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宇個人事跡簡短素材
甘宇個人事跡簡短素材有哪些?講先進典型的事跡、經驗,一定要注意切不可講那些脫離群眾、脫離整體觀念的過頭話。否則,就不能起到先進典型的帶動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甘宇個人事跡簡短素材,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大家喜歡!
甘宇個人事跡簡短素材篇一
“地震發生當天,我們一直打不通,第二天甘宇給我們回了電話,報了平安。電話里說著說著就斷線了,后來就一直聯系不上了……”甘宇的爺爺蔡家友介紹,據甘宇在電話中講述,地震發生時,施工現場有山體滑坡,巨石不斷滾落,多名工友被困,甘宇當即帶頭救人。
“甘宇說,當時有土石方壓住了兩個工人,大家都在逃命,甘宇大聲吼:不要跑,先救人!”甘宇的婆婆廖代書介紹,事發突然,甘宇所在的位置,與其他工友隔了一段距離,只有被壓住的兩名工人和同事羅勇(音)距離較近。事發后,甘宇和羅勇一起,徒手刨出了這兩名工人,遺憾的是,救出來后,兩人都已沒有了生命體征。
“我兒子兒媳要外出打工,甘宇8個月大,我和老伴兒就開始帶他。”廖代書告訴記者,兩位老人從小就教育甘宇,要心善,要有責任心,“他在大災大難面前的表現,沒讓我們失望,我們為他驕傲!”
甘宇個人事跡簡短素材篇二
一直相信他有野外求生能力
在武警、消防等隊伍展開救援的同時,多支民間救援隊伍也參與到尋找甘宇的隊伍中來。
9月15日,一個名為@碎叫的網友在微博發帖,“為了尋找失聯的甘宇,我們決定派出第二梯隊赴瀘定參加搜救工作……”“碎叫”名叫王英頡,南充紅翼應急服務中心理事長,在民間救援隊展開搜救工作時,他參與了協調工作。
王英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據他了解,這期間,包括巴中救援隊在內,大概有四五支民間救援隊參與搜救。
得知堂弟失聯后,甘先生9月12日趕到石棉縣王崗坪鄉,甘宇的父母、姑姑等親人也趕到災區,焦急等待,想方設法搜尋打探。甘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除了跟民間救援隊保持聯系,他還找了多個當地村民,幫忙帶路和尋找。
在王崗坪鄉搜尋多日無果后,甘先生回到成都,但心里還是放不下弟弟。“晚上做夢老是夢見弟弟,喊我去救他。”他和甘宇從小“穿開襠褲一起長大”,兄弟感情一直很好。9月20日,甘先生又趕到王崗坪鄉,聯系協調相關搜救工作。
好消息終于傳來!甘先生爬上猛虎崗,把弟弟送上飛機后,對當地村民表示了感謝。他說下山后準備回成都,甘宇的父母、姑姑等親人已經趕往醫院。
“我們一家人從未放棄希望。”甘先生說,他們堅信會有奇跡發生。王英頡也表示,甘宇在灣東村水電站工作,熟悉當地氣候、地理環境,救援隊伍也一直相信甘宇有野外求生的能力。
甘宇個人事跡簡短素材篇三
被困山上的17天
從9月5日地震至今,甘宇已與外界失聯17天。這17天里,他被困電站,自救逃生,獨自一個人面對茫茫荒野……
甘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猛虎崗見到甘宇后,關于這17天的經歷,他跟甘宇有過簡單交流。據甘宇回憶,地震后,他在跟羅永分別后,因為全是絕壁懸崖,他已經無法下山,只有繼續往山上走。
這些天,甘宇靠喝山泉水、吃野果子充饑,晚上無處避雨避寒,只有在樹叢中過夜。他的鞋子和褲子已經爛了,褲子一直是濕的,全身可見很多擦傷。
甘宇向甘先生透露,關于搜救隊曾發現的衣服,那是他自己脫下的。因為地震后在廢墟救同事,身上沾了血跡,當時天氣又很熱,于是脫掉換了一套衣服。
在猛虎崗的山上,甘宇已經躺了兩三天,他再也走不動了,也沒辦法下山。幸運的是,9月21日清晨,他在山上呼救,被村民倪太高聽見了……
甘宇個人事跡簡短素材篇四
9月5日12點52分,瀘定發生6.8地震。灣東水電站員工羅永正在宿舍休息,突然聽到“轟轟”的聲音。他趕緊沖到外面,看見滿山都在飛石頭。“電站當時有10多號人,其中有兩人被埋,當場身亡。剩下的人四散逃生,我也被嚇得慌了神。”
慌亂中,羅永突然看到壩前水位明顯上漲,他判斷應該是廠房機組因地震停機,必須立即提起泄洪閘門,否則時間久了洪水要漫過大壩,威脅下面村莊幾百人的安全。可再一看,到泄洪閘的路已經沒了,被滾落的石頭蓋住了,還在不斷往下滾石頭。
羅永心一橫,踩著垮塌的山石沖上去,人一用力,石頭更是亂飛,為了安全,只能暫時又沖回來。等石頭滾得沒那么厲害了,他又第二次往上沖,沖上大概10層樓高的大壩壩肩,趕緊按照平時操作手冊的要求,把1號泄洪閘提起來,緊接著又提起2號泄洪閘,水開始往下流,“做完這些事情,整個人都癱了,崩潰了。看到自己剛剛沖上來的坡,陡得很,都不曉得是咋個沖上去的。”
