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辦公文秘 > 方案大全 >

    中班數學教學活動設計方案【8篇】

    時間: 思欣29999 分享

    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抓住幼兒階段大腦發育的黃金年齡,對幼兒進行循序漸進的訓練,使其形成較強的發散性、逆向性等思維。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數學教學活動,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歡迎閱讀。

    中班數學教學活動設計方案【8篇】

    中班數學教學活動1

    活動意圖:

    電話是現代溝通工具,又是幼兒熟悉的物品,并且電話號碼蘊含了豐富的數知識和經驗。中班的孩子剛剛從小班升上來,由于電話號碼都是9以內的數,數點對應也是中班幼兒需要逐步掌握的,將電話號碼和數活動有機整合。因此設計了此次數學活動《家中的電話號碼》。讓孩子們了解家里的電話對其產生一定的興趣,知道電話號碼是由數字組成的。在游戲中嘗試數與點對應,了解并積累有關數經驗。

    活動目標:

    1、知道電話給人們帶來的方便與好處。

    2、運用數、物、點對應經驗,知道朋友電話號碼。

    活動準備:

    1、各種打電話的場景畫面。

    2、記錄家中的電話號碼、0----9數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談論并出示電話記錄紙

    1、電話有什么用?

    小結:電話可以讓我們和好朋友互相聯系,分享彼此的快樂。

    2、記住家中電話號碼有什么好處?

    小結:如果迷路,在幼兒園里身體不適,都可以打電話到家里。

    3、介紹幼兒園電話,數數有幾個數字,記住幼兒園電話有什么用。

    小結:如果生病了,可以打電話給老師。如果爸爸媽媽有事要晚點來接我們,也可以打電話給老師。

    二、解讀電話記錄紙

    我們如果想和班級里的好朋友打電話就要知道他們的電話號碼。

    了解電話記錄紙:我們可以用花紋、點點、小棒變成數字,來記錄每個小朋友的電話號碼,數一數一共有幾個,然后找到相應的數字貼在它的下面,就能把電話號碼變成數字,知道好朋友家里的電話.

    三、幼兒操作

    每人一份電話號碼紙,把電話號碼中的點子變成數字。

    四、分享交流

    模擬按記錄紙上的電話號碼撥號,如正確,對方即用鈴聲表示打通;如錯誤,則共同檢查錯在哪個數字上,該怎么變。

    中班數學教學活動2

    活動目標:

    1、認識6以內的序數,并感知序數的方向性。

    2、能夠正確運用“第幾”來表示物體的順序。

    活動準備:

    1、能調頭的火車圖片一幅(畫有6節車廂,分別為紅色、藍色、黃色、綠色、紫色、粉色)、數字卡1-6(1套)。

    2、小動物圖片6張(小熊、小豬、小狗、小雞、小貓、小兔)。

    3、電腦、投影儀、投影幕、

    4、記錄表若干、電影票若干、水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小動物坐火車旅行”,幫助幼兒認識“6”以內的序數。

    (1)教師出示火車圖片(火車頭朝左),引導幼兒觀察。

    導語:“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準備乘火車去旅行。現在火車開來了。”

    提問:

    ①這輛火車有幾節車廂?(6節)

    ②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③第一到第六節車廂分別是什么顏色的?(看序號說顏色)

    ④綠顏色的車廂是第幾節?數字幾來表示?……(看顏色說序號)

    (2)教師邊出示小動物圖片邊提問:

    ①哪些小動物都來乘車了?(小熊、小豬、小狗、小雞、小貓和小兔)。

    ②小動物們分別坐在第幾節車廂呢?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從哪邊開始數的?(從左到右)

    (3)玩游戲:“我來問、你來答”,復習鞏固從左到右1至6的序數。

    教師:“___,我問你,小白兔在第幾節?”

    幼兒:“金老師,我來答,小白兔在第2節。”

    教師:“___,我問你,第3節坐著誰?”

    幼兒:“金老師,我來答,第3節車廂坐的是小狗。”

    2、引導幼兒感受不同方向物體的排列次序。

    教師:“小動物們玩得真高興,它們又要出發了。(變換火車方向,車頭朝右)請你們看一看現在小豬坐在第幾節車廂?原來小豬坐第幾節車廂啊?為什么變了呢?”

