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電腦外設調制解調器
調制解調器是什么呢?它是電腦的外設嗎?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講解下吧,來跟緊小編咯別走丟哦!
什么是電腦外設調制解調器
調制解調器是Modulator(調制器)與Demodulator(解調器)的簡稱,中文稱為調制解調器(港臺稱之為數據機),根據Modem的諧音,親昵地稱之為“貓”。它是在發送端通過調制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而在接收端通過解調再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的一種裝置。
所謂調制,就是把數字信號轉換成電話線上傳輸的模擬信號;解調,即把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合稱調制解調器。
調制解調器的英文是MODEM,它的作用是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的“翻譯員”。電子信號分兩種,一種是"模擬信號",一種是"數字信號"。我們使用的電話線路傳輸的是模擬信號,而PC機之間傳輸的是數字信號。所以當你想通過電話線把自己的電腦連入Internet時,就必須使用調制解調器來"翻譯"兩種不同的信號。連入Internet后,當PC機向Internet發送信息時,由于電話線傳輸的是模擬信號,所以必須要用調制解調器來把數字信號"翻譯"成模擬信號,才能傳送到Internet上,這個過程叫做"調制"。當PC機從Internet獲取信息時,由于通過電話線從Internet傳來的信息都是模擬信號,所以PC機想要看懂它們,還必須借助調制解調器這個“翻譯”,這個過程叫作“解調”??偟膩碚f就稱為“調制解調”。
電腦外設調制解調器的發展歷史
Modem起初是為1950年代的半自動地面防空警備系統(SAGE)研制,用來連接不同基地的終端,雷達站和指令控制中心到美國和加拿大的SAGE指揮中心。SAGE運行在專用線路上,但是當時兩端使用的設備跟今天的Modem根本不是一回事。IBM是SAGE系統中計算機和Modem的供貨商。幾年后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的首席執行官(CEO)與IBM一位區域經理的一次會晤促成了"mini-SAGE"這種航空自動訂票系統。在這系統中,一個位于票務中心的終端連接在中心電腦上,用來管理機票有效性和時間。這個系統,叫做Sabre,是今天SABRE系統的早期原型。
1960年代早期,商業計算機的應用逐漸普及,以及上述技術成果,1958年 AT&T 發布了第一個商業化modem, Bell 103. 使用兩個音調表示1和0的移頻鍵控技術,103已經能夠實現300 bit/s的傳輸速度。很短時間后繼版本Bell 212就研制出來,轉移到更穩定的移項鍵控技術把數據速率提高到1200 bit/s。類似Bell 201的系統用雙向信號集在4對專用線路上實現了2400 bit/s。
賀氏智能Modem是一個重大的進步,1981年賀氏通訊研制成功。智能Modem是一個簡單的300bpsModem,使用的是Bell103信令標準,內置了一個小型控制器,可以讓計算機發送命令來控制電話線,例如摘機,撥號,重撥,掛機等功能。
在智能Modem之前,幾乎所有的Modem都需要兩個步驟來產生一個連接:第一步,人工在電話機上撥叫對方的號碼,然后將聽筒放在Modem附帶的acoustic coupler里,一個用兩個橡膠杯組成的用來在聲音信號和電信號之間轉換的設備。使用智能Modem就不再需要acoustic coupler,而是直接將modem連接在標準電話線或插座上。然后電腦就能自動完成接通電話并撥叫號碼的功能。這個改變極大的簡化了bulletin board systems (BBS)的安裝和使用。
到1980年代Modem的速率一直沒有多大變化。美國一般使用一種與貝爾212類似的2400 bit/s的系統,而歐洲的系統稍有差別。到1980年代晚期大多數Modem都能支持當時所有的標準,2400bit/s逐漸普及。大量特定用途的標準也被加了進來,通常都是使用高速信道接受低速信道發送,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國的Minitel 系統,用戶終端大部分時間都在接受信息。Minitel終端的Modem用1200bit/s接受數據75 bit/s發送命令反饋給服務器。
什么是電腦外設調制解調器





上一篇:電腦外設有哪些
下一篇:筆記本外設鍵盤失靈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