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考試考點
操作系統作為一們必修課程想必很多小伙伴都很苦惱該怎么復習吧。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操作系統的考試考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操作系統的考試考點總結一
1.(簡答題)操作系統的定義
2.操作系統的特征:并發性、共享性、異步性、虛擬性
3.操作系統的分類:多道批處理操作系統(以脫機操作為標志)、分時操作系統(以聯機作為標志)、實時操作系統(做出及時響應)、通用操作系統(分時、實時、批處理功能)、單用戶操作系統(為個人計算機配置)、網絡操作系統(實現網絡通信和網絡資源管理)、分布式操作系統、多處理器操作系統(公共內存和公共時鐘的多CPU系統)、嵌入式操作系統、多媒體操作系統、智能卡操作系統
4.可靠的系統至少要區分兩種狀態:管態(系統態、核心態)和目態(用戶態)
5.處理器狀態由目態轉換為管態的唯一途徑是中斷(中斷是進程切換的前提),管態到目態的轉換可以通過修改程序狀態字(置PSW)來實現
6.單道程序設計和多道程序設計的優缺點:設備資源利用率、內存資源利用率、處理器資源利用率三個方面評價。
7.多道程序設計的問題:處理機資源管理問題;內存資源管理問題;設備資源管理問題
8.進程的基本狀態:就緒、運行、等待
9.進程控制塊(PCB)是進程存在的標志
10.進程的組成:進程控制塊和程序(又稱為進程映像),程序包括代碼和數據
11.進程隊列:就緒隊列、運行隊列、等待隊列
12.進程類型:系統進程(運行于管態)和用戶進程
13.進程特征:并發性、動態性、獨立性、交互性、異步性、結構性
14.進程上下文的組成部分用戶級上下文、系統級上下文、寄存器上下文
15.(簡單題)進程和程序、線程的聯系和差別
16.線程與進程相比的優點:上下文切換速度快、系統開銷小、通信容易
17.作業:批處理作業、交互式作業
18.中斷的實現:中斷裝置(硬件)和中斷處理程序(軟件)
19.(計算題:Gantt圖、周轉時間=完成時間—到達時間、帶權周轉時間=周轉時間/運行時間、平均帶權周轉時間、平均周轉時間、平均等待時間)處理機調度算法:先到先服務算法(FCFS)、最短作業優先算法(SJF)、最短剩余時間優先算法(SRTU、剝奪式算法)、最高響應比優先算法(HRN)、最高優先數優先算法(HPF)、循環輪轉算法(RR、時間片)、分類排隊算法(MLQ)、反饋排隊算法
20.一定能引起進程切換的中斷原因有:進程運行終止、進程等待資源、進程等待數據傳輸的完成等;可能引起進程切換的中斷原因有:時鐘中斷、接收到設備輸入輸出中斷信號等
操作系統的考試考點總結二
21.I/O中斷、時鐘中斷都可屏蔽;防管中斷和掉線中斷不可屏蔽
22.用戶自行處理的中斷:溢出、除數為零;操作系統處理的中斷:地址越界、非法指令、掉電
23.處理器調度的過程:保存下降進程現場、選擇將要運行的進程、恢復上升進程現場
24.調度級別:低級、中級(交換)、高級(作業)
25.(計算題)實時調度(就緒時間、開始截止期、處理時間、完成截止期、發生周期、調度條件),最早截止期優先調度、速率單調調度。
26.死鎖類型:競爭資源引起的死鎖、進程通信引起的死鎖、其他原因引起的死鎖
27.死鎖條件:資源獨占、不可剝奪、保持申請、循環等待
28.死鎖的處理:靜態(死鎖預防)和動態(死鎖避免)
29.資源分配圖中不存在環路,則系統中不存在死鎖。反之,如果資源分配圖中存在環路,則可能存在死鎖,也可能不存在死鎖。
30.資源分配圖的簡約——》S為死鎖狀態的充分必要條件是:S的資源分配圖不可完全簡約
31.死鎖的預防:預先分配策略(缺點資源利用率低、進程在運行前可能并不知道它所需要的全部資源)、有序分配策略
32.死鎖避免策略與死鎖預防策略相比,前者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但是增加了系統的開銷。
33.(計算題)死鎖的避免:安全狀態與安全進程序列、銀行家算法——死鎖狀態時不安全狀態的真子集。
34.死鎖的發現:死鎖檢測算法、死鎖檢測時刻(進程等待時檢測、定時檢測、資源利用率降低時檢測)
35.死鎖的恢復:系統重新啟動、終止進程、剝奪資源、進程回退
36.對死鎖視而不見(即不處理)的算法是鴕鳥算法
37.餓死與死鎖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即二者都是由于競爭資源而引起的 差別:A.從進程狀態考慮,死鎖進程都處于等待態。忙式等待(處于運行態或者就緒態)的進程并非處于等待態,但是卻有可能被餓死。B.死鎖進程等待永遠不會被釋放的資源,餓死進程等待會被釋放但卻不會分配給自己的資源,其等待時限沒有上界(排隊等待或忙式等待)。C.死鎖一定是發生了循環等待,而餓死則不然。D.死鎖一定涉及多個進程,而餓死或被餓死的進程可能只有一個。
38.存儲管理的功能:存儲分配、存儲共享(目的:節省內存空間、實現進程通信;存儲共享的內容:代碼共享、數據共享)、存儲保護(內容:防止地址越界、防止操作越界)、存儲擴充、地址映射(邏輯地址轉換成物理地址)
39.內存分區類型:靜態分區與動態分區;等長分區和異常分區。通常靜態分區+等長分區,動態分區+異長分區
40.靜態等長分區(常用于頁式存儲管理方式與)的分配:位示圖(用0、1表示頁面狀態)、空閑頁面圖(首頁面號和頁面個數)、空閑頁面鏈
41.動態異常分區(常用于界地址存儲管理方式與段地址存儲管理方式)的分配:空閑區域表(空閑區域首地址和空閑區域長度)。最新適應算法(FF,優點:盡量使用低地址空間,而高地址空間可能形成較大的空閑區域,缺點:可能分割較大的空閑區);下次適應算法(NF,優點:可以減少查找空閑區域所花費的時間開銷,并使空閑區域分布更均勻,缺點:可能分割大空閑區域);最佳適應算法(BF,優點:盡量不分割大的空閑區域。缺點:可能形成很小導致以后無法利用的空閑區域,即碎片);最壞適應算法(WF,優點:可以避免形成碎片,缺點:分割大的空閑區域)。
42.解決碎片問題的方法:緊湊
43.存儲管理方式包括:界地址存儲管理(單一連續區存儲管理)、頁式存儲管理(不會產生碎片)、段式存儲管理以及段頁式存儲管理。
44.(計算題)界地址存儲管理(限長寄存器和首地址寄存器)——邏輯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交換與重地位的定義及覆蓋技術(將較大程序裝入較小進程空間的一種技術)
45.快表(TLB)
操作系統考試考點





上一篇:操作系統考試復習習題
下一篇:操作系統考試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