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建議書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渴望宜居的環境,渴望新鮮的空氣,渴望綠色的家園、湛藍的天空。“既要金山銀山 ,也要保住綠水青山”、“環境就是民生 ,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已成為社會共識。但是環境保護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更需要全社會所有人的身體力行和積極參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關于一些小學生的環保建議書,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生的環保建議書1
各位可愛的同學們:
當我們迎著清晨的一縷晨曦走進課室,一天緊張又愉快的學習生活又開啟了。此時,湖中的蓮正悄悄抖動著她的花瓣,還有不知從哪處飛來的鳥兒在湖邊停歇覓食;知己樓前的竹枝隨風搖擺,發出沙沙的聲音;校園的每個角落都能看見清潔人員們辛勤勞動的身影……
漫步在如此美麗的校園,誰不愛這里的藍天白云、綠草如茵呢?為凈化校園,守護我們共同學習、生活的環境,我們有責任從點滴做起,養成環保的生活習慣,共創綠色環保校園。為此,我們倡議:厲行節約,拒絕浪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飯堂就餐不浪費糧食將“光盤”行動進行到底!愛護環境,勤于清掃以愛護校園環境為己任
不隨手亂扔垃圾節約用水,關好水龍頭水是生命之源請隨手關閉水龍頭珍惜我們的水資源及時清潔教室衛生維護寢室的干凈整潔美麗的天元需要我們以一份熱情與真誠、一份責任與素養,共同努力,愛護她、守護她。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增強保護校園環境的意識,爭做愛護校園的主人翁!隨手關燈,節約用電動一動手指,隨手一按是天元人文明素質的體現別忘了我們的多媒體儀器離開課室也要記得隨手關機喲。垃圾分類,一起參與用實際行動支持廢物回收利用盡量減少生活垃圾堅持做到垃圾準確入桶不亂拋、不亂丟、不亂吐
小學生的環保建議書2
清晨,當我們披著朝陽的光輝走在校園里時,一天緊張又愉快的學習生活便開始了。校園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溫馨、和諧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們的朋友,和我們共同呼吸,共同迎接每一個未知的挑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隨手撿起垃圾紙屑,也許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卻可以體現一個好習慣,表達一份愛,展現一種美。
為凈化我們的校園
守護我們共同學習、生活的環境
特向全校師生提出以下倡議:
1爭做愛護環境的實踐者以愛護校園環境為己任,用我們的實際行動支持廢棄品回收利用,盡量減少生活垃圾。做到不將食物帶進教室,及時清理教室垃圾、共同維護寢室衛生。堅持做好垃圾入桶、入袋、入箱,不亂拋、不亂丟、不亂吐、不亂涂。
2爭做文明行為的傳播者發揚主人翁精神,積極向身邊的人宣傳健康、衛生、文明、節約等環保理念和行為規范,并做到身體力行,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影響他人。
3爭做環境衛生的監督者積極承擔維護校園環境的監督義務,對隨意拋灑廢棄品、垃圾、紙屑、亂涂亂畫等不良行為及時進行勸阻和制止。用我們的雙手清潔校園、凈化環境,共同打造宜學宜居的生態校園。新校園、新環境,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增強保護校園環境的意識、爭做校園環境的“綠色衛士”,爭做愛護校園的“主人翁”。垃圾不落地,華中更美麗,整治環境,共同參與,你我受益。讓我們用熱情和真誠,用辛勤和汗水,用責任和素養共同把我們的校園打扮得更加整潔、更加優美,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華中海附一定會變得更加溫馨美麗、清新靚麗!
