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轉移動員會講話(3)
時間:
若木1由 分享
三、強化領導,扎實工作,大力推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
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是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措施。各部門要真正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放到全局工作中去認識、去部署,切實強化領導,不斷提升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水平,實現就業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促進社會和諧。
(一)強化領導,明確責任。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按照省、市的要求,我們已經建立了“臨川區簽訂‘兩個合同’、建立‘三個臺帳’,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區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和協調。各相關部門要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好這項工作。各鄉鎮黨委、政府要把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納入鄉鎮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并作為考核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結合工業化、城鎮化、新農村建設,推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就地、有序、有效轉移。二是建立相互配合、緊密銜接、齊抓共管的工作運行機制。區人勞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切實抓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督促落實,要形成一套工作網絡,實現省、市、區、鄉(鎮)勞動力促進就業的信息網絡互聯互通。區農業部門要發揮自身職能優勢,及時調配農村有效資源,主動為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創造良好環境和優質服務。區發改委、財政、工商、公安、稅務等部門要加強協作,各盡其職,落實好有關優惠政策,支持和幫助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三是建立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目標考核制度。對勞動就業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就業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要求,并落實責任制,加強目標的考核評估。區人勞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任務及時進行分解,年終要對各目標責任單位進行考核。2007年,在我區工業園區新增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總人數要達到9000人以上。
(二)強化措施,務求實效。促進和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關鍵要看成效。這個成效就是,農村富余勞動力得到積極有序有效的轉移就業,農村群眾在就業中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和改善,全區工業園區、新興產業“招工難”的現象得到有效緩解。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緊緊圍繞這一要求,抓緊制定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配套措施和實施意見,不斷完善符合我區實際促進轉移就業的政策體系,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各項政策的重心要向鼓勵本區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招工單位招收和定向培訓本區富余勞動力,培訓單位訂單式定向培訓本區富余勞動力傾斜。要建立情況通報制度、部門領導聯系掛點制度、部門信息通氣制度、工作進度督促檢查制度、績效評估制度等,特別是要把政策激勵、督促檢查、績效評估制度落實好,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果來檢驗我們執政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維護合法權益。要認真貫徹落實有關勞動保障政策法規規定,加強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工作的規范和管理,督促用人單位依法用工,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并使其參加社會保險。要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構建和諧平安江西的要求,在全區開展創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工業園區活動,不斷優化工業園區就業環境,維護企業和勞動者雙方的合法權益,促進工業園區的健康發展。
(四)加強宣傳,創優環境。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引導,幫助他們進一步轉變就業觀念,更多更快更好地實現就地轉移就業。要充分利用宣傳媒體,宣傳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好形勢,宣傳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政策措施,讓廣大農民群眾充分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加大服務企業的力度,將農村富余勞動力定向培訓就業與服務企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為企業和優勢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用工環境,更好地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
同志們,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擴大就業再就業的有效途徑,是促進我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全面開創我區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局面,為促進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