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范文 > 讀書范文 > 寫作范文 >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督查匯報

    時間: 鐘敏785 分享

      工作匯報是工作人員向上級匯報工作的書面材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督查匯報,歡迎大家閱讀。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督查匯報一

      年初以來,按照省委、州委的安排部署,XXX緊緊圍繞“一個中心、四大戰略”發展主線,突出“創先爭優、作風建設、四幫四促”工作重點,緊緊抓住“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工作目標不動搖,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推進全縣基層黨建工作取得新進展,為“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強有力支持。現將我縣一年來的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XXX基本情況

      二、加強領導,完善機制,抓好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

      (一)超前謀劃,精心組織,全面落實黨建工作任務。年初,縣委及時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全年黨建工作,提出了“抓學習、抓班子、抓作風、抓服務”、著力打造 “四民” (便民、聚民、富民、惠民)服務型黨建和圍繞“黨建十大工程”抓實黨建實事的工作思路,進一步提高黨建工作管理科學化水平。

      (二)完善措施,強化落實,黨建工作有序開展。一是實行黨建承包集團責任制,將年度黨建工作任務落實到13個黨建承包集團成員單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明確各階段工作任務及措施,形成了人人有責任、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并劃撥81萬元專項經費保障工作開展。二是堅持“書記抓、抓書記”,明確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責任,建立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將縣級領導、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和部門(單位)負責人抓黨建工作列入月度工作記實,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完善 “1+7”黨建考核機制,實行考核與督查并舉,堅持開展黨建經常性督查指導工作,建立并完善了“半月一暗訪、一月一抽查、一季一督查”的黨建工作督查機制。

      組建了由縣委黨建辦工作人員組成的4個動態督查指導組,采取常規督查和不定期暗查等“多管齊下”的方式,深入鄉(鎮)、部門對黨建工作目標任務的落實情況進行督查,并提出指導意見,限時整改,著力推進黨建工作扎實開展。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大型固定宣傳欄、電視臺、網、遠程教育站點等媒介進行黨建工作宣傳,全年共編發信息355條,被《XXXX》采用34條、《XXXX》采用3條、《XXXX》采用19條,被人民網采用24條、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采用30條。同時,組建黨建工作宣講團、開設手機信息平臺等開展嵌入式、拉網式宣傳,著力營造良好的黨建工作氛圍。

      三、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圍繞“黨建十大工程”抓實黨建實事

      (一)精心籌備,抓好建黨__周年慶祝活動,獻禮工程異彩紛呈。一是打破名額分配傳統,實行各基層黨組織推薦和黨員自薦、經上級黨組織考核審定的評先選優申報制。完成了對全縣57個先進基層黨組織、49名優秀黨務工作者、131名優秀共產黨員和65名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的表彰工作,推薦2名黨員獲省委表彰、8名黨員和8名黨務工作者獲州委表彰,表彰數量、表彰力度和表彰覆蓋面實現前所未有的突破。開展了涵蓋全縣各級不同行業和領域90名優秀共產黨員的風采錄采編工作,創先爭優工作成效凸顯。二是擴大走訪慰問工作面,實行縣級黨員領導干部親自帶隊,完成了對449個老黨員、困難黨員、老干部以及先進基層黨組織的走訪慰問工作,黨內激勵關懷進一步彰顯。三是開展了理論學習、知識競賽、朗誦比賽、“頌歌獻給黨”、 “紅色電影進百村”和書畫展、攝影展等系列慶祝活動,歌頌建黨九十周年社會各項事業取得的重大成就;各級黨組織以“重溫黨史、創先爭優、建設家鄉”為主題開展機關、農村支部結對聯誼活動,在全縣上下營造了“憶黨史、頌黨恩”的濃烈愛黨氛圍。

