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樂業的典故
安居樂業: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安居樂業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歡。
安居樂業的典故:
安居樂業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表示生活美滿、安定。
這個成語來源于《老子》,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春秋時,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聃。據說他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白頭發、白胡子的小老頭兒,所以人們稱他老子;還說他是在一棵李樹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因為他耳朵長得特別大,所以名耳。其實,老子是人們對他的尊稱。
老子對當時的現實不滿,并反對當時社會上出現的革新浪潮,想走回頭路。他懷戀著遠古的原始社會,認為物質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毀壞了人民的淳樸,給人們帶來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現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
老子是這樣描繪他所設想的小國寡民社會的:國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便有許許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們。不要讓人民用生命去冒險,也不向遠處遷移,即使有車輛和船只,也無人去乘坐它們;即使有兵器裝備,也無處去使用它們。要使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結繩記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很安適,滿足于原有的風俗習慣。鄰近各國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叫互相聽得見,但是人們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來。
安居樂業的典故造句:
1) 在我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人民安居樂業,再也看不到哀鴻遍野的現象了。
2) 國家繁榮,人民安居樂業,河清海晏的日子不遠了。
3) 我們在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安居樂業。
4) 改革開放的政策使各族人民得以安居樂業。
5) 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安居樂業。
6) 希望我全體人民,一律安居樂業,切勿輕信謠言自相驚擾。
7) 自從國家的扶貧計劃的實施,才能讓那些貧困的人家安居樂業下來。
8) 我想,什么時候我生活的城市也能像這里一樣,人們安居樂業,小動物也能悠然自在的呢……
9) 現在的中國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
10) 在黨的領導下,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
11) 經過多年的艱苦勞動,他終于在島上安居樂業。
12) 治世時代人民安居樂業。
13) 山河壯美物產豐饒人民安居樂業,這就是我親愛的祖國。
14) 幸福就是不用為生活而苦惱,為錢財而奔波,安居樂業就是幸福。
15)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都安居樂業。
16) 中華大地到處呈現出一派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的欣欣向榮的景象。
17) 安居樂業是我們的目標。
18) 我們人類為了人民的安居樂業,為了社會的穩定發展,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19) 東溪村的人們安居樂業,過著十分平靜守望相助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