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10篇
疫情防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10篇【優秀范文】
在日常的工作變換、檔案記錄、升遷、宣傳工作、考評等活動中,常常需要使用到個人主要事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疫情防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疫情防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篇1
今年三月疫情再次來襲,防疫的戰爭再次打響。開展防控疫情工作以來,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辭辛勞,離開家人,積極響應動員,迅速進入戰斗角色;他們堅韌不拔,始終堅守崗位,奮戰在防疫第一線;他們勇敢堅定,在居民群眾閉門不外出時,他們始終在轄區內“逆行”,宣傳引導,摸底排查;其中西環社區居委副主任陳羽同志,表現突出,在大難面前,舍小家為大家,踐行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展現出新時代基層黨員干部的風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3月12日,破曉前的電話鈴聲在耳邊響起,她接到消息第一時間趕到單位,輔助安排人員,穩定軍心,帶領大家迅速進入備戰狀態。街道辦事處開會傳達部署防疫工作,要求各社區立即進入戰時狀態,迅速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現在正是檢驗黨員干部初心使命的時候,面對疫情,如果瞻前顧后、畏縮不前,算什么共產黨員,怎么對得起群眾的信任。
疫情發生以來,她每天都是日夜堅守在工作崗位,累了就在單位小憩一會兒。每天披星戴月地工作,為居民筑牢疫情防控墻。“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正因為心懷信念,她始終默默地堅守著那一份責任,那一份承諾。不僅要防控疫情,還要看住居民,讓疫情不在這里傳播。居民群眾自我防控意識至關重要,一定要發動群眾,共產黨人的法寶就是依靠群眾,疫情防控,貴在群防群治,群眾不參與,疫情難根除。采取各種方式,嚴防人員流動,取消各種宴會、聚會、集會,浴池、餐館、網吧、等全部關停。
開展全民核酸檢測以來,盡心盡力做好后備軍工作,為工作人員、醫護工作者準備防護服、口罩、消毒液等物資,居民在疫情期間有各種各樣的困難,她都會耐心解答,幫助聯系解決。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在防控疫情的工作中,她沖鋒在前,勇挑重擔,彰顯了黨員本色,傳遞了抗疫力量,保障了群眾健康。
疫情防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篇2
自“抗疫”殲滅戰打響以來,西環社區黨委副書記班允遜同志始終堅守在崗位上,扛起責任、靠前指揮,在書記的帶領下團結全社區黨員、群眾,迅速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遏制疫情傳播蔓延,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黨員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我的初心,就是守護好這一方百姓。疫情如此洶涌,我作為副書記,作為一名黨員干部,為全社區居民群眾沖鋒在前。”在3月13日凌晨召開的防疫動員部署會后,他暗下決心、堅定意志、義無反顧、毫無怨言地撲在一線。明確“黨建引領,廣泛發動群眾”的工作思路,向黨員發出“戰斗號令”,向群眾發出“動員倡議”,以最“硬核”的措施迅速集結全社區力量。在實際工作中,他充分發揚不怕困難、連續作戰的作風,帶頭走訪入戶,帶頭在崗值班,帶頭在卡值宿,和黨委班子、黨員先鋒服務隊始終站在防控疫情最前沿,讓黨旗在防疫一線高高飄揚。
“今晚加班,我不回去了。”“放心吧!孩子我會照顧好的。”短促平凡的對話,成了他與妻子之間的默契。為了防疫工作,他們夫妻“舍小家顧大家”,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遇到緊急任務時,他總是精心安排,最短時間做好布控,完成任務的同時做好社區輿情的監控和導向,做到社區防控工作“快、妥、穩”。
“這次疫情來得兇,但我們的社區干部關鍵時候頂得上,危急時刻靠得住,讓我們倍感安心。”這是西環社區居民的真實心聲。在他的先鋒模范作用引領下,西環社區不停吹響抗疫“沖鋒號”。全社區約有30余名黨群先鋒隊員投身防疫工作,他們分兵把守、筑牢陣線,在小區主要進出口,落實體溫測量、信息登記,他們走街過巷、大力宣傳,他們將心比心、民呼我應,主動服務居家隔離群眾,實時了解其身體狀況和所急所需,讓隔離人員感受到濃濃的溫暖,等等。強大的正能量不斷凝聚,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主旋律在該社區不斷回響。
肩上有責、心中有愛、手上有招。班允遜同志憑著一份對基層工作的情懷,不忘初心,用恪盡職守、直面風險的`姿態,以實際行動生動踐行著黨員干部的使命,充分展現了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的力量!
