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主要個人事跡
時代楷模主要個人事跡5篇
時代楷模是在某個特定的社會歷史時期內,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巨大而深遠影響的、值得人們學習、值得人們尊敬、值得人們傳頌的人物。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時代楷模主要個人事跡,希望大家喜歡!
時代楷模主要個人事跡1
20__年9月新學期,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一(2)班來了一名特殊的學生,他坐著輪椅,由媽媽在教室陪著一起讀書。他有專門的課表,除了一(2)班,一年級的所有教室都向他開放。
他是一名漸凍癥患者。按照之前的病情發展,他也許只能活到6歲,由于家長的精心照料,他的生命得以延續。他有一個愿望:上學。
孩子的愿望能實現嗎?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毫不猶豫地答復:不應該剝奪任何一個孩子求學的機會。
于是,盧灣一中心小學便在暑假期間開始為這名學生的入學做準備。年級組長、班主任提前家訪,充分了解學生需求,并為他定制了課表:學籍在一(2)班,但每天到一個班級進行相應的教學。無法上體育課?為了他,學校把整個一年級的課程進行了調整,讓他享受到所有在教室里可以享受的課程。
他拿著為自己專門定制的課表說著:“課表上的每門課我都很喜歡,都想上。”他甚至燃起了希望:某一天能夠在專業指導下參加體育課,“體育課時哪怕不能參與,就在旁邊看看小朋友玩,我也覺得很高興。”
讓特殊孩子隨班就讀,在盧灣一中心小學并不是個例。作為一所公辦小學,該校實施全納教育,不放棄每一個孩子,此前也曾經接受過患腦癱的學生等特殊孩子隨班就讀。
漸凍癥孩子的笑臉深深打動了吳蓉瑾。“我們去關心他,孩子們從他身上看到了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這對每一個孩子難道不是一種教育嗎?”在吳蓉瑾看來,情感教育的精髓就是情感互動交流。
情感教育,是盧灣一中心小學的特色,吳蓉瑾常年推動情感教育,用自己滾燙的情感把學校建設成一個“充滿愛的學校”。
什么是情感教育?這是吳蓉瑾的徒弟、盧灣一中心小學教師賀春秋在20__年成為一名新教師時奇的問題。吳蓉瑾的一句話讓她印象深刻:“離開健全人格和豐富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以情動人,用情育人,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學會愛。”
20__年起,吳蓉瑾和同事們探索構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體系,探索研發的情感教育課程,惠及學生近10萬人次。她將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勞育等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和情感表達能力。每周的學校課程之余,她都利用15分鐘的時間,親自給學生上情感教育課,與學生們搭建起心靈交流的橋梁。
如今,情感教育已開辟出三條育人途徑:課程、活動、交際。用民俗文化滋養孩子心田,是情感教育品牌活動之一,主題每五年輪轉一次,包括中國年俗老上海風情主題、中國戲曲主題、中國發明創造主題、中國四大名著/中國動畫主題、中華美食主題。
十幾年來,亦師亦友,耳濡目染,賀春秋眼里的吳蓉瑾,既是師傅,更是一位有愛的智慧姐姐。
讓賀春秋印象深刻的是,有段時間,吳蓉瑾在朋友圈發了一個“戒咖啡的第一天打卡”,“當時我挺好奇的,因為身邊人都知道她酷愛喝咖啡,而且她有偏頭疼,每天必須拿一杯濃咖啡鎮定。后來得知,畢業生里有一個孩子病了,不吃飯,師傅便跟孩子做了一個約定:我戒掉咖啡,你把你不想吃的東西多吃一口。從那之后,校長就每天都在朋友圈里發戒咖啡打卡。大約是第400天的時候,我看到了她最后一次打卡:為了一個美好的,我戒了400天咖啡,盡管這段時間很難受,但是為了這份小美好,非常值得。”
這個孩子也說:“‘云朵媽媽’(指吳蓉瑾)把戒咖啡挑戰當作一個儀式,和我一起調整狀態,一段新生活即將開始,‘云朵媽媽’會和我一起走向更好的明天。”
在教師和學生的眼中,吳蓉瑾就是這樣深愛著學校,愛著每一個孩子,拼盡全力,而且樂在其中。
時代楷模主要個人事跡2
上任伊始,吳蓉瑾就帶領著老師們開始構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體系,將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勞育等各個方面,完善學生人格,讓孩子們學會表達、學會愛。
