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黨委書記先進事跡(3)
要帶好一幫人,更要自己處處率先垂范。“當領導干部,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要不做。要言必行,行必果?!彼仁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妻子在地處偏遠的官升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今年上半年鎮農業服務中心缺編缺人,好心人建議他將妻子調到自己身邊,他卻沒有這樣做。稅清亮在工作上不僅善抓大事,而且敢抓難事。企業改制困難大、矛盾多,一般人不愿去,他主動去;征用土地、房屋撤遷有的人畏而遠之,他主動去做群眾工作。
正是由于稅清亮近年來錘煉了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才有了太和鎮今天的新跨越。難怪今年一位市領導到太和鎮檢查工作時深有感觸地說,稅清亮硬是把這一班子人帶活了,這里的干部從精神面貌到工作狀態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太和鎮的鎮情決定了工作的特殊性和艱巨性,要實現新跨越就必須有創意和創新”
12月14日上午,市委書記、市人大會主任袁本樸、市委、市委秘書長、市總工會主席余海元,市人大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楊勝芳在縣委書記何大海的陪同下,冒著嚴寒,到太和鎮王爺廟村調研。村里,一排排青瓦白墻的農房錯落有致,處處散發出新農村的氣息: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沼氣,出門三步是干凈的水泥路;大部分家庭都進行了裝修,貼上了嶄新的地磚和墻磚,許多農戶還用上了冰箱、彩電、全自動洗衣機和電話,生活在這里的農民們過著與城里人一樣的舒坦日子。看著這一道道綿渝路上的風景線,袁本樸露出滿意的笑容。他對太和鎮新農村建設所取得的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
王爺廟村正是太和鎮近年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縮影。
剛到太和鎮不久,稅清亮就在思考:縣城20余萬人最需要什么?城郊農民應當做什么?作為全省丘區示范縣的中心重鎮太和鎮應當示范什么?經過連續幾周的調查研究,他撰寫了《圍繞城市舞龍頭,打造特色奔小康》、《發展民營企業的深入思考》、《城市社區建設的現狀和思考》等幾篇調查報告,太和鎮跨越發展的思路在稅清亮頭腦中越來越明晰。
在農村經濟發展上,稅清亮提出了“淡出傳統農業,利用城郊優勢,以蔬菜、水果、花卉、養殖、休閑觀光為五大支柱,全方位發展城郊特色區域經濟”的思路。按“一村一品,一社一色”,稅清亮高起點謀劃農業結構調整。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目前,全鎮已發展優質水果3500畝,無公害蔬菜4500畝,名優花卉苗木1000畝,優質水稻基地5000畝,優質糧油基地6000畝,經濟作物面積已占農業種植面積75%以上。年養殖雞、鴨、鵝等小家禽100萬只,年出欄優質肉豬10萬頭,畜牧業總產值達9210萬元,占農業總收入65%以上。以蔡家溝生態農業及“農家樂”為特色的城郊休閑觀光業正迅猛發展。在服務城市的同時, 農民的收入得到大幅度增加,今年太和鎮的農民純收入達到了4300元。
“用現代工業理念發展農業,用發展工業的勁頭抓農業,用發展工業的辦法提升農業,”這是稅清亮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新思路。近年來,他經常深入龍頭企業現場辦公,排憂解難。他的規劃是,圍繞農產品加工銷售,著力把子昂米業、超強食品等企業培育為市級重點龍頭企業,把麥加牛肉、鄭葛生豬、太和食品、星海實業4戶培育為縣級重點龍頭企業。他還十分注重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新發展了以大自然公司為龍頭的無公害蔬菜協會、以鄭葛養殖場為龍頭的優質肉豬養殖協會、以“九香園”為龍頭的農家樂協會、以文氏孵抱場為龍頭的泰和鴨業協會、以“麥加”為龍頭的伊香優質肉牛養殖協會,全鎮現有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6個,會員3960人,帶動種養大戶1650戶,一般農戶5000余戶。
在新農村建設上,圍繞實施“六通”戰略和推進城鄉一體化,稅清亮提出了“在山上建精品果園,在平壩建綠色菜園,在山腳建小康家園”的“三園建設”工作思路。按照“庭院型”、“街村型”、“城區型”三種模型,大力實施以“五改兩建兩配套”為主要內容的戶辦工程,加快建設新村。每年每村抓一社,每個社抓3—5戶,全鎮抓1000戶。目前全鎮累計投資800多萬元,完成了磨咀村、涼帽山村、佛南村、太空村、蟠龍村58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設,50公里入戶道路硬化。實施紅層找水項目,打出清潔衛生水井1000口,新修建村級飲用供水站4座,50%的村開通了自來水,全鎮75%的農戶用上了清潔衛生水。按照豬(養殖)、果(菜)、沼(氣)相配套,建池、建家相結合的模式,全鎮累計發展沼氣池1300口,帶動農戶增養生豬6000頭,增養雞3.7萬只,增養牛、羊330頭,增養兔2.9萬只,新增優質果園1300畝,擴大無公害蔬菜基地2500畝。
太和鎮是全市發展鄉鎮企業的第一大鎮,國有集體企業多。在稅清亮上任之初,大多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并且長期積淀的問題和矛盾十分突出。
困難擋不了改革者前進的步伐!為了盤活企業資產,稅清亮提出和實施了“騰籠換鳥”、“集退民進”戰略。
