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事跡
事跡材料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跡為主要內容,以敘事為主要表達方式。事跡材料所要體現的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特定的時代特征都要通過敘事予以展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事跡,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大家喜歡!
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事跡一
張定宇,男,現年__歲,1986年7月參加工作,200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學歷,臨床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曾任武漢市第四醫院醫務處副主任,院長助理,副院長、黨委委員,武漢血液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2013年12月至今擔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傳染病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F聘任管理五級兼任專業技術三級崗位。該同志2013年、2014年、2015年連續三年年度考核優秀,2017年年度考核優秀。2008年原湖北省衛生廳授予“抗震救災醫藥衛生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7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授予“2016—2017流行季H7N9防控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20年1月,湖北省委授予“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武漢市委授予“全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張定宇同志長期從事醫療一線工作,曾赴阿爾及利亞、巴基斯坦等國開展國際醫療援助,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赴汶川抗震救災。無論是禽流感席卷而來、甲流爆發之時,還是這次疫情肆虐,身為黨員的張定宇都雷厲風行、毅然決然,跛足前行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每一個角落,帶領著全院職工,站到疫情的最前沿,擔任沖鋒在前的“逆行者”,凝聚起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
面對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他沖鋒在前、身先士卒。高度重視武漢部分醫療機構陸續出現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情況,對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組織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率先采集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樣本送檢,為確定病源贏得先手。在大量診治實踐的基礎上,率先將抗艾藥物克力芝用于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重癥患者,為治療贏得寶貴時間。
面對艱巨繁重的防控任務,他勇于擔當、連續奮戰。該院轉入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來,帶領600多名醫護人員,一直不間斷地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每天休息不到3個小時。在他的帶領下,該院240多名黨員,全部堅守在急難險重崗位上,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面對生與死的嚴峻考驗,他直面絕癥、舍身忘我。隱瞞自己身患漸凍癥的事實,顧不上照顧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入院的妻子,夜以繼日投入抗擊疫情工作,與時間賽跑,與生命賽跑,力爭搶救更多病人,與所有白衣戰士們一起,為患者、為社會燃起生命的希望之光。
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事跡二
____,女,__歲,中共黨員,現任____區公安局____派出所警中隊四級警長。20__年初,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肆虐,她不忘為民初心,時刻牢記擔當使命,堅守在抗疫執勤一線,舍小家、為大家,是____派出所阻擊疫情攻堅戰線上的女警典范。
一是駐扎聯合檢疫站點,為民筑牢安全防線。疫情來勢洶涌,____積極請戰,主動要求到執勤點參加檢疫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頑強毅力,堅守在疫情“防輸入”最前線。與她一起執勤的警力均反映:“她檢查非常認真細致,勤務又很規范,對個別不是很配合和理解身份查驗和體溫測量的人員,能夠耐心勸說,效果理想,大家的評價都很高。”
