久精品人人澡人人爽| 日韩美一区二区| 免费高清小黄站在线观看| xxxwww在线观看视频|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差|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麻辣|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国产凌凌漆国语| 99爱在线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日本视频在线免费| 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 2021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