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創新理論書籍讀后感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不斷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理論成果,這些創新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具有豐富的哲學內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3篇黨的創新理論書籍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黨的創新理論書籍讀后感范文一
林佳木
提出的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的強軍目標,體現了新的形勢和任務對軍隊建設的新要求,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與時俱進的最新成果。
國防和軍隊建設新征程的行動指南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夢想,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服從服務于這個最高利益。強國夢,對軍隊來說也是強軍夢。強國夢的實現,既依賴經濟實力增強,又依賴國防實力提升。當前,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國際戰略形勢和國家安全環境更趨復雜,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更加艱巨。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實現中國夢就沒有保障。從政治高度和國家利益全局觀察和思考軍事問題,科學統籌富國和強軍兩大戰略任務,提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突出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戰略地位。只有落實強軍目標,才能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強國防保證。
建設強大的人民軍隊是我們黨的不懈追求。我們黨總是根據形勢任務的變化,及時提出明確的目標要求,引領我軍建設不斷向前發展。從毛澤東同志領導制定建設優良的現代化革命軍隊的總方針,到鄧小平同志提出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的總目標,到江澤民同志提出建設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總要求,再到胡錦濤同志提出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為主線全面加強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重要思想,都指引我軍不斷取得輝煌成就。提出的強軍目標,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崇高理想,以國家安全環境和軍隊建設現狀為客觀依據,以提高軍隊戰斗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對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堅持和發展。這一目標闡明了強軍興軍的發展方向、戰略重點和基本途徑,是對我軍建設目標的新概括新定位,體現了有效履行我軍使命任務的現實需要,展示了我們黨建設一支強大人民軍隊的決心意志,對于國防和軍隊建設在新的起點上實現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提出,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強軍目標闡明了加強軍隊建設的聚焦點和著力點,明確了實現軍隊現代化的戰略布局和路線圖。聽黨指揮是靈魂,決定軍隊建設的政治方向;能打勝仗是核心,反映軍隊的根本職能和軍隊建設根本指向;作風優良是保證,關系軍隊的性質、宗旨和本色。三者相互聯系,密不可分。強軍目標打開了破解軍隊建設發展難題的戰略視野,抓住了我軍建設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明確了軍隊建設的主要任務和努力方向,為解決我軍建設“兩個差距很大”“兩個能力不夠”的問題提供了方法論指導。牢記強軍目標、堅定強軍信心、獻身強軍實踐,就能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創新發展。
牢記強軍之魂、強軍之要、強軍之基
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充分體現了戰略謀劃、建設標準、發展路徑與價值導向的高度統一。實現強軍目標,必須牢記堅決聽黨指揮的強軍之魂,能打仗、打勝仗的強軍之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強軍之基,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
形勢下,我軍職能使命不斷拓展,但作為戰斗隊的根本職能始終沒有變,一切活動都要圍繞提高打贏能力來展開。我們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如果有人要把戰爭強加到我們頭上,軍隊必須能決戰決勝。戰爭形態、作戰樣式、戰斗力生成模式發生深刻變革,對我軍能打仗、打勝仗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強調能打仗、打勝仗,目的在于要求軍隊時刻牢記革命軍人的神圣職責,愛軍精武,愛崗敬業,不怕犧牲,英勇善戰,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維護國家發展利益和社會大局穩定提供有力保證。我們要大力強化部隊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思想,以軍事斗爭準備為牽引,注重發展新型軍事能力,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不斷提高部隊信息化條件下威懾和實戰能力,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作風優良是我軍的鮮明特色和政治優勢。在長期實踐中,我軍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這是我軍始終保持強大戰斗力的重要法寶。強調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其要義在于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當前,社會環境日益復雜,能否保持我軍優良作風,面臨許多現實考驗。必須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狠勁,滴水穿石、鐵杵磨針的韌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更加扎實有效地抓好軍隊作風建設。要旗幟鮮明反對腐敗,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做到信念不動搖、思想不松懈、斗志不衰退、作風不渙散,永遠保持人民軍隊長期形成的良好形象。
圍繞強軍目標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創新發展
提出的強軍目標,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我們要堅持用強軍目標統一思想認識、凝聚意志力量、激勵軍心士氣,做到各項建設朝著強軍目標加強,各項改革著眼強軍目標展開,軍事斗爭各項準備圍繞強軍目標進行,努力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創新發展。