疫情防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篇3
自吉林省疫情發生以來,王慧第一時間報名成為下沉社區工作的一份子,她先后在北河社區順達小區、紅宇社區地稅卡點以及萊茵河畔保供組工作,閉環管理時,她也是第一個報名參加。組織有需要,王慧隨時服從調度,不管工作強度多大,離家多遠,她從來沒有一句怨言。到萊茵河畔保供組后,她承擔起了第三組組長的工作,入戶摸排、信息采集、需求統計、配合核酸……這些都是她的工作內容。她帶領4名組員負責9棟樓28個單元314戶540人的居民信息采集工作,她挨家挨戶詳細地記錄著每戶人家具體情況,她想:記錄詳細一些,這樣后期給居民提供生活物資才能更方便些。時間緊,任務重,這514名居民的信息采集工作要在4月3日當天必須完成,從早上7點半開始工作,到了下午5點多,已經過去了10個小時了,今年58歲的王慧已經筋疲力盡了,還差最后3家的時候,王慧在上樓過程中腿一軟不小心摔倒在樓梯上,頭上磕了一個大包,胳膊和腰摔得淤青,領導告訴王慧回家好好休息休息,明天不用來了,可是王慧心想特殊時期,“一個蘿卜一個坑”,我不來,我的任務就得同組的同事來承擔,他們本來任務量就夠重了,“我沒問題,我可以繼續工作!”第二天她準時到崗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王慧負責包保25號樓某單元某戶的孫奉嬌一家,孫奉嬌愛人在河南打工,自己懷孕4個月還帶著一個8歲的孩子,王慧了解到情況后對孫奉嬌一家格外關注,孕婦的營養需要保障,孩子的情況也需要特殊照看,疫情期間,雖蔬菜包供應及時,但是孩子吵著要喝牛奶,王慧得知情況后從自己家拿了一箱牛奶給孫奉嬌送了過去。她說:“特殊時期,我們大人苦點沒什么,但是不能苦了孩子”。
世上本沒有超級英雄,不過是凡人有一分光,發一分熱,螢火匯聚成星河,致敬所有像王慧一樣在防疫一線默默奉獻的堅守者,相信光匯聚的地方終會驅走黑暗。
疫情防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篇4
20日,武漢市江夏區衛生健康局發布公告,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生彭銀華,在抗擊疫情一線不幸感染新冠疫情。因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于2月20日21時50分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世。
“疫情不散,婚期延遲” 從第一例新冠疫情患者確診到隔離病區組建,作為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名呼吸內科醫生,彭銀華深知“有場硬仗要打”。
他推遲了原定正月初八的婚期,主動請纓上一線。彭銀華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得到了未過門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堅守在隔離病區抗擊疫情的日子里,“白班加夜班”輪班倒,工作強度很大。雖然陸續有更多醫生加入進來共同抗擊疫情,壓力得到緩解,但隨著疫情的發展,彭銀華再次選擇堅守。大年三十,同事們心疼他,讓他回家休息,多陪陪未過門的妻子。他卻說:“讓更多有家人的同事多休息,我年輕,我先頂上!”和未婚妻簡短通話后,彭銀華再次義無反顧穿上隔離衣,全身心投入到更需要他的戰場。但是不幸還是發生了,正月初一這一天,彭銀華倒下了。從1月25日(正月初一)到2月20日(正月二十七),彭銀華在醫院里被救治了整整27天。一位微博網友曾在2月2日給彭銀華拍照,照片里,他躺在病床上,一只手擺出“勝利”的手勢,看著鏡頭,微微笑著。如今他辦公桌抽屜里的結婚請柬還沒來得及發出去,推遲的婚禮也永遠無法舉行彭醫生,一路走好!
