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范文 > 行政公文 > 條例 > 山東省旅游條例

    山東省旅游條例

    時間: 麗燕945 分享

    山東省旅游條例

      《山東省旅游條例》已于2016年11月26日經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后的《山東省旅游條例》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下文是山東省旅游條例,歡迎閱讀!

      山東省旅游條例最新版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規范旅游市場秩序,保護和合理利用旅游資源,促進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旅游綜合協調、旅游規劃和促進、旅游公共服務、旅游者的旅游活動、旅游經營者的經營活動以及相關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突出地方人文歷史、風俗民情、自然資源等特色,有效保護旅游資源,建設游客友好型社會環境,發展全域旅游,滿足大眾旅游需求,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旅游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將旅游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旅游綜合協調機制,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發展目標責任制,將旅游業發展納入對下一級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的考核體系,對為旅游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應當發揮綜合協調職能,做好本行政區域內旅游業的統籌協調、產業促進、規劃編制實施、整體形象推廣和監督管理等工作。

      發展改革、公安、財政、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農業、海洋與漁業、林業、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文明旅游宣傳教育,引導旅游者安全、文明、環保旅游,鼓勵旅游經營者開發和經營低碳、綠色、環保旅游產品,支持有關社會組織和志愿者開展旅游公益活動。

      第八條?? 旅游者的合法權益依法受到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旅游者應當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愛護旅游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游文明行為規范。

      第九條 旅游經營者和旅游從業人員可以依法成立或者參加行業組織。

      旅游行業組織應當在旅游主管部門的監督、指導下,制定行業規范,推進行業自律,開展培訓交流,加強誠信建設,維護會員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秩序。

      第二章 旅游規劃和促進

      第一節? 旅游規劃

      第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定期普查旅游資源,建立旅游資源數據庫,實行動態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旅游資源開展承載力評估,制定開發保護和恢復治理方案,保護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實現開發建設與生態保護和諧統一。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負責編制本行政區域的旅游發展規劃,征求上一級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意見后,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跨行政區域的旅游發展規劃,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征求相關行政區域人民政府意見后,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變更或者撤銷旅游發展規劃,應當報原批準機關同意。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本級旅游發展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向社會公布。

      第十二條? 編制旅游發展規劃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環境保護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等相銜接,突出地方特色,并公開征求社會公眾和專家的意見。

      有關部門在編制和調整與旅游業發展相關規劃時,應當征求同級旅游主管部門的意見。

      第十三條? 開發旅游資源應當符合旅游發展規劃,事先制定專項保護利用方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和傳統文化、歷史文物、風景名勝等旅游資源。

      有關部門在審批或者核準旅游資源開發項目時,應當征求同級旅游主管部門的意見。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旅游發展規劃,依法引導建設旅游度假區和旅游產業園區,引導旅游業集聚發展。旅游度假區、旅游產業園區的設立、建設和運營應當符合有關規定。

      ?

      第二節? 旅游促進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對旅游業的財政投入,統籌利用各類旅游發展資金和相關資金,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旅游公共服務和旅游整體形象推廣。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可以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形式,設立旅游發展股權投資引導基金,用于建設特色旅游項目,完善旅游配套設施等。

      第十六條 鼓勵各類資本參與本省旅游資源開發、建設和經營。

      經批準依法出讓國有旅游資源經營權的,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拍賣、招標方式進行;旅游經營者在經營期內違反旅游發展規劃,造成旅游資源嚴重破壞的,由當地人民政府依法收回旅游資源經營權。

      第十七條 好客山東是本省整體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品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圍繞好客山東品牌,整合旅游資源,培育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設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在重大外事、經貿、文化、科技、體育等活動中使用和推廣好客山東品牌。

      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旅游主管部門應當引入和推行國際旅游發展理念和服務標準,加強旅游交流合作,突出地方特色,發揮旅游企業主體作用,拓展國際國內旅游市場,以國際旅游帶動國內旅游發展。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執行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支持單位安排錯峰休假;鼓勵單位調整作息,為職工周五下午和周末休閑度假提供便利。