      (二)周密部署,加強對換屆工作的指導,換屆服務工程成效明顯。一是積極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確保換屆工作深入人心。充分利用黨建大型固定宣傳欄、電視臺、金盆網、遠程教育站點、手機信息等平臺,對換屆工作的要求、流程、紀律等進行大范圍宣傳發動,實現全民知曉、全民監督。共印制《關于嚴肅換屆紀律保證換屆風清氣正的通知》、《嚴肅換屆紀律警示教育案例選編》等文件資料匯編500冊,嚴肅換屆紀律“5個嚴禁、17個不準和5個一律”宣傳手冊、宣傳單和卡片共21余萬份,利用縣電視臺、《金盆網》等縣內媒介發布公告及通過移動通訊平臺發宣傳短信15萬余條,嚴肅換屆紀律知曉率達到100%。二是強化督查指導,確保換屆工作有序有效推進。組建了6個黨代會選舉指導組和2個黨代會巡回指導組,分片包干指導19個鄉(鎮)開展換屆選舉,并明確黨代表聯絡辦專人負責黨代表材料的審核工作,指導全縣19個鄉(鎮)順利完成換屆選舉工作任務,完成了縣第十一次黨代會、出席州第十次黨代會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及代表的選舉和推薦上報工作。

      (三)夯實基礎,狠抓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固本強基工程扎實推進。一是抓好村干部報酬待遇保障工作。切實按照州委要求落實村級干部報酬待遇和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縣財政投入710080元解決了全縣1075名任職3年以上離任村干部的補貼。通過民主評議、績效考核等工作,探索建立村干部養老保障機制,實現村干部干有希望、退有保障。二是順利完成村級換屆選舉,配齊配強村級“兩委”班子,村級組織凝聚力、戰斗力進一步增強。采取“海選”、“兩推一選”、“公推直選”等方式遴選村級“領頭雁”,在19個村“海選”村委會班子、21個村開展“公推直選”村支部班子,形成“組織定規則、群眾當裁判、賽場選賢才”的選人用人機制。27名大學生村官、“一村一大”、西部志愿者通過換屆競選進入村“兩委”班子,充實了后備干部隊伍。掌布鄉新坪村黨支部書記實行“跨村任職”,充實了薄弱基層黨組織的力量。

      在對換屆選出的1044名村“兩委”干部進行全輪訓的同時,組織85名村黨支部書記參加華西短期教育實踐培訓,拓寬村干部視野,切實提升村級黨組織書記的領頭雁功能和雙帶能力。完成了1名州級“十星級”農村黨組織書記的申報工作并成功獲得命名,2名村干部通過參加招考進入鄉鎮公務員隊伍,村級組織活力進一步增強。三是村級規范化建設穩步推進,村級組織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通過財政補貼和鄉鎮自籌結合,解決了3個社區的辦公用房問題。實行鄉(鎮)黨委、政府每年定期向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的老干部、老同志匯報工作,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進一步加強。村級集體經濟積累逐步增加,苗二河鄉苗二河村和平湖鎮回龍村被州委黨建領導小組授予“集體經濟強村”榮譽稱號。完成了村級檔案數據庫、社區黨建工作臺賬、基層黨組織書記、大學生村官手機數據系統、離任村干部臺賬的完善更新工作。

      四是黨員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實行“五制”發展黨員(即:發展對象理論測試制、發展黨員公示制、預備黨員服務承諾制、發展黨員票決制及發展程序全程記實制),并把發展黨員工作作為村黨組織書記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年度共發展黨員489名。從黨員教育、民主評議黨員等方面加強對黨員的管理。利用福建福州市福祥興集團流動黨員服務站等聯系點做好流動黨員的管理、服務工作。充分發揮遠教站點、農家書屋等平臺的作用,多形式開展黨員教育培訓。五是多形式開展學習活動,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大力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堅持黨委中心組學習、每月一次全縣領導干部形勢報告會制度,全縣各級黨組織嚴格按照“三會一課”要求,認真開展了對十七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省委十屆十次全會以及州委、縣委有關會議精神的學習貫徹。利用建黨__周年契機,在廣大黨員中開展了黨章及胡錦濤“七一”講話等理論學習活動。

