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前路匯聚改革正能量精選(一)
黨建引領前路匯聚改革正能量精選(一)
【導語】:確定今天的方針,設置明天的路線,存儲堅定的信念,粘貼無悔的誓言,復制優秀的楷模,打印高尚的境界。那么,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于黨建引領前路匯聚改革正能量的黨建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黨建引領前路匯聚改革正能量】一
虎山路街道是李滄區所轄社區最多的街道。工作中,街道黨工委區分情況、分類指導,充分發揮一線指揮部作用,把社區黨支部的戰斗堡壘搞堅強、黨小組的前沿組織完善好、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發揮好,維護群眾利益,凝聚發展力量,使民主協商在基層落地生根。一是充分發揮黨支部在民主協商中的核心統領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于社區協商各個環節,不斷加強協商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以黨內民主帶動和促進社區民主協商發展,提出“有事您說不怕煩,搭建平臺找資源;定準方向服務好,商討研究解民難;量化問題?;卦L,畫好黨群同心圓”工作理念,確保協商中支部作用的有效發揮,確保社區協商的正確方向。二是充分發揮黨小組在民主協商中的前沿組織作用。組織動員居民和各方力量廣泛參與社區協商實踐,切實保障協商各方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找到滿足居民意愿與法規要求的最大公約數。三是充分發揮黨員在協商民主中的示范帶動作用。以黨內民主帶動和促進社區民主協商發展,發揮好黨代表密切聯系社區居民的積極作用,帶動居民共同參與到民主協商中來。四是充分發揮居民在協商民主中的主動參與作用。設立“百姓議事員”,深入居民區收集匯總居民反映的問題和意見,形成社區公共事務議題。通過“自下而上”的社區公共事務議題產生機制,把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協商議題,使社區內的協商民主更接地氣、更具實效,激發居民參與社區議事的內生動力,讓居民主動參與進來。
【黨建引領前路匯聚改革正能量】二
秋日,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苗圃里的“白葉一號”茶苗迎風搖曳。再過一段時間,1500萬株茶苗將被分批送往千里之外的西部34個貧困村,帶動更多人增收致富。
幾個月來,因為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重要指示,黃杜村和村里的“白葉一號”成了“網紅”。談起村民的初衷,村黨總支書記盛阿偉說得實在:“我們全村黨員群眾只有一個心愿,讓更多貧困村像黃杜村一樣,因茶而富,變綠為寶?!?/p>
黃杜村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原村黨支部書記盛阿林說,20多年前,黃杜村人均不足七分耕地,且多是零散的坡地,無論種麥還是種稻,產量都很低。
為了擺脫貧困,村黨支部想方設法找出路。1997年,經過反復論證,黃杜村適宜種植新培育出來的白茶。可當時村民的積極性不高,因為雖然白茶經濟價值可觀,但種植成本高、技術要求高、失敗概率高。面對村民的顧慮,黨員帶頭種起了白茶。在他們的帶動下,到2017年底,黃杜村白茶經營戶達325戶,經營茶園面積4.8萬畝,擁有省級以上馳名商標6個,年產值達4億余元。
“致富路上,不讓一個村民掉隊。”這是20余年來,一任又一任黃杜村班子許下的不變承諾。為把黨群創業互助工作制度化、常態化,2011年,村黨總支牽頭建立覆蓋全村黨員和困難群眾的黨群創業互助會,針對性開展創業扶助、抱團致富。
