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實用范文>致辭講話>領導講話稿>綜合講話稿>

    中小企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

    時間: 佩珊807 分享

      中小企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篇3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省經濟、經信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xx年的工作,研究20xx年中小企業工作。上午,錢煥濤主任在全省經信工作會議上作了《踐行新理念 培育新動能 引領新常態 努力實現“十三五”經濟和信息化發展良好開局》的報告,我們要貫徹落實好。下面,根據會議安排和黨組研究的意見,我講三點意見。

      一、20xx年全省中小企業工作回顧

      20xx年,是全省中小企業工作扎實推進,發展勢頭穩中見好的一年。全省中小企業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堅持穩中有進的總基調,按照“一個定位、三個提升”的要求,主動適應和把握經濟新常態,大膽創新,積極作為,砥礪奮進,迎難而上,全省中小企業繼續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見好的發展勢頭。

      一是規模數量不斷擴大。到20xx年底,全年新增中小企業戶數26萬戶,全省中小企業總戶數達到140萬戶,平均每月新增2萬多戶,連續兩年實現高速增長。1-11月,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新增1375戶,達到39387戶。

      二是經濟總體保持了中高速增長。1-11月,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8.81%,高于全部規模工業企業1.3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利稅分別同比增長5.13%、3.17%、3.55%,對全省經濟穩增長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居全國各省市第一位,利潤、稅金居第二位。全年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9%左右。

      三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高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迅速,產值增幅在30%以上。倉儲物流、電子商務、工業設計、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增幅達到36%。新設立的企業中,第三產業占比超過70%,安置就業能力增加,經濟活力增強。全省中小企業三次產業戶數占比為2.79:26.97:70.24,第二產業同比下降2.41個百分點,一產和三產同比分別增加0.6和1.81個百分點。高耗能、高排放、低附加值的落后產能逐步退出,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新亮點。

      20xx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縱觀“十二五”期間,全省新增中小企業72萬戶,比2010年增長了106%;新增就業崗位1000多萬個,轉移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全省中小企業經濟總量占全省之比由2010年的“半壁江山”提高到“三分天下有其二”。年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的產業集群由2010年的96個增加到204個,增長112%。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戶數、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分別比2011年增長12.3%、31.9%、20.8%。中小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全省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回顧總結20xx年的工作,主要突出了六個方面的重點:

      (一)認真抓了各項政策落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根據工信部的統一部署和我省的要求,開展了扶助小微企業專項行動,加大了國家、省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政策貫徹落實,特別是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優惠范圍逐步擴大到20萬元、30萬元后,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各市政策落實情況的跟蹤檢查和效果評估,解決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問題。開展了小微企業政策宣傳月活動,采取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宣傳政策,提高了知曉率。在山東廣播電臺、大眾日報、齊魯晚報、山東衛視分別開辟了《山東中小企業之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業互聯網+》《“十二五”中小企業發展回眸》等專題欄目,營造良好輿論環境。本著簡便、務實、管用的原則,對全省小微企業發展考核辦法作了調整,進一步突出了創業創新、政策扶持、提質增效、公共服務、營造發展環境等指標,鞭策激勵作用更加突出。根據省政府重大調研課題計劃,開展了創業創新、產業結構調整、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專題調研,及時為省委、省政府提供了重要決策依據。其中,省局撰寫的《我省淘寶村電商產業發展調研報告》《全省中小微企業創業興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建議》分別獲得省政府優秀調研成果一等獎、三等獎。委托第三方專業調查機構——山東省民意調查中心,針對中小微企業發展中熱點難點問題,如政策落實、創業創新、生產經營等重點內容,對全省17市7943家企業開展了專項調查,提出了推動創業創新的意見建議,省政府領導作出批示。

      省里設立了中小企業創業補助創新獎勵專項資金、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等十多項扶持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的財政資金總規模達到35億元。20xx年,全省稅務部門為178.3萬家小微企業和個體戶減免企業所得稅、暫免增值稅和營業稅50億元。省級行政權力事項壓減幅度達到42.6%,省級權限設定的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取消,113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改為后置審批。20xx年,國務院督察組對我省“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評估,給予了高度評價。從各地看,威海、東營、煙臺、泰安加大政策宣傳落實,收到良好效果。德州、日照、萊蕪在推動中小企業融資方面取得好成績。萊蕪金雷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創業板上市,開創了全市企業登陸創業板的先例。

