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會遺體告別儀式講話稿
追悼會是指為悼念死者而召開的會議,一般送花圈表示對死者的悲悼之情。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追悼會遺體告別儀式講話稿,僅供參考。
追悼會遺體告別儀式講話稿【篇一】
尊敬的朱老夫人、子女親屬,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在這里深切悼念一位德高望重、深受衢州社會各界敬仰的老前輩——衢州一中原校長、離休干部朱子善同志。朱子善同志不幸因病醫治無效,于20**年9月7日上午10時55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81歲。
朱子善同志,浙江蕭山人,1929年2月出生,1949年4月參加革命工作,同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浙江師范學院歷史系畢業后,留校任教;1958年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后,在杭州大學歷史系任教;1961年后歷任龍游中學、航埠中學、姜家山中學、衢州一中教師,衢縣縣志編輯室主編,衢縣教研室主任;1981—1988年任衢州一中校長、黨支部副書記。后任衢州一中名譽校長,衢州市志主編,先后兼任衢州市(縣級)政協副主席,衢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等職務。1990年離休。離休20年來,朱子善同志始終離休不離崗,情系教育,為衢州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奉獻出畢生心力。
學術無愧人師,德行堪為世范。朱子善同志從風華正茂的青年時代開始,就對教育事業懷有摯愛,后歷經坎坷,但始終矢志不渝,潛心鉆研教育理論,認真踐行教育理想,教育造詣深厚。擔任衢州一中校長后,他身先垂范,身體力行,尤為重視學校的教學與科研活動,推行一系列具有開創性和前瞻性的舉措。他深入教學前沿,在教授高中政治課的同時,帶領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和教師走進課堂開展聽課評課活動,每學期聽、評課多達四、五十節;邀請專家來校講座,在全市率先成立學校教科室,創辦浙西第一本校刊《積步集》,開展教改活動,使教學為基礎科研為指導,以科研反思教學提升教學的觀念逐步成為全校教師的共識。人生的晚年,他致力于陶行知生平及其教育思想的研究整理和宣傳工作,年屆八旬,依然筆耕不輟:先后出版《陶行知德育思想新編》、《廿載陶研紀事》兩部理論專著,并發表有《毋忘求真——關于陶行知生平事跡的幾點辨析》、《再說毋忘求真——陶研資料中有待澄清的一些問題》、《三說毋忘求真——談某些陶研著作的引文問題》等多篇學術論文,參編《陶行知詞典》。多采用古樸的考據之法,繼承了陶行知先生求真務實的治學風范,糾正澄清了之前陶行知研究中的諸多訛誤、粗疏之處,辨析清楚陶行知生平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一手創辦和推動了衢州市陶行知研究會、衢州一中“小小陶子班”、“行知班”。為推動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浙西大地廣為流傳做出了史無前例的開創之功。朱校長不僅是衢州一中的校長,也是全市學校的校長,是校長的楷模;朱老師不僅是學校學生的老師,也是社會各界學生的老師,是學生的好老師。朱子善同志還熱切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即使在退休之后也一如既往。他經常在衢州一中、菁才中學開設講座,給青年教師傳授經驗。他經常參加青年教師的備課、聽課和評課活動,每次進課堂前他都要跑圖書館、資料室,精心準備,他是青年教師的良師益友。
汲古通今,記一方之史光耀千古;繼往開來,修盛世之志青史留名。1988朱子善同志卸任衢州一中校長后,擔任衢州市地方志主編。在朱子善同志的主持下,前后歷時4年時間,四改綱目,三易其稿,廣泛搜羅、多方求證,查閱了大量的書籍史料,終于寫成了一部206萬字的衢州市志。該志是新中國建立后衢州市的第一部志書,比較全面客觀科學地保存了衢州1989年前的歷史資料,在衢州市志的修撰過程中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特殊歷史作用。1999年《衢州市志》被評為浙江省地方志優秀成果一等獎,這充分體現出朱子善同志的治史功力。該志還創設《國土整治》篇,此舉曾得到許多志界同仁的贊許,對環境保護和國土資源的重視體現出朱子善同志的真知灼見。
為人處世持堅守白,傳道授業格物致知——這就是朱子善同志一生生活和工作的生動寫照。他是一個有著大愛的人,不僅關心教育,關心學校,也關心著國家,關心著衢州,關心著我們整個社會的發展,積極參與各項社會活動。他的學識,他的境界,他的為人,他的風范,不僅贏得了學生的敬重,贏得了同事朋友的敬重,贏得了衢州市教育界的敬重,更贏得了全社會的敬重。去年,衢州市教育學會、衢州市陶研會專門為朱子善同志舉辦了慶賀《廿載陶研紀事》出版暨80華誕座談會,一中語文組也召開了朱子善同志教育思想研討會暨八十華誕祝壽茶話會。去年10月,我市召開老干部“雙爭”活動總結表彰大會,朱子善同志被評為“可敬離休干部”。
朱子駕鶴流芳一代德永在,善者歸仙勛記千秋文長存。朱子善同志傾其一生都在教育事業上奮斗、奉獻。他生前所發起組織和參與過的活動,都為衢州一中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更為衢州教育目前在浙江乃至全國的領先地位創設了良性的環境,為衢州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做下鋪墊。雖然我們沒有辦法把握生命的長度,但是,他卻用自己的奮斗增加了生命的厚度。無論是作為教師、作為校長,抑或是作為志書專家,他的一生都是火熱的一生,光彩照人的一生,有益于人民的一生。朱子善同志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他的辭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朋友好伙伴,他的兒女們也失去了一位可親可敬的慈父。但我們相信,逝去的是一個鮮活的生命,留下的是一種不朽的精神。那就是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事業的敬業精神;孜孜不倦“活到老學到老”的求索精神;“與人為善,以德為首”的待人、助人、做人精神。他既是授業的經師,又是處世的人師。他是衢州一中的驕傲,衢州教育的驕傲。他是一座不朽的師魂豐碑,他的優秀品德和高貴的情操、奮發向上的敬業精神是我們永遠學習的典范,他珍貴的教育思想和學術著作將代代相傳,永遠澤披后人!