二是積極投身醫學觀察點管理,沖鋒在最危險地方。除上崗執勤,____還需要到轄區的24小時醫學觀察點進行守衛,并配合醫務人員開展醫學檢測等工作。因這項工作須與確診病人的密切接觸者近距離接觸,風險很大,加上極個別群眾有抗拒心理,所以留守醫學觀察點的工作遠比想象中要困難得多。____在協助醫務人員開展疫情防范知識普及過程中,還要及時安撫對方情緒,獲得工作對象的理解。
三是協助調配后勤保障,確保物資管好用好?!翱谡謶撨@樣戴,不然不安全,要注重自我防護”“執勤回來一定要先洗手消毒。”……作為中隊內勤,____每天都給戰友們念“緊箍咒”,通過一遍又一遍的溫馨提醒,讓領導和同事加強自我防護意識。她還嚴格落實每天早午晚三次給全體人員測量體溫,排查警隊內部自身防護是否到位。同時,協助中隊領導細致做好防護物資的管理使用,完善物資領取調撥登記臺賬,確保將緊缺的物資用在“刀刃”上。
此外,據了解,該同志的丈夫是市____局公務員,也需要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他們夫妻二人都堅守在各自的阻擊疫情崗位上,但家中僅7歲的兒子無人照顧。于是,____與丈夫商量好,每人輪流帶兒子上班,一人一天。她兒子表示:“今天輪到我陪媽媽上班,我一定乖乖的,不讓爸爸媽媽擔心?!?/p>
____是母親、妻子、女兒,更是黨員、警察、公仆,在抗擊疫情一線,她用她的實際行動展現了____警花的堅韌執著,守護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平安。
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事跡三
江蘇省內疫情多點散發,江蘇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各單位認真貫徹落實疫情防控重要講話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和江蘇省委要求上來,將疫情防控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發展攻堅戰。
江蘇警官學院基礎課教研部黨總支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黨員干部教師們一方面抓好教學科研工作任務落實,一方面積極迅速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母女接力任“大白”。“要上門為老人核酸檢測?我去吧!”教研秘書徐愛華和女兒一起放棄休息、戰勝恐懼,勇敢地來到一線,參與熱河南路街道的抗疫工作。穿著“大白”行動不便,戴著面罩視線模糊,幾個小時汗如雨下、心跳加速,但是徐愛華每次都主動承擔上門為老人、病人核酸采樣的任務,有些居民家中需要爬樓梯,一圈走下來,累出一身汗。“請出示蘇康碼、行程碼、出入證,配合測量體溫?!薄昂玫?,謝謝!”重復的話語和動作,不變的耐心與細心。徐愛華的女兒說:“雖然目前我還只是入黨積極分子,還沒有成為一名正式的黨員,但我的媽媽是黨員,我是黨的女兒,在這危急關頭更加不能退縮,也要和媽媽并肩在一起?!?/p>
攝影大師見優勢。外語教研室的朱安春老師,是一名攝影愛好者,他身著防護服,用“攝像神器”,在核酸檢測現場,切換各種錄入模式,耐心細致的做好身份信息錄入工作。不少年紀大點的人只準備了身份證,有的甚至還裝在一個不是很透明的證件套里,朱安春老師耐心地等他們拿出來或者幫他們取出來;沒有帶身份證件或者還沒辦理過身份證件的小朋友,朱安春老師則細致地幫他們一一輸入個人信息,包括名字、身份證號以及聯系電話等,然后再跟他們核對一遍,確保錄入信息準確無誤。在氣溫高達30攝氏度的春末,身穿防護服工作一下午的朱安春早全身濕透、饑腸轆轆、頭暈眼花,但始終堅持以高標準、嚴要求的工作態度認真對待每一條信息,并以陽光樂觀的心態帶動身邊隊友,保障核酸檢測數據錄入工作穩中有序。
抗疫捐贈現愛心。車輪急轉,包藏著諸多的汗水和力量,懷揣同一個夢想和責任。文學與文化教研室周晨老師利用與江蘇蘇禾社會治理現代化研究院合作開展課題研究的機會,積極參加該研究院組織的愛心抗疫捐贈活動,赴蘇州工業園區婁葑街道及下轄的獨墅湖社區捐贈KN95口罩、方便面、餅干等一批抗疫急需物資。
采樣現場保秩序。“請大家排好隊,帶好口罩,保持1米距離,提前準備好身份證?!鄙鐓^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的“神經末梢”。張洪波主任主動與建鄴區莫愁湖街道莫愁湖社區對接,積極參與社區一線疫情防控工作。在檢測采樣區域維持現場秩序,快速進行信息登記,引導群眾有序排隊,保證檢測流程銜接順暢,提升檢測效率。
雙語溝通暖人心。在萬科金色家園小區居住的外籍人士比較多,外語教研室的羅瑞林老師積極主動幫助社區在核酸檢測現場化解由于溝通問題給他們帶來的不便。通過中、英雙語溫馨提示、廣播為外籍友人“劃重點”,提醒外籍友人加強自我防護的同時配合防控措施,及時上報旅居史、居家醫學觀察。
心連心,肩并肩,眾志成城,疫線有我。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基礎課教研部黨總支在疫情防控中,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黨員骨干模范帶頭,教師群眾積極參與,共同奮戰在抗疫一線,與人民群眾齊心協力,共同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踐行公安院校教師的神圣使命和責任擔當。點滴微光,可成星海;愿春來疫去,山河無恙;情存疾散,你我皆安。
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事跡四
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第23期中青一班學員、宿遷市宿豫區區長徐源深入學習貫徹關于疫情防控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最新工作要求,按照宿遷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全力遏制疫情擴散蔓延,用最小代價實現最大防控成果。
