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轉速越高越好嗎
硬盤轉速越高越好嗎
硬盤有固態硬盤(SSD 盤,新式硬盤)、機械硬盤(HDD 傳統硬盤)、混合硬盤(HHD 一塊基于傳統機械硬盤誕生出來的新硬盤)。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來的關于硬盤轉速越高越好嗎的內容,歡迎閱讀!
硬盤轉速越高越好嗎:
現在的硬盤的最高轉速已經達到15000r/min.
當然是硬盤的轉速越高讀取數據速度越快,工作效率越高。但是硬盤的轉速越高發熱量越大,而且壽命較短。比如筆記本電腦的硬盤普遍采用5400r/min的硬盤,避免轉速過高影響散熱。
電腦運行中不是保持這樣的轉速。標識的硬盤轉速是指該硬盤的最高轉速。一般正常工作時,轉速要比這個低。
電腦硬盤的轉速,是硬盤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盤盤片在一分鐘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盤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盤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盤的速度。
電腦的轉速越大,運行速度就越快,同時發熱量也越大。
隨軟從性能上來說,硬盤轉速越高,性能會越好。
但是對于不同的人,選擇合適的硬盤轉速才是最重要的:
一般來說,對于普通家庭,用5400,7200的ide硬盤已經足夠了,而且其噪音也不是很大。適于家庭使用。
而如果你有服務器的話,那上面提到的硬盤就不能滿足需求了。這時你需要專門為服務器配置的sici硬盤,他的轉速可以達到10000多。但是它的噪音和價格也是令人難以接受的。
相關閱讀推薦:
1956年,IBM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硬盤。
1968年,IBM重新提出“溫徹斯特”(Winchester)技術的可行性,奠定了硬盤發展方向。
1970年,StorageTek公司(Sun StorageTek)開發了第一個固態硬盤驅動器。
1989年,世界上第一款固態硬盤出現。
2006年3月,三星率先發布一款32GB容量的固態硬盤筆記本電腦,
2007年1月,SanDisk公司發布了1.8寸32GB固態硬盤產品,3月又發布了2.5寸32GB型號。
2007年6月,東芝推出了其第一款120GB固態硬盤筆記本電腦。
2008年9月,憶正MemoRight SSD的正式發布,標志著中國企業加速進軍固態硬盤行業。
2009年,SSD井噴式發展,各大廠商蜂擁而來,存儲虛擬化正式走入新階段。
2010年2月,鎂光發布了全球首款SATA 6Gbps接口固態硬盤,突破了SATAII接口300MB/s的讀寫速度。
2010年底,瑞耐斯Renice推出全球第一款高性能mSATA固態硬盤并獲取專利權。
2012年,蘋果公司在筆記本電腦上應用容量為512G的固態硬盤。
2015年8月1日,特科芯推出了首款Type-C接口的移動固態硬盤。該款SSD提供了最新的Type-C接口,支持USB接口雙面插入。
2016年1月1日,中國存儲廠商特科芯發布了全球首款Type-C指紋加密SSD。
看了硬盤轉速越高越好嗎文章內容的人還看:
3.硬盤轉速怎么看
5.希捷4TB 5900轉 64MB SATA3 監控級硬盤好嗎
10.關于最新的電腦硬件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