    教師小結:火車調頭了,數的方向不同了,小動物排列的次序也就變了。

    3、指導幼兒個別操作,學會用第幾層、第幾號的形式來表示動物的住處。

    (1)利用多媒體展示出一幢六層的樓房,引導幼兒觀察并了解上下的空間關系。

    提問:

    ①樓房一共有幾層?用數字幾來表示?

    ②第一層在哪里?(下面)

    ③數樓房要從哪兒開始數?(從下往上)

    教師小結:我們數樓房時應該從下往上數。

    (2)讓幼兒學會用第幾層、第幾號的形式來表示動物的住處。

    引導語:“小動物們都累壞了,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小朋友們找一找小熊住在幾層、幾號?用數字怎么表示呢?……(小狗、小雞、小貓、小兔)”并與幼兒一同給其他剩下的小動物找家。

    (3)幼兒操作活動:幫小動物們的家都貼上門牌號碼

    引導語:“哎呀……小豬在哭,怎么回事?我們一起問問它:小豬小豬你為什么哭呀?”

    ①教師與幼兒一同觀察討論,找到小豬的家,并給寫上門牌號。

    ②出示記錄表并示范講解寫法,重點指導把小動物們的門牌號碼寫在記錄表上,記錄下相應的層數和房間號要對應相應的數字。(附表)

    4、游戲:“看電影”

    (1) 教師講解游戲規則:提供4排,每排為紅、黃、藍、綠顏色的椅子,每排的椅子靠背上貼有數字號碼1-6。

    教師給每位幼兒發一張紅、黃、藍、綠顏色的電影票,每張電影票上寫有座位號碼。幼兒根據電影票上的顏色和座位號,找座位。

    教師引導:先讓幼兒仔細觀察電影票的顏色,找相應顏色的排,再根據電影票上的座位號找座位。

    (2)幼兒自由取票找座,觀看動畫片〈小鯉魚〉。

    活動延伸:

    1、在活動區投放可以排列序數的材料供幼兒進行操作。

    2、在日常生活中,如站排、戶外游戲時滲透序數。

    中班數學教學活動3

    設計意圖:

    圖形在孩子們現實生活中到處可見,世界上各種物體都是由各種形狀和它們的變體而構成。小班的時候,孩子們就認識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長方形。當我們把各種圖形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他們就能自發的用稚氣的小手拼出很多物體,為了滿足孩子們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設計這一活動,旨在讓幼兒更好地掌握圖形的基本特征,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已經學過的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梯形和橢圓形的認識。

    2、在了解這幾種圖形基本特征的基礎上,能創造性地進行圖形的組合拼搭。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發展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用廢舊的彩色紙片剪成的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梯形和橢圓形圖片若干,幼兒人手一套圖片、膠水、白紙

    活動過程:

    (一)復習對圖形的認識

    出示各種圖形,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小朋友回答后,貼到黑板上,教師有意識的把出示的圖形組合成一副畫面,讓幼兒觀察。現在老師變成了一個魔術師,把圖形組合成了一個太陽、一座房子、一個蘑菇等圖形。

    (二)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⒈點擊房子。引導幼兒觀察。提問:這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⒉點擊小雞、太陽、房子、蘑菇方法同上。

    (三)運用圖形自由拼搭物體

    老師想把這幅圖片送給我們的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嗎?你們想不想像老師一樣也做一名魔術師,用圖形組合成一幅圖片或者一件物品,送給你們最親最愛的人?幼兒自由拼物體,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老師拼的不一樣。

    (四)運用物體組合畫面

    演示多媒體課件[其內容在拼物體的基礎上,把物體組合成畫面。]

    1、出示畫面⑴提問:這幅畫是由哪些物體拼成的?⑵老師鼓勵幼兒用自己的理解把這幅畫編成故事講述。

    2、幼兒用手中的圖形自由組合畫面,鼓勵幼兒勇敢地、大膽地、毫無顧慮地按自己的想法去組合物品或者畫面,送給最親最愛的人。

    3、請個別有代表性的幼兒拿作品到前面,讓他說出他拼的圖片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并把制作理由講給大家聽。