      (二)認真抓了創業興業工作,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召開了全省中小企業創業興業工作會議、舉辦了“20xx山東創業創富項目博覽會暨中小企業展洽會”“中小企業雙創周”等專項活動,出臺了《關于推進中小企業創業興業工作的意見》,明確了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主要措施,突出抓了創業創新載體建設和創客空間培育,為創業創新提供良好環境和優質服務,進一步激發了全社會創業興業的活力和激情。截至20xx年底,全省市級以上創業輔導基地達到500家,建筑面積8696萬平方米,入駐企業4.6萬家,從業人員近110萬人,其中,省級創輔基地203家,建筑面積3528萬平方米,入駐企業22294家,安排從業人員近47萬人。省市兩級創業輔導師達到688名,其中省級創業輔導師182名。

      棗莊市山亭區城頭鎮豆制品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等6家被評為國家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舉辦巡回大講堂847期,培訓13.7萬人次,其中省級培訓24382人。在創業創新大潮的推動下,全省各類眾創空間、創業咖啡、創新工廠等新型孵化模式悄然興起,為大量的小微企業和創業者提供場地、注冊、培訓、技術、信息、金融、人才等服務,成為創業創新的重要推動力,使得草根創業創新在全省蔚然成風。我省創建創業輔導師隊伍的做法得到工信部苗圩部長的肯定,作為經驗上報國務院。濟南、棗莊、聊城在推動“雙創”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三)認真抓了自主創新活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開展了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和創新企業活動。引導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投資力度,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的路子,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開發了一批高新技術產品,打造了一批“小巨人”。20xx年,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83家,累計達到1383家;新增省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和創新企業505家,累計達到1533家,擁有發明專利3172項,實用新型11614項,外觀設計3459項,著作權1700件,平均每個企業擁有知識產權13項。各地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利用市場倒逼機制,積極培育打造了一批先進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威海市高端醫療器械、東營市橡膠輪胎、德州市體育用品、濰坊市防水材料等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開展“創新管理”精準服務,對225家企業開展了專家會診或訂單式診斷咨詢,實行“一企一策”,對癥下藥,精準服務,推動了企業管理模式創新,加快了由粗放管理向科學管理的轉變。青島在創新驅動方面成效顯著。

      (四)認真抓了電子商務,推動“互聯網+”向縱深發展。開展了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推進年活動,召開了全省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推進會議,從城市到鄉村開展普及式培訓,重點培育建設一批電商示范鎮村、示范市場、示范園區、示范平臺、示范企業。依托易商平臺,全省建成11個地方平臺、6個行業平臺,企業店鋪871個。20xx年全省淘寶村由13個增長到64個,淘寶鎮由2個增長到6個。積極落實省政府“互聯網+制造”現場會精神,召開了全省中小企業“互聯網+”推進會議,舉辦了20xx中國(山東)網絡商品博覽會、中小企業“互聯網+”創新、“眾行齊魯服務直達”等系列活動,評選表彰了110家“互聯網+”卓越典型,推動“互聯網+”向縱深發展。搭建了“好采山東”平臺,引進聯想、用友、聯通等信息化硬件生產商、軟件服務商、電信運營商的服務和產品,采用B2B的商業模式,為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提供硬件采購、軟件應用、服務定制等信息化一站式服務。目前,聯想、用友集團等知名服務商的100多款軟、硬件產品已入駐平臺。菏澤、濱州在推進電子商務方面成績突出。

      (五)認真抓了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召開了中國(山東)中小企業服務商大會,成立了山東省中小企業服務機構促進會、電商服務聯盟和“專精特新”產業聯盟等新型社會服務組織,整合社會優質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研發、投融資、電子商務、人才培訓、管理咨詢等服務。省中小企業服務機構促進會成立以來,不到半年時間組織各類論壇、沙龍活動40多場次。覆蓋省、市、縣三級的全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已經實現了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和服務協同,共聚集各類社會服務機構1360多家,服務產品2000多個,累計開展信息化體驗、融資服務等活動9000多期,服務企業27萬余戶、75萬多人次。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出臺了《關于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扶持中小企業的指導意見》,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公共服務體系、公共技術服務以及中小企業管理部門履職所需輔助性事項等四大類40多項服務內容納入了政府購買事項范圍。制定了《山東省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山東省小微企業融資擔保代償補償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聯合省財政廳、金融辦、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山東銀監局與46家金融單位簽訂代償合作協議,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加小微企業貸款。

      截至20xx年9月末,全省小微企業本外幣貸款余額13730億元,比年初增加1040億元,同比增長12.2%,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24個百分點。截至11月底,全省共有421家融資性擔保機構,累計為45.4萬戶中小微企業提供擔保貸款7650億元。濟寧、臨沂、濰坊、淄博在平臺開展服務方面效果明顯。