很多村民在黨群創業互助會的幫助下起步,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截至目前,黃杜村黨群創業互助會累計為黨員群眾擔保融資1000余萬元,幫助100余戶茶農集中加工銷售。黃杜村人的共富之路越走越寬,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1年的1.95萬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3.61萬元。
村里黨員群眾富起來了,周邊的鄉里鄉親也不能落下。黃杜村黨總支依托白茶產業核心區優勢,聯合中茶所、浙茶集團和周邊村黨組織一起組建安吉白茶產業黨建聯盟。2017年,溪龍鄉白茶銷售收入達6.2億元,其中黨建聯盟指導下的溪龍青年創業聯盟,年銷售收入達6000余萬元。
“我們黃杜村能有今天,有一個堅強的村黨組織是關鍵?!崩宵h員田阿毛說,黃杜村已經形成一套完善的民主議事決策管理機制,黨員干部入駐四個片區,落實工作、推進項目,組織群眾議、領著群眾干。黨員干部的優良作風,醇化了民風,凝聚了民心。
【黨建引領前路匯聚改革正能量】三
“今天,黨支部組織全體在家黨員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大家冒著高溫清除河邊垃圾,以實際行動保護汨羅江,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近日,湖南平江縣三市鎮爽口村組織開展“‘雙爭’見行動,保護母親河”主題黨日活動,參加活動的預備黨員周密林這樣傾吐心聲。
今年以來,平江縣在77個縣直單位和542個村(社區)中,分別開展以“爭做優秀黨員,爭當崗位能手”和“爭創先進黨支部,爭做優秀黨員”為內容的“雙爭”積分紀實競賽活動,推進基層支部“五化”建設,促進黨員作用發揮。
突出規范性,組織生活嚴起來
“為有效解決基層黨建工作虛化、弱化、邊緣化的問題,切實防止組織生活流于形式,年初以來,我們在機關和農村黨組織中探索開展‘雙爭’積分紀實競賽活動,希望通過發揮黨組織的組織引領和共產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建強基層堡壘,樹優黨員形象,貼近實踐實際,服務中心大局。”平江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胡偉說。
為夯實基層黨建基礎,平江縣委組織部制定出臺了“雙爭”積分紀實競賽活動評分細則,將評分內容細化為基礎積分、黨建活動得分、獎勵加分和扣減分,基礎積分重點考核支部落實“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黨費繳納、組織生活會和黨員志愿服務等工作情況。各基層支部逐月上報支部和黨員積分臺賬,上級黨組織負責審核認定,縣委組織部最終核實復查,嚴格按照分月積分、季度排隊、全年總評的方式兌現獎懲,督促各基層黨支部嚴肅規范開展組織生活、發揮作用,示范激勵廣大黨員遵章守紀、創先爭優。
聚焦實效性,工作業績曬出來
在上半年“空心房”整治工作中,向家鎮抓住“雙爭”活動契機,發揮基層支部組織引領和黨員示范帶動作用,通過耐心講政策、幫助群眾搬東西、維護現場秩序,10天拆除“空心房”883棟,創造了“空心房”整治的“向家速度”。
“在支部領頭和黨員帶頭下,老百姓都敢闖敢干了!”安定鎮橫沖村村民自信地說。該村黨支部組織成立了民俗旅游專業合作社,通過“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為村組農戶創造了可觀收入。今年“五一”黃金周,全村共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增收90余萬元。該村黨支部二季度積分為25分,排名全鎮第三。
“雙爭”活動開展以來,該縣先后有木金鄉青芬村、石牛寨鎮石牛村等多個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村一躍成為全縣“治陋習樹新風”、村級服務平臺管用典型。同時,根據積分排隊結果,全縣共處置不合格黨員66名,對二季度排名靠后的6名基層支部負責人分別進行了約談。
彰顯示范性,黨員形象樹起來
“信息一定要認真核對,不然系統通不過?!痹缫堰^了下班時間,平江縣政務大廳里,58歲的戶政窗口民警喻堅松還在耐心輔導辦事群眾。本季度,老喻“雙爭”活動總積分達15分,排名支部第一,被評為“雙爭活動崗位能手”。“雙爭”活動開展以來,該中心設置“黨員示范崗”“群眾滿意窗口”,引導黨員率先垂范、爭當先進。上半年,該中心窗口干部出勤率100%,群眾滿意率98%。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該縣黨員在“雙爭”活動中,真心、貼心、暖心地服務人民群眾。