      全縣各級黨組織認真組織廣大黨員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嚴肅換屆紀律“5個嚴禁17個不準5個一律”規定》等。同時,在全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中廣泛開展向王彥生、楊善洲、李林森學習活動,營造了比學習、比奉獻、爭先進的濃厚氛圍,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向深度和廣度拓展。六是結合創先爭優,推行黨員互助幫扶機制,激發黨員干事創業活力。苗二河鄉新寨村延伸“兩帶一包”幫扶模式內涵,將原來的“富裕黨員帶3戶,一般黨員帶2戶,貧困黨員包自己”拓展為“富裕黨員帶5戶,一般黨員帶3戶,貧困黨員爭自富”,帶動效果明顯。同時,該村還結合實際,組建了婦女扶貧幫困互助小組,由村婦女主任帶頭,婦女黨員積極參與,幫助外出務工家庭管理田地,反響良好。六是深入推進“村校結合”,大力實施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221”工程。順利完成了全縣20個學用成果轉化示范村、20名優秀站點操作管理員、132名遠教黨員創業帶富能手的培育創建工作,農村黨員干部致富帶富能力逐步提升。

      (四)創新方式,多舉措延伸黨組織覆蓋面,推進城鄉統籌共建。一是著力培育黨組織組建載體,圍繞“185工程” 、“黨員創業帶富工程”打造產業黨建,沿省道“冊三”線抓好農村產業黨建“185工程”示范帶,示范點由原來的28個增加到35個。同時,采取聯合組建、掛靠帶建、組建產業黨小組等模式,把黨聯絡辦公室,全面負責黨代表常任制有關工作,并結合縣、鄉集中換屆,認真開展換屆紀律宣傳、黨代表比例分配等工作,切實為換屆做好服務。二是以“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和“黨誤”、“政誤”公開等強化民主建設。認真落實《XXX“四議兩公開”實施細則》,在全縣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并在總結掌布鄉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在7個鄉(鎮)和8個部門試點擴大“黨誤”、“政誤”公開工作。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順利推進并取得成效,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能力進一步提高,黨內基層民主不斷擴大。

      四、創新載體,凝聚合力,立足“三項活動”打造“四民”服務型黨建

      一年來,我縣突出在“創先爭優”、“作風建設”和“四幫四促”活動上下功夫,加強創新,突出特色,不斷推進以便民、聚民、惠民、富民為核心的“四民”服務型黨建取得新成效。

      (一)突出重點,抓實民情日記、服務窗口和便民利民服務站點建設,轉變服務作風,實現便民。一是突出“窗口”建設,示范帶動,轉變工作作風。出臺《XXX“首問責任”窗口和“服務接待”窗口管理辦法(試行)》,全面規范建立 “首問責任”窗口和“服務接待”窗口,實行“一口對外”、“一窗辦理”,方便群眾辦事。把 “窗口”工作情況納入單位月度工作記實,對不履行工作職責、工作效率低下、服務質量差、辦事不及時等行為,嚴格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全面提升窗口服務效能。共規范掛牌設立 “首問責任”窗口166個、“服務接待”窗口212個,接受咨詢服務19312人次、提供指導服務12811人次、辦理審批事項6427件、收集到意見和建議2287條、完善建立相關制度176個。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人才交流中心、社保中心兩個服務窗口為突破口,實行辦事流程公開、服務承諾公開、監督舉報公開,切實轉變作風、提高效率,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評為“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優質服務窗口”。二是突出記民情日記工作,深入群眾,轉變工作作風。