小學生的環保建議書3
市民朋友:凈土,是大自然的無私饋贈;衛生、文明、幸福,是我們祈望的美麗家園。保護生態環境,共享美麗家園,既是我們孜孜以求的愿景,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向全市人民發出倡議:碧水、藍天、從你我做起,增強環保文明意識。市民素質是一滴水,每一個市民的一言一行都能折射出個人的修養和城市的形象。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樹立文明環保意識,保護生態環境,刻不容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自己的家園自己愛,自己的家園自己護,愛護我們的家園需要人人重視、人人參與、人人踐行。從現在做起,養成環保文明習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作為城市的主人,要以主人翁的身份愛護小家、愛護大家,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踐行文明。做到環保在口中,積極宣傳環保,不隨地吐痰,不在公共場所吸煙、大聲喧嘩;文明在手上,不亂倒垃圾,不亂扔雜物,不亂貼濫畫,不亂鳴喇叭,不在公共場所播放音響,不燃放煙花爆竹,不焚燒垃圾秸稈,不違規違法排放污水,不濫施農藥化肥;文明在腳下,不踩踏草坪、花園;文明在門前,不制造揚塵、油煙污染,做好門前“五包”,保持環境整潔衛生。
從點滴做起,形成環保文明風氣。滴水穿石,鐵杵磨針。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婚事新辦,自覺抵制婚車成串影響交通、濫發請柬增加負擔、大辦宴席鋪張浪費現象;喪事簡辦,采取“獻一束花、植一株樹、敬一杯酒、開一個家庭追思會”等方式祭奠逝者,杜絕在街道、廣場、居民小區等公共場所搭建靈棚、吹奏鼓樂、高音播放哀樂,自覺抵制在公共場地、道路兩旁撒紙錢、焚燒紙扎冥幣等污染環境的行為;創建環保文明家庭,做到居室內外潔凈有序,農村人畜分離、畜禽圈養,養成文明衛生好習慣。
從細節做起,爭做環保文明市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黨員干部要行動起來,肩負起環保文明的組織領導責任;大中小學學生要行動起來,做好環保文明的示范者、傳播者和志愿者;社區居民要行動起來,踐行環保文明的生活方式;企業員工要行動起來,執行好環保文明的生產制度。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讓環保文明之風吹遍雅州大地,溫暖每一個角落。
水是如此珍貴,浪費水、污染水的現象卻比比皆是,人們愛水、節水的意識還十分淡薄。我們不僅要在“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注重節水,更要將節水行動落實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為此,特向廣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朋友們發出如下倡議:
節水行動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
一、弘揚節水風尚,做節約用水的宣傳者。積極向身邊人宣傳水資源緊缺的現狀,介紹節約用水、合理用水的知識方法,共同營建人人節水的良好氛圍。
二、注重生活細節,做節約用水的示范者。帶頭遵守節約用水規定,時時處處做節約用水的表率。
三、養成節水習慣,做科學節水的踐行者。從生活點滴入手,珍惜每一滴水,杜絕“跑、冒、滴、漏”和長流水現象,不斷提高水的利用價值,堅持循環利用。
四、參與實踐活動,做節約用水的推動者。通過參觀考查、調查研究及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增強切身體驗,了解當地水危機發生的原因,深度參與護水節水活動。
節約用水,功在當代,惠澤千秋。愛水、惜水、護水,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讓我們以實際行動營建一個人人愛水,人人節水的社會氛圍,為建設美麗家鄉貢獻力量!
小學生的環保建議書5
親愛的隊員們,大家好,3月12日是植樹節。因為突發疫情的影響,今年我們不能走進大自然,親手種下一顆小樹。但是護綠的方式有許多,減少垃圾的排放也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渠道,只有將垃圾分類投放,才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讓資源得到二次利用,實現變廢為寶。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日常生活垃圾中有70%以上可以進入回收再利用,開展垃圾分類是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必要前提,是減少資源消耗保護自然生態的有益舉措。我們需要掌握垃圾分類的正確方法,實現垃圾分類的重點,能夠準確投放垃圾,使可回收的垃圾能夠及時回收再制造,達到物資循環利用、節約資源的目的。
在此,倡議隊員們在家能夠做到:
1. 跟家人一起了解植樹節的文化。
2. 給家中沒有垃圾分類標簽的垃圾桶制作標簽。
3.跟家人一起熟悉垃圾的分類,并動手實踐。
隊員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小手拉大手,讓垃圾分類在所有隊員的帶動下,走進每個家庭,進一步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
關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建議書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