2003年8月,云錦絲絹廠進入改制程序,這時一名姓毛的職工揚言,要賣廠子就要去鎮上扔“狗彈子”炸人。面對這種情形,稅清亮親自擔任破產清算小組組長并進駐該企業。他找到毛某問明情況,原來以前送達了斷身份通知未規范,廠里就把其妻除名。稅清亮一面嚴厲批評了毛某的魯莽行為,一面給他解決生活困難補助5000元,還給其妻解決了一個公益崗位就業。毛某感恩不盡,主動當起企業改制義務宣傳員。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了斷身份分配方案,對個案逐一解決,僅用3個月,就完成了改制任務。犍為建筑公司入主該廠后,上交稅額每年增加了200到300萬。
這樣,一個個堡壘被攻破,稅清亮用2年多的時間,對15個鎮屬集體企業進行了成功的改制,化解債務9千萬元。改制后的民營企業輕裝上陣,生機勃發。中日合資四川富士公司生產的電流互感器獲省優,電動刮水器榮獲國家星火計劃獎,2004年投資3500萬元,新建成年產20萬臺電動自行車,暢銷省內外;射洪電梯廠生產的客貨電梯,獲國家建設部優質產品稱號;隆鑫機械、洪達家鑫、虹橋建安、建設集團等骨干民營企業投入資金均超過2000萬元。目前,全鎮集體所有制企業全部進行了改制,形成了以民營企業為龍頭,工、商、建、運、服齊頭并進的民營經濟發展局面,累計發展個體工商戶8214戶,規模以上民營企業309家,從業人員3.5萬人,實現產值16.1億元,實現利潤6000萬元,稅收5200萬元。
城市的迅猛發展,社會的深刻變革,原有的居委會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城市的管理要求。這是稅清亮要解除的又一道難題。
2003年7月,稅清亮和黨委班子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決定將原來的6個城中村和13個老城居委合并重組為10個城市社區。并圍繞“硬件先行、軟件配套、適度超前”的總體思路,使社區建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規范、從規范到示范”三大跨越。
稅清亮首先解決人的問題。針對原有居委會干部文化偏低、年齡偏大的實際,公推公選社區干部,結果選任的干部文化程度都在高中、中專以上,年齡降低了20歲,為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協調有關部門給他們買了失業保險。
干部配強了,社區工作搞得有聲有色。目前社區各小區物業管理特色社區、家政服務特色社區、愛心救助特色社區、志愿者服務特色社區、文化特色社區、體育特色社區等正在逐漸形成。社區“愛心超市”為捐助對象和受助對象建立了快捷通道,城市低保構筑起了貧困戶的“生命線”,“道德銀行”讓群眾找回失散的“精神家園”,“黨員進社區”讓黨旗在社區飄揚,社區鄰居節的舉辦進一步促進了鄰里關系的友好相處,小區物管使大家的居住環境變得更加美好……12月14日,市委書記袁本樸到黃磉浩社區調研,當看到社區里的老人們在體育器材上鍛煉身體,天真爛漫的兒童在幼兒園里嬉戲玩樂時,由衷贊嘆道,多么和諧的社區啊!
“維護穩定構建和諧,是衡量執政能力強弱的重要標志和對領導干部的重大考驗?!?/p>
稅清亮在他的《構建和諧社會與維護穩定工作的思考》調查報告中這樣寫道。
太和鎮既是全縣經濟文化的中心,更是改革發展中遺留矛盾和問題的聚積點。失地農民、下崗工人、流動人口這里最多。征地撤遷任務這里最重,川林森工、軍轉干部安置這里矛盾最突出。
2003年6月,保和村1社的廖義兵因對房屋撤遷政策不了解,獨自在家喝悶酒,不料酒精中毒,病情危急。當稅清亮知道后,立即趕到中醫院,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搶救。在廖病好后,稅清亮給他講政策,解開思想包袱。
這件事給稅清亮一個警示:說明干部做群眾工作還沒有到家。于是他和黨委成員商量,組織百名干部進農家,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訪農家情,獻農家策,開農家會,導農家向,答農家疑,解農家難,辦農家事。20多天時間,鎮干部共資助現金物質3.5萬余元,為群眾規劃落實致富項目130個。稅清亮帶頭進駐問題多、矛盾突出的保河村1社,為保河、何家橋社區21名失地農民解決了就業崗位,并資助廖義兵等3戶困難戶現金物質1100元。廖義兵逐漸脫貧致富,今年僅蔬菜收入就達2.5萬元。他逢人便說,稅書記真是共產黨的好干部,我們的貼心人。
保河村13社羅丕興因盜竊被判刑,服刑期間妻子死亡,房屋失修被撤,刑滿后無家可歸,要求村上修120平方米房子還他,甚至揚言以死相拼。稅清亮了解這一情況后,決定由鎮、處、村、社籌資6000元,修建安身房,并解決社保。此外,經稅清亮多方協調,羅每個月還領到了100元的低保。
為了支持全縣重點工程,稅清亮近年來利用相當大的精力抓失地農民的教育引導和安置工作。今年10月,從保河、黃磉浩社區的失地農民中選出6位有一定文化和政策水平,且享受了失地農民優惠政策的同志,到各社區、村宣講,現身說法,2500多群眾聽后深受教育,主動配合當地干部的工作。此外,稅清亮還十分重視失地農民的素質培訓,采取政府買單的方式,培訓2600多人。今年通過“三保一就業”,實現外輸就業2000多人,當地就業800多人,引導重新自主創業1000余人。
建設平安太和,這也是稅清亮的愿望和努力實現的目標。在他主持下,建立了以“四級五定五逗硬”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治安聯調工作機制,健全了領導掛牌督辦、接待日制度,并把調解無效的土地款分配糾紛納入法制范疇予以解決。今年全鎮信訪下降了35%,無一起群訪事件發生。
如今的太和鎮,呈現出一派經濟發展、政通人和、平安繁榮的景象。透過這道亮麗的風景,我們看到了稅清亮這位鄉鎮黨委書記忠于黨、忠于人民的一片丹心。
看了鄉鎮黨委書記先進事跡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