羅永說,電站的人都逃生后,只剩下小伙子甘宇,他的眼鏡在跑的時候弄掉了。“我倆又想起發電機還沒有停,存在風險,又跑到廠房趕緊拉下電閘。”羅永介紹,那天,他們守在電站里,到處都是廢墟,手機沒有信號,沒有吃的。加上余震不斷,山上還在滾石頭,一晚上睡不著。
第二天,兩人決定自救,但走了很久也沒走出去。
甘宇個人事跡簡短素材篇五
28歲的甘宇是四川達州市大竹縣人,系瀘定縣得妥鎮灣東水電站員工。據媒體報道,9月5日地震發生后,甘宇曾和同事羅永一起逃生。羅永曾爬上大壩,打開了兩個水閘,緊急泄洪避免了險情。
據羅永介紹,打開水閘后,他遇到了高度近視且眼鏡已經丟失的甘宇。“電站當時有10多號人,其中有兩人被埋,當場身亡。我也被嚇得慌了神。”后來,電站里只剩下他和甘宇,兩人想起發電機還沒有停,存在風險,又跑到廠房趕緊拉下電閘。
地震當天,他們守在電站里,到處都是廢墟,手機沒有信號,沒有吃的。加上余震不斷,山上還在滾石頭,一晚上睡不著。
第二天,兩人決定自救。羅永說,9月7日,兩人往電站外走了大約二三十公里,甘宇體力不支,實在走不動了,選擇原地等待救援。羅永則繼續走,想辦法求助。9月8日上午,羅永通過放煙霧獲救。
接下來的幾天,搜救人員一直在尋找甘宇。9月10日上午,多支救援隊出發,前往得妥鎮灣東村四組搜尋。9月11日,救援人員找到了羅永和甘宇分別時,羅永為甘宇搭建的臨時庇護所,但那里已經沒有了甘宇的蹤影,只有腳印可見。
據媒體報道,搜救人員沿著腳印搜救,發現了甘宇的貼身衣物,由此推斷甘宇可能出現失溫。再沿著腳印尋找,又發現一處臨時搭建的庇護所,仍未發現甘宇。腳印仍有,繼續搜尋,卻消失不見……
甘宇個人事跡簡短素材篇六
9月21日上午,在四川瀘定6.8級地震中失聯的灣東水電站員工甘宇,在猛虎崗被當地村民找到。據新京報報道,21日晚間,甘宇被轉運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醫院多科會診初步診斷,甘宇全身多處軟組織挫傷、肋骨骨折、左下肢腓骨骨折。會診醫生表示,因病人17天有9天淋雨引發感染。目前,甘宇正在該醫院檢查,待傷情明確后將進行針對性治療。
一場延續了17天的接力救援和生命奇跡,為這場地震造成的沉痛氛圍帶來了些許微光。不少人在聽到甘宇成功獲救的消息時,為他能堅持到救援而感到慶幸。人們不僅為一場生命延續的奇跡所驚嘆,也被甘宇在困境之中勇敢無畏的精神所打動。
據其同事羅永介紹,地震后,他遇到了高度近視且眼鏡已經丟失的甘宇。兩人想起電站里發電機還沒有停,存在風險,跑到廠房趕緊拉下電閘。在余震不斷的極端環境下,第一時間逃生是本能,如果不這樣做,也沒有人去責怪他們,但他們還是堅持完成工作后才撤離。
這樣的行為和場景,當然不是簡單的“責任心”和“英雄”等詞匯就能概括的,這個具體行為的背后更重要的,依舊是個體勇氣和責任感的延續。在危急時刻,這種存在于人性深處的個體勇氣和認知理性的存在,幫助他們在極端環境下及時作出了判斷,并付諸行動,因此才為更多的人解除了潛在危機。這是難能可貴的,值得被人們所知曉,也理當被人稱贊。
甘宇個人事跡簡短素材篇七
四川瀘定6.8級地震中失聯17天的甘宇在猛虎崗找到了,被當地老鄉救至家中。記者剛剛通過電話了解到,目前甘宇生命體征平穩,精神狀態良好。當地正在集結救援力量將其轉運至山下。
找到甘宇的村民倪太高稱,他是王崗坪鄉躍進村村民,地震后家里房屋不能居住,他在山下租了房子,兩天前回到躍進村喂羊時,聽說救援人員在附近搜尋甘宇。因為對猛虎崗一帶地形較熟悉,他便在親戚家住下,想著白天去找找看。今天上午7時,他帶了兩瓶飲料和一些糖果,從親戚家出發,徒步兩個多小時,在一處山坡聽到了有人呼救的聲音,尋過去便發現躺在樹林中的甘宇。
倪太高描述,甘宇身上衣服破爛,腿上有傷。他立即打電話給當地政府,并將攜帶的飲料拿出,讓他慢慢喝下。“他狀態還可以,就是看到我大哭了一場,說還好遇到了我。”隨即,他還給家里打電話,讓他們送來了衣服、褲子。目前,他們已將甘宇轉移到猛虎崗管護站,正等待直升飛機將他轉送到醫院。
上午11時30分,石棉縣王崗坪鄉抗震救災指揮部集結大渡河勇士突擊隊10人,消防員8人,醫護人員2名,集結前往猛虎崗展開營救。當地已準備好空中直升機救援力量隨時待命,待天氣具備起飛條件后,隨時前往。
記者了解到,聽到甘宇平安的消息,曾與他一起逃生的另一人羅永表示:“很高興聽到他獲救了,我手機掉了沒得他的電話,還在想辦法聯系他,想看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