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人物事跡材料
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人物事跡材料2022
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人物事跡材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人物事跡材料1
劉發英,女,土家族,中共黨員,1970年3月出生,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花坪小學副校長。
劉發英在全國首創全透明的“一對一”網絡助學新模式,在虛擬的網絡空間搭建起誠信的橋梁。她從20_年開始以“英子姐姐”為網名開展網絡助學,始終把誠信放在首位,保存的100多本厚厚的“信義愛心賬本”,詳細記錄著每一筆捐款的來源、捐款人姓名、金額、受捐學生姓名等重要信息。她用誠信贏得海內外1700余名愛心人士的信賴,募集愛心善款1690余萬元,資助貧困學生2780余名。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十大美德人物、全國社會扶貧先進個人、全國希望工程園丁獎、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被媒體譽為“中國網絡助學第一人”。受到_親切接見。
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人物事跡材料2
紅潤的臉龐,爽朗的笑聲,飽滿的精神……這是她給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這就是獨自籌建經營養豬場,照顧癱瘓丈夫六年、照顧有神經病大哥十年、拉扯三個孩子長大,歷盡了人世滄桑的吳__。
時光荏苒,不經意間,丈夫癱瘓在床已經有六個年頭了。二千多個日日夜夜,多少辛酸苦辣、風風雨雨。苦過累過,困難時的無助、成功時的喜悅……當讓吳__回憶時,一時間她竟沉默了,只覺恍如隔世。在我們看來,她身上所背負的艱辛是常人難以承受的,而從她眼里,我讀到的是不斷向命運挑戰的堅韌與毅力。
20_年夏天,身患小兒麻痹癥的丈夫郝天新,左半邊身體突然無法動彈,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屋漏偏逢連陰雨,幾天后,大女兒接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面對著幾千元的學費,本該歡喜慶祝的事情卻讓吳__一籌莫展。然而,吳__明白,現實無法逃避,哭泣解決不了困難。只有迎難而上,才能捕捉光明。她東拼西湊,欠下了幾萬元的外債,在親朋鄰里的幫助下,把女兒送進了大學校園,丈夫也住進了醫院。
在經歷過陣陣劇痛與變遷之后,吳__明白,僅靠大伙的幫助是無法走出困境的,必須自己想辦法再創業,提高收入,撐起一片天。經過四處打聽和悉心研究,她決定在村里辦一個養豬場。當__把這個想法告訴村黨委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后,立即得到了他們的支持。村委會決定在村養殖區給__1畝多地建養豬場,讓她無償使用;同時發動群眾出錢出力,幫助__建養豬場。豬場建好后,沒錢買豬仔,村委主任就從自家豬圈里給__挑了10只豬仔。就這樣,吳__走上了養豬謀生之路。
萬事開頭難,當小豬長到60多斤時,卻遭遇口蹄疫,10頭小豬一下死了8頭。這對于風雨飄搖中的吳__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心里難過焦急,卻不敢在丈夫面前表露絲毫不安。回家睡一覺,第二天她就又重新振作精神,為新的一天的生活努力打拼。吳__靠著自己的刻苦鉆研,不怕臟、不怕累,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僅僅一年時間就掌握了基本的養豬技術,20_年就贏利5000余元。從此,__養豬脫貧的信心更堅定了,干勁兒也更足了。金秋,養豬形勢看好,要不了多久,她家的外債就能全部還完,吳__覺得是社會和群眾給她伸出了一張巨大的、無比溫暖的援助之手,未來一片光明。
多年的辛苦操勞,讓吳__的生活背離了正常的規律,她的身體大不如從前,有人說她付出太多了,可她卻不這樣想,她感覺做人要上對得起父母,下對得起良心。為人妻,照顧丈夫義不容辭;為人母,供養孩子上學責無旁貸。作為女人,她有過淚、也有過委屈,但她從來都沒有后悔過。吳__是個愛好文藝活動的人,閑暇之余,她還組織村里的婦女們一起唱歌、扭秧歌、跳集體舞……她所帶領的舞蹈隊在全市都小有名氣,還獲得了不少嘉獎。說到這些,吳__的臉上抑制不住的驕傲。吳__的日子是苦的,但她硬是活出了一絲甜味兒。
吳__說,“其實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只不過,我這人有點倔,不服輸、不愿低頭而已”!
多么質樸的話語啊!這飽含著苦中作樂、勤勞質樸、豁達樂觀、堅強不屈、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剛剛聽完了她的講述時,我的腦海里只想到一句話:在困難中站起,只手也能撐起一片天!