疫情防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篇5
李強,濱州市公安局濱城分局政工室副主任。
疫情就是命令。作為濱城公安分局的一名老同志,李強主動請纓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分局領導擔心防疫工作強度大,怕他身體吃不消。而李強堅定地表示:“疫情面前,沒有年齡大小,我也是一名戰士,必須沖在前線。”他被安排到市東派出所參與疫情排查隨訪工作。大年初一早8點,李強第一個趕到市東派出所,落實“四包一”措施,主動配合辦事處、衛生防疫部門深入轄區住戶,對涉疫區返濱人員進行走訪,發放告知書。一開始,考慮到他年齡偏大,所里分配給他的工作任務相對較少。面對“照顧”,李強對市東派出所所長張濤說:“現在是爭分奪秒的時候,全局上下都盯靠在防控一線,我能多做一點是一點。”
連續8天每天開展隨訪工作11個小時上門為居家隔離對象測量體溫,落實居家隔離措施5個小時跑了11個小區、22個居家隔離對象因勞累過度突發疾病,失去意識,2月4日抗“疫”鋼鐵戰士李強被省公安廳記一等功。
疫情防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篇6
有這樣一位院長,疫情發生以來,他帶領全院醫務人員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疫情之后,他依然在病房內從早到晚不停地處理各種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月18日上午10時58分,一個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線不懈抗爭的白衣戰士停止了心跳,他就是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劉智明。
走進劉智明生前的辦公室,他的工作證和圍巾還掛在墻上。許多同事直到現在依然不愿相信他已經離去的事實。在這次應對新冠疫情中,劉智明所在的武昌醫院是首批七家收治新冠疫情患者的定點醫院之一。1月21日,劉智明去市里開會接到任務,要接收499名新冠疫情病人,人數僅次于金銀潭醫院。而武昌醫院只有三天的時間來完成院區改造和病人的轉運。
不眠不休的三天,劉智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武昌醫院是綜合性醫院,短時間內按照傳染病醫院要求改建,難度極大。增加床位、調配醫務人員、解決物資,每一件事都需要劉智明協調。
而此時的劉智明已經住進了本院的ICU。1月24日,他的CT結果顯示,肺部嚴重感染,隨后的核酸結果確診為陽性。在ICU里,劉智明的身份變了,可救死扶傷的使命和擔當卻沒有放下。在病房里他不停地接打電話、回復微信,一會兒問病人收進來了沒有,一會兒問院內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沒有。同事提醒他要好好休息,他卻說:“我是院長啊,我丟不下!”并讓大家不要過多關注自己的病情,等他康復出院,再與大家一起并肩作戰。
劉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重癥病區的護士長。丈夫感染后,她曾想過趕過去照顧病重的丈夫,然而,劉智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他心里明白,妻子也在一線,把她留在崗位上,會給更多的人帶來生的希望。
2月14日,劉智明病情突然惡化,被轉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進行搶救,直到2月18日上午,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斯人已逝,在劉智明所帶領的武昌醫院收治的900多名新冠疫情患者中,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重癥患者治愈出院。
疫情防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篇7
門診護理崗位,原本普通而平凡,但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預檢分診、發熱門診,擔負起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門診護理負責人__在這里堅守著她的崗位,履行著她的職責。
