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堅持黨性原則
堅持黨性原則,加強黨性修養,永遠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政治本色,已成為我們每個黨員人生永恒的主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學生如何堅持黨性原則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生如何堅持黨性原則范文一
黨性原則是一定政黨的政治主張、思想意識和組織原則在新聞活動中的體現。堅持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必須全面、準確、生動地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密聯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際,緊密聯系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實際,解決思想和理論問題。
二是必須全面、準確、生動地宣傳黨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使之變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
三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遵守黨的組織原則和宣傳紀律。新聞宣傳是黨的一條十分重要的戰線,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重要原則和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的一個重要方面,必須始終牢牢堅持,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四是必須深刻認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黨性與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五是必須深刻認識社會主義新聞自由與資本主義新聞自由的本質區別,防止濫用新聞傳播自由權利的現象。
大學生如何堅持黨性原則范文二
一、黨性原則及主要內容
(一)什么是黨性
首先,黨性原則及其主要內容。談到“黨性原則”這一詞,大家都不陌生,這是黨內教育、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很熟悉的,官方文件、講話及總結當中都會提及,何為“黨性原則”?這里給出一個較明確的(定義),首先是黨性原則,再講黨性,由黨性所延伸出來的黨性原則。 黨性即一個政黨固有的本性,這個黨的性質,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學原理而言,黨性是階級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現,因為在講黨的時候,政黨是階級意志的集中表現,所以,黨性是一個政黨固有的本性,是階級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現。政黨所固有的明顯的,一個黨與另一個黨的區別,這就構成了黨性。
中國共產黨的黨性是什么?大家翻開黨章的總綱當中就看到,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兩個先鋒隊,一個核心,三個代表,第三是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一個領導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事業的領導核心;兩個先鋒隊,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三個代表。所以,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性質。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特點,共三點。
那如何理解?對黨性的闡釋,每一代領導人或理論研究當中對其有很多闡釋,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劉少奇曾對黨性有過比較到位且深刻的研究與表述,他說,共產黨員的黨性就是無產者階級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現。共產黨就是無產者階級的黨,所以它既然是無產階級的黨,所以要將無產階級的利益放得最高最重,所以是無產者本質的最高表現,是無產階級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現,它用了幾個表現。第一是“最高”,是無產階級階級性的最高表現;第二是無產者本質最高的表現,第三是無產階級利益的最高最本質的表現,所以它完全是按照馬克思主義政黨學對政黨的意義,它的含義的要求來對黨性進行了表述。有了黨性,由黨性推導而出來的三點,劉少奇的論述三個最高,所以形成了一些最基本的黨委成員的基本行為規范,即黨性原則。這是第一個。
(二)黨性原則及其主要內容
與嚴重問題時,馬克思又回到歷史當中,回到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進程當中去尋找答案。歷史往往能夠給未來一個方向,中國有句古話“以史觀今”,因為歷史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所以,對于整體的人類歷史發展過程當中,馬克思發現人類歷史有五種形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后來,馬克思提出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是人類擺脫現實的一些困境,恰恰要彌補現實不足,所以在未來的設計當中所呈現出來,所以這是一種未來美好的社會,且在那種情況下,一是清楚的理論邏輯關系,另外在現實當中,它有動員力與號召力。這是一個理想。
那理想是要建立在現實基礎之上的,如果沒有現實基礎,那理想就會變成空想或幻想,現實是當代中國在做一件事,我們在探索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在探索的結果當中,我們得出了我們正在干一件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一個冠名。經過30多年的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走出了一個輪廓,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黨的報告當中
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什么?它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這三者構成的。如果講道路,道路怎么走?要到哪兒去?為什么要走這一條路,不走那一條路,這是理論體系,要對完成的任務進行闡釋、概括、提升與總結,這是理論體系要完成的,在過程當中形成自身的體系,將行之有效的部分上升為制度得以固定,現在經過30多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去不知道什么是“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主義是不夠格的,今天中國經過30多年的探索,我們從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開始,我們建設出了一個包含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體的社會主義,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并非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在路上,因為起點是初級階段。