作為第一個開設情感教育課程的老師,她從幫助學生宣泄情緒,到引導積極情感,再到培養人格,這一干就是17年。每周她都利用十五分鐘的時間,堅持給學生上情感教育課,開設上百節情感教育示范課,幾千篇案例以及2本研究專著,情感教育課程更是惠及學生10萬人次……她為孩子搭建起了心靈交流的橋梁。情感教育從課程起步,逐步延伸到學校管理、隊伍建設、教學研究、后勤保障,成為了盧一的辦學特色,如今,學校已經建立了一套很完善的情感教育課的框架,情感教育的內涵,也逐漸滲透各個學科之中。
每天清晨她都會站在校門口迎接著孩子們的到來,互道一聲“早上好”,與孩子們一同開啟嶄新的一天;在她的推動下,學校成為了上海市第一所“推遲上課一刻鐘”學校,切實保障了孩子們的睡眠時間;為了增強孩子們的體質,她跑遍了學校周邊的體育場館、活動中心等,開設了四十多項運動課程;每當學生畢業時,她還會給孩子們送上一張小卡片,上面留有她的微信號,“有困難找‘云朵媽媽’,任何煩惱都可以”。努力讓每一個孩子身心健康、幸福成長,是吳蓉瑾最大的心愿。
她努力將每一個點子、每一個舉措都落到實處,著力打造一所愛的學校,培養新時代有溫度的少年。她常說:“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一個‘穴道’,這個‘穴道’可能是孩子的特長,也可能是他的興趣點,還可能是他身上的某種特質。點到這個‘穴道’,孩子的潛能就被激發出來了,對孩子的教育就能切中要害,事半功倍。”
除了在校的孩子們,即使已經畢業的盧一學子,甚至不少并非盧一中心的學生家長也經常會慕名找到她尋求愛的幫助,盡管這占據了她很多非工作時間,但是她都非常樂意。她說:“每個孩子都應該得到我們的關注和重視,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提供幫助,給與情感的溫暖。讓他們能積極面對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成為適應社會,身心健康、具有幸福能力的人。”
時代楷模主要個人事跡3
許張氏,女,漢族,1916年4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西關社區居民。
她沒有堅實的臂膀,卻四十年如一日為癱瘓兒子延續生命;她家庭貧困,卻回絕了10萬元的愛心捐款。許張氏,一位連名字都沒有的97歲老人,用自己的堅持和無私書寫著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
因為生在舊社會,17歲時嫁給了同村的許奎元,人們就叫她許張氏。_年前,小兒子許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連家人都不認識,全家傾其所有為其治病,使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從那時起,許張氏就衣不解帶地照顧兒子。_年,老伴去世,年過七旬的許張氏只能獨自擔起照顧兒子的重任。_年,許全意病情惡化完全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此時,許張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寬裕。體恤兒女的許張氏硬是咬著牙自己堅持照顧許全意,喂飯、喂藥、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許張氏自己動手去做。有時許張氏累得不想動,但是一想到兒子沒吃上口熱飯,心里就難受起來。每一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幾次,看看兒子冷不冷、熱不熱,有沒有尿床。兒子的頭發、胡子都是她親手修剪。老人如今已是白發蒼蒼,腰背累得深深地彎了下去。病床上的許全意雖然瘦弱,但身上干干凈凈,沒有一點褥瘡,雙眼有神。雖然不能言語,但會用眼神與母親交流,完全沒有久病之人的那種木訥。
“二哥是我母親的全部,她也不愿意拖累我們,我們想搭把手都不允許,更別說把二哥接到家里照顧了。”女兒許長榮說。許張氏說:“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著,活著一天就要照顧孩子一天。”也以前有人提議出資幫忙許奶奶的小兒子住進福利院,減輕老人的負擔,讓她安享晚年,但被許張氏一口回絕了。老人認為福利院的護理人員雖然不錯,但自己在家里親自照顧兒子就應更好些,她不愿意兒子受任何委屈。“我活一天,就帶著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堅毅。
雖然家境貧困,許張氏卻有自己的原則,好心人送來的錢物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業老總在微博上看到許張氏的故事后,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員送來10萬元愛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當地民政部門為老人和她的小兒子分別辦理了低保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這讓許奶奶每當和人聊天時,總是不忘念叨幾句感謝的話:“給政府添負擔了,共產黨好啊!”