“多虧了老書記李望明一手一腳指導我養蜂?,F在我養了差不多40箱蜂,上半年已產蜂蜜600來斤,下半年順利的話,估計年收入可增加4萬來塊?!卑褰l黃蘇村的貧困戶曾勝保算起增收賬十分高興。在李望明等人的帶領支持下,該村有27人成為專業養蜂戶,養蜂1000余箱,年產值近100萬元。李望明被評為“雙爭活動先進個人”。
“雙爭”活動的開展,使平江組織生活規范規矩、戰斗堡壘鞏固加強、黨員形象更加鮮亮。半年來,全縣共有1600多個基層黨組織和3萬余名黨員,通過組建設立黨員義工隊、服務先鋒團、黨員示范窗口等,積極開展服務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環境保護等志愿活動;6600多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1.3萬余名貧困對象,幫助解決實際困難1.7萬多個;“七一”期間,評選表彰36個“先進支部”、240多名“優秀共產黨員”。
【黨建引領前路匯聚改革正能量】四
街道黨工委從社區實際出發,全方位統籌,立體式謀劃,盤活傳統儲備,整合新式資源,搭建多元化的社區公共議事平臺,使民情協商多維度開展、高效率運行。一是搭建陣地平臺。街道成立“民情協商俱樂部”,以專業社會組織為支撐,盤活“法律咨詢”“人民調解”“政務講解”“維權保護”“社工增能”“心理幫扶”等多支隊伍,為矛盾調處提供針對性服務,并對社區反饋上來的一些大問題進行集中解決。在社區成立“睦鄰中心”,依托專業社會組織培養社區骨干,尋找社區能人,發展社區熱心居民參與到社區治理中;運用“五老隊伍”“社區律師”“居民代表”對社區事務進行協商,了解居民需求,化解鄰里矛盾。二是整合資源平臺。探索社區民主協商“6+”模式,整合轄區企業、駐地單位、物業管理、社會組織、專業隊伍以及社區骨干等協商議事主體,積極引導轄區資源參與民情協商,并邀請利益相關方,定期組織開展社區事務協商座談會、社區協商議題成效評估會等,加強社區協商框架的完善和社區治理創新,推進社區協商主體多元化。三是建立網絡平臺。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既促進居民廣泛、充分參與,又避免“人情因素”對協商效果的影響。制作“民情協商”小程序,使在外的社區居民隨時可以網上協商,產生歸屬感。規劃網上“學習角”,定期發布常用的法律法規讓居民自學增強素質。將成功案例拍攝成“微課”,讓身邊典型現身說法,增強代入感和民情協商的說服力。
【黨建引領前路匯聚改革正能量】五
通過實地走訪、社區訪談、科學評估等形式,對街道居民訴求和社區問題進行梳理分類和匯總,明確“五類”問題事項,按照“老社區用老鄰居處理老問題、新社區用新隊伍解決新矛盾、專業事找專業人專業手法解決”的方式梯次處理,促進問題多渠道、模塊化解決。一是建立重大事項協商機制。充分發揮社區區域化黨建聯動平臺作用,針對社區重大事項,在黨組織主導下,聯動物業、駐社區單位、黨員代表、少數民族代表等進行廣泛協商,讓居民決策,并建立決策咨詢機制,邀請民主黨派作為評估員,提供智力支持和資源支持,為其保駕護航。二是建立難事協調解決機制。針對社區難點、熱點問題,完善合作共建機制,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的基礎上,邀請民主黨派作為協調監督員,組織相關利益方進行協商討論,促進社區難事能夠合理、科學、規范的解決。三是建立急事快速應對機制。在完善“定人、定責、定時、定效”工作法的基礎上,啟動快速應急系統,動員黨員、民主黨派、群眾積極開展協商,制定完善應對方案,及時有效解決社區急事。四是建立愁事專業匹配機制。根據專業匹配原則,發揮社會組織專業優勢和民主黨派資源優勢,加強對社區內“愁事”的專業解決。五是建立雜事多元推進機制。發揮資源優勢和社會組織的動員優勢,建立完善社區服務體系網絡,針對社區雜事、小事等事項,根據問題的特性調配資源進行有效處理,將鄰里之間的小情緒、小火苗消除在源頭,成為矛盾糾紛的“減壓閥”和“滅火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