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屈原故里導游詞范文
湖北省秭歸縣是中國戰國時代楚國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鄉,也是楚文化發源地之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湖北屈原故里導游詞范文,歡迎借鑒參考。
湖北屈原故里導游詞(一)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宜昌!
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沒有:來湖北是看四人,也就是詩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農架野人)和死人(荊州博物館的西漢軟體男尸)。而在我們美麗的宜昌就有三人旅游線,也就是詩人、美人和野人。由此可見,宜昌是湖北的精華,今天我們將要去游覽的就是精華中的精華——詩人和美人的故鄉,也就是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秭歸。
趁現在還沒到目的地,我先對你們簡要的介紹一下秭歸吧!
秭歸地處湖北省西部,長江西陵峽畔三峽工程壩上庫首,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里,也是歷史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鄉。
秭歸歷史悠久,是楚文化發祥地之一。境內現存許多關于屈原的遺跡和傳說,如歸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紀念館、屈原故里牌坊和樂平里的“三間八景”以及紀念屈原的龍舟競渡、民俗歌舞等。
秭歸的名勝多與屈原有關,秭歸縣城東門外,矗立著一高大的牌坊,上書“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末若手書。旁邊還有兩塊石碑,分別刻“楚大人屈原故里”和“漢昭君王嬙故里”。秭歸與香溪之間有一沙灘,傳說是屈原遺體安葬處,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最早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
每年端午節,秭歸人民都要在屈原沱上賽龍舟。這一撫慰屈原忠魂的古俗世代相傳并延至今日。
連秭歸地名的由來,傳說都與屈原有關。屈原投江后,其姐女嬃趕到汨羅江,將弟遺體打撈起來,親自護送回家鄉。屈姊那深深親情使鄉親們大為感動,因而將縣名改為“姊歸”,后來“姊”演變為“秭”了。
屈原的遺跡和傳說特別多,古人曾集為“八景”,諸如照面井,讀書洞,玉半三丘等。屈原祠重新修繕后,內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紀念館,屈原墓,屈原詩文碑廊。
湖北屈原故里導游詞(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姓胡,你們可以叫我胡導,在這一天里,你們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找我,我會竭誠為大家服務。
今天我們參觀的是屈原故里。這里是5A級旅游景點,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為了紀念屈原而建成的。請大家隨我一起踏上美好的“屈原故里”之行吧!
一進景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這一座座巍峨的建筑——屈原祠。大家跟著我走到第一層,這里刻著“梅蘭竹菊”四君子,這是為了紀念他愛國主義的精神。這上面還刻著他寫的詩:《離騷》、《九哥》、《天問》……大家緊跟著我來到第二層。左邊可以看到屈原世系族譜和他相關的故事。右邊有講述屈原勵精圖治、忠肝義膽的故事。現在大家跟著我的腳步來到第三層。左邊有《屈子遠游圖》、《端午祭掃圖》、《九哥》的圖片;右邊有拋灑粽子、賽龍舟等照片。
大家跟著我繼續參觀,我們現在去往皮影戲館。皮影是我國文化遺產非常珍貴的文化資源。請大家休息片刻,欣賞一下皮影戲,再繼續出發。
怎么樣?皮影戲是不是很有趣?請繼續跟著我往里面走,這里就是讀書洞。這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種頑強學習、虛心的習慣而建成的一個石洞。
據說以前屈原看自己家族快滅亡,就投江自盡了,人們為了不讓魚吃了他的尸體,就把飯團丟進江里,所以現在五月初五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成的一種習俗。
好了,朋友們,屈原故里游玩就此結束了,謝謝您的支持與配合,下次再見!
湖北屈原故里導游詞(三)
這里是秭歸縣香爐坪,大家請抬頭看那座高高的牌坊,坊額上鐫有郭沫若的手書“屈原故里”。
秭歸歷史悠久,是楚文化發祥地之一。境內現存許多關于屈原的遺跡和傳說,如歸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紀念館、屈原故里牌坊和樂平里的“三間八景”以及紀念屈原的龍舟競渡、民俗歌舞等。屈原的遺跡和傳說特別多,古人曾集為“八景”,諸如照面井,讀書洞,玉半三丘等。屈原祠重新修繕后,內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紀念館,屈原墓,屈原詩文碑廊。
秭歸山川秀麗,風景如畫。西陵峽雄奇壯美,還有清澈的香溪河,梭秀的九畹溪、險峭的五指山、神秘的棺木巖更是令中外游客為之傾倒。這些自然景觀與展示屈原文化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由秭歸出發, 可西進“小三峽”漂流,東到三峽大壩和葛洲壩流覽,南入“長陽人”家鄉作客,北去昭君故里及神農架探密。 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新建到大壩一公里處的秭歸新縣城將會成為集三峽大壩雄姿、高峽平湖風光、屈原故里風情、庫區移民新城為一體的旅游觀光勝地和三峽地區最大的旅客集散中心。
湖北屈原故里導游詞(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姓胡,你們可以叫我胡導,在這一天里,你們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找我,我會竭誠為大家服務。
今天我們參觀的是屈原故里。這里是5A級旅游景點,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為了紀念屈原而建成的。請大家隨我一起踏上美好的“屈原故里”之行吧!
一進景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這一座座巍峨的建筑——屈原祠。大家跟著我走到第一層,這里刻著“梅蘭竹菊”四君子,這是為了紀念他愛國主義的精神。這上面還刻著他寫的詩:《離騷》、《九哥》、《天問》……大家緊跟著我來到第二層。左邊可以看到屈原世系族譜和他相關的故事。右邊有講述屈原勵精圖治、忠肝義膽的故事。現在大家跟著我的腳步來到第三層。左邊有《屈子遠游圖》、《端午祭掃圖》、《九哥》的圖片;右邊有拋灑粽子、賽龍舟等照片。
大家跟著我繼續參觀,我們現在去往皮影戲館。皮影是我國文化遺產非常珍貴的文化資源。請大家休息片刻,欣賞一下皮影戲,再繼續出發。
怎么樣?皮影戲是不是很有趣?請繼續跟著我往里面走,這里就是讀書洞。這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種頑強學習、虛心的習慣而建成的一個石洞。
據說以前屈原看自己家族快滅亡,就投江自盡了,人們為了不讓魚吃了他的尸體,就把飯團丟進江里,所以現在五月初五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成的一種習俗。
好了,朋友們,屈原故里游玩就此結束了,謝謝您的支持與配合,下次再見!
湖北屈原故里導游詞范文相關文章:
10.三峽導游詞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