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統的發展歷史和發展現狀
Linux操作系統的發展歷史和發展現狀
Linux操作系統發展到現在已經出行了很多的發行版系統。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Linux操作系統發行版的詳細介紹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Linux操作系統的發展歷史和發展現狀
Linux操作系統的發展歷史
(1) 起源:
Unix操作系統在20世紀60年代構思完成并實現,并在1970年首次發布。它因容易獲取與可移植性高而廣泛被學術機構和工商企業采用、復制和修改。它的設計對其他系統的作者影響很大。
在1983年,理查德·斯托曼創建了以創建一個自由軟件,類Unix,與POSIX兼容的操作系統為目標的GNU計劃。作為這個計劃其中的一部分,他又寫了GNU通用公共許可證(GPL)。20世紀90年代初,已經有足夠的軟件去創建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但因為在1987年時,理查德·斯托曼決定以Mach微內核進行開發,認為可以借此加速操作系統的開發,但因為一直不確定卡內基梅隆大學何時要將核心源代碼發布,造成項目三年進展緩慢。GNU的內核,GNU Mach和GNU Hurd沒能夠充分吸引開發者,這導致了GNU的未能完成。
在20世紀80年代還有另外一個關于自由操作系統的項目,伯克利軟件套件。這是由UC Berkeley從AT&T的第六版Unix開發而來的。因為它包含了AT&T所擁有的的Unix代碼,所以AT&T在20世紀90年代初對加利福尼亞大學提起了法律訴訟。這嚴重限制了BSD的發展與應用。
MINIX是安德魯·斯圖爾特·塔能鮑姆在1987年發布一個用于教學的微內核架構的類Unix系統。雖然系統的源代碼容易得到,但是對源代碼的修改與再發布卻受到了限制。另外,MINIX的16位的設計與當時日漸便宜及受歡迎的、個人電腦的Intel 80386架構兼容得不好。
這些因素使得Torvalds開始了他的項目。他曾說過,如果那時候有可用的GNU或者386BSD內核的話,他很可能就不會去寫他自己的內核了。
1991年,在赫爾辛基,Linus Torvalds開始那個后面成為了Linux內核的項目。最初它只一個Torvalds用來訪問大學里的大型的Unix服務器的虛擬終端。他專門寫了一個用于他當時正在用的硬件的,與操作系統無關的程序,因為他要用他那用80386處理器的新PC機的功能。開發是在Minix上,用至今仍為首選的編譯器——GCC——來完成的。
(2)名稱的由來
Linus Torvalds本要把他的發時叫做 Freax —“fread”“free”和“x”(暗指Unix)的合成詞。
在開發系統的前半年里, 他把文件以文件名“Freax”存儲。Torvalds考慮過Linux這個名字,但是因為覺得它過于自我本位而放棄了使用它 。
為便于開發,在1991年9月,他把那些文件上傳到了赫爾辛基工業大學(HUT)的FTP服務器(ftp.funet.fi)。Torvalds在HUT負責管理那個服務器的同事Ari Lemmke,覺得“Freax”這個名字不是很好,就在不咨詢Torvalds的情況下,把項目的名字改成了“Linux”。但是之后,Torvalds也同意“Linux”這個名字了:“經過多次討論,他承認Linux這個名字更好。在0.01版本Linux的源代碼的makefile里仍然使用‘Freax'這個名字,在之后‘Linux'這個名字才被使用。
Linux操作系統的發展現狀
一、國內 Linux 操作系統發展現狀
國內目前涉足Linux操作系統研發除學校、研發機構外,主要 Linux 發行版包括紅旗、中標、共創、新華、拓林思等,均有桌面和服務器兩個版本;
國內各發行版均基于國際社區版本發展而來,基于國際社區成果,在界面定制上做了一些工作,并沒有掌握核心技術,且與國際Linux 操作系統發行版之間存在一定的技術差距,缺少技術積累,面臨Linux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
二、國外 Linux 操作系統發展現狀
國外主要發行版包括redhat、ubuntu、Suse 等,均提供桌面和服務器兩個不同版本。服務器領域 Linux 操作系統發展比較成熟,桌面發展比較緩慢,嵌入式領域發展較快。