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不是一句空洞口號,必須落實在行動上。這就必須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各項建設首位,著力打牢部隊聽黨指揮的思想根基,增進信黨愛黨的思想情感,錘煉忠誠于黨的政治品格。當前,敵對勢力極力鼓吹“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加大對我軍意識形態滲透的力度;我軍所處的社會環境、擔負的使命任務、官兵情況也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必須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持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大力發展先進軍事文化,組織官兵認真學習黨史軍史,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定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覺,確保槍桿子永遠掌握在忠于黨的可靠的人手中。
能打仗、打勝仗是有效履行我軍職能使命的根本保證,戰斗力是檢驗部隊一切建設和工作的試金石。軍隊建設必須把提高戰斗力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工作都要向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聚焦。要關注國際戰略格局和國家安全環境的發展變化,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使命意識,始終保持戰略清醒,做到未雨綢繆。要堅持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相統一,在強軍目標統領下推動部隊建設協調發展、全面進步。要深入調查研究,加強實踐探索,理清制約部隊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瓶頸短板和主要癥結,找準強軍目標進入部隊實踐的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努力在聯系實際、解決問題、推動發展上見到實效。要堅持用強軍目標衡量檢驗部隊各項建設和工作成效,切實形成推動強軍目標貫徹落實的制度機制。
作風優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隊,作風松散可以搞垮常勝之師。現在,社會環境變化了,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在部隊都會有所表現。加強作風建設,必須在求實、務實、落實上下功夫,著力糾治官兵反映強烈的不正之風,著力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著力構建規范化、制度化的長效機制。當前部隊作風建設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有的單位執行不嚴、管理不力,失之于軟、失之于寬。必須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方針,必須保持嚴明的作風和鐵的紀律,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和安全穩定。轉作風,領導帶頭最重要,率先垂范最有力。領導和機關的表率作用決定了作風建設的成效。只有言行一致、說到做到,才會有公信力和凝聚力。
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基本依托,只有國家經濟實力增強了,國防建設才能有更大發展。國防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只有把國防建設搞上去了,經濟建設才能有更加堅強的安全保障。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國家安全與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對推動國防實力與經濟實力同步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進一步做好軍民融合式發展這篇大文章,堅持需求牽引、國家主導,努力形成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軍民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
黨的創新理論書籍讀后感范文二
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工程,基層黨的建設更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程。不斷加強和創新基層黨的建設,是進一步提高黨的整體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根本保證,也是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必由之路。在新一輪思想解放活動中,上蓮開發區就是要站在新的起點上,大膽探索,統籌解決黨建工作面臨的新課題、
新問題,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不斷增強做好黨建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創新來源于扎實的功底,創新需要用扎實的基礎工作來做保障,更需要在不斷學習中找準突破口。我們必須提高對學習的認識,通過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切實增強做好黨建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擔負起工作職責,為創新黨建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近年來,我們有意在提高黨委、支部成員的學習力方面下了功夫,通過以會代訓,日常工作督查、總結交流為大家提供了平臺,強化了學習。今年又結合創先爭優、學習型組織建設等活動,由組織委員、宣傳委員深入到各村培訓,并由村黨支部組織廣大黨員學習,在全區范圍內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研究,積極推進黨建工作創新
黨建工作創新,就是要體現出特色,要有精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叫得響,有影響力。
1、要在教育管理上創新。要大膽改變傳統的按單位、按片設立的方式,探索在居住臨近、方便活動、黨員較多的自然莊、兩新企業中設立黨支部;按照從業方式、年齡等劃分設立特色黨支部等;采取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等方式來靈活設立黨組織,使黨員活動與管理更便利、更容易,進一步激發黨組織的活力。
要堅持有利于黨組織教育管理,有利于黨員發揮作用,有利于黨員參加活動的原則,充分考慮黨員實際,在管理教育上堅持分類指導,避免千篇一律、“一刀切”。
在活動開展的時間上、活動內容上要分層次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增強黨建活動的豐富性和吸引力;在教育管理上要推行分類管理:對離退休黨員實行“能動式”管理;對外出務工流動黨員要實行“強化式”管理,對在崗黨員實行“雙重式”管理,一方面要強化組織、紀律、制度規范管理,同時也要強化崗位責任制,履行好工作職責。
2、要在實現工作方法上創新。科學的方式方法是實現創新工作的保障。一要創新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方式,加強培訓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增強培訓的實效性。要繼續深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進行開放性培訓,可以以鄉鎮黨校為依托進行提高性、技能型培訓;以遠程教育為載體進行普及性培訓,通過培訓,把我們的黨員干部培養成為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引路人、帶動全面進步發展的中堅力量;二要拓寬黨員干部監督渠道,繼續按照“堅持用好的制度來約束管理黨員干部”的要求,強化對黨員干部監督措施,把黨建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對黨員干部的紀律要求等結合兌現承諾制度的實施,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營造更有利的工作基礎;三要立足區情、村情,深刻分析當前熱點、難點問題,上情下情、主觀客觀條件,克難攻堅,重點突破。培育和樹立典型,發揮典型示范引導輻射作用,以點帶面,系統推進,統籌解決黨建工作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
黨的創新理論書籍讀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