一是統籌調度疫情防控工作。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徐源帶領應急處置專班連續兩周集中封閉辦公,堅持每天“早研判、晚點調”,構建起“覆蓋全區、協同統一”的應急指揮體系,打通到鄉鎮、社區的指揮調度神經末梢,實現扁平化指揮、快速化響應、無縫化銜接、高效化運轉。
二是高效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徐源始終把全員核酸檢測作為疫情防控的重要抓手,相繼組織開展了16輪全員核酸檢測,累計檢測640萬人次,極大降低了疫情傳播擴散風險。在覆蓋面上,堅持應檢盡檢,通過對未參檢人員發布“特別警告”、社區逐一電話聯系等方式,最大限度動員群眾參與,單日檢測量均超41萬人次、檢測率達98.7%。在規范檢測上,創新設置一米線“悟空圈”,得到市主要領導肯定并在全市推廣。在檢測速度上,每天7時開始采樣,中午12時完成采樣,當日24時出結果,保障了每一輪有序銜接。在重點區域上,對封控區實行上門一戶一管采樣,對管控區實行1:5和1:10采樣,確保重點區域先采先送、早出結果。
三是果斷有效阻斷疫情擴散。自4月1日夜里發現首例區外返回陽性人員,徐源連夜指揮應急專班進入戰時狀態,堅持以快制快,第一時間進行人員穩控,迅速開展復采、流調、封控、消殺、轉運等工作,將2個鄉鎮劃為管控區,1個村居和1個小區劃為封控區,對篩查發現的2.74萬名時空伴隨者賦黃碼,嚴格落實健康監測、核酸檢測措施,成功將疫情傳播風險控制住,未發生擴散外溢。
四是從嚴從緊抓好外防輸入。宿豫區擁有3個高速出口,為全市最多,且宿遷北出口是全市靜態管理期間唯一的大貨車進出通道,外防輸入壓力巨大。為此,徐源組織抽調交通、公安、衛健、城管等部門近230人進駐一線三班倒運轉,優化查驗檢測速度,提高車輛通行效率。為暢通物流通道,徐源還在全市率先試點建設貨運中轉站,貨車統一在指定停車場進行抗原核酸檢測、車輛集中消殺,由本地司機駕車至企業裝卸貨物,實行閉環管理,極大減少疫情輸入風險、減輕交通卡口壓力、縮短貨運物流時間。
五是科學有序鞏固防疫成果。疫情期間,與全市同步靜態管理的同時,結合宿豫防控形勢和省疾控專家意見,科學分析研判,將嚴格管控時限延長1天,有效降低疫情擴散風險。針對社區、小區人員防控力量相對緊張問題,徐源組織1300余名在職黨員干部就地轉為志愿者,承擔起小區內秩序維護、進出人員登記等工作,保證了一線疫情防控力量充足。他建立機關單位志愿服務應急機制,抽調90余名優秀黨員干部,緊急支援管控區防控工作,有效增強了基層的防控力量,以高標準、嚴措施、快行動,全面細致做好管轄范圍內的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確保一方平安。
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事跡五
第23期中青一班學員、南京市玄武區委副書記呂璟作為區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副指揮長,牽頭負責外防輸入、集中隔離、校地協防等工作。疫情發生后,他始終牢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學習關于疫情防控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及省市決策部署,全力以赴、真抓實干,努力為全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規范管理隔離酒店。呂璟周密部署隔離酒店征用、改造、管理等各項工作,全區啟用隔離酒店11家、隔離房間2300余間,安置隔離人員近1600人。當接到市接收江寧轉運人員任務后,他連夜組織、迅速行動,僅用4個小時就完成了2家隔離酒店400個房間的準備工作。他堅持每天視頻點調,壓實“一長七組”責任,落實“三區兩通道”要求,督促各隔離酒店規范開展封閉管理、健康防護、醫廢處置等工作,妥善解決老人、兒童、孕婦等特殊群體訴求,確保集中隔離點安全平穩運行。
對接督促駐區高校。呂璟連續與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體育學院等6所駐區高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第一時間傳達省市疫情防控有關要求,督促駐區高校壓實防疫主體責任,認真做好師生健康監測、校區封閉管理等工作,并對駐區高校進行全覆蓋督查檢查,及時回應解決困難問題,夯實駐區高校疫情防控防線。
聯系指導包保街道。作為孝陵衛街道的包保領導,呂璟深入一線現場辦公,常態化檢查學校、醫院、商超、農貿市場等重點部位疫情防控情況,相繼開展多輪規模性核酸檢測,實地檢查掛鉤聯系的核酸檢測點,現場督促指導點位布設、秩序維護、環境消殺等工作,確保各環節無縫銜接、高效運轉。
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呂璟及時組織工會、團委、婦聯等群團組織,依托青年志愿者協會、玄武青年突擊隊等平臺,發布志愿者招募令,建立志愿者服務群,鼓勵廣大志愿者積極投身抗疫大局,踴躍參與人員信息排查、小區圍合管理、疫情防控宣傳等工作,全區志愿者累計上崗超過1500人次,服務在全區300余個防疫崗位上,凝聚起了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強大合力。
筑牢防疫基層堡壘。堅持力量向一線傾斜、資源向一線集聚,呂璟深入開展“黨旗飄在一線、堡壘筑在一線、黨員沖在一線”突擊行動,協調組織廣大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回應群眾關切,市級機關累計下沉超過260人次、區級機關累計下沉超過3500人次,把“我是黨員跟我上”“我是干部我先上”落實到最基層,進一步扎緊扎密疫情防控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