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工作總結報告
春節工作總結報告(精品7篇)
春節工作總結報告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春節工作總結報告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春節工作總結報告(精品7篇)】,供你選擇借鑒。
春節工作總結報告篇2
為切實關心困難職工的生活,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我們扎實開展了春節送溫暖活動。現就20x年春節期間關愛困難教職工和學生的送溫暖活動作如下總結: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切實關心困難教職工的生活,深入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踐行的重要舉措。真正把黨和國家及組織的關心與溫暖送到困難職工的心坎上。學校切實加強對送溫暖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以賈校長為組長,凌全體行政人員為成員的春節送溫暖工作領導小組,黨團組織密切配合,積極支持,逐一摸清困難職工和學生的家庭情況,并逐一登記備案。切實把關懷與溫暖送到困難者家中,雪中送炭,幫助他們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
二、突出重點,講求實效。
春節送溫暖工作領導小組通過登門慰問送錢物、幫助治療送健康、豐富生活送文化、結對幫扶送恒溫等途徑,豐富送溫暖慰問內涵,取得明顯的實效。一是深入到困難職工和學生家中,全面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做到“四清”,即摸清家庭情況、摸清思想狀況、摸清困難原因、摸清生活需求。二對困難的家庭進行一次普遍的走訪慰問,積極幫助病殘職工和離退休人員解決生活中的急難問題。三是把因患大病或長期慢性病、醫療支出過大影響基本生活等有突出困難的家庭作為走訪慰問送溫暖的重點,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與此同時,我校工會還積極爭取黨政的支持和社會各方面的廣泛參與,多渠道、多形式籌措送溫暖資金,資助要嚴格規范資金的管理、使用,做到運作安全、專款專用、發放有序、監督有力。
三、加強宣傳,造濃氛圍。
學校充分利用校園之聲廣播、《韓中簡報》等輿論陣地和工具,及時宣傳學校黨組織、行政和工會組織對困難教職工的關心,宣傳扶貧幫困各項政策措施,宣傳廣大教職工互愛互助、增強信心、勇于克服各種困難的生動事例,擴大送溫暖活動的社會影響力和感召力,營造教職工廣泛參與、人人奉獻愛心的良好氛圍。
我們將繼續把關心困難職工和學生作為我們工作的一部分,并一如既往地切實關心困難職工和學生的生活,使困難職工感受到黨、國家及單位的溫暖,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春節工作總結報告篇3
為更好地發揮黨聯系居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切實解決困難戶的生活問題,進一步推動送溫暖工程的經常化,按《關于在春節期間繼續開展“送溫暖”活動的通知》文件要求,積極響應集團社區“進千家門,知千家情,解千家難,暖千家心”送溫暖活動,我社區認真開展了春節慰問送溫暖活動,現將該次活動小結。
一、領導重視,統一部署
社區領導十分重視開展春節送溫曖慰問活動,社區召開黨、政聯席會議,專門對春節期間送溫暖活動進行布置,決定開展形式多樣的春節慰問活動:一是在春節前夕對困難居民,特困居民由工會進行一次困難補助;二是撥出春節慰問專款,并按照要求普遍進行一次走訪慰問,把溫暖送給每個居民;三是對孤寡老人派專人進行看望、慰問;四是向上述人員發出慰問信;五是個別路途遙遠不能走訪的,進行電話表示慰問。由于領導重視,人力和資金上得到了根本的保障,有力推動了春節慰問活動的開展。
二、突出重點、措施有力
