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表彰先進事跡300字10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事跡吧,事跡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跡為主要內容,以敘事為主要表達方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退役軍人表彰先進事跡300字,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大家喜歡!
退役軍人表彰先進事跡300字一
丁國年,男,漢族,中共黨員,1956年出生,1976年入伍,1986年退役,浙江省國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國年退役后回鄉成為一名鄉鎮干部,隨著改革開放帶來市場經濟的繁榮,他白手起家、下海經商,將一家小企業發展成為總資產達75億元的集團型企業。公司成立至今,他始終秉承“退役軍人是寶貴人才資源”的發展理念,堅持“退役軍人招錄優先、待遇從優”原則,在企業內營造尊軍、崇軍、榮軍的文化氛圍。截至目前,公司累計招錄退役軍人2100余人,其中430余人成長為中高級管理人才。他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致富不忘回饋桑梓,設立“東方慈善扶貧基金”“國驊建設慈善基金”,扶危濟困、捐資助學,累計捐款逾2.6億元。曾獲浙江省“最美退役軍人”、浙江省“十大慈善之星”等稱號。
退役軍人表彰先進事跡300字二
何健忠,男,漢族,中共黨員,1959年出生,1978年入伍,1982年退役,江蘇省泰興市江平路郵政支局局長。
何健忠退役后成為了一名基層郵遞員,他給自己定下“無差錯、無遺漏、無投訴”的“三無”工作目標,兢兢業業工作15年,受到廣大群眾認可。擔任市郵局江平路支局局長后,他再次立下“不抱怨、不退縮、不服輸”的“三不”規矩,帶領全局從業績全市倒數發展到連續12年蟬聯第一,他也當選為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他積極履職盡責、建言獻策、服務民生,首創“平安郵路”“擁軍郵路”等系列活動,其中“預防職務犯罪郵路”工作方法還在全國進行推廣。曾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等。
退役軍人表彰先進事跡300字三
張東堂,男,1953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原河南省澠池縣段村鄉四龍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1971年入伍,1977年3月退伍回鄉務農,先后擔任該縣段村鄉四龍廟村民兵連連長、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黨支部書記。他始終牢記軍人本色,帶頭艱苦創業,積極響應黨中央脫貧攻堅號召,結合實際,制定了“旅游興村、特色富民”的發展宗旨,主動訪民情、跑項目、謀出路,所在的四龍廟村由以往的落后貧困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2009年1月,張東堂被確診患膀胱癌,幾年內先后經歷六次化療,但他依然坦然面對,積極工作。張東堂同志被授予2017年“全國精準扶貧帶頭人”稱號、“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河南省第六屆道德模范提名獎、2016年“感動天鵝城”十大人物、三門峽市脫貧攻堅優秀黨支部書記等多項榮譽。
退役軍人表彰先進事跡300字四
胡晨,男,1987年9月出生,安徽省樅陽縣雨壇鎮雙豐村村民。
2004年入伍,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后勤部隊,入伍兩年,第一年被評為優秀學兵、第二年被評為優秀士兵,2006年退役。2016年不幸患上了病毒性腦炎,2018年5月10日去世。在安徽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調員的見證下,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器官獲取組織的專家立即進行手術,成功摘取胡晨的1個肝臟、1對腎臟和1雙角膜,植入5位患者的體(眼)內,使他們重獲新生。他是安徽省首例退役軍人捐獻器官者,年僅31歲。胡晨的無私大愛來自部隊培養,也源于紅色家風。他的伯爺爺、叔爺爺參加過新四軍抗日,叔爺爺還參加過__。新中國成立后,他的伯父、叔叔、堂哥、弟弟等,祖孫三代8人從軍,均在部隊表現優異,多次立功。
退役軍人表彰先進事跡300字五
龍吉克·卡德爾,男,塔吉克族,中共黨員,1962年出生,1979年入伍,2008年退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義務護邊員。
該同志一家三代四人戍邊衛國、守邊護邊,七十余年賡續傳承。龍吉克·卡德爾牢記“子孫后代要用生命來守護祖國邊境線,跟共產黨走”家訓,先后送兩個兒子去邊防一線當兵,扎根基層,戍邊守防。自主擇業時主動放棄留在大城市,選擇回到家鄉塔縣,在帕米爾高原千里邊防線上當一名義務護邊員,沿著爺爺、大伯、父親的足跡,擔負起護佑一方百姓的責任。他探索建立“隨隊實踐教學和定期集中教學”培訓模式,培養了素質過硬的護邊隊伍,多次協助邊防官兵處置不法分子越境,維護邊防穩定。2019年榮獲“全國模范退役軍人”稱號。
退役軍人表彰先進事跡300字六
