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電腦 > 電腦硬件知識 > CPU知識 > AMD和英特爾CPU的比較

    AMD和英特爾CPU的比較

    時間: 捷鋒774 分享

    AMD和英特爾CPU的比較

      CPU是電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角色。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來的關于AMD和英特爾CPU的比較的內容,歡迎閱讀!

      AMD和英特爾CPU的比較:

      圖片

      AMD和英特爾CPU的制造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技術,所以不能由主頻來看AMD的性能!AMD 性價比是毫無質疑的.AMD是攢機的首選. 以前因為采用的工藝不同,AMD的發熱量會比較大一些,所以品牌機多選擇p4作為配置.但是今年以來,AMD的技術水平越來越高.AMD已逐漸取代intel的王者地位. 選3000+ AMD的比INTEL的好,主要是:

      第一,AMD有先進的K8架構,僅僅14級流水線,執行效率更高,而intel的prescott核心有31級。雖然有更高的頻率,但這個頻率是依靠高流水線。辦同樣一件事情,如果當中出錯,就得從頭開始,這樣就慢了,可惜犧牲了更高的頻率。Intel當然不能視而不見,只有提高頻率,加大緩存解決。還有最絕的一招:降價和品牌效應。

      第二,AMDcpu中集成了內存控制器,這樣可以大大減小延遲。

      第三,由于核心的問題,AMD功耗更小。

      第四,AMD有廣泛的主板支持,不像以前那樣了。

      第五,AMD的cpu價格便宜(雖然現在貴了點)。

      第六,就是人的“同情”心理,我們往往更喜歡“弱者”(盡管AMD不再“弱”,但是市場占有率僅有20%,不像Intel的80%)補充:好壞只有限于Athlon64和Sempron cpu(775,940,939針)和P4 prescott核心cpu 以前的Athlon xp及northwood沒有什么差距。最多就是intel多媒體應用更好,AMD則在游戲方面更有優勢。再有,AMD的cpu和intel的在同市場定位的情況下,差距不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要忘記,頻率不是一無是處。通過對比intel的cpu:P4和PM就知道大概了,頻率不是一切。1.5G的PM相當于P42.8G

      CPU的處理性能不應該去看主頻,而INTEL正是基于相當相當一部分人對CPU的不了解,采用了加長管線的做法來提高頻率,從而誤導了相當一部分的人盲目購買。CPU的處理能力簡單地說可以看成:實際處理能力=主頻*執行效率,就拿P4E來說他的主頻快是建立在使用了更長的管線基礎之上的,而主頻只與每級管線的執行速度有關與執行效率無關,加長管線的好處在與每級管線的執行速度較快,但是管線越長(級數越多)執行效率越低下,AMD的PR值可能會搞得大家一頭霧水,但是卻客觀劃分了與其對手想對應的處理器的能力。為什么實際頻率只有1.8G的AMD 2500+處理器運行速度比實際頻率2.4G的P4-2.4B還快?為什么采用0.13微米制程的Tulatin核心的處理器最高只能做到1.4G,反而采用0.18微米制程的Willamette核心的處理器卻能輕松做到2G?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以上兩種“怪圈”的存在。每塊CPU中都有“執行管道流水線”的存在(以下簡稱“管線”),管線對于CPU的關系就類似汽車組裝線與汽車之間的關系。CPU的管線并不是物理意義上供數據輸入輸出的的管路或通道,它是為了執行指令而歸納出的“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每一個指令的執行都必須經過相同的步驟,我們把這樣的步驟稱作“級”。管線中的“級”的任務包括分支下一步要執行的指令、分支數據的運算結果、分支結果的存儲位置、執行運算等等…… 最基礎的CPU管線可以被分為5級: 1、取指令 2、譯解指令 3、演算出操作數 4、執行指令 5、存儲到高速緩存你可能會發現以上所說的5級的每一級的描述都非常的概括,同時如果增加一些特殊的級的話,管線將會有所延長: 1、取指令1 2、取指令2 3、譯解指令1 4、譯解指令2 5、演算出操作數 6、分派操作 7、確定時 8、執行指令 9、存儲到高速緩存1 10、存儲到高速緩存2 無論是最基本的管線還是延長后的管線都是必須完成同樣的任務:接受指令,輸出運算結果。兩者之間的不同是:前者只有5級,其每一級要比后者10級中的每一級處理更多的工作。如果除此以外的其它細節都完全相同的話,那么你一定希望采用第一種情況的“5級”管線,原因很簡單:數據填充5級要比填充10級容易的多。而且如果處理器的管線不是始終充滿數據的話,那么將會損失寶貴的執行效率——這將意味著CPU的執行效率會在某種程度上大打折扣。那么CPU管線的長短有什么不同呢?——其關鍵在于管線長度并不是簡單的重復,可以說它把原來的每一級的工作細化,從而讓每一級的工作更加簡單,因此在“10級”模式下完成每一級工作的時間要明顯的快于“5級”模式。最慢的(也是最復雜)的“級”結構決定了整個管線中的每個“級”的速度——請牢牢記住這一點!我們假設上述第一種管線模式每一級需要1個時鐘周期來執行,最慢可以在1ns內完成的話,那么基于這種管線結構的處理器的主頻可以達到1GHz(1/1ns =1GHz)?,F在的情況是CPU內的管線級數越來越多,為此必須明顯的縮短時鐘周期來提供等于或者高于較短管線處理器的性能。好在,較長管線中每個時鐘周期內所做的工作減少了,因此即使處理器頻率提升了,但每個時鐘周期縮短了,每個“級”所用的時間也就相應的減少了,從而可以讓CPU運行在更高的頻率上了。 如果采用上述的第二種管線模式,可以把處理器主頻提升到2GHz,那么我們應該可以得到相當于原來的處理器2倍的性能——如果管線一直保持滿載的話。但事實并非如此,任何CPU內部的管線在預讀取的時候總會有出錯的情況存在,一旦出錯了就必須把這條指令從第一級管線開始重新執行,稍微計算一下就可以得出結論:如果一塊擁有5級管線的CPU在執行一條指令的時候,當執行到第4級時出錯,那么從第一級管線開始重新執行這條指令的速度,要比一塊擁有10級管線的CPU在第8級管線出錯時重新執行要快的多,也就是說我們根本無法充分的利用CPU的全部資源,那么我們為什么還需要更高主頻的CPU呢??回溯到幾年以前,讓我們看看當時1.4GHz和1.5GHz的奔騰四處理器剛剛問世之初的情況:當時Intel公司將原奔騰三處理器的