      實行“民情日記進機關”,將“四幫四促”工作內容細化融入民情日記工作中,實現有機結合。全縣共計投入記民情日記工作資金432.71萬元,參與人員達2824人,發放民情日記本3490冊,建民情臺賬75741份,走訪群眾77223戶185332人次,記錄民情日記81552條,為群眾調解糾紛1303起,開展法律法規、政策宣傳17386次,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5553個。三是突出便民利民黨務政務綜合服務中心(站、點)工作,方便群眾,轉變工作作風。全縣20個便民利民服務中心,124個便民利民服務站(點)均實行“一站式”服務,全面推行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職位代理制和責任追究制等制度,實現了服務中心(站、點)的高質高效運轉。同時,結合創先爭優活動開展,在便民服務中心(站點)開展 “優秀服務窗口”、“服務之星”評比活動,形成爭創活力,促進服務質量提升。全縣各便民利民綜合服務中心(站、點)共接受群眾咨詢13871余人次,提供涉及群眾生產經營、衛生、文化、法律等服務6527余次,受理矛盾糾紛1126件,調處1103件。

      (二)強化作風,深入開展“兩萬干部下基層”和掛幫聯系村活動,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實現聚民。一是狠抓督查,強力推進作風建設。實行季度督查與每月暗查相結合,建立定期曝光整改制度,對明察暗訪和季度督查中發現的作風不實等問題進行嚴肅處理。共完成對近100個部門(單位)及鄉(鎮)的隨機暗訪,對存在問題的16個部門進行了全縣通報,對12名工作作風存在問題的干部給予了嚴肅處理,黔南12在線對我縣抓作風建設經驗作了2次專題報道。在12月16日召開的第十一屆三次全委(擴大)會議上,縣委對強化干部作風建設做出了進一步安排部署,針對干部隊伍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在全縣掀起“問責風暴”和“效能亮劍”專項行動,出臺硬性措施,強化治庸提能力、治懶增效率、治散正風氣、治軟強干勁,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的執行力。

      二是認真落實機關作風“四要十不準”規定。開展“四要十不準”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六進”活動,發放宣傳卡片8000余份。采取單位主要領導向縣委承諾、個人向單位承諾的方式開展逐級承諾,確保“四要十不準”知曉率達到100%,推進機關作風制度化和規范化。三是抓好作風建設民主評議。全面完成兩次作風建設民主評議工作,在全縣19個鄉(鎮)、108個縣直部門(單位)干部職工、縣“兩代表一委員”、縣行風評議代表等范圍內采取左右評、社會評、內部評、對象評、領導評等方式進行了作風建設民主測評,縣綜合評議平均滿意率達86.94%,并建立民主評議結果通報和定期整改制度,民主評議工作效果明顯。

      四是將“萬名干部下基層、扎扎實實幫群眾”和“四幫四促”活動統籌開展,建立了“五幫”網絡式幫扶機制:縣級領導“帶頭幫”&mdash;&mdash;制定了縣“321”幫扶工作方案,實行縣領導干部幫3戶,科級干部幫2戶,一般干部幫1戶,始終堅持領導帶頭、干部職工全力參與,通過走訪調研、結對幫扶、蹲點村組服務等方式,深入基層“排民憂、化民怨、解民難、助民富”。為切實幫助省委領導聯系點大塘鎮有效實施扶貧開發整鎮推進工作,縣委專門成立了由1名副縣級領導帶隊和5名科級干部、2名一般干部組成的“四幫四促”工作組進駐大塘鎮蹲點指導。并通過召開全縣“三項活動”現場會,帶動當地干部轉變作風,引導當地群眾改變民風,全鎮上下齊心聚力,人人思發展、抓發展,干部群眾的精神面貌和發展激情空前高漲。科級干部“重點幫”&mdash;&mdash;結合“中層干部下基層”活動開展,明確了科級干部特別是單位主要領導干部作為本單位幫促任務的牽頭人和第一責任人,在負責做好單位幫促工作統籌安排的同時,充分發揮部門資源優勢,加大跑上跑外力度,重點幫助找項目引資金,切實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促進轉變發展方式。