社區居委會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把它擺上工會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抓好困難居民的生活保障工作,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為了切實做好春節慰問工作,社區工會首先對社區所有人員狀況進行了一次普遍摸底調查工作,逐一進行了事前或專門聯系落實到人,及時發現了困難人員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前集中一段時間做好特困居民人員家庭的核實摸底工作,及時調整充實了特困居民檔案,摸清了底數,為送溫暖活動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在實施送溫暖活動中,我們注重突出重點,將生活一般相對困難和特別有災有難大病等的區別開來,如特困、大病致貧居民、特困單親家庭等,進行一一有重點的排列確認,采取有針對性地進行困補等措施和辦法,切切實實的為他們排憂解難。由于抓住重點采取有力的措施,使真正有困難的居民得到了及時的幫助,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三、做實做細,落到實處
在送溫暖活動中,我們注重把日常幫扶工作與集中送溫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千方百計地為困難居民解決困難,當好工會撫貧幫困第一責任人,拓展送溫暖領域;進一步把各項幫扶工作進一步落到實處,把幫扶救助工作做細做實。
做到送溫暖資金專款專用,使送溫暖資金真正發放到了確實有困難的居民手中,給困難的居民帶去了溫暖,把黨的關懷送到廣大居民的心坎上。2月13日,我社區黨政主要領導親自走訪慰問,并先后召開了座談會,對離退休居民及老干部進行了慰問和走訪,被走訪對象紛紛表示感謝,感謝黨和組織送來的深情厚意,在困難的時候能夠想到他們,切實幫助他們解決了實際問題。
春節工作總結報告篇4
該次語文主題研究活動,正好是寒假,面臨著春節,同學們雖然年年過春節,也等等不一的了解一些和春節有關的零碎不全的知識,懂得一些習俗,但如果追根逐源的讓他們說出來恐怕有一定的困難,讓他們認真的思索春節的利與弊,給人們帶來的影響更是從未涉及,因此為了使大家更好的了解春節,使春節過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更快樂,我們開展了這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該次活動以語文小組為單位,以語文小組長為課題組長,小組探討,班上交流為主要方式進行,因為是同學們親身經歷的事和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事,同學們都很踴躍,搜集的材料讓老師都耳目一新:年的來歷、元宵節的傳說、對聯的起源、辭灶的來歷、吃年糕的說法、放爆竹的原因、守歲的習慣以及為什么今年沒有年30的原因等等。
同學們在春節期間高興的事大都較集中為:放炮竹、守歲、全家吃團圓飯、看春節聯歡晚會,收壓歲錢、自由自在的看電視,看課外書或者打牌等。對于不愿做的事有:初一拜年、磕頭、走親戚、干家務等
談到對于春節的看法,大家大都持相同意見:春節是團圓的節日,象征著吉祥快樂,有一種幸福的感覺,“一年之際在于春”,春是一年的開始,人們在這幾天里分享上一年的收獲,安排下一年的工作,或蓋屋修房娶媳婦或出門打工做生意,全家人各有各的計劃,各有各的打算。但是也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摻雜在里面:酗酒滋事,酒后架車,大肆鋪張浪費,擺闊氣,過一個年化掉二、三個月的工資,過年后資金緊張甚至連本錢都拿不出等。
談到對于自己心目中的春節的樣子,同學們并不是很有見解,有的樂意現在的狀況,什么張燈結彩,吃團圓飯了,大拜年了等。不過我總覺得近幾年,盡管人們物質生活充裕了,腰包鼓了,電視、電話、現代化設備都一應俱全,但總覺得人們的精神生活空虛了,除了喝酒打牌,看電視串親戚其他的公共娛樂活動就物以稀為貴了。回想十幾年以前,有的村還組織扭秧歌踩高蹺,籃球乒乓球,象棋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人們盡管物質生活匱乏,但是精神生活是蠻充實的。可是在經濟發達的今天,在物質生活日益充盈的今天,村干部、鄉縣政府、文化部門是否考慮在人們的精神生活方面做點文章,象城市里的社區那樣有組織有領導的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充實人們的精神世界,堅定人們的信仰,提高人們的自身素質。
春節工作總結報告篇5
為喜迎新春,在社區營造安全、祥和、喜慶、文明的氛圍,按照20__年“送溫暖”幫扶慰問工作安排,__社區根據轄區實際情況,制定了慰問工作方案,圍繞“我們的節日——春節”積極進行春節走訪活動,慰問轄區困難黨員、群眾、低保戶、殘疾人貧困家庭等等,使他們快快樂樂過春節,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現就此項工作完成情況總結如下:
20__年元旦、春節期間,為認真學習貫徹黨的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和“三嚴三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切實做好困難群眾春節來臨時生活救助工作。
我社區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就春節期間對貧困群眾走訪慰問“送溫暖”活動進行了具體部署,首先對轄區所有人員狀況進行了一次普遍摸底調查工作,逐一進行了事前專訪或專門聯系落實到人,及時發現了困難人員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在元旦前集中一段時間做好特困居民人員家庭的核實摸底工作,及時調整充實了特困居民檔案,摸清了底數,為送溫暖活動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切實抓好困難居民的生活保障工作,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
其次,由社區主任組織實施積極聯系幫扶單位,備齊了慰問物資;明確了走訪慰問對象,如城鄉低保特困戶、困難黨員、困難殘疾人、老黨員、低保邊緣戶、孤寡老人等。最后在社區主任的帶領下,與幫扶單位共同深入居民家開展愛心幫扶活動,每到一處,大家都噓寒問暖,詳細了解他們在節前的生活情況;為每一戶困難群眾送去米、油、等生活必需品,鼓勵他們要堅定信心,克服困難,自力更生,進一步樹立起脫貧致富的信心,切實為困難群眾做實事。
通過春節走訪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拉近政府與人民、黨員與群眾、社區工作者與居民的聯系,真正體現了黨和政府以社區為服務平臺,為民辦實事的宗旨,全力營造和諧社會,共建和諧社區的良好氛圍,同時在佳節來臨之際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來自心頭的陣陣暖意。
春節工作總結報告篇6
根據邕文明(20____)3號《關于深入開展20____“我們的節日——春節 元宵節”主題活動》的通知精神,我校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積極組織學生在家長的協助和參與下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主題實踐活動和讀書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精心組織,立足實際
我校領導小組根據文件通知,經過認真商討和策劃,制定出包含感受民俗文化、讀書活動、愛心幫扶活動、“美麗邕寧”主題實踐活動等內容的活動方案,內容包括“節日祝福”、“文化熏陶”、“快樂實踐”等大的項目,整合設計成分年級段、內容豐富的《2013年“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主題活動寒假德育活動作業》,發放到所有學生手中,引導學生在假期踐行活動。
二、 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1.表達祝福與心愿,感受節日氛圍。
春節,是中國人喜慶團圓的節日,是人們寄托美好愿望的日子。我校組織學生在節日春節、元宵期間設計最好的節日祝福語,寫于“德育作業”中,并在與家人走親訪友拜年時靈活表達節日的祝福,培養了孩子與家人、朋友的情感和社會交往能力。
另外,同學們還通過制作賀卡、畫年畫等方式表達對親友的祝福和對節日的喜愛。中高年級學生根據春節、元宵民俗文化等制作“春節、元宵節”節日小報。通過多種表達祝福與愿望的形式,同學們學會感人、學會與人交往,感受了濃重的節日氛圍。
2.走近民風民俗,感受民俗文化。
為了讓學生感受春節傳統文化的熏陶,為了讓高年級學生更好地繪制內容豐富、畫面精美的手抄報。我校“我們的節日、春節 元宵節”寒假德育作業要求學生們在假期中至少讀一本有關中華傳統文化或名家名作的書籍。不少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創作春節的對聯;在春節走親訪友時搜集精彩的春聯、春的詩篇,通過硬筆書法、軟筆書法等形式將最喜歡的對聯摘錄下來,學生從實踐中感受到了春節的文化內蘊。
3.投身假期實踐,培養道德情操。
在“快樂的寒假”主題活動中,同學們積極投入感受民俗的活動中來:在走親訪友、賞花游園、逛廟會賞花燈等活動中,同學們感受到了節日喜慶和濃濃親情;在與親人長輩一起包餃子、包年粽、團湯圓等活動中,同學們感受到中華的傳統民俗文化。寒假中同學們積極踐行“日行一善”,有林芷、楊子銘等到醫院中慰問重殘病人,有楊璐銘、譚鑫睿等同學參與了“美麗邕寧清潔鄉村”的活動,還有的同學在家里進行了安全演練等。在這些活動中培養了學生孝老愛親、樂善助人、機智應對等的良好品質和能力。