小平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至少要一百年不動搖,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且初級階段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搞了兩三代人而已,前面也就三代人,還早著。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美好。這是作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要干的活,我們干這個活奔向共產主義。所以,我們為奮斗目標,對目標、任務,如何實現任務的道路沒有了解,那如何去堅持?所以,我們黨已經很明確了,更明確地強調,我們是實現共產主義,這是最終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奮斗的共同理想,且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來凝聚黨員干部、全社會的人民,作為黨員干部而言,作為黨性鍛煉,是否要懂共產主義的基本原理、來龍去脈、基本要求?以及對今天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無認識,甚至是深入的認識,所以對于黨員黨性鍛煉,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一方面要求既有崇高的理想,但還要腳踏實地,這樣扎扎實實做好本質工作,這是堅持了黨性。
第三點,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也是作為黨性原則最集中、最突出、最重要的一個原則的集中表現。黨的宗旨規定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你是全心全意,不是半心半意,而不是三心二意,你是全心,是整個的,這是共產黨人的承諾,除了人民的利益,沒有一己私利,這就規定了作為黨員干部做事、謀劃、創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什么,以及工作方法和內容,以及從這個意義上而言,能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不是三心二意、半心半意、虛情假意,這也是作為一個黨員是有黨性的,或是黨性強弱的一個試金石。
所以,這就要求每個黨員就應該把黨和人民的利益,因為黨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黨的利益表現的即是人民的利益,所以放在第一位,面對個人利益時得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甚至還要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甘愿做出自我的犧牲,這就要求黨的一切工作在工作方法上必須堅持群眾路線,它既規定了工作內容(為人民服務),還有一些具體的服務法,人民需要什么就怎么服務,如何知道人民群眾的需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且要求一刻也不能脫離群眾,黨的要求之高,所以我黨在中國近代以來,民國時期的幾百號政黨最后都大浪淘沙,近代以來有影響的政黨當中,中國共產黨是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政黨,且書寫了中國近現代新的歷史篇章的政黨,為何它能夠這么堅持下來?這一政黨能夠存活與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是因為它將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政黨自的奮斗標準與目標去做,所以它才能堅守,否則都會被歷史的車輪卷走,淘汰掉,大浪淘沙(后),留下來的是金子。所以是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就取決于黨性原則的強弱、有無,這是一個重要的試金石。
第四,自覺地堅持民主集中制和在高度自覺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鐵的紀律,這是作為共產黨員黨性鍛煉或黨性修煉的一個重要內容,因為黨有所規定,黨的組織是中央、地方到基層,每個黨員都要從屬于一個黨的基層組織,他是黨的基層組織的一個成員,所以,無論是誰,無論職務高低、大小,都得按照這樣的組織原則在黨的系統當中找準自身位置,所以每個黨員,特別是黨員干部,都要有嚴格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黨的鐵的紀律,有很好的制度規范,如果沒有組織性就談不上紀律性,更談不上效率。所以,如何能夠表現出民主集中制的覺悟,能夠有一套組織體系,表現出鐵的紀律和高效率?這就要求每一個黨員在基層組織的活動,且在這個黨的基層組織中,你是一個普通的黨員,無論職務高低都要有此意識,我們黨是按照這一規定、紀律、規則的,成為組織和發展起來的,且在這個組織當中還要與黨中央主體保持思想和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且要維護這一組織和系統的團結和整體,以發揮其整體效率。所以,作為一個黨員而言,入黨時就要想到,舉起右手宣誓時說“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等,這時你已讓渡出自己的一部分權利了,你自愿加入這個黨組織,自然就要接受這一黨的組織的規章制度,這里講的是民主集中制以及在這一制度基礎上所養成的良好的鐵的紀律,所以都要知道,且要去執行和貫徹,這是黨性的第四點內容。
第五,勇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這是作為一個共產黨人的胸懷,共產黨要有博大的胸懷,他要敢于批評與自我批評,所以不僅是胸懷、勇氣,還有一種自信和擔當,他不能把自己一批就批跑,就泄氣了,這是對黨性的要求有此責任與使命。批評,是在為堅持真理而批評,是為了修正錯誤而批評,那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第一個方面是批評。批評有黨內批評,通過黨內的民主生活會來批評。第二是接受社會的批評,因為政黨也是社會當中的一面旗幟、一個標桿,所以要受監督,還要接受社會批評。我們要有這樣的胸懷,有膽量、勇氣和自信,要有這樣的擔當,要敢于批評,這也是黨成長的經驗和教訓,我黨是在批評與自我批評當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我們黨是在批評當中成長起來的,這一批評有自我的批評,還有批評其他,違反人民利益,不符合社會歷史發展規律,不可反映或阻擋了社會發展的一些錯誤組織、行為、現象要進行斗爭,我們要接受別人批評,同時也要去批評別人,我們還要自我展開批評,所以我們黨是在批評和自我批評當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在批評與自我批評當中成長起來的,這也是我們必須堅守的。這五點說明了作為一個共產黨員,講黨性修養,無論是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五條是基本不變的,其基本不變只是說這五條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具體表現形式會發生一些變化,如批評與自我批評,在民主革命時期,共產黨是工人階級政黨,中國的工人階級人數很少,發育不良。我們黨就要分清楚,誰是敵人,誰是朋友。也有是對農民進行改造,農民是我們天然的同群,有的人就不這樣認為,會產生思想上的斗爭。
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改革開放之前,我們進行了社會主義幾十年,但我們出現了很多問題,結果使得社會主義越做越沒有信心,直到吃不飽飯、衣穿不暖,社會呈現出病態。小平同志提出來要搞改革開放,有的人就不想進行改革開放,他認為過去的方法很好,他沒有認識到現狀以及其對于一個國家、民族、政黨發展的危害,這就會有思想的交鋒,所以要勇于批評。
大學生如何堅持黨性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