      省人民政府應當推動設立地方性節假日。

      第二十條 省、具備條件的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推動符合條件的口岸實施落地簽和過境免簽等入境便利政策,促進入境旅游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按照國家規定增設口岸入境免稅店和出境免稅店,促進旅游購物;鼓勵有關單位為旅游者購物提供金融、物流和咨詢等便利服務。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在年度土地供應計劃中統籌安排旅游業發展用地,重點支持重大旅游項目用地。

      鼓勵在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利用荒山、荒坡、荒灘、海島、采礦塌陷區等建設旅游項目;鼓勵采取入股、聯營、合作等方式依法進行旅游開發。

      第二十二條 省、設區的市和有條件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支持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加強旅游學科建設和旅游發展理論研究,發展旅游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培養旅游專業人才;引導和鼓勵相關學校與旅游企業合作,推動旅游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第二十三條 省人民政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旅游主管部門應當在服務質量、服務程序、設施設備、生態環保等方面制定標準,推動旅游經營者按照標準提高服務質量。

      鼓勵旅游經營者制定和實施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支持其申請企業質量體系認證和產品質量認證。

      第二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動旅游項目所有權和經營權進入權益類交易市場有序流轉,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開發旅游信貸產品,加大對小型微型旅游企業和鄉村旅游的扶持力度。

      鼓勵和支持旅游企業發展旅游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進入資本市場融資;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與旅游企業開發新型旅游消費信貸產品,開發符合旅游業特點和市場需求的保險產品與服務。

      第二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促進旅游業與工業、農業、商業、信息、城鄉建設、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等領域的融合發展,支持鄉村旅游、工業旅游、商務會展、體育旅游、郵輪游艇、自駕車房車、低空飛行等新業態和旅游裝備制造業發展。

      第二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快文化旅游項目建設,開發游學旅行、文化創意、演出演藝等旅游產品,支持博物館體系建設和展示服務,推進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齊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作與旅游融合發展。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發揮傳統中醫藥優勢,完善醫療、康體、休閑等基礎設施,鼓勵開發中醫保健、特色醫療、老年養生、療養康復等旅游產品,推動旅游業與養老養生相結合。

      第二十八條 沿海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可以發揮濱海優勢,加大海洋旅游基礎設施投入,推進海洋旅游航線建設和產品開發,發展海洋旅游。

      第二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支持有條件的景區、旅游度假區、旅游飯店、旅游購物商店、旅游娛樂場所等旅游經營者開放夜間旅游或者延長營業時間。

      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完善城市休閑度假設施和功能,保護和利用城市歷史文化建筑遺產,培育旅游特色街區,鼓勵興辦旅游休閑綜合體,開發休閑度假旅游產品,建設具有不同主題和特點的旅游休閑度假城市。

      ?

      第三節 鄉村旅游發展

      第三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突出鄉村特點和農民主體,組織實施鄉村旅游規劃,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相關休閑配套設施建設,改善環境衛生條件,推動鄉村旅游健康有序發展。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根據有關標準,規范鄉村旅游開發建設,保持傳統鄉村風貌,鼓勵和支持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個性突出的鄉村旅游產品。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扶持具備條件的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和移民庫區等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實現脫貧致富。

      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等有關部門應當加強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培訓,提高鄉村旅游服務水平。

      第三十三條 支持鄉村居民利用自有房屋、院落和承包地發展鄉村旅游,成立和加入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

      鄉村和城鎮居民利用自有房屋、院落或者其他條件依法從事旅游經營,享受國家、省扶持農業和服務業發展的有關優惠和獎勵;符合有關條件的,公安消防、衛生計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依法作出許可。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支持社會力量依法通過租賃、承包、合作、入股、加盟等方式,對旅游資源豐富的鄉村實施整體開發,投資建設精品民宿、鄉村酒店、農業公園、休閑農莊、鄉村文化生態博物館等鄉村旅游項目,研發鄉村旅游經典線路,培育特色品牌。

      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傳統村鎮的自然生態、原居環境和歷史文化遺存,規劃建設旅游特色村、旅游小鎮。

      ?