根據這次“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主題活動中,我們相應開展了曬圖比賽、繪畫比賽、手抄報比賽和賀卡比賽。同學們積極踴躍地參加,已經收到學生發來的實踐曬圖382張,其他作品在開學一周陸續收起。學校將組織評審小組對各項作品進行評審,評出一二三等獎數名。以此方式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學校的德育實踐活動。
春節工作總結報告篇7
201x年春節即將臨近,為充分體現對轄區內老年村民的關懷和尊重,讓他們過一個快樂、祥和、平安的節日,x集資辦通過召開代表大會,從實際出發,決定對全村60歲以上村民開展春節慰問老年人活動,把溫暖實實在在送至各家各戶。
通過前期對慰問工作進行精心、周密的安排、部署,統計出年滿60周歲的老年村民名單,制定相應方案,對60到70年齡段的村民發放慰問金400元,對70周歲以上發放600元慰問金,要求老人親自領取,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會將慰問金送上門,確保節前順利發放到每個人的手上。
1月9日上午,x轄區內60周歲以上老年村民紛紛前來集資辦領取自己的春節慰問費。集資辦婦女主任x認真核對每個人的情況,悉心關懷他們的身體狀況,了解生活中的困難和需求,傾聽老人們的心聲,把關懷送到老人的心窩里,老人們紛紛表示感謝黨和組織的關心。
“百善孝為先”、“孝老敬老為上”。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家庭和諧的基礎,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
為老年村民送上節日慰問,既是關愛老人生活,也是進一步落實“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踐行群眾路線,切實服務民生,為民辦實事,著力營造和諧南塘良好氛圍,真正“惠民生,暖民心,促和諧”。
春節工作總結報告篇8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我們將揮手告別20_年,喜迎20_年的到來。
值此迎春之際,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更是不能虛度這個假期,我們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雖說考好考壞都要過年,但我們應該針對自己的考試成績做一下反思,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要對我們的寒假生活做一下合理的規劃,讓我們的寒假生活跟條理,更充實。
在迎年之際,許許多多在外打拼的子女都紛紛趕回家,和他們的父母團圓,與他們一同過年,兒女們看著父母頭上又多了幾絲白發,心里不禁多了幾絲愧疚。父母們看著兒女臉上滿足的笑容時,他們心里也是樂開了花。是啊,團圓一直都是過節的主題,只要有節日,就會有團圓,它寄托了親人之間的思念和祝福。
當然,在這個假期,我們也應該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例如,當父母在忙年沒空收拾房間時,我們應該主動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來幫讓他們減輕勞累。在過年期間,必然會迎來許多親朋好友,我們現在已經長大了,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舉止言談,要懂禮貌,懂得照顧客人,不能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這匆忙的忙年時,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此出來作亂,例如,在人口較多的公共場合,總會有人丟包或者是其他的貴重物品。甚至有些和父母走散的孩子也被拐走了。所以,在此期間我們要時刻注意防拐防騙。當然,在生活中,我們也要注意安全,我們要及時關掉煤氣罐,讓插座遠離有水的地方,將爆竹煙花放到干燥的地方等。我們要注意生活中的種種,讓自己及家人過一個幸福快樂地好年。
讓文明伴我們同行,快樂地過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