朱子善同志千古!
追悼會遺體告別儀式講話稿【篇二】
各位親友、各位來賓:
高山低頭,流水不語,蒼梧含悲,親朋飛淚。今天,我們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在這里舉行告別儀式,深切悼念教書育人的模范,辛勤耕耘的園丁,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了江口中學的老教師、老校長唐光啟同志。
20**年8月31日 時 分,唐光啟同志因病不幸在貴陽與世長辭,享年68歲。
此時此刻,悲痛和懷念開始進駐我們的心頭。唐光啟同志,男,漢族,中共黨員,本科文化,1941年農歷11月28日出生于四川省蓬(péng)溪縣。1954年9月—1960年6月在四川省蓬(péng)溪縣一中就讀,1960年9月—1964年7月就讀于貴州大學數學系。1964年8月分配至貴州省江口中學任教。1985年3月—1987年6月,先后成為中國數學教育學會、銅仁地區計算機學會和江口縣教育學會會員,198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0年3月—1993年4月擔任江口中學副校長,1993年5月—1998年4月任江口中學教育督導員,同年7月退休。
唐光啟同志的一生,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一生。唐老從事教育工作30多年,他始終熱愛教育事業,正確傳授知識技能,善于總結教學經驗,注重開發學生智力、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30多年來,他堅持既教書,又育人,桃李滿天下,師者風范有口皆碑,接受過他諄諄教誨的學子,感受到的是他一片殷殷春暉的慈父之心和循循善誘的良師風采。唐老在擔任江口中學副校長和教育督導員期間,他既堅持原則又不失靈活,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團結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參與、領導、監督江口中學制定了系統的管理制度和中長期發展規劃,為江口中學的發展作出了較為突出的貢獻。,
唐光啟同志的一生,是忠厚誠實,與人為善的一生。唐老為人厚道、善良、正直。他襟懷坦蕩,知書達理;謙和恭讓,平易近人;生活簡樸,艱苦樸素;他治家嚴謹,育兒有方,膝下兒女,個個學有所長,事業有成。
人生自古誰無逝,留取精神照后人。唐光啟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音容笑貌猶在,人格魅力宛存,崇高品質勵人。
斯人已去,長歌當哭。安息吧,唐光啟同志!
追悼會遺體告別儀式講話稿【篇三】
各位親友,各位來賓:
今天,我們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離休干部曠希遠同志。 曠希遠同志因患腦血栓醫治無效,于公元20**年1月11日(農歷20**年12月18日1點18分)子時在家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七歲。 曠希遠同志193 6年12月生于湖南省衡山縣馬跡鄉石牌村,漢族,1956年3月於衡山縣應征入伍。1956年3月至1963年8月在空軍漳州場站警衛連任戰士、副班長、班長、副排長、排長等職,·1958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61年因工作積極在部隊榮獲了三等功一次。1963年9月在空軍政治干校七隊讀書(任學員)。1964年5月在空軍基地警衛連擔任排長。1964年7月在空軍漳州基地司令部警衛連擔任副指導員,1965年12月在空軍漳州基地司令部警衛連擔任指導員,1966至1973年12月年在空軍晉江場站生產隊擔任指導員,1974年1月至1988年6月轉業在衡山縣建筑工程公司工作,先后擔任了副經理、支部書記。1988年7月至1996年3月調衡山縣建筑管理站擔任站長(副主任科員),1997年3月離休。
曠希遠同志的一生,是勤勞奉獻的一生。少年時代的曠希遠和許許多多同齡人一樣,飽經了舊社會苦難生活的煎熬和考驗,曠希遠同志在家排行第二,1936年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農家,他的童年是在食不飽肚、衣不防寒和受盡財主、富農的欺負和欺辱中度過的,八歲才上學讀書,讀書才一年半就因家庭貧寒、。在他的成長歷程中,他勤奮好學,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己任,不忘黨性,不忘本,老老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為了自己所鐘愛的事業,曠希遠同志傾其心血,無怨無悔。近幾年以來曠希遠同志不幸患上了一些老年病,長期與病魔進行斗爭。常年服藥治療,使他長期遭受著病痛的折磨。但生性堅強耿直的曠希遠同志,從未向組織上提過任何過分的要求,從不為組織上添任何麻煩。
曠希遠同志一生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他無論是在那個崗位,他總是一心撲在工作和事業上,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敬業愛崗,默默奉獻。
曠希遠同志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在他擔任施工管理站站長期間,他所管的站內各項事務有條有理,清清白白。他認真執行政策,敢于堅持原則。
曠希遠同志為人忠厚、襟懷坦白;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生活節儉、艱苦樸素;家庭和睦、鄰里團結。曠希遠同志一生養育3個子女,他對子女從嚴管教,嚴格要求,其子女個個遵紀守法,好學上進。 曠希遠同志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老黨員、好同志。他雖離我們而去,但他那種勤勤懇懇、忘我工作的奉獻精神;那種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那種為人正派、忠厚老實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們學習和記取。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努力學習和工作,再創佳績。以慰曠希遠同志在天之靈。
曠希遠同志精神長存! 曠希遠同志安息吧!
看過追悼會遺體告別儀式講話稿的人還看了:
1.追悼會村長講話稿
2.追悼會領導講話稿
4.追悼會儀式主持詞
5.追悼會儀式主持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