夜間里微信里熟悉的消息鈴聲驚醒了睡夢中的她,是不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又加重了?心中的這份不安,讓她忘記了這是夜間,清醒過來的她早已沒有睡意,“大疫”當前,排兵布陣必不可少,“電腦……我的電腦在哪里”?連夜查資料,補功課。提前對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崗位、人員做好安排。
當把一切都理順了,天也亮了,她早早來到醫院,準備好一天的防護物資,便立即組織科室全體人員召開簡短會議,將防護知識、發熱人員排查、診治引領作為重點,一一進行安排,盡量做到有條不紊,不留遺漏。
安排好工作后,她便親自參與一線工作,測體溫、分診、抽血……常常顧不得吃飯,疫區來的發熱病人,更是積極詳細詢問……連續幾天高強度工作,拖垮了她的抵抗力,出現乏力、頭昏等癥狀,化驗血出現白細胞、淋巴細胞明顯下降。門診護理是一個接觸病毒高風險的崗位,她出現了新冠疫情的相關表現,所幸的是核酸檢測陰性,排除了新冠疫情。抗疫重任在肩,她顧不得身體虛弱,立即向護理部申請復崗,護理部蔣主任關心她說:“你抵抗力低,多休息幾天”,但她擔心科室工作,根本不可能安心休息。“我已經落下幾天工作了,能堅持下去……”,堅定回答后,在她的再三要求下,又開始了她“穿梭”。
作為普通人的她,過著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她的七十多歲父親,剛做完肺部手術,身體未恢復,她也未能有時間照顧。電話那頭經常傳來,你舍我們小家,護衛著大家,我們不怨你,但你也要注意身體啊……“好的,好的……”嘟嘟聲還未停止,便把手機放進了兜里,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有一種初心叫迎難而上”,在__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南丁格爾”精神深入靈魂,雖然是平凡崗位,卻書寫出她不平凡的人生。
疫情防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篇8
某某同志是__市鼓樓區建設局下沉到中央門街道紫竹林社區的干部。從2月2開始,她就沖鋒陷陣,在紫竹林21號小區門口,當起了“疫”線戰士。她每天總是早早的到達工作崗位。查通行證、量體溫、查移動軌跡、詢問、登記、解釋,每天10小時站在小區大門口的值守點,日復一日,守護著小區的安全。一天下來十分疲憊,但是休息一夜后,第二天,她又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
天冷的那段時間,測量溫度計經常失靈,每次測量體溫的時候,小區的居民就嘲諷說:“量什么量?根本就測不出來!”為了讓測溫計能正常工作,__就每天把測溫計捂在懷里,再拿出來就好用了,能準確的測量出溫度,居民就配合多了。
小區里租戶比較多,__主動向他們發放《告出租屋業主一封信》,要求他們轉給業主;
對于從外地返寧的租戶,也會要求業主到場簽署《外來人員進入小區承諾書》。有的業主嫌麻煩,不肯過來簽字,__就向耐心他們解釋在疫情施虐的非常時期,要遵守小區封閉管理的規定,業主最后也都表示理解。
現在小區居民們都很理解值守點工作,經常有人進出在小區門口的時候說一聲:“你們辛苦啦!”還有一個居民路過時,把自己工作餐的酸奶拿了兩瓶出來給大家喝,__都婉言謝絕了,“我們值守點的同志都是黨員,這是我們黨員應該做的,做好疫情防控,保護小區居民的安全,是領導交給我們工作,是對我們的信任,不能辜負,我們一定會盡全力認真的完成。”
這樣的溫暖,__在防疫工作中也感受頗多。“這次疫情讓我切身體會了社區工作的辛苦和繁重,還有社區志愿者們,明明知道有危險還主動上崗,真的很感動。”__說。
一天的工作結束后,__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外套、鞋子掛在門外,進門后洗手洗臉,然后跟家人吃一餐簡單的晚飯。“家人都非常支持我在一線防疫,但是每天在外面跑,我擔心攜帶病毒,把外套放外面放心些。”
對于__來說,一個黨員是一面旗幟,平時能看得出來,關鍵的時候能站得出來,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她表示,工作就是使命,崗位就是責任,有責就要有為,有為才有價值。
疫情防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篇9
__,女,1966年10月11日出生,黨員,大學本科,醫學學士學位,副主任醫師,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門急診科科主任、基層黨支部書記。
主要事跡:
1、組建發熱門診,制定管理制度流程和崗位職責,做好培訓工作。