許張氏榮獲第三屆安徽省道德模范榮譽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時代楷模主要個人事跡4
羅陽,男,漢族,_年6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中航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0__年11月25日,羅陽為航空工業發展披肝瀝膽、鞠躬盡瘁,在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完成訓練任務時,突發心臟病不幸以身殉職,用生命踐行“航空報國”的錚錚誓言和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理想信念。
“信念堅定,忠誠報國”是他一生堅持的信念。參加工作以來,羅陽前20年設計研發飛機,后10年指揮制造生產飛機,以畢生的智慧和心血,一次次托舉共和國戰鷹完美升空,用生命圓了中國人心中的航空強國夢。他常說:“沈飛的責任不僅關系企業生存,更關系國家利益。”沈飛不能忘了這八個字,那就是恪盡職守,不負重托。從一名普通的飛機設計員到軍工大型企業主要負責人,他用堅守30年的航空報國理念,組織完成了多項國家重點航空裝備研制和生產任務,實踐了對黨忠誠的一生,對祖國忠誠的一生,對航空事業忠誠的一生。
干驚天動地之事,做默默無聞之人。羅陽上任幾年來,正值航空武器裝備高速發展時期,也是沈飛公司任務最為艱巨的幾年。他把項目研制作為最大的政治使命。簽發總經理令,成立現場工作組,強化生產計劃嚴肅性和執行力;親自簽訂“責任狀”,組織部裝、總裝和試飛“三大戰役”,集中力量開展重點項目攻堅決戰,成功克服資源不足、成品供應不及時等一個個難關,完成多個重點項目任務,為航空武器裝備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在產品研制過程中,他帶領沈飛公司不斷創新項目管理模式,縮短了項目研制周期,產品研發能力和制造能力實現重大突破,生產能力實現躍升。他把“恪盡職守,不負重托”作為沈飛公司的核心理念,提出了思想意識、工作作風、組織紀律“三項整治”工作,大力推進實施“嚴格化、精細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極大提升了效率和效益。在生命最后一個月,羅陽勞心勞力,沒有一刻休息,用全部精力帶領著‘沈飛’沖上事業巔峰。
羅陽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革命烈士、遼寧省第_屆道德模范、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全省特等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時代楷模主要個人事跡5
她,女,生于__年,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會計師,縣級骨干教師。曾教學勝利中學職高財經專業課程,現教學勝利中學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同時兼職勝利中學主辦會計及食堂會計。
她自覺餞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恪盡職守。在領導心目中,她吃苦、虛心、誠信肯干;在老師及教輔后勤職工眼中,她熱情、溫和、真誠待人;在學生的記憶里,她嚴厲、慈祥,以身作則。自_年走上講臺至今,_年風雨,她在教育系統這塊園地里堅持信守承諾,默默奉獻,成長為極具高度信譽的教育工作者。
_年那年的寒假的一天,她答應圖書管理員(路途遙遠她提前回家)幫她代理發放學生寒假作業,記得那天天下著大雪,年關街道做生意的攤位十分擁擠,占據了進學校大門的道路。
當時一車寒假作業書無法進入校園,學校教師已放假離校,她為了及時地發放學生寒假作業,二話沒說,向總務主任匯報后,及時搬運了那一車的書,因為一天的勞累過度,身懷三個月的孩子流產了,晚上當她的丈夫看著剛從醫院清宮回家臉色蒼白的妻子,夫妻二人緊緊抱作一團痛哭一場,她這時唯獨的是感到對丈夫的愧疚。第二天,她沒有把此事告訴學校領導,還堅持在兩天后把那一車的作業書發到了來校領成績單的所有學生手里,看著師生接過寒假作業,欣喜的她將淚水化作了滿臉的笑容,同時也承諾了朋友的囑托。她一向是只要教師請教幫忙的事,只要是她能夠辦得到的,她會承諾并守信地辦好,譬如,指導雷老師等教師制作課件,她會盡心盡力,直幫忙到課件完成,她時時如此實心辦事,真誠待人,得到了同事的好評。