      一般干部“對口幫”&mdash;&mdash;普通機關干部結合自身實際,注重幫助黨員群眾學習領會文件精神和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引導其理清發展思路,力所能及、千方百計地為農戶解決實際問題。機關單位“整體幫”&mdash;&mdash;每個單位結合本單位職能,分批分期下派干部到掛幫聯系點開展幫促,并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通過幫資金、幫技術、幫項目等多種方式,傾力幫助所掛幫的鄉(鎮)、村實現整體發展。全縣各級“覆 蓋幫”&mdash;&mdash;切實樹立全縣發展“一盤棋”理念,各級各部門在幫促本單位所負責的鄉(鎮)、村的同時,通力協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分別幫”的基礎上實行“互幫”和“交叉幫”,形成網絡狀幫促模式,實現了“單位掛幫有任務,干部掛幫有目標,全縣掛幫一盤棋”,達到了幫促工作全覆蓋的目的。同時,結合作風建設督查,縣委確立了“制度先行、督查跟進、獎懲并舉”的三位一體跟蹤管理機制,確保掛幫聯系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建立了部門領導班子和鄉(鎮)、村“兩委”班子聯系會議制度,明確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掛幫工作第一責任人,定期研究解決掛幫村提出的困難和問題。建立了“一季度一督查一通報”制度,將活動督查情況納入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和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建立了幫促評比機制,將活動開展效果納入年終黨建考核,并作為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形成在幫促中你追我趕、增比進位的創先爭優良好氛圍。并注重充分發揮輿論主渠道作用,縣電視臺、新聞中心深入一線調查采訪,大力宣傳和推廣挖掘出來的先進典型和先進事跡,進一步揚先策后。全縣1199名干部共掛幫聯系1764戶困難群眾,共在基層工作11346天,與農村(社區)困難戶結成幫扶對子6200余個,走訪群眾19678人次,建立“四幫四促”臺帳11842份,辦實事好事13259件,落實幫扶資金542.56萬元,幫助解決實際困難4611個,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縣委辦在縣委主要領導的帶動下,引導幫助谷硐鄉翁片村發展養雞6000多只,發展優質核桃種植200余畝,采取“公司+基地+大戶+農戶”模式,發展養羊示范戶38戶,養羊4700余只,促進農民致富。同時,各掛幫聯系單位和領導干部主動出擊,帶著感情、帶著激情,深入村組、田間地頭與群眾拉家常、結窮親,面對面、心連心、手拉手地交流,合力解決制約群眾發展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難題,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

      (三)匯聚力量,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切實改善民生,實現惠民。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包保責任制”,層層制定具體幫促計劃,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切實推進惠民工程。一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大力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程,投入7864.72萬元新建和改造了37.85公里農村公路,實現了100%鄉鎮通油路和100%的村通公路的“雙百”目標。實施了總投資8309萬元的飲水安全、病險水庫和山塘治理、中小河流域治理、退耕還林基本口糧田、抗旱應急等50個工程建設,解決了2.5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2萬畝。完成農村電網改造242千米,完成變電新建、變電擴建工程。建成并開通鄉鎮以下43.7公里的電信光纜,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3789戶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開工建設,竣工3462戶,已入住2805戶,有效解決了生活困難群眾住房難問題。

      村級活動場所、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遠程教育活動站點、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等相繼投入使用,群眾生活環境得到較大改觀。二是認真落實農村低保、合作醫療、 “家電下鄉補貼”、“糧種補貼”等惠農政策,切切實實讓群眾得到實惠。截止11月底,共發放城市低保金630多萬元,農村低保5900多萬元。啟動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全縣7.5萬人登記參保,個人繳費達322萬元,發放首批基礎養老金67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完成新增城鎮就業1100人。發放農村特困醫療救助金473.67萬元。啟動農村低保季節性缺糧戶救助,發放救助糧4萬多公斤救濟近7000人。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完成覆蓋3348人,基本醫療保險18262人,工傷保險8089人,失業保險5264人,生育保險4131人。三是創新機制,開展“幸福進萬家”活動,推行文化惠民工程。一改過去由政府出錢供養文藝團隊的傳統,縣財政統籌文化建設經費250萬元,采取“政府招標”的方式,向全縣農村群眾“公開采購”文藝節目,中標的表演隊伍每場演出獲得縣財政給予的1800元至2000元的費用,演員可獲得為期一年的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補助。