    4、教師積極評價,活動結束。

    中班數學教學活動4

    活動目標:

    1、學習根據圖形的不同顏色進行有規律排序。

    2、發現顏色的排序的規律,并能夠根據規律繼續排序。

    3、嘗試自己設計不同顏色的排序規律,感受規律美,體驗排序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彩筆,多種顏色的卡紙。

    活動過程:

    一、引題激趣--認識排序。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王老師要帶你們去參觀小兔子的家,你們想不想去啊。哇!小兔子的家可真漂亮啊,我們一起來看看。

    我們現在來到了小兔子家的客廳,咦?客廳墻上的瓷磚可真漂亮啊,你們看看,在上面看到了什么?有哪些顏色?它是按照怎么樣的順序來的啊?這種按一定規律排列的方法,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排序。

    二、加深了解--探索排序。

    現在小兔子家的廚房也想像客廳一樣在墻上貼上漂亮的瓷磚,可是小兔子很煩惱不知道要怎么去貼,小朋友們一起來幫幫它好嗎?展示紙板,讓幼兒根據排序的顏色將后面的空白處涂上對應的顏色。

    教師巡回指導

    三、經驗提升--設計排序。

    那現在,王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來當小小設計師,為小兔子的房間設計出漂亮的瓷磚。如果請你來設計,你會用到哪幾種顏色?是怎么排列的?

    幼兒操作擺放顏色卡片,(教師選擇集中較好的排列,用手機拍下,傳到多媒體上播放),看!我們班的小朋友設計了這么多漂亮的瓷磚,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瓷磚用到了哪幾種顏色,是如何擺放的。

    四、知識拓展--生活延伸。

    小兔子很感謝小朋友的幫忙,邀請我們一起來跟小兔子跳舞,聽聽音樂,其實我們也可以用舞蹈的動作來表示排序,來看看王老師的動是如何有規律的重復。

    小朋友們也一起來試試,你還可以設計出怎么樣的動作,做出來。

    五、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真棒!跳得累了,我們一起回教室喝點水,休息下吧。

    中班數學教學活動5

    活動目標:

    1、感受歡快的音樂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蟲的動作。

    2、喜歡聽音樂做游戲。

    3、懂得青蛙是保護莊稼的益蟲。

    活動準備:

    1、農田背景一幅,紙制害蟲若干,青蛙胸飾人手一份,音樂磁帶、錄音機。

    2、活動前讓幼兒認識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律動:教師份青蛙媽媽,幼兒扮青蛙寶寶,寶寶和媽媽一起隨著音樂做律動愉快地進教室。

    2、發聲練習:1 2|3 4|5 6 5|5 4 3 2| 1 - 我是 一只小青蛙 呱呱呱呱 呱

    (二)基本部分

    1、 復習歌曲《青蛙捉害蟲》

    2、 提問:1)寶寶先想一想,捉害蟲的時候,為什么動作要輕,不能發出聲音?

    2)寶寶做給媽媽看一看,你是怎樣捉害蟲的?(讓幼兒用形體表現)

    3、 教師示范青蛙捉害蟲動作要領。

    1) 青蛙跳:兩腳分開,兩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張開,輕輕跳。

    2) 捉蟲動作:蹲下來,兩臂在體前伸直,手觸地,腿分開,眼睛盯住蟲子,輕輕跳過去捉害蟲。

    4、 幼兒在教師指導下,練習兩遍青蛙跳和捉害蟲動作。

    5、 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1) 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2) 幼兒在教師指導下做游戲兩遍。

    音樂開始,幼兒唱歌小青蛙捉害蟲,唱完后,做模仿動作青蛙跳,來到農田,蹲下來,做捉蟲準備。當教師說輕輕跳過去捉害蟲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蟲的姿態,靠近害蟲跳躍,捉住害蟲,假裝吞食。

    (三)結束部分教師小結,做律動小青蛙離開教室。

    中班數學教學活動6

    活動目標:

    1、準確感知9的數量,認識數字9。

    2、能將相等數量的物體放到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關系。

    3、能按活動的要求檢查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1、事物卡片若干(6只青蛙、6只白鵝;7只鴨子、只烏龜;8只蝌蚪、8條魚;9條金魚、9只蝦)

    2、實物卡片和點子卡片20套3、幼兒用書活動過程:

    1、目測接數池塘里的動物。

    (1)教師(分別出示實物卡片):春天到了,許多小動物都出來了,有哪些小動物 ?它們各有多少?你是怎么數出來的?怎么樣數能又快又對?