為了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院從1月18日起開展發熱門診接診工作,由于我院是精神病專科醫院,雖然有發熱門診但從未接診過一例發熱病人,所以發熱門診的工作是從零開始。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門急診科的主任和黨支部書記,勇挑重擔,擔任發熱門診工作小組組長,在醫院領導的堅決支持下從組建醫護人員就位發熱門診崗位和發熱預檢分診崗位;到準備各種物資;到挑燈夜戰以最快的速度根據防控指南制定出發熱門診的各項崗位職責和流程,應急預案等并做好人員崗前培訓,要求防控各項知識做到全員全覆蓋培訓。只用了一天的時間發熱門診開始接診發熱病人,及時做好了對發熱病人的排查和診治工作。
2、做好黨建工作,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作為支部書記,帶頭講政治,牢記黨的宗旨,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勇挑重擔,面對疫情沖在最前面,帶領科室的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積極要求入黨的群眾,積極投入到發熱門診的工作中,還發 展支部一名群眾在疫情防控攻堅戰中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在醫院黨委的號召下,更多的黨員同志主動要求到我們發熱門診預檢分診崗和發熱門診醫生崗位來,黨員沖在一線,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我們有信心打贏這場抗擊疫情攻堅戰。
3、堅守一線,帶病堅持工作。
發熱門診的工作,從最開始的零經驗到理順工作流程,總結經驗教訓,修改工作方案,協調發熱門診的各項工作,這需要組長的堅守和堅持。疫情防控期間正值春節假期,放棄了與家人團聚,不顧自己身體有病,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疫情防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篇10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上下同心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許多人背負使命,肩擔責任,義無反顧地沖到了防疫第一線。邰宏偉,就是其中的一員。
邰宏偉,男,42歲,中共黨員,現任烏蘭浩特市史志檔案局工會主席,為保證疫情監測點同事們的安全,更好地做好疫情監測、排查工作,他勇于擔當,樂此不疲,一天就走了50多家藥店,為同事們采購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解除了防疫物質短缺的隱患,確保了疫情監測、排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邰宏偉同志時刻把疫情監測點和烏蘭浩特市史志檔案局駐村點:三合村當做自己的第二個家,每天堅持在檔案局、監測點、三合村之間來回跑,把村民和同事當做自己的親人,他每天按時在村里值班,并捐獻自家的汽車為出行困難的村民代買運送生活必需品和藥品等物資;在村里他堅守崗位,配合村委會開展疫情防控;他及時溝通協調監測點的狀況,隨時隨地給他們打電話,了解一線同事們的身體情況;他工作中很有辦法,安排妥帖也講原則,對事不對人,工作很有成效,贏得了廣大村民的高度肯定和好評。邰宏偉同志守土有責,堅守一線,每天多次往返單位和防疫監測點之間,為防疫監測點的同事送去開水,為他們驅風避寒;他還將牛奶和冠益乳放在水壺里用熱水燙好,讓同事們能夠及時喝到熱乎的牛奶;他每天積極參與組織發放口罩、酒精等物資;由于檢測點沒有入廁地點,為解決同事入廁問題,他總是第一個主動頂替,堅守監測點監測工作……林林種種看似是一些小事,但讓同事們深受感動,鼓舞了大家的士氣,堅定了大家戰勝疫情的決心。
邰宏偉同志敢為人先,無私奉獻,在此次防疫工作中生動詮釋了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切實踐行著自己的入黨誓言。面對突發的重大疫情,他認真貫策落實烏蘭浩特市史志檔案局黨組織關于疫情防控的部署,帶動和影響了同事們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為眾志成城,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