      一年來,通過“公開采購”出來的農村群眾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以“幸福進萬家”村寨公益文藝演出的形式在全縣121個行政村演出近百余場,農村觀眾近10萬人次,占到全縣30多萬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新增農村群眾演員1800多人,新增農村群眾自發組織的演出隊伍43支。從送文化下鄉到讓文化就地生根,政府花小錢辦大事,百姓得到了實惠,激發了人民群眾參與文化、享受文化的熱情,文藝隊伍得到發展和壯大,催生了一大批民間文藝團體,開創了XX民間文化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真正地實現了“文化惠民”。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以“政府招標、文化惠民”為題對我縣“幸福進萬家”活動進行了專題報道,各級媒體競相宣傳,社會反響強烈。

      (四)拓寬途徑,深入實施“185”和“黨員創業帶富”工程,促進農民增收,實現富民。一是打造農業產業示范帶,示范帶動農民致富。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兩茶一羊”為主導,完成“185工程”12.11萬畝,沿“冊三”線建成平湖、卡羅、通州等35個示范點組成農業產業示范帶,新增11個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農業龍頭企業9家,規模流轉土地5萬多畝。十里桃園、萬畝梅園、萬畝茶園、千畝提子園、萬畝核桃產業帶、萬畝金銀花產業帶等基地建設全面啟動。在總結平湖鎮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出臺《關于推動大閘蟹養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和《XXX2012年大閘蟹示范養殖實施方案》,實行縣級領導干部帶頭,全縣副科級以上干部共同參與,籌集幫扶資金106.2萬元大力實施大閘蟹養殖工程,逐步形成“兩茶一羊一蟹”為主的XX特色農業產業化模式,打造農民增收新亮點。

      大塘鎮緊緊抓住省委宣傳部掛幫聯系優勢,在縣委“四幫四促”工作組的指導下,采取集團幫扶,整鎮推進的方式,突出“以茶為主、多業為輔”,采取“公司+基地+支部+黨員+農戶”等模式,建成生態茶園1.7萬余畝,戶均有茶園4.5畝,人均有茶園1畝,為長年高寒多霧的大塘人民找到了發展增收致富之路。二是全面實施“黨員創業帶富工程”,模范帶動農民致富。在全縣19個鄉鎮121個村確定和培養1名以上創業帶富黨員,實行“支部+產業黨小組+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鼓勵和引導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依托工業園區、重大項目、“185”工程、旅游服務等領域和行業創辦產業,在創業帶富中創先爭優,全縣共有307名創業黨員帶動2631戶7610人共同致富。出臺了《XXX婦女小額擔保財政貼息貸款實施方案》,縣財政每年將預算注入100萬元以上擔保資金,在全縣開展婦女小額擔保財政貼息貸款工作,鼓勵和促進婦女黨員創業帶富。

