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細則(2)
江西省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細則
脫貧攻堅的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夯實組織基礎。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嚴格執行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切實加強貧困地區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使其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
——堅持政府主導,增強社會合力。強化政府責任,引領市場、社會協同發力,鼓勵先富幫后富,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
——堅持精準扶貧,提高扶貧成效。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必須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的問題,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切實提高扶貧成果可持續性,讓貧困人口有更多的獲得感。
——堅持保護生態,實現綠色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保護放在優先位置,扶貧開發不能以犧牲生態為代價,探索生態脫貧新路子,讓貧困人口從生態建設與修復中得到更多實惠。
——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繼續推進開發式扶貧,處理好國家、社會幫扶和自身努力的關系,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勞致富精神,充分調動貧困地區干部群眾積極性和創造性,注重扶貧先扶智,增強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
——堅持因地制宜,創新體制機制。突出問題導向,創新扶貧開發路徑,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創新扶貧資源使用方式,由多頭分散向統籌集中轉變;創新扶貧開發模式,由偏重“輸血”向注重“造血”轉變;創新扶貧考評體系,由側重考核地區生產總值向主要考核脫貧成效轉變。
如何進行脫貧攻堅
加大財政扶貧投入力度。發揮政府投入在扶貧開發中的主體和主導作用,積極開辟扶貧開發新的資金渠道,確保政府扶貧投入力度與脫貧攻堅任務相適應。
中央財政繼續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實現較大幅度增長,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各類涉及民生的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和中央預算內投資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傾斜。
加大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對扶貧的支持力度。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涉農資金要明確一定比例用于貧困村。各部門安排的各項惠民政策、項目和工程,要最大限度地向貧困地區、貧困村、貧困人口傾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根據本地脫貧攻堅需要,積極調整省級財政支出結構,切實加大扶貧資金投入。
從2016年起通過擴大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規模,增加對貧困地區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投入。建立健全脫貧攻堅多規劃銜接、多部門協調長效機制,整合目標相近、方向類同的涉農資金。按照權責一致原則,支持連片特困地區縣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圍繞本縣突出問題,以扶貧規劃為引領,以重點扶貧項目為平臺,把專項扶貧資金、相關涉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捆綁集中使用。
嚴格落實國家在貧困地區安排的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級和西部連片特困地區地市級配套資金的政策,并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投資補助比重。在扶貧開發中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模式。
加強財政監督檢查和審計、稽查等工作,建立扶貧資金違規使用責任追究制度。紀檢監察機關對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貪污挪用、揮霍浪費等違法違規問題,堅決從嚴懲處。推進扶貧開發領域反腐倡廉建設,集中整治和加強預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工作。貧困地區要建立扶貧公告公示制度,強化社會監督,保障資金在陽光下運行。
加大金融扶貧力度。鼓勵和引導商業性、政策性、開發性、合作性等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扶貧開發的金融支持。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向金融機構提供長期、低成本的資金,用于支持扶貧開發。設立扶貧再貸款,實行比支農再貸款更優惠的利率,重點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和貧困人口就業創業。
運用適當的政策安排,動用財政貼息資金及部分金融機構的富余資金,對接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的資金需求,拓寬扶貧資金來源渠道。由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發行政策性金融債,按照微利或保本的原則發放長期貸款,中央財政給予90%的貸款貼息,專項用于易地扶貧搬遷。
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分別設立“扶貧金融事業部”,依法享受稅收優惠。中國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要延伸服務網絡,創新金融產品,增加貧困地區信貸投放。
對有穩定還款來源的扶貧項目,允許采用過橋貸款方式,撬動信貸資金投入。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省級扶貧開發投融資主體。支持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貧困戶提供免抵押、免擔保扶貧小額信貸,由財政按基礎利率貼息。加大創業擔保貸款、助學貸款、婦女小額貸款、康復扶貧貸款實施力度。優先支持在貧困地區設立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
支持貧困地區培育發展農民資金互助組織,開展農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試點。支持貧困地區設立扶貧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支持貧困地區設立政府出資的融資擔保機構,重點開展扶貧擔保業務。積極發展扶貧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對貧困戶保證保險保費予以補助。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通過中央財政以獎代補等支持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保險發展。
加強貧困地區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支持貧困地區開展特色農產品價格保險,有條件的地方可給予一定保費補貼。有效拓展貧困地區抵押物擔保范圍。
猜您感興趣:
7.脫貧攻堅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