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暖心事跡10篇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暖心事跡材料10篇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暖心事跡有哪些?事跡材料對于本系統本部門實際的針對性更強,事例敘述更為實用。事跡材料的語言樸實、莊重,人物通訊的語言生動、形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暖心事跡,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大家喜歡!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暖心事跡篇一
近日,一名網友在“今日頭條”平臺發布的微頭條引起了不少網民的點贊。帖子為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珠江路城市花園小區居民們在小區微信群里的聊天內容。
發帖人馬俊杰是城市花園小區居民。馬俊杰告訴記者:小區里都是沒有電梯的六層居民樓,一棟樓有五個單元。疫情發生后,社區工作人員提示居民,靜下來,才能快速高效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讓居民安心居家,但這也意味著,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就要負責一整棟樓的物資配送、送藥以及垃圾轉運等任務。
居民們也意識到,疫情期間,避免聚集和不必要的接觸,就是最好的防護和安全。但是,眼看社區工作人員這么辛苦,他們開始在小區微信群里集思廣益,共同討論垃圾收集問題。
最終,在大家的討論下,形成了最佳方案,那就是,每個單元住在6樓的一位居民主動負責收垃圾的任務,在戴好手套,做好消殺的前提下,把鄰居們各自放在門口的垃圾送到一樓單元門口,再由社區工作人員統一轉運。
“凌晨1點,我等孩子睡著了,把大家的垃圾拿到一樓。”
“我家在頂樓,我們單元的垃圾我來負責收吧。”
在馬俊杰發的小區居民微信截圖中,記者看到了這樣一句句令人感動的對話。
“沒有電梯的居民樓里,爬六樓是比較辛苦的,我剛好就住在六樓,下樓就可以順便把垃圾給帶下去,這樣也能為社區工作人員減輕點負擔。”今年52歲的馬俊杰也在微信群里自薦,擔起了運送垃圾的責任。
而在小區居民群里,大家也在為垃圾清運建言獻策,一位居民呼吁,“大家在處理自家垃圾時盡量綁緊綁好,這樣才能方便他人提取。也請大家自覺減少垃圾,大家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人心齊疫情滅!”
在小區居民的微信群里,一句句留言讓人動容。
記者看到,網友們在馬俊杰的帖子下留下“好鄰居千金難買”“關鍵時刻鄰里團結一心”“個個都是有擔當的好人”等評論。
“友愛、互助、熱情,咱們烏魯木齊人不就是這樣的嘛!”談到這些點贊,馬俊杰這樣說。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暖心事跡篇二
“謝謝郵政!謝謝你們!這可是我的救命藥,沒想到這么快就送來了。”10月7日晚,家住兵團第十二師五一農場五連的居民秦曉紅接過郵件后,連忙向送件的兩名郵政快遞員表示感謝。
10月7日11時,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烏魯木齊市分公司五一農場攬投部快遞員宋偉接到一個求助電話,來電的是五一農場興業街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王濤,請求加急配送社區居民秦曉紅的郵件,里面是治療癌癥的急需藥品。
掛斷電話后,宋偉一刻也不敢耽誤,急忙向單位匯報情況,為郵件開辟綠色通道。
“我們查詢到該郵件在郵件處理中心局,讓那邊的同事緊急把郵件找出來,并嚴格做好消殺。”宋偉說,隨后,他和同事馬強也立刻開車前往郵件處理中心局,拿上郵件后,快速趕回五一農場。
當天20時30分左右,在行駛奔波了20多公里后,馬強將消殺過的郵件送到秦曉紅手中。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秦曉紅說,家里的藥馬上就吃完了,這種藥不好買,如果不能及時拿到網購的藥品,停服的話會有嚴重的后果,多虧了郵政部門,解決了這個大難題。
據了解,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市郵政部門全力保障市民生活物資配送,為防疫物資、急救藥品等開辟綠色通道,保障及時配送。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暖心事跡篇三
覃__,作為一名普通的社區工作者,同時又是一名普通的黨員,自從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積極響應組織號召,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和所有奮戰在抗“疫”戰線上的所有“戰士”一樣,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做好本職工作,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而努力。