      如大塘鎮西關村返鄉創業農村婦女楊勝燕,在省委宣傳部和縣有關部門的幫助下,獲得了全省“兩加一推&bull;巾幗建功&mdash;&mdash;貴州百萬婦女創新業”小額擔保貸款30萬元,用于擴大自己創辦的手工棉鞋加工企業規模,為本村婦女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三是大力實施旅游產業化,實現旅游富民。圍繞縣委“旅游國際化”的目標定位,完成了卡蒲毛南族鄉等一批特色旅游村寨包裝,掌布、甲茶、苗二河等鄉村游、“農家樂”游初具規模,大射電天文科普文化園建設順利推進,逐步形成了點線面結合的立體化旅游產業模式,帶動諸如牙舟陶、毛南刺繡、掌布土布手工藝品等一批旅游商品推向國內外市場,旅游品位不斷提升。年初以來,全縣實現旅游總收入27億元,旅游旺縣目標指日可待。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年來,我縣黨建工作在省、州委的領導下,通過全縣各級各部門團結一致的努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和突破,但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下步,我縣將按照省、州要求,以開展“三項活動”為主抓手,以“幸福進萬家”活動為載體,以打造“四民”服務型黨建為目標,夯基層、打基礎,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加強城鄉結對共建,大力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實現全縣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切實推進XX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督查匯報二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我總支嚴格按照中央、省、市、縣和鎮委的部署安排,全力抓好教育實踐活動各階段工作的落實,始終保持健康有序的推進態勢。根據中央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關于開展“四風”突出問題專題整治和加強制度建設的通知》和全省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的工作要求,結合我鎮教育系統實際,現就開展活動以來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加強有關制度建設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 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全省教育實踐活動總體部署,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總要求,緊緊圍繞作風建設、堅決反對和整治“四風”問題,推動相關制度機制的改革創新和貫徹執行,切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為實現密切聯系群眾、弘揚優良作風常態化長效化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證。

      二、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按照《中央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關于開展“四風”突出問題專題整治和加強制度建設的通知》和全省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的工作要求,緊緊圍繞我總支作風建設、反對和解決“四風”突出問題,推動民生改善,根據我總支對照檢查材料等查擺出的突出問題和提出的整改落實措施,對已有制度進行一次全面梳理,認真做好制度的廢、改、立工作。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是解決作風問題的根本舉措,改“四風”不能“一陣風”。我總支結合教育系統圖工作實際,認真抓好制度的“廢、改、立”工作,在建立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堅決防止反彈,實現作風建設常態化。

      1. 需要長期貫徹落實的制度2個《天橋鎮中心學校德能勤績考核制度》責任部門:各學校;《天橋鎮中小學校長工作職責》責任部門:天橋鎮中心學校;

      2.修訂完善的制度2個

      《天橋鎮中心學校德能勤績考核制度》責任部門:各學校;已建立;《天橋鎮中心學校教師管理制度》責任部門:天橋鎮中心學校;

      3.新建的制度4個

      《天橋鎮中心學校深入基層學校管理制度》責任部門:天橋鎮中心學校;《天橋鎮中小學校長工作職責》責任部門:天橋鎮中心學校;《天橋鎮中心學校民主管理制度》責任部門:天橋鎮中心學校;《天橋鎮中心學校民主管理制度》責任部門:天橋鎮中心學校;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注重上下聯動、整體推動,由中心學校牽頭統籌協調,對相關制度建設研究部署,進行具體安排和貫徹落實。各支部負責人對涉及的制度建設負直接責任。

      (二)強化督促檢查。制度建設計劃由中心學校全面組織實施。

      (三)加大制度執行力度。加強制度公開和宣傳,推動制度落實。通過自查、督查、抽查等方式,及時發現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督促整改落實。進一步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將制度的執行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嚴查違規行為,對違反制度規定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依紀依法嚴肅處理;對頂風違紀的,從嚴從快處理,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天橋鎮教育總支委員會.

    135066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欧美精品在欧美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亚洲乱码中文字幕| 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美女| 国语对白做受xxxx|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丝袜精品综合网站| 99这里只有精品| 香港三级午夜理伦三级99| 班主任丝袜脚夹茎故事| 日韩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小婷的性放荡日记h交| 国产明星xxxx视频|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 国模丽丽啪啪一区二区|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免费在线看片网站|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国产日产片| 天天操天天干视频|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做a爰全过程免费视频毛片 |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玩山村女娃的小屁股| 搞av.com| 国产在线视频不卡| 亚洲成人黄色网| 中国在线观看免费的www|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欧美卡2卡4卡无卡免费| 在车子颠簸中进了老师的身体| 噜噜噜噜噜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综合欧美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