    (2)引導幼兒用目測接數的方法判斷出每種動物的數量。

    2、把數量相等的小動物放在一起。

    (1)師:小動物們要玩游戲了,它們要和數量一樣多的小動物一起玩,誰愿意來幫它們找一找?(請個別幼兒來找一找)

    (2)請幼兒示范將數量相同的卡片擺在一起,引導幼兒說一說6只白鵝和6只青蛙一樣多 ……

    (3)師:每隊小動物想找一個數字做朋友,它們應該找誰呢?

    (4)出示數字卡片,請幼兒匹配數卡。

    3、認識數字9.

    (1)師:三隊小動物都找到了數字朋友,還有哪隊小動物沒有找到數字朋友?那它們應該找數字幾來做朋友呢?

    (2)師(出示數字9):這是數字幾?它是什么樣子?像什么?它還可以表示什么?

    4、幼兒操作活動。

    (1)找出數量相等的動物。

    (2)兩邊一樣多。

    (3)數物拼版。

    5、評價活動。

    分別請幼兒介紹每個活動的情況,引導其他幼兒對應檢查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中班數學教學活動7

    【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對數的形成、點數已有粗淺的經驗,本活動通過“紙寶寶找家”的游戲情景,引導幼兒在游戲和操作中,學習、理解7的數數與形成,懂得兩數多一少一的關系,促進幼兒數字概念的形成,激發幼兒對生活中的數字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形成,知道6和7之間多1、少1的關系,理解7的實際意義。

    2、能運用多種比較多少的方法比較6、7兩數的多少。

    3、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快樂的紙寶寶》7個材料不同的紙寶寶,若干大數字卡片1以及1—10;每人一套操作學具(7座小房子、7個紙寶寶);音樂《找個朋友抱一抱》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快樂的紙寶寶》,復習6的點數。

    提問:瞧,誰來了?來了幾個紙寶寶?(引導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

    二、出示各種顏色的“紙寶寶”,引導幼兒認讀數字7,學習7的形成。

    1、學習7的形成,理解7的實際含義。

    提問:又來了一名紙寶寶,現在一共有多少個紙寶寶?數字7像什么?7還可以代表什么?

    小結:7像鐮刀,7可以表示任何7種物品。

    2、觀察不同顏色的“紙寶寶”,知道7里面有7個1。

    提問:請你仔細觀察,這7個紙寶寶有什么不同?

    小結:每種顏色有1個紙寶寶,7中顏色就有7個紙寶寶,7里面有7個1。

    三、出示“紙寶寶找家”圖片,引導幼兒操作實踐,理解6、7兩個數字之間的關系。

    游戲一:幼兒操作“找到和自己顏色一樣的家”,提問:紙寶寶找到家了嗎?怎么幫助沒有找到家的紙寶寶?(理解6和7之間多1、少1的關系)。

    小結:6比7少了1,7比6多了1。

    游戲二:幼兒操作“紙寶寶吃水果”進一步鞏固6、7兩數的關系。

    教師敲響小鼓,請為紙寶寶拿比敲的次數多1的葡萄;第二次游戲,請為紙寶寶拿

    比敲的次數少1的草莓。

    四、引導幼兒玩游戲“抱一抱”,結束活動。

    教師播放音樂,音樂停止,教師說出數字,或比數字多1少1,幾人抱一起。

    中班數學教學活動8

    活動背景

    在開展了《我們身邊的科學》這個主題中的“圓圓和方方”、“會變的圖形”、“拼圖形”等活動后,幼兒對物體的形狀產生了濃厚的觀察興趣。一天,我帶領幼兒到園外的小公園散步,看門的爺爺將自動伸縮門打開,一個細心的孩子發現門上有很多平行四邊形,隨著門的開關而變大變小,于是就興奮地嚷起來。經他一嚷嚷,很多幼兒都圍了上來,對這扇門產生了濃厚的探索興趣。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記錄活動,讓幼兒感知三角形是最穩定的一種形狀,而四邊形等形狀會變形。