      第三章 旅游公共服務

      第三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建設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實現旅游公共服務覆蓋社區和鄉村;完善老年人和殘疾人旅游服務設施,建設老年人、殘疾人旅游無障礙環境。

      旅游主管部門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和社會力量參與旅游公共服務。

      第三十七條 支持省內外企業開辟本省至境內外主要客源地的航線,發展旅游支線航空;鼓勵企業開展旅游包機業務,增開國際、國內郵輪航線,開設旅游專列。

      設區的市和具備條件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設立旅游集散中心或者旅游者中轉站,完善設施和功能,推進機場、車站、碼頭等設施和市內交通的無縫銜接,實現多式聯運。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加快通往主要景區、鄉村旅游點、旅游特色村道路交通建設,配合旅游主管部門完善高速公路、國道、省道以及通往主要景區和重點鄉村旅游點旅游道路的旅游指示標識。

      第三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規劃引導,統籌推進旅游廁所建設,滿足旅游者需要。

      旅游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旅游廁所建設和運營的統籌協調,引入現代技術和第三方機構加強監督管理。

      景區、旅游度假區、鄉村旅游點、交通集散地等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旅游廁所及其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加強日常管理,保持整潔衛生。

      本省公共場所的廁所向社會免費開放。

      第三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應當設立旅游服務熱線并向社會公布,向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詢、旅游投訴、旅游提示等服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應當推進互聯網技術在旅游領域的應用,建立健全旅游信息庫和旅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在機場、車站、碼頭、城市廣場、景區、旅游購物場所等旅游者集中的公共場所設置旅游咨詢服務設施,向社會提供公益性信息咨詢服務。

      第四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當向社會免費開放。

      第四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等有關部門應當在法定節假日和其他旅游高峰期,發布重點景區的客流量和承載量、住宿和交通狀況、極端天氣預警、傳染病疫情信息等旅游服務信息。

      第四章  旅游經營

      第四十二條 旅游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應當標明真實名稱、經營范圍、服務項目、價格或者收費標準,向旅游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旅游產品和服務項目以及真實的旅游服務信息,公布旅游咨詢、投訴和救助電話,對旅游者的有關咨詢作出真實、明確的回答。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假冒旅游經營者的注冊商標、品牌、質量認證標志,或者冒用旅游經營者的名義從事旅游經營活動。

      未取得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的協會、學會、俱樂部、車友會、媒體、互聯網群等不得從事旅行社業務。

      第四十三條 旅行社組織旅游活動應當依法與旅游者訂立書面旅游合同;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外,不得要求旅游者提供其他證明。

      旅行社在旅行行程中不得擅自變更行程安排、旅游項目或者游覽時間。

      第四十四條 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接待和服務費用的不合理低價組織旅游活動。

      旅行社組織旅游活動不得指定購物場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經雙方協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響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

      旅行社與旅游者在旅游合同中約定安排購物場所和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的,應當以顯著的方式明示;未事先約定,旅游者要求安排購物場所或者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的,旅行社應當與旅游者簽訂補充協議。

      第四十五條 導游執業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釋旅游文明行為規范,引導旅游者文明旅游;不得誘導、欺騙、強迫或者變相強迫旅游者購物或者參加另行付費旅游項目。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導游執業的監督,建立導游服務評價和獎懲制度。

      第四十六條 推行景區專職講解員服務制度。提供講解服務的景區管理機構或者經營者,應當加強對講解人員的培訓、管理。

      隨團導游在景區講解時,應當遵守景區講解管理制度;景區經營者或者管理機構不得阻礙其講解服務。

      鼓勵具備條件的景區推行電子講解服務。

      第四十七條 景區經營者或者管理機構應當統一管理景區范圍內的旅游設施建設、服務質量和商品銷售、餐飲、住宿、演藝等經營活動,維護景區內公共秩序。

      鼓勵重點景區、旅游度假區等按照有關規定設置醫療服務點,為旅游者提供及時、必要的醫療服務。

      第四十八條 對景區、旅游飯店、旅行社等實行等級評定,等級評定結果向社會公布。未取得服務質量等級的,不得使用或者變相使用服務質量等級標志和稱謂。

      旅游主管部門應當吸納社會公眾作為義務監督員,加強對景區、旅游飯店、旅行社等旅游服務的監督。

      鼓勵旅游經營者利用互聯網技術等提升經營管理,向旅游者提供景區、旅游線路、交通運輸、氣象、客流量預警、餐飲住宿、購物、醫療急救等信息查詢和網上預訂服務。

      第四十九條 為旅游者提供游覽、休閑、度假等旅游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符合國家規定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有文字說明的,除中文外,還應當標注英文以及本地主要客源國文字。