Redhat
RHEL是目前Linux服務器產品的標桿,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占據著主要的 Linux 服務器市場份額。RHEL產品功能全面,產品認證齊全,用戶的接受度比較高。RHEL 主要依靠技術服務和產品維護獲取盈利。Redhat自9.0以后,不再發布桌面版,而是把這個項目與開源社區合作,于是就有了Fedora這個Linux發行版。目前Fedora對于Redhat的作用主要是為RHEL提供開發的基礎。Fedora 的界面與操作系統與 RHEL非常相似、用戶會感覺非常熟悉;另外對于新技術,fedora一直快速引入;并且fedora 一直堅持絕對開源的原則。而因為 Redhat 在 Linux的地位和影響力,擁有很多堅定的愛好者使用。
Suse
SLES被Novell收購以后,產品的競爭力獲得了很大的提升。SLES最大的優勢在于應用解決方案比較豐富。SLES同樣依靠技術服務和產品維護獲取盈利。SUSE的yast2配置工具一直是業內公認的非常完善的安裝及系統工具,能夠進行系統大多數的配置功能;另外,SUSE 與微軟的合作,也使得SUSE在與Windows的互操作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Ubuntu
Ubuntu 是近幾年進步很快的桌面版本,依靠快速的啟動,高速的在線升級,良好的易用性,快速的爭取了很多用戶。Ubuntu 計劃強調易用性和國際化,以便能為盡可能多的人所用;同時,由于軟件倉庫鏡像眾多,因此軟件包安裝速度很快;Ubuntu 的易用性得到了很多用戶的欣賞;
補充:Linux操作系統的誘人因素
Linux的流行是因為它具有許多誘人之處。
1、完全免費
Linux是一款免費的操作系統,用戶可以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免費獲得,并可以任意修改其源代碼。這是其他的操作系統所做不到的。正是由于這一點,來自全世界的無數程序員參與了Linux的修改、編寫工作,程序員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靈感對其進行改變。這讓Linux吸收了無數程序員的精華,不斷壯大。
2、完全兼容POSIX 1.0標準
這使得可以在Linux下通過相應的模擬器運行常見的DOS、Windows的程序。這為用戶從Windows轉到Linux奠定了基礎。許多用戶在考慮使用Linux時,就想到以前在Windows下常見的程序是否能正常運行,這一點就消除了他們的疑慮。
3、多用戶、多任務
Linux支持多用戶,各個用戶對于自己的文件設備有自己特殊的權利,保證了各用戶之間互不影響。多任務則是現在電腦最主要的一個特點,Linux可以使多個程序同時并獨立地運行。
4、良好的界面
Linux同時具有字符界面和圖形界面。在字符界面用戶可以通過鍵盤輸入相應的指令來進行操作。它同時也提供了類似Windows圖形界面的X- Windows系統,用戶可以使用鼠標對其進行操作。在X-Windows環境中就和在Windows中相似,可以說是一個Linux版的 Windows。
5、豐富的網絡功能
互聯網是在Unix的基礎上繁榮起來的,Linux的網絡功能當然不會遜色。它的網絡功能和其內核緊密相連,在這方面Linux要優于其他操作系統。在Linux中,用戶可以輕松實現網頁瀏覽、文件傳輸、遠程登陸等網絡工作。并且可以作為服務器提供WWW、FTP、E-Mail等服務。
6、可*的安全、穩定性能
Linux采取了許多安全技術措施,其中有對讀、寫進行權限控制、審計跟蹤、核心授權等技術,這些都為安全提供了保障。Linux由于需要應用到網絡服務器,這對穩定性也有比較高的要求,實際上Linux在這方面也十分出色。
7、支持多種平臺
Linux可以運行在多種硬件平臺上,如具有x86、680x0、SPARC、Alpha等處理器的平臺。此外Linux還是一種嵌入式操作系統,可以運行在掌上電腦、機頂盒或游戲機上。2001年1月份發布的Linux 2.4版內核已經能夠完全支持Intel 64位芯片架構。同時Linux也支持多處理器技術。多個處理器同時工作,使系統性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