    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結果,培養細心操作的習慣。

    3.讓幼兒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體就是利用了形狀的穩定或不穩定性原理。

    活動準備

    做好的三角形、四邊形每組若干,筷子、橡皮筋、記錄表若干,投影儀,自行車、大吊車、鐵塔、照相機三角架的圖片。

    活動過程

    1.以自動伸縮門的事例引出課題。

    “幼兒園的大門能自動拉長、縮短,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

    “因為通電了。”

    “門有彈性。”

    “我看到門那邊有個平行四邊形,本來是大的,門開的時候就變小了。”

    “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試驗,看看是怎么回事。”

    (幼兒還不能理解其中的原理,只有一個女孩子看到了門上的那些平行四邊形。不過,對于伸縮門的好奇使他們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這就很好地激發了幼兒的興趣。)

    2.教師出示用橡皮筋綁好的三角形和四邊形,請幼兒說說是什么形狀,然后進行拉、擠,看看會發現什么現象。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這個正方形我一拉就變成扁扁的了。”

    “我拉不動三角形,三角形很牢。”

    (在這個環節中,幼兒初步感知了各種形狀在拉、擠之后,有的會變形,有的不會變形,為接下來的記錄活動奠定了基礎。)

    3.出示記錄表,講解記錄要求:操作后,在穩定的形狀后面打勾,不穩定的形狀后面打叉。還可以運用老師提供的橡皮筋和筷子,制作不同的形狀,看看這些形狀是否穩定,也在表中記錄下來。然后請幼兒操作,教師重點對幼兒在記錄和繞線中出現的困難加以引導和幫助。

    (幼兒基本都能分辨出什么形狀穩定,什么形狀不穩定。幼兒普遍對制作各種形狀非常感興趣,但是操作起來比較困難,只有一小部分幼兒能獨立地用橡皮筋將筷子連成五邊形、六邊形,而且發現這些圖形也都不穩定。)

    4.展示個別幼兒的作品,請幼兒說說自己做了一個什么形狀,是否穩定。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結果。

    (在講述過程中,幼兒都認為三角形是最穩定的,其余圖形在拉擠之后都變形了。)

    5.引導幼兒討論并操作:怎樣可以使四邊形、五邊形等形狀也變得穩固。

    (在探索中得出正確結論的孩子并不多,但是通過操作,孩子們增強了感性經驗,這遠比老師說一個結論來得印象深刻。后來在老師的暗示下,孩子們基本都知道只要添上幾根筷子,讓多邊形變成若干個三角形,就可以穩定了。)

    6.請幼兒聯系生活,說說什么東西構造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

    “上次我們看到的自動伸縮門,上面有一個個平行四邊形,開門的時候,平行四邊形變窄,關門的時候又變寬了,非常方便。你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東西運用了三角形穩定、四邊形不穩定的原理嗎?”

    7.看投影,了解相關知識(自行車、大吊車、鐵塔、照相機三角架等圖片)。

    (看了圖片,幼兒了解到原來生活中有這么多的東西利用了形狀的穩定和不穩定性,感到非常好奇,為課后的延伸活動奠定了基礎。)

    延伸活動

    1.請幼兒平時多注意一下,生活中還有什么物品的構造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

    2.在探索區提供筷子和橡皮筋,供幼兒繼續探索形狀的奧秘。


    中班數學教學活動設計方案【8篇】相關文章:

    中班數學活動方案設計【5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方案組織方案5篇

    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教案設計方案

    幼兒數學教學方案精選5篇

    幼兒園數學區活動方案【5篇】

    幼兒數學教學方案2020幼兒園教案大全

    幼兒中班數學怎么教

    大班數學教學活動策劃方案5篇

    大班數學教學活動設計方案5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活動設計方案

    6771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草莓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美女网站免费福利视频|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久久国产精品女| 污视频app网站|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www|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岛国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永久在线免费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 色五五月五月开| 天下第一社区视频welcome| 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办公室系列观看丝袜|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视频在线免费观看资源|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一道本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字幕一中文在线综合|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 奇米第四色在线播放|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高清日本撒尿xxxx|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久女久|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 国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