      10級管線增加到了奔騰四的20級,管線長度一下提升了100%。最初上市的1.5GHz奔騰四處理器曾經舉步維艱,超長的管線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由于預讀取指令的出錯從而造成的執行效率嚴重低下,甚至根本無法同1GHz主頻的奔騰三處理器相對壘,但明顯的優勢就是大幅度的提升了主頻,因為20級管線同10級管線相比,每級管線的執行時間縮短了,雖然執行效率降低了,但處理器的主頻是根據每級管線的執行時間而定的,跟執行效率沒有關系,這也就是為什么采用0.18微米制程的Willamette核心的奔騰四處理器能把主頻輕松做到2G的奧秘!固然,更精湛的制造工藝也能對提升處理器的主頻起到作用,當奔騰四換用0.13微米制造工藝的Northwood 核心后,主頻的優勢才大幅度體現出來,一直沖到了3.4G,長管線的CPU只有在高主頻的情況下才能充分發揮優勢——用很高的頻率、很短的時鐘周期來彌補它在預讀取指令出錯時重新執行指令所浪費的時間。但是,擁有20級管線、采用0.13微米制程的Northwood核心的奔騰四處理器的理論頻率極限是3.5G,那怎么辦呢?Intel總是會采用“加長管線”這種屢試不爽的主頻提升辦法——新出來的采用Prescott核心的奔騰四處理器(俗稱P4-E),居然采用了31級管線,通過上述介紹,很明顯我們能得出Prescott核心的奔四處理器在一個時鐘周期的處理效率上會比采用Northwood核心的奔四處理器慢上一大截,也就是說起初的P4-E并不比P4-C的快,雖然P4-E擁有了更大的二級緩存,但在同頻率下,P4-E絕對不是P4-C的對手,只有當P4-E的主頻提升到了5G以上,才有可能跟P4-3.4C認識Intel與AMD雙核CPU處理器的區別,隨著近日英特爾、AMD推出各種雙核CPU新品,“雙核”概念在業內逐漸升溫。有意思的是,雖然都是雙核,英特爾和AMD確各談各的。英特爾大談雙核到桌面,AMD則直取雙核的服務器市場。這兩個公司雙核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以下是關于雙核技術的背景資料,供大家參考。雙核技術背景