      第五十條 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的門票以及景區內的游覽場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費項目,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收費項目已收回投資成本的,應當相應降低價格或者取消收費。

      景區應當在景區入口顯著位置,公告門票價格、另行收費項目以及免收或者優惠門票的對象、條件和標準。

      調整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門票價格,應當提前六個月公布;提高同一門票價格的間隔不得低于三年,提高幅度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限額。

      政府投資的景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殘疾人、老年人、現役軍人、未成年人和全日制在校學生等旅游者優惠或者免費開放。鼓勵社會投資的景區向上述旅游者優惠或者免費開放。

      第五十一條 景區接待旅游者不得超過景區主管部門核定的最大承載量。景區應當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入口公告牌、電子查詢機等方式公布景區最大承載量和實時客流量,制定和實施客流量控制方案,并可以采取門票預約、發布旅游建議等對景區客流量進行控制。

      景區客流量可能達到最大承載量時,景區應當采取引導旅游者、調整路線、暫停開放等措施,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報告。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協調有關部門采取交通管制、車輛疏導等措施,及時疏導、分流旅游者。

      景區主管部門核定景區最大承載量,應當確保旅游者安全,有效保護景區生態環境、文物安全等,保障旅游秩序。

      第五十二條 從事旅游客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相應資質、資格,按照旅游運輸合同提供運輸服務,不得擅自變更運輸路線、更換運輸車輛和船舶,不得超載運行。

      旅游客運車輛、船舶等應當投保法定強制保險,配備具有相應資格的駕駛人員和安全設施、設備,規范設置和使用導游專座,并在車輛和船舶顯著位置明示旅游客運專用標識、經營者和駕駛人信息、服務監督電話等事項。

      經批準從事旅游客運的車輛、船舶應當在核定經營范圍內運營;按照旅游合同和旅游包車合同、包船合同的行程安排,在車籍、船籍所在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間通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障礙。

      第五十三條 旅游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旅游安全責任制度,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旅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與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制定的相關應急預案相銜接,定期組織演練;旅游經營者組織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和財產安全的旅游活動,應當書面告知旅游者,并取得旅游者書面同意。

      旅游經營者經營涉及旅游者人身、財產安全的特種旅游項目,其設施、設備應當依法經檢驗、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每日投入使用前應當對設施、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定期維護保養并作出記錄。

      第五十四條 旅游經營者應當與其聘用的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并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用。

      旅游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工時和休息休假制度,保障勞動者的休息休假權利;根據行業特點和經營需要,不能實行標準計時的,可以依法申請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和不定時工作制等特殊工時制度。

      第五十五條 旅游經營者有權拒絕旅游者提出的違反法律、法規或者社會公德的要求。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非法獲取、使用或者披露旅游經營者的營銷計劃、銷售渠道、客戶名單以及其他商業秘密。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五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旅游聯合執法、綜合執法機制,加大旅游市場執法力度,維護旅游市場秩序。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履行旅游行政執法職責;公安、交通運輸、商務、文化、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價格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旅游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司法機關和有關行政執法機關、調解組織,應當依法及時處理旅游糾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五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旅游投訴統一受理轉辦機制,旅游、公安、交通運輸、商務、文化、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價格等部門應當及時處理旅游投訴。

      對旅游投訴實行首接負責制。旅游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接到旅游者的投訴,能夠當場處理的,應當當場作出處理決定;不能當場處理的,屬于本部門處理的事項,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決定受理的,應當自接到投訴之日起四十五日內作出處理決定,情況復雜的經行政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三十日作出處理決定,并回復投訴者;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向投訴者說明理由。屬于其他部門處理的事項,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移交有關部門,并告知投訴者,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回復投訴人和移交投訴的部門。

      第五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統一的旅游監督管理平臺,建設旅游經營者經營情況和導游從業情況信息庫,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旅游失信行為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機制,完善旅游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加強對旅游市場的服務和監督。