      (六)認真抓了對外交流工作,擴大對外開放。創建了山東省中小企業對外交流合作平臺。平臺上線以來共發布境外風險防范、國際投資環境、境外項目推介等信息2500多條,已有1500多家中小企業入駐。組織企業“走出去、引進來”,全年共組織19個中小企業經貿考察團分別赴歐洲、南美、中東、東南亞以及港臺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交流、洽談項目,達成合作意向160項。舉辦了全省中小企業“一帶一路”建設項目對接會、山東—以色列農業與水技術洽談會、走進美國—山東企業見面會、第六屆中俄中小企業合作圓桌會議等6次專題活動,近900家企業參加。簽署了《山東—立陶宛關于加強友好合作備忘錄》《山東省中小企業局與德國慕尼黑及上巴伐利亞工商聯合會關于加強經濟貿易合作備忘錄》。開拓國內市場,先后組織企業參加了第12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第18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投資貿易洽談會、第24屆山東省產學研展洽會等多個展會,共計簽訂合作意項20多億元。

      20xx年,全省中小企業系統堅持“小部門、大服務”,全面推進工作創新,多項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有關部委的肯定和表彰。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大力支持配合的結果,更是全省中小企業系統齊心協力、共同努力的結果。全省中小企業系統迎難而上、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精神,贏得了廣大企業的信任和稱贊。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正視我省中小企業發展存在的薄弱環節,看到經濟運行面臨的壓力,看到工作措施不足和力度不夠。譬如在創新能力和創新成果轉化率、創業創新觀念和意識上與江浙粵等先進省份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不少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生存難等問題,在新的一年里要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加以認真解決。

      二、正確把握當前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形勢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要深刻理解中央關于國內國際形勢的科學判斷,進一步增強戰略定力和機遇意識,正確領會關于新常態下“怎么看”“怎么干”的重要論述,深入學習姜異康書記、郭樹清省長的講話精神,加快推進工作指導方式的重大轉變。

      (一)提高認識,牢固樹立發展新理念。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關鍵在于用新的發展理念推動改革與創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省經濟、經信工作會議對“十三五”開局之年的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強調要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們一定要吃透結構性改革這個重大工作引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重大判斷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上來,做到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結合全省、各地中小企業工作實際,聚神、聚智、聚力,落實好五項任務,進一步明確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推動中小企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二)增強信心,正確分析面臨的困難和機遇。當前,我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大的態勢仍沒有改變。20xx年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5.2%,已經連續46個月負增長。20xx年12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中,中、小型企業PMI為49.6%和44.9%,繼續低于臨界點。受經濟發展大環境的影響,我省中小企業發展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市場低迷、成本上升、增速逐步回落。從各市上報情況來看,不少小微企業還面臨發展難、融資難、盈利難、轉型難、生存難等問題。經濟運行可能經歷一個中速增長階段,這是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看經濟形勢,不能僅盯著GDP增幅的高低,既要看形,又要看勢。在20xx年國際達沃斯論壇上講“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穩中有難,機遇大于挑戰”。必須認識到,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持續推進,市場潛力的巨大,產業體系的完備,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勞動力素質的明顯改善,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生產要素綜合優勢會更加突出。隨著國家結構性改革政策的落實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向縱深推進,特別是制造強國和“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互聯網+”、分享經濟等新業態勢頭強勁,中小企業的內生動力和活力將會進一步釋放。

      (三)積極作為,加快培育中小企業新增長點。20xx年,中小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調整供給結構,培育形成新的增長動力的任務更重。我們必須突出重點,狠抓難點,把創新擺在經濟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實現工作重點轉變。要全面落實好中央和省里確定的重大發展戰略,更加注重供給結構調整,更加注重創業創新,更加注重市場開拓,更加注重互聯網+,更加注重轉型升級,培育新動力、新業態、新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要把為中小企業搞好服務、加強指導作為做好各項工作之本,不畏困難,不怕艱辛,勇于前行,推動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20xx年全省中小企業工作安排

      總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和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全省經濟、經信工作會議精神,以“四個全面”戰略為引領,牢固樹立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堅持推進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走在前列”目標定位,堅持創新驅動,以更加積極作為的態度、更加勇于擔當的魄力、更加扎實有效的措施,著力抓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一帶一路”等重點任務落實,創造良好環境,推動全省中小企業實現新跨越。

      主要預期目標:新增中小企業20萬戶,新增就業崗位200萬個;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00家、“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和創新企業1500家;新增年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的產業集群20個;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

      著力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著力抓好政策落實,營造中小企業發展新環境。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實。各級主管部門要把政策落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真招、出實招,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確保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一是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充分發揮省、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領導小組作用,會同有關部門、成員單位按照職能分工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政策落實;抓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稅費負擔、制造業增值稅稅率、社會保險費、企業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政策的落實,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釋放政策紅利。

      二是加強政策精準落實。開展對政策落實工作的督導、檢查、評估、考核,解決政策落實中的不作為、慢作為、懶作為現象,消除“中梗阻”,確保在政策落實上不打折、不走樣、不變形。