她,瘦小的身軀里充滿了大大的能量。她總是騎著電動車,為值守關卡的工作人員送水、泡面、紙巾等物資,同時做好考勤、排班、協調等工作。只要鎮北社區關卡守護群有人提出需求,她便有求必應,急人之所及,第一時間趕到需要幫助的同志身邊。無論刮風下雨,總能看見那一抹穿梭于生活小區、巷口的身影,哪里需要,她就去哪里。鎮北社區共設置有29個關卡點,做好這些關卡點的后勤保障工作并非易事,但覃__以極大的耐心和熱情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她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自1月28日以來,覃__和全體鎮北社區的所有工作者、黨員志愿者,街道辦同事一樣,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備齊疫情防控宣傳單、入戶登記表等趕往社區各個小區、街道樓幢,街巷進行入戶防控排查、信息采集。前期作為社區“防控小組”,主要負責不間斷地對社區開展宣傳、巡查、排查、入戶走訪等工作。同時通過移動喇叭,張貼橫幅,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把防疫知識傳遞進市場、小區樓幢。為確保不遺漏一個家庭,做到無死角全覆蓋,每天都要穿梭在每一個樓幢,每一個單元,每一個住戶之間進行采集,排查登記。與此同時,發揮黨員的積極性,組織開展流動黨員疫情防控宣導,為疫情防控自愿愛心捐獻等工作。
她說:“防疫工作尚未成功,仍需努力。經過這次的經歷與考驗,在今年后的工作中,我將會以更加飽滿熱情,更加自信地投入到社區的工作中,更好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是的,正如覃__所言,目前,我們仍需咬緊牙關、齊心協力抗擊疫情,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暖心事跡篇四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許多普通人不普通的靈魂。譬如奮戰在防疫一線的社區志愿者們,他們勇擔責任、踐行使命,不斷創造“舍小愛為大愛”的先進事跡,充分展現“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奉獻精神。
市人才服務中心支部委員方__,今年__歲,家住劉口花園。疫情發生后,她主動請纓,每天在社區門口開展志愿服務,參與蔬菜水果的分發工作。“作為一名黨員,我不能閑著,得出力啊!”這是她常掛嘴邊的口頭禪。此外,她常常在社區微信群轉發防護常識、傳遞抗疫正能量,鼓勵大家堅定信心、共度時艱。
3月5日,如往常一樣,方__一大早就全身心投入到社區值守工作中。可剛吃完晚飯,她突然被家人電話告知,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公公從黃荊小區的住所不慎走失,而家人因疫情無法外出找人。放下電話,方__焦慮萬分,因為她有公務在身,不能擅自出小區大門。思忖片刻后,她馬上聯系黃荊小區社區書記李同成請求幫助,當晚在李同成書記和社區志愿者的幫助下,其公公被順利找回。
“有國才有家”,為了心中的大愛,方__暫時放下了自己的小家,選擇守護劉口花園小區的大家們。雖然在關鍵時刻她沒能親自守護自己的公公,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她的所作所為對得起黨和人民。這就是一種大愛!我們相信,當無數人的大愛匯聚在一起時,這場疫情就一定能早日結束!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暖心事跡篇五
在這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戰中,無數人都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今天,讓我們走進社區,為大家講述一個普通居民的防疫事跡。
__,__縣__鎮__社區供銷宿舍的一名普通居民。疫情爆發后,他第一時間聯系到居住地掛點雙聯雙服務單位,迅速加入到縣醫療保障局志愿小分隊,前往防疫一線。在安排防疫工作時,迅速組織居民積極配合縣醫療保障局干部設立服務點,并主動承擔張貼告知書、宣傳防疫知識、安排社區居民值守等工作,同時,他也積極號召居民“不串門、不聚會”,為做好疫情防控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他每天早上第一個到達服務點,為當天的值班人員燒好碳火;他每天最后一個離開,整理好當天值班人員的匯總表,安排好第二天的值日物資。在遇到兒女來看望年邁的父母、想強行闖卡的“莽漢”時,總是堅持原則耐心勸解、一一疏導。
在面臨社區居民的生活物資的供應和口罩等防疫物資緊缺的難題時,積極動員大家捐款,組織生活物資“代購”人員與醫療保障局干部為服務點居民每日供應所缺物資,解了居民的“燃眉之急”。
社區供銷宿舍服務點有一位常年中風臥床的患者嚴少平,之前一直由其弟嚴少華每日為其送飯及護理。但在疫情期間,嚴少華作為縣內單位干部,每日防疫工作任務較重,對嚴少平的照顧難免力不從心。得知后,主動找到縣醫療保障局干部,表示愿意每日上戶了解嚴少平的生活情況,查看其日常起居,并且主動與嚴少華溝通他哥哥的基本情況,讓他能夠安心工作,嚴少華對此十分感激。
從設點至今,他每天主動參與防疫工作,一直堅守在服務點。他的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總是微笑著解釋:社區是我家,防護靠大家,我們守護的正是每一個“家人”的安全也是我們自己的安全,如果每天做到防守嚴一分,安全系數就多一分。
