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和磁盤一樣嗎
硬盤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來的關于硬盤和磁盤一樣嗎的內容,歡迎閱讀!
硬盤和磁盤一樣嗎?
計算機的外部存儲器中也采用了類似磁帶的裝置,比較常用的一種叫磁盤。
將圓形的磁性盤片裝在一個密封盒子里,就是硬盤了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磁盤表面劃傷,導致數據丟失。
有時間的時候把硬盤拆開研究一下就明白了
硬盤是磁盤中的一種,軟盤也是磁盤。
磁盤就是通過磁性進行讀寫功能的設備,斷電后保存的文件不會丟失。內存也可以儲存,但存儲的載體和磁盤不同,斷電后就不能保存數據。
U盤也可以儲存數據但也和磁盤不同。
電腦磁盤分區,區別在于主分區和邏輯分區的區別上。
1、主分區,也稱為主磁盤分區,和擴展分區、邏輯分區一樣,是一種分區類型。主分區中不能再劃分其他類型的分區,因此每個主分區都相當于一個邏輯磁盤(在這一點上主分區和邏輯分區很相似,但主分區是直接在硬盤上劃分的,邏輯分區則必須建立于擴展分區中)。
2、一個硬盤可以有1到3個主分區和1個擴展分區,也可以只有主分區而沒有擴展分區,但主分區必須至少有1個,擴展分區則最多只有1個,且主分區+擴展分區總共不能超過4個。邏輯分區可以有若干個。
3、 分出主分區后,其余的部分可以分成擴展分區,一般是剩下的部分全部分成擴展分區,也可以不全分,剩下的部分就浪費了。
4、擴展分區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分成若干邏輯分區。所有的邏輯分區都是擴展分區的一部分。 硬盤的容量=主分區的容量+擴展分區的容量; 擴展分區的容量=各個邏輯分區的容量之和。
5、 由主分區和邏輯分區構成的邏輯磁盤稱為驅動器(Drive)或卷(Volume)。
6、激活的主分區會成為“引導分區”(或稱為“啟動分區”),引導分區會被操作系統和主板認定為第一個邏輯磁盤(在DOS/Windows中會被識別為“驅動器C:”或“本地磁盤C:”,即通稱的C盤)。有關DOS/Windows啟動的重要文件,如引導記錄、boot.ini、ntldr、ntdetect.com等,必須放在引導分區中。
7、 DOS/Windows 中無法看到非激活的主分區和擴展分區,但Windows 2000/Vista等NT內核的版本可以在磁盤管理中查看所有的分區。盤里多個回收站屬于正常,就比如你刪了E盤的東西,那你可以在回收站上拿回。(當然,我指的不是那種用Shift+Delete這樣直接刪除)那個在你盤里面的回收站就是存放你刪掉的東西!
相關閱讀推薦:
計算機把二進制數字信號轉為復合二進制數字信號(加入分配、核對、堆棧等指令),讀寫到USB芯片適配接口,通過芯片處理信號分配給EEPROM存儲芯片的相應地址存儲二進制數據,實現數據的存儲。EEPROM數據存儲器,其控制原理是電壓控制柵晶體管的電壓高低值,柵晶體管的結電容可長時間保存電壓值,斷電后能保存數據的原因主要就是在原有的晶體管上加入了浮動柵和選擇柵。
在源極和漏極之間電流單向傳導的半導體上形成貯存電子的浮動柵。浮動柵包裹著一層硅氧化膜絕緣體。它的上面是在源極和漏極之間控制傳輸電流的選擇/控制柵。數據是0或1取決于在硅底板上形成的浮動柵中是否有電子。有電子為0,無電子為1。
閃存就如同其名字一樣,寫入前刪除數據進行初始化。具體說就是從所有浮動柵中導出電子。即將有所數據歸“1”。寫入時只有數據為0時才進行寫入,數據為1時則什么也不做。寫入0時,向柵電極和漏極施加高電壓,增加在源極和漏極之間傳導的電子能量。
看了硬盤和磁盤一樣嗎文章內容的人還看:
2.硬盤通用嗎
4.硬盤容量重要嗎
5.硬盤重要嗎
6.硬盤有假的嗎
7.電腦硬盤知識大全
8.硬盤主板通用嗎
10.硬盤瑕疵可以修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