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人物事跡材料3
賴小剛,男,37歲,成都公交集團運興巴士有限公司207車隊78路駕駛員,中共黨員。 賴小努力鉆研業務技能,修車工具隨身攜帶,酷暑可以鉆引擎室,嚴寒可以趴車底,有人問他值得嗎?他說:自己不摸索,永遠都不會。
賴小剛常常幫助實習司機,無私傳授行車經驗,帶出了一批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安全行車、優質服務的優秀司機。20_年參加工作以來,他駕車的安全行駛里程達32.31萬公里,連續10年無事故、無投訴,連續8年被公司評為安全駕駛員。 賴小剛始終堅持服務只有起點,滿意沒有終點的服務理念,雖然是四川人,卻在工作時堅持使用普通話;常常自備愛心雨傘,無償借給有需要的乘客使用,一堅持就是2年。其有情有義、普通而又愛崗敬業的形象感動了無數網友,被大家親切的稱為雨傘哥。
512汶川特大地震時,賴小剛正好輪崗休息,但他立即步行趕往車隊,途中全力協助司機疏導乘客安全上車,而自己卻堅持不上車,他說:發生了這么大的災難,人們都想往家趕,我上了,有可能其他乘客就上不了,應該把機會留給乘客。他到達車隊時,由于站外躲避災難的車輛和人員越聚越多,為確保公交車安全運行,賴小剛組織15名駕駛員,分為3組,協助保安巡邏,同時將學生、小孩和老人等安排進公交車休息。盡管此時賴小剛十分疲憊,還要擔心家中親人安全,但卻始終堅守崗位,第二天早上6:00,他又準時開始工作了。
賴小剛所在車組先后被授予黨員先鋒崗和工人先鋒崗稱號;20_年他榮獲集團公司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_年至20_年連續五年榮獲集團公司標兵稱號;20_年7月被選舉為集團公司第六次黨代會代表、星辰公司工會委員; 20_年獲得四川省勞動模范稱號,同年入選中國好人榜好人、道德模范成都好人。
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人物事跡材料4
譚東,男,1963年4月生,20_年1月犧牲,中共黨員,生前系四川省大邑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預防處理中隊西嶺執勤組組長。
譚東愛崗敬業,忠于職守。1999年9月從部隊轉業后,他來到海拔3000米以上、地處高寒山區的大邑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工作。他給自己確立了熱情、嚴格、廉潔的工作標準。他長期堅守在一線執勤崗位,每天堅持早晚兩次對轄區內道路進行巡邏,及時清除滾石、暗冰等隱患,每年除夕都在執勤點吃年夜飯。20_年1月,西嶺雪山遭遇特大暴風雪,近1000輛汽車、4000名游客滯留山上。譚東帶領同事們在零下10攝氏度的惡劣環境里,連續戰斗5天,成為風雪中的路標。
譚東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帶領執勤組處理各類交通事故1000余件,糾正各類交通違法35000余件,無一例投訴,轄區幾年來未發生特大交通事故。
譚東視群眾如親人,全力為民。他熱情幫助轄區內的困難戶和貧困學生,經常用微薄的工資收入救濟他們,堅持4年照顧孤寡老人伍婆婆。512特大地震中,譚東的家成為危房。在76歲的老母親癱在床上、女兒高考在即的情況下,他顧不上照顧家人,一直堅守在抗震救災第一線。20_年12月29日,地處雪山深處的大邑縣西嶺鎮天寒地凍,譚東為救一名失事車輛的落水者,來不及脫去衣服,縱身跳入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將落水者營救上岸,又迅速趕往另一事故點繼續工作。第二天,受凍后的譚東出現發燒、咳嗽等癥狀,但他牽掛著轄區道路的交通安全和群眾安危,忍受著身體不適返回工作崗位,連續處置多起警情。重感冒加上勞累過度,導致他突發病毒性心肌炎,經搶救無效不幸犧牲。 譚東的感人事跡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中央政法委、公安部號召全國公安政法機關和干警向譚東學習。他先后被追授為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范、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人物事跡材料5
理解、相互支持,無論在戀愛期間還是婚后,只要是關于孩子們的公益事業,他們都積極參與。得知青海玉樹震區結古鎮八一孤兒學校缺少過冬棉鞋和學習用品,李成環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購置了700余雙棉鞋和電腦、書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們手中。當時李成環和丈夫還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懷有孕。由于路途遙遠,丈夫曾勸她不要親自去。但李成環堅持要和丈夫一起看望災區的孩子,度過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新婚蜜月。20_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與另外3位愛心人士前往玉樹結古鎮八一孤兒學校,返回途中遭遇大雪發生車禍,李成環因受重傷搶救無效,于20_年12月4日15時許不幸去世。李成環去世后,人們贊譽她為“最美新娘”、“愛心天使”,以多種形式進行悼念追思和慰問。
李成環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紅十字優秀志愿者、甘肅省“五四”青年獎章、蘭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蘭州市優秀青年、蘭州市“三八”紅旗手、甘肅省優秀青年志愿者、蘭州市道德模范、甘肅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人物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 道德模范主要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