他只是千千萬萬的防疫戰士中的普通一員,但正是有著無數像一樣的普通人的存在,才為疫情防控撐起了一道道“安全屏障”。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暖心事跡篇六
____是___職業學院計算機與藝術傳媒分院__級軟件技術二班學生。疫情期間____通過網絡新聞,看到那些不顧個人安危、夜以繼日奮斗在抗擊疫情最前線的醫護人員和一線工作者,他深受感動,在看到____縣陽光社區志愿者協會的征集令時,他想到,作為當代大學生,有責任和義務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當中,就這樣他報了名,成為了____陽光社區的一名志愿者。
在志愿服務期間,他主要負責登記社區出入人員的基本信息,并按照規定統計省內外人員出入等工作。他堅持“為社區人民守好一道安全防疫線的原則”,第一次上崗是在夜間,但他絲毫不敢懈怠,出入社區的人員和車輛雖不多,但來往人員凌亂,統計數據,電話回訪,疫情防護變得格外困難,他仔細核對,認真應對。____的冬天冰雪嚴寒,有時凍得實在受不了,他墊墊腳、跳一跳,再想想疫情最前線的工作人員,又燃起了斗志,繼續努力工作。
雖然環境相對嚴寒,他卻感到很高興,因為大部分外來人員和車輛都非常配合排查工作,還有居民關切地提醒志愿者們注意防護并捐贈了一次性手套,讓他更有了熱情,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可以很快戰勝疫情。
讓青春在奉獻中綻放,讓價值在實踐中閃光。____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為抗擊疫情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暖心事跡篇七
“我是衛生監督員,是人民的健康衛士。我鄭重宣誓:忠實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中共預備黨員、醫療市場監督科負責人__用初心和行動踐行著自己入職時的錚錚誓言。
自__年底爆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來,__始終關注疫情的進展,每天上網收集各類疫情防控資料,同時帶領科室人員深入縣(市、區)對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的預檢分診、發熱門診、消毒隔離等制度建立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指導,并跟蹤問題整改落實。
__年1月22日,福建省確診了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在疫情防控阻擊戰役打響后,她多次前往縣(市、區)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監督指導,“我們的醫療機構是否做好病人救治準備,發熱門診的設置是否符合規范,醫院感染管理的相關制度落實怎么樣,醫護人員是否有好好的保護自己”……,實地檢查后,一條條要求的提出和一項項整改建議,都是她付諸全市疫情防控的辛勤汗水和努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農歷新年的第一天,她即為奔赴各縣市一線的同事們準備了厚厚的疫情防控監督檢查學習資料。正月初二起,她主動要求跟隨市大督查組在建陽區開展疫情防控督查。她敢于擔當、主動作為,三天的時間,從醫院到社區居委會、從城市到農村……走訪25家單位,發現46個問題,并持續督促跟蹤問題整改落實。
疫情發生以來,她每天都是日出而作,伴月而歸。當家中幼小的女兒對她說“媽媽,你已經上很多天班了,為什么都不能回來陪我?”,她也只能隔著手機哄她幾句,“我出門時,你還未醒,我回家時,你已入睡”。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正因為心懷信念,她始終默默地堅守著那一份責任,那一份承諾。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暖心事跡篇八
疫情防控,刻不容緩。連日來,有這樣一位社區負責人,從各大小區出入口到居民家門口,她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病毒擋不住她逆向而行的決心,緊閉的鐵門更阻斷不了她對居民的關懷,哪怕隔著大門聽一聲“一切都好”,她也能笑的燦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她甘冒風險,沖在一線,充分展現了一名社區工作人員的亮麗風采。她,就是____街道____社區居委會副主任____。
大年三十,由于疫情的關系,她接到通知要上班,老公問她說:“大過年的還要去上班嗎?”副主任____卻說疫情當前,大家都要擔起責任。____的愛人不久之前剛做完髕骨手術,本來想趁著過年休息的時間好好在家照顧家人,現在為了工作只能“舍小家”了。但是____沒有怨言,依舊走在第一線。
作為社區的副主任,____通知社區的樓院長對轄區樓院的居民進行詳細排摸,登記外來人員的詳細情況。有些居民因為疫情的原因,拒絕向社區人員登記信息,社區副主任了解到情況以后,組織大家利用電話詢問的方式對登記在冊的居民進行排查。之后又走訪多個小區物業,勸說轄區物業的負責人對社區的工作進行配合。為了加強對三不管樓院的管控,社區在四個三不管樓院設置了勸返點和檢測站,社區人員輪班值守,由于社區工作人員人手不足,她經常在卡口蹲守。
