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天法定節假日分別是什么
法定節假日都分別有哪些?根據現行我國《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法定節假日總共有11天。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2017年11天法定節假日分別是什么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2017年國家規定11天法定節假日
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2017年法定節假日曾調整
根據國家公布的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在2007年基本形成,隨后國家法定節假日做出調整,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國家法定節假日天數增加1天,即由如今的10天增加到11天;
二、對國家法定節假日時間安排進行調整。
國家法定節假日天數增加1天并做出其他調整后,勢必使長線游、短線游的比例發生新的變化,人們將更加傾向于選擇短線就近出游。在新的節假日方案中,中秋節、清明節這些傳統節日使人們旅行出游時將更傾向于選擇與這些傳統節日相關聯的線路。由于“五一”黃金周的取消,長線旅游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同時國家法定節假日天數調整,讓傳統節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能夠鑄造民族的靈魂,不是通過說教,而是讓人在參與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中感受、體悟、養成。對青少年來說,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成人乃至老年人是兒時的記憶,歷久不衰,成為個人乃至民族的“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保護傳統節日是利于建設和諧社會的。但是,傳統文化的保護不能僅靠節假日制度,因為放假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建議和呼吁開展一些傳統節日的民俗活動。尤其是要保存傳統節日文化中儀式文化的那部分,他們承載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2017年法定節假日有沒有工資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下發《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勞動者的制度工作時間(即全年總天數減去休息日及法定節假日)由此前的251天減少為250天,則每月工作日由的20.92天調整為20.83天。
根據我國勞動法規定,法定節假日期間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應當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日工資按平均每月計薪天數21.75天折算,小時工資在日工資基礎上除以8小時。但是在計算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時,卻不能將正常工資抵消加班工資。例如春節長假期間每日的加班工資計算方法為: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300%;休息日加班工資=加一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200%。
猜你喜歡:
2017年11天法定節假日分別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