      雙核處理器是指在一個處理器上集成兩個運算核心,從而提高計算能力。“雙核”的概念最早是由IBM、HP、Sun等支持RISC架構的高端服務器廠商提出的,不過由于RISC架構的服務器價格高、應用面窄,沒有引起廣泛的注意。不同的構架最近逐漸熱起來的“雙核”概念,主要是指基于X86開放架構的雙核技術。在這方面,起領導地位的廠商主要有AMD和Intel兩家。其中,兩家的思路又有不同。AMD從一開始設計時就考慮到了對多核心的支持。所有組件都直接連接到CPU,消除系統架構方面的挑戰和瓶頸。兩個處理器核心直接連接到同一個內核上,核心之間以芯片速度通信,進一步降低了處理器之間的延遲。而Intel采用多個核心共享前端總線的方式。專家認為,AMD的架構對于更容易實現雙核以至多核,Intel的架構會遇到多個內核爭用總線資源的瓶頸問題。AMD和Intel不同的體系結構 雙核與雙芯(Dual Core Vs. Dual CPU):

      AMD和Intel的雙核技術在物理結構上也有很大不同之處。AMD將兩個內核做在一個Die(內核)上,通過直連架構連接起來,集成度更高。Intel則是采用兩個獨立的內核封裝在一起,因此有人將Intel的方案稱為“雙芯”,認為AMD的方案才是真正的“雙核”。從用戶端的角度來看,AMD的方案能夠使雙核CPU的管腳、功耗等指標跟單核CPU保持一致,從單核升級到雙核,不需要更換電源、芯片組、散熱系統和主板,只需要刷新BIOS軟件即可,這對于主板廠商、計算機廠商和最終用戶的投資保護是非常有利的。客戶可以利用其現有的90納米基礎設施,通過BIOS更改移植到基于雙核心的系統。計算機廠商可以輕松地提供同一硬件的單核心與雙核心版本,使那些既想提高性能又想保持IT環境穩定性的客戶能夠在不中斷業務的情況下升級到雙核心。在一個機架密度較高的環境中,通過在保持電源與基礎設施投資不變的情況下移植到雙核心,客戶的系統性能將得到巨大的提升。在同樣的系統占地空間上,通過使用雙核心處理器,客戶將獲得更高水平的計算能力和性能要想根據AthlonXP的實際主頻換算出型號的話:

      型號= 實際頻率 × 3 ÷ 2 - 500

      而要想根據型號算出Athlon XP的實際運行頻率:

      實際頻率 = 型號 × 2 ÷ 3 + 333AMD改變了其CPU產品的命名規則,將其產品標稱一個與對手產品主頻相當的型號。例如Athlon XP 2000+的實際主頻為1.67GHz,而其2000+的標稱就與Pentium 4的2.0GHz相對應。

      因為AMD的處理器是以低主頻,短流水線的設計..

      而intel的處理器是以高主頻,長流水線的設計...

      這個好比,你要開車從石景山去通州.

      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走長安街直接就到,可是堵車,

      二是走五環.雖然遠了點,可是不堵車.

      AMD走的是長安街,而intel走的是五環.AMD Sempron 3000+中的3000+ AMD的PR值標稱方式,意思是相當于INTER主頻為3.0G的CPU,因為開發技術上的缺陷,AMD的CPU主頻一直就上不去,但是他的這種標稱方法,也不是信口開河的哦,CELERON3.0是跑不過SEMPRON3000+的,但是它的實際主頻只有可憐的1.8G。

    看了AMD和英特爾CPU的比較文章內容的人還看:

    1.intel cpu性能排行圖

    2.怎么判斷一個CPU才算好

    3.2016筆記本電腦主流cpu有哪些

    4.為什么不能拿CPU速度來比較計算機的性能

    5.最具性價比的CPU推薦

    6.CPU的分類及其作用

    7.cpu和顯卡有什么區別

    8.cpu有多重要

    9.AMD CPU安裝方法(圖解)

    10.什么是CPU

    6095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美三级91 |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翁止熄痒禁伦短文合集免费视频 | 国产免费内射又粗又爽密桃视频| 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八十老太另类|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80s国产成年女人毛片| 日本五月天婷久久网站| 亚洲黄色片在线观看|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天天干夜夜夜操|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ai| 燃情仕途小说全文阅读免费无弹窗下载 | 幻女free牲2020交|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紧窄极品名器美妇灌|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黑人操日本美女|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烈血黄昏中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真实男女xx00动态图视频| 尤物久久99热国产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导航|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乱妇乱子视频在播放|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软件| 成人av电影网站|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永久不封国产毛片AV网煮站 | 中国sで紧缚调教论坛|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能顺利播放的男男网站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