      三是抓好規劃編制和實施。編制全省中小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及子規劃, 明確發展目標、任務和措施。

      四是強化政策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雜志、網絡平臺等社會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政策宣傳和解讀,提高政策的覆蓋面和知曉率。繼續與山東廣播電臺、大眾日報、齊魯晚報、山東衛視合作,辦好《山東中小企業之聲》、“中小企業創富山東”等專題欄目,營造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輿論環境、政策環境。

      (二)著力抓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中小企業發展新引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培育經濟發展新引擎的重要舉措。20xx年,要在創業創新上有新政策、新動作、新進展。

      一是繼續實施創業興業計劃。研究出臺全省創業創新的意見。適時召開創業興業經驗交流會,推廣典型經驗,推動創業興業工作向縱深發展。加大各類市場主體的培育力度,從源頭上激發全民創業興業活力,讓眾多“創客”創業、成業。

      二是加大創業載體建設。繼續培育認定一批省級創業輔導基地,擇優推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齊全、服務業績突出、社會公信度高、示范帶動作用強的高端高效創業基地。總結推廣創客空間、創業咖啡、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模式,加快發展市場化、專業化、集成化、網絡化的眾創空間,實現創新與創業、線上與線下、孵化與投資相結合,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綜合服務。

      三是強化創業創新培訓。利用各類創業創新培訓資源,開發針對不同創業創新群體、創業創新活動特點的培訓項目,提高創業者的創業能力和成功率。有計劃的創建一批中小企業創業大學,建立培訓、實訓、孵化、服務相結合的一體化創業培訓機制。

      四是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業創新活動。組織、動員各級各部門開展創新成果和創業項目展示推介、創客大賽、創業大講堂、創業沙龍等活動,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搭建平臺。

      五是實施創業興業扶貧計劃。按照省委、省政府扶貧攻堅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制定中小企業精準扶貧的意見和措施,采取培訓幫、創業促、產業帶、集群扶等措施,推動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提高貧困人口就業能力,以就業促脫貧。

      (三)著力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再造中小企業發展新優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側適應市場需求的能力,推動中小企業轉變發展方式。

      一是推進企業發展“專精特新”。召開全省中小企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工作會,培育壯大新動能,提升改造傳統動能,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繼續開展“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和創新企業活動,鼓勵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掌握專有技術,攻克關鍵技術,開發新產品,實現產品更新換代,培育出一批行業“領頭雁”“小巨人”“隱形冠軍”。全年培育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800家,“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和創新企業500家。

      二是全面提升制造業水平。按照“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的總體部署,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制造業智能化、網絡化、服務化發展水平,使中小企業由“山東制造”轉變為“山東創造”“山東智造”。

      三是加快推動結構調整。大力培育中小企業品牌,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鼓勵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裝備制造業、環保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發展,推動生產要素從低效率領域轉向高效率領域,增加市場有效供給,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形成新的增長極。

      四是推動產業集群向更高層次發展。出臺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重點打造一批產業特色鮮明、自主創新能力強、產業鏈條完整、公共服務健全、示范作用突出的高等級產業集群。20xx年,在全省開展 “智慧集群”規劃建設和引導引領工作,組織重點產業集群外出學習考察,交流產業集群發展經驗。

      五是積極推進規模中小企業公司制改制。研究出臺推進規模中小企業規范化公司制改制意見,促進中小企業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壯大企業實力。

      (四)著力抓好與“一帶一路”對接,開辟中小企業發展新路徑。中小企業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力量,也是我省推進國際化經營的重要力量,必須引導中小企業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一是積極搭建國際交流平臺。進一步完善山東省中小企業對外合作交流平臺功能,發布國外產業政策、投資政策、市場需求、基礎設施、合作意向等各類信息,開展政策咨詢、風險防范、法律援助、項目推介等服務,

     
     看過中小企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的人還看了:

    1.中小企業工作會議講話

    2.企業新員工大會上的講話

    3.在全市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4.中小企業總結表彰會講話

    5.在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6.在全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183436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色综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最新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91小视频| 8x8x在线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 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 夜来香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调教15小男生gay脱裤子| 夜夜爽免费888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在线国产你懂的|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 特黄aaaaaaaaa及毛片|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大全|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日本高清电影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站中国| 国产色视频一区| 两个人看的www视频日本| 欧美18videos极品massage| 免费看黄色一级| 91抖音在线观看| 无翼乌口工全彩无遮挡里|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另类videovideosex| 女的被触手到爽羞羞漫画|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污污的软件下载| 国产手机精品视频| 久久一本岛在免费线观看2020| 欧美成人性色xxxxx视频大| 加勒比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