      第五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旅游信息公告制度,通過網絡、報刊等,定期公告旅行社和其他旅游經營者的開業、停業、名稱、經營范圍、服務質量等級變更以及取得、注銷、吊銷經營許可證和有關行政處罰等事項。

      第六十條 省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統計部門完善旅游統計指標體系,建立旅游發展評價標準,開展旅游產業運行監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應當組織開展旅游調查和統計分析,商務、公安、交通運輸、統計等有關部門應當配合做好旅游信息統計相關工作。

      旅游經營者應當依法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以及有關部門報送真實、準確、完整的統計信息;旅游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依法為旅游經營者提供的信息保密。

      第六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政府領導、部門監管、單位負責、社會監督的旅游安全保障機制,將旅游應急管理納入政府應急管理體系,建立旅游目的地安全風險提示等制度,營造安全的旅游環境。

      第六十二條 省人民政府建立省級旅游度假區評價考核機制。旅游度假區經評價考核不合格的,由省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者經整改仍不合格的,由省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報請省人民政府予以撤銷。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六十三條 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法律、行政法規已有處理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第六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未經批準以省級旅游度假區稱謂從事開發和經營活動的,由省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責令改正。

      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旅游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標明其真實名稱、經營范圍、服務項目、價格或者收費標準的;

      (二)向旅游者提供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旅游產品和服務項目的;

      (三)未依法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的統計信息的。

      第六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未被評定等級的景區、旅游飯店、旅行社等旅游經營者使用或者變相使用等級稱謂從事經營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被評定等級的景區、旅游飯店、旅行社等旅游經營者,經檢查不符合相應等級標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整改;經整改仍不符合標準的,降低或者取消其已經獲得的質量等級。

      第六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主管機關或者所在單位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拒不執行旅游發展規劃,造成旅游資源和旅游環境破壞的;

      (二)未按照旅游投訴統一受理轉辦機制規定處理旅游投訴的;

      (三)在法定節假日和其他旅游高峰期,未向社會發布重點景區的客流量、住宿和交通狀況等旅游服務信息的;

      (四)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六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未建立旅游投訴統一受理轉辦機制,以及未建立健全旅游聯合執法、綜合執法機制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責令改正。

      第七章 附則

      第六十九條 本條例所稱旅游業,是指從事組織、招徠、接待旅游者,為旅游者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娛樂、休閑、度假、信息等服務的行業。

      本條例所稱旅游資源,是指可以用于發展旅游業,具有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其他經濟社會資源。

      本條例所稱旅游經營者,是指景區、旅游飯店、旅行社、鄉村旅游點、旅游車船公司等從事旅游經營的單位和個人。

      第七十條 本條例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無資質不準“吆喝”旅游 《山東省旅游條例》元旦實施

      近日,省人大會修訂通過了《山東省旅游條例》,將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條例明確規定,對旅游投訴實行首接負責制,并規定3個工作日內有關部門必須對投訴事項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旅游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接到旅游者的投訴,能夠當場處理的,應當當場作出處理決定;不能當場處理的,屬于本部門處理的事項,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屬于其他部門處理的事項,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移交有關部門,并告知投訴者。決定受理的,自接到投訴之日起45日內作出處理決定,情況復雜的經行政負責人批準可延長30日作出處理決定;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向投訴者說明理由。

    猜您感興趣:

    1.旅游安全管理辦法

    2.旅游包車管理規定

    3.旅游安全管理實施辦法

    4.旅游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5.2017年最新旅游法實施細則解讀

    6.旅游法最新實施細則全文

    7.旅游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

    33446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99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欧美色图亚洲图片|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日韩精品武藤兰视频在线| 免费无码又爽又高潮视频| 欧美丰满白嫩bbw激情| 寂寞山村恋瘦子的床全在线阅读 | 韩日一区二区三区|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久久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а√8在线最新版在线|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男人的天堂免费a级毛片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smesmuu的中文意思|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任你躁国产自任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毛片免费观看| 在线看一区二区|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 欧美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色狠台湾色综合网站| 嫩草影院www|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爱搞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在线|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影音先锋人妻啪啪av资源网站| 五月婷婷丁香六月| 波多野结衣伦理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