疫情還沒結束,防控仍在繼續。____依然奮戰在“疫”線,默默地履行自己的職責,踐行著“辛苦我一人,幸福千萬人”的初心使命。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暖心事跡篇九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香蜜湖街道僑香社區:全鏈條聯防聯控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香蜜湖街道僑香社區作為代表深圳唯一接受過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疫情聯合專家考察組考察的社區,在疫情來臨之際,以全市社區防控“三位一體”(社區工作者+社康醫生+社區民警)機制為核心,創新實施“黨建引領+專業保障+多方參與”全鏈條社區聯防聯控“ACT”模式。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僑香社區充分發揮社區黨委疫情防控主心骨作用,充分發揮街道社會治理綜合事務中心的“智能中樞”和“街社資源融合器”作用,科學統籌人員、物資、信息等資源,緊急調配防疫物資支援社區物業。
僑香社區黨委牽頭成立黨員防疫先鋒隊3支,設置黨員先鋒崗26個,組織實施小區封閉式管理,將防疫關口前移到小區出入口,開展進出車輛、進出人員、重點地區返深人員、發熱生病人員“四必查”。
把好“第一關”,設立發熱預檢分診臺,及時發現發熱病人和疑似患者并做好隔離和轉診,防止出現社區感染。奮戰“第一線”,為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提供上門測量體溫、健康篩查、發放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告知書等服務,協助開展核酸檢測,配合做好密切接觸者轉運集中隔離觀察。履行“第一守門人”責任,優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展宣傳教育及健康服務,提供健康指導和心理疏導,并為有需要的居民送藥上門,全方位護航社區居民健康。
組建社區聯合防控“三人小組”,實行居家隔離人員管自己、社區工作者管生活保障、社康醫生管健康、社區民警管行蹤“四個管”工作模式,合作做好篩查甄別、健康管理等社區防控全過程工作,并以“三位一體”團隊為杠桿,撬動物業、轄區企業、樓棟長、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落實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理念。社區物業積極作為,配合“三人小組”對居家隔離人員開展“4對1”服務,及時了解居家隔離人員身體狀況,提供物品代購等生活保障;組建律師服務團,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居民群眾積極籌集防疫物資,踴躍參與志愿服務。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暖心事跡篇十
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黨總支:六字訣 戰疫情
9月8日,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桂小妹走上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的發言席,講述了青和居社區的戰疫故事。
疫情初期,桂小妹和8名社區“兩委”委員第一時間回到社區,74天吃住在社區。社區黨總支做好“封、控、管、宣、購、送”六字訣,帶領全體社區工作者與居民肩并肩、心貼心。
社區將封控關口從小區門崗推進到每個樓棟,由樓棟“113”團隊強力做好小區全面封閉工作,做到封樓不封愛。一位因尿毒癥截肢的居民因第二天要去醫院透析,十分著急。社區工作者了解情況后,幾經周折聯系好醫院,第二天早上6點,3名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準時把患者抬上了愛心車,將其安全送到醫院進行治療。
為了做到“控”人不控情,社區黨總支全面做好全員體溫檢測工作,做到每戶檢測、不落一人,對確診、疑似、發熱、密切接觸人員分診隔離、應送盡送。桂小妹更是在初診、分診、轉診各個環節都陪護在居民身邊,社區居民看到她就會安下心來。
社區還強化對精神障礙患者等特殊人群的跟蹤管理,杜絕發生因情緒失控導致的肇事肇禍事件,保證“管”事不出事。社區還利用“青山微鄰里”平臺、網格群等做好宣傳,線上加線下及時引導防疫輿論,安撫居民情緒,做到宣導不缺位。為了保障購物不漏項,社區里的愛心魚、愛心蔬菜、愛心雞蛋對居民實行免費發放。對居民煤氣充值、購藥、采買等需求羅列每日清單,在非常時期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此外,樓棟“113”團隊寧愿自己跑斷腿、不讓群眾走半步,確保送貨不斷檔。為高齡、獨居老人、殘疾朋友送愛心菜、送餐、送日用品。將居民需要的糧油米面、時蔬、肉類等必需物資和生活日用品等送到家門口。疫情期間,青和居社區黨總支15個網格黨支部共收到居民群眾送來的56面錦旗,滿載著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濃濃的感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