她由于長期在繁雜的事務中勞累工作,患上了頸椎病,經常帶病工作。20__年,她帶高三(8)班的專業課,自開年后舊病復發了,整天的頭暈眼放花,縣醫院檢查后,醫生告誡地對她說:“你的病很嚴重,務必住院理療。”為了信守承諾,圓滿地送走這屆學生這個信念,讓所帶學生高考取得好成績,一向堅持到高考結束后的那一天,暈到了直接被送到了羅田縣萬密齋醫院。那一年高考成績,她所帶的專業平均分居全縣職高第一,激勵了許多學生,其中,方浩同學專業高考成績296分(總分300分)居全省高考專業總分第一名。
多年來,她一向戰斗在高三專業學科教學的第一線,同時兼學校主辦會計、食堂會計等職,雖然負擔重,但教學成績一向很突出。胡水鳳十分吃苦敬業,并一向克服多重困難,因材施教,如每年在高考前她都要給學生打印100多條課本上的名詞解釋,她總是帶頭先示范背一遍給學生聽,然后讓全班每個學生都背完。記得有一個學生方某記憶不好,在專業課早自習上連續兩周都背不下十條,胡老師于是找他談話,教他巧記、活記,千方百計激勵他努力,并承諾犧牲自我休息時光給他輔導,直到他背完為止。說到的事她能做到,她一向利用課余時光到班級輔導學生。這一舉措,她一向都能落實踐行,從沒失言,與她同教學高三的老師都有目共睹,一向在教師和學生心目中信守承諾,言行一致的好教師。
無論工作多么忙,她堅持業余學習,感染師生勤奮好學,為此,近五年來,她還學與寫合作,教與研合作,取得了許多獎項,如:公開課證書1個(20__年縣一等獎),論文證書16個(其中國家級3個、省級4個、市級3個、縣級6個),教學設計及案例證書7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1個、縣級4個),課件證書10個(其中省級2個、市級2個、縣級6個),高考試題評析及預測證書1個(國家級),課題論文證書1個,輔導學生獲獎證書2個(省二等獎)。輔導學生在市級報刊發表習作2篇,羅田縣科學發展筆談論文1篇。同時在市級以上報紙發表教育類論文9篇;經濟類論文5篇,在專著書刊上發表教育論文7篇;在市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教育新聞宣傳300余篇。
她在財務工作十五年中,廉潔自律,以身作則,認真遵守財務人員廉政規定,踏踏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防微杜漸,維護財務會計聲譽,筑牢廉潔思想道德防線,工作中始終注意不與食堂采購實物單位及個人拉拉扯扯,不借付款之機謀取私利,吃請不到、送禮不要、不拿原則做交易,也決不去亂收費,以自我的實際行動樹立起學校會計人員的良好形象,在近幾年的“普九”攻堅工作中,她作為此項工作的重要成員會計,她常常加班到深夜,她嚴格按照各項規章制度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自我,她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準則,做到從大局出發,服從領導安排,對社會負責,將“勤儉節約,用心服務,取信于師”的宗旨貫穿于財務工作始終,努力做到及時報帳、認真做帳,她廉潔自律。多年來,她的財務工作一向得到上級好評,多次被縣教育局評為計劃財務先進個人,十幾年來財務成績居全勝利鎮第一,食堂財務會計業務精通,自我根據學校自身狀況,設計了一套適合學校食堂的財務電子帳本,試試用了幾年,效果很好。在教輔后勤人員心目中具有公正、廉潔、為民的良好形象。
有風有雨有陽光,有汗有淚有歡笑,這是她工作十幾年來的真切感受,工作雖然艱苦,但她更多感到的是愛的快樂。用她自我的話說:我餞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恪盡職守,永不言悔。她先后被評為縣級骨干教師、高中學科先進帶頭人、縣級優秀教師、教育宣傳工作模范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