陳聰河,男,漢族,中共黨員,1976年出生,1991年入伍,1994年退役,福建省泉州市寶洲商品批發市場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該同志情系桑梓、樂善好施,先后捐資2000余萬元,參與困難群眾幫扶、教育扶貧、關愛老人、家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多項公益慈善事業。他發起成立“惠安東橋鎮陳桂林慈善基金”,建設“惠安縣東橋鎮嶼頭山村老人居家幸福院”,連續10年開展“敬老慈善慰問金發放”活動,為家鄉嶼頭山村60歲以上老人發放慰問金,為村里50歲以上老人繳納醫保費用,讓老人老有所養、安度晚年。他牽頭出資500萬元參與發起“惠安縣大病救助及兒童白血病救助愛心基金”,募集資金3000多萬元,救治兒童白血病患者、困難群眾大病患者10余人。今年河南部分地區發生嚴重災情后,他積極參與災后救援,捐贈價值1000萬元物資,幫助災后重建,以實際行動彰顯企業家社會責任。
退役軍人表彰先進事跡300字七
繆亥,男,中共黨員,現任長寧分局華陽路派出所機動組警長。
2012年底,繆亥從部隊轉業至長寧分局華陽路派出所工作,他從一名警隊新兵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派出所警長。工作中,他保持著“勇猛果敢,雷厲風行”的軍人作風,每次有急難險重任務,都帶頭沖鋒在最前方,他緊跟新時代公安工作要求,善于學習業務新知識和信息化技能,將智慧公安建設成果充分運用于實戰中,帶領全組民警在工作中爭先創優、銳意進取、奮發有為,通過偵技并用,智慧賦能,全力打造出一支集偵查、情報、技術于一體的華陽破案尖刀隊。
2019年以來破獲轄區各類刑事案件152起,刑事拘留159人,其中逮捕123人,成為保障平安華陽的一把利劍,得到了上級領導、同志和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2016年11月、2018年9月獲分局個人三等功;2020年1月獲分局個人嘉獎。
退役軍人表彰先進事跡300字八
甘露,女,1969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廣東省廣州海關歸類分中心副調研員、海關三級關稅專家。
1991年從原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后,到原廣州軍區高等專科學校任教。2000年轉業,分配到廣州海關關稅處,2001年3月調任至廣州海關歸類分中心工作至今。轉業18年來,甘露實現了從外行到專家、從軍人到海關關員的“華麗轉身”。自2008年起,甘露先后30次作為中國海關代表參加世界海關組織(wco)協調制度國際會議,并成為第一位擔任世界海關組織協調制度審議分委會主席、協調制度委員會主席的中國人,先后榮立海關綜合治稅工作個人二等功,獲評“全國模范軍隊轉業干部”“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海關榜樣”“廣東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2017年5月,甘露同志當選為__。
退役軍人表彰先進事跡300字九
王敏,男,漢族,中共黨員,1972年出生,1990年入伍,1995年退役,安徽省宿州市農業機械智能裝備綜合實驗站站長。
該同志退役26年來扎根基層,堅守農業戰線,探索秸稈全量還田技術,在安徽全省推廣,僅2016-2018年累計節約成本7419萬元;他培育了2000多戶農機科技示范戶,為26個鄉鎮、163個村派駐農機科技指導員,推廣農業新技術,普及冬小麥精量播種技術,播種面積達240萬畝,為農民節約耕種成本近9000萬元。他情系貧困群眾,主動申請到埇橋區最貧困的雪花村擔任扶貧工作隊專干,跑資金、找項目,種植大棚,進行農產品加工,幫助270戶貧困戶實現脫貧。他用7年時間把埇橋區第一農機化技術推廣站建設成為擁有自主產權的試驗基地,基地連續6年榮獲安徽省農機推廣工作先進單位,成為全國優秀基層站。2019年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十佳農技推廣標兵”稱號,2021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退役軍人表彰先進事跡300字十
馬孟杰,男,中共黨員,現任上海滬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馬孟杰于1998年自上海武警九支隊退伍后,他始終保持軍人不畏艱險、積極進取的作風,時時刻刻不忘以軍人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他與三名戰友共同創建了上海滬杰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他帶領團隊注冊了上海滬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截止2019年底,公司服務駐點已達800多家,保安隊伍人數突破10000人(公司有多名轉業軍官,數百名退役士兵,其中,中上層管理人員和項目負責人幾乎是清一色退役軍人),年產值達15億元,年創稅140多萬元。
公司黨支部先后響應對口云南扶貧、新冠抗疫等工作,尤其是2020年新年伊始的新冠疫情中,公司更是派出4名保安員跟隨華山醫院醫療隊馳援武漢洪山方艙醫院,在武漢抗疫第一線有了滬杰人的堅守。同時,他們還做好上海部分醫院、機場等高風險崗位的安保任務,公司黨支部被評為長寧區兩新組織“五星黨支部”,公司工會被評為長寧區“工人先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