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黨的地位解讀(3)
為什么說“黨的執政地位不是一勞永逸的”
其一,黨執政的合法性資源是具體的、歷史的、發展的,而不是一勞永逸的。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源于黨執政的合法性。這里所說的執政的合法性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而是政治學意義上的合法性,是指政治權力得到人民的廣泛認同、信仰、忠誠和服從,它是一個政權存在、持續、穩定和發展的前提與基礎。執政的合法性主要來源于執政黨主張的意識形態及其說服力、經濟增長和執政績效、政治民主化程度、社會公正的實現程度等。執政的合法性不是靜止的、一成不變的,而是處在動態變化的過程中,執政的合法性資源必須得到及時有效的擴充,才能維系一個政黨執政地位的存續。黨既不能只靠“打江山”的歷史功績來維系執政后的政治合法性,也不能只靠過去已有的執政資源來支撐現實與將來的執政合法性;既不能用歷史的選擇來為現實的執政合法性辯護,也不能用人民過去的選擇來代替人民永久的政治認同和信任。人民可以繼續作出選擇,歷史也可以繼續作出選擇。所以,執政的合法性資源建設絕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我們黨從執政那天起,就沒有躺在“打江山坐江山”的歷史合法性的暖床上睡大覺,也沒有固守傳統的執政資源而裹足不前,而是以與時俱進的精神不斷整合和重塑黨執政的合法性資源,有效解決著如何依靠人民、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問題,這是我們黨之所以保持長期執政地位的重要原因。
其二,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發展的,而不是一勞永逸的。永葆黨的先進性是黨鞏固執政地位的核心問題。如果黨喪失了其先進性,也就丟掉了賴以繼續執政的資格。黨的先進性是一個歷史的范疇,不同時代、不同階段的具體內容和要求是不同的。現在是先進的政黨,將來也有可能成為落后的政黨。判斷黨的先進性的惟一標準是實踐,歸根到底要看黨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作用。因此,保持黨的先進性不是一勞永逸的,必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實踐的進步和黨的任務的變化而不斷擴充黨的先進性的時代內涵。
其三,黨的執政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創新提高是無止境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黨的執政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能力。執政環境和實踐發展的無限性,決定了不可能有凝固不變的執政思想、執政方略、執政體制、執政方式和執政資源。執政黨必須有強大的的理論和實踐創新能力,才能做到與時俱進,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因此解放思想、完善方略、健全體制、改革方式、拓寬資源都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將貫穿于黨的執政實踐的全過程。離開了黨在執政理論和執政能力上的與時俱進,黨的執政地位就有可能發生動搖。
其四,黨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和挑戰,使黨面臨著鞏固執政地位、維護執政安全的考驗。從國際來看,我們仍然面臨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對我國意識形態的壓力以及敵對勢力對我實施西化、分化的壓力。從國內來看,我們黨的執政水平正面臨著來自經濟績效、政治民主、意識形態、社會和諧、黨群關系等多方面的嚴峻考驗。從黨自身的狀況看,黨內依然存在著一些影響執政能力和執政成效的問題。從世界上其他一些政黨的執政實踐來看,前蘇聯東歐國家的共產黨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執政多年的大黨老黨喪失執政地位的教訓警示我們黨: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更不是一勞永逸的。只有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并以改革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創造新的執政成績,保持和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執政地位的認同度和公信力,才能做到長期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