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右腦開發的方法有哪些
一個正常的孩子,如果按照現在的教育方法和環境來培養,他的大腦潛能只能開發約30%,還有70%沒有得到開發。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們整理的關于小學生右腦開發的方法有哪些的內容,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小學生右腦開發的方法有哪些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錯誤觀點:就是只有嬰兒才能進行右腦開發。其實不是的,盡管嬰兒時期是開發右腦的最佳時期,但并不意味著長大了就不能開發右腦了,小學生也是可以右腦開發的。那小學生右腦開發的方法有哪些呢?
首先,利用形象開發右腦。
右腦是形象的腦,在愛信誠速讀速記中"眼腦直映"的閱讀特點,要求我們省去"音讀"現象,將文字大塊大塊地映入大腦,將文字形象化來開發右腦;腦圖像法也是培養我們右腦的形象思維,當我們在背數字、文字或字母的時候,把要記的東西的形象"刻"在腦海中,當我們在背的時候,仿佛是"看"著頭腦中所記東西的形象讀出來一樣,不僅記得快,而且記得牢,通過一系列形象開發右腦。
其次,利用腦波開發右腦
科學研究表明,開啟右腦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先誘導腦波進入α波狀態。當腦電波處在α波狀態是最佳學習狀態和右腦開發狀態。當孩子的腦波處于α波狀態時,右腦潛意識就能發揮強大的優勢,能快速接收信息,讓孩子處于高度專注狀態,并發揮出無窮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孩子會變得積極、樂觀、專注愛學習。因此如果使用科技手段促使孩子的右腦產生α波,并有意識地加以運用,就有可能激活孩子的右腦。,能夠發出獨特的光和聲音頻率,誘導人體腦波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快速進入α波狀態,有效開發右腦潛能。
再次,利用積極的思維開發右腦
寫過不少有關大腦鍛煉書籍的作者,安娜-約翰森和維克-古德曼說過:“人的大腦不是為消極的東西而配備的。所以當你對孩子說,‘不要走到馬路上去’,他們的大腦中就會呈現出一幅走在馬路上的情景,而他們的行為也會隨之而至。如果你換種說法,比如‘走在人行路上會比較安全’,那么與之相關的影像就會在大腦中浮現出來,你會看到自己所希望看到的一切。當然,對成年人來說也同樣適用!”所以,如果你對孩子說,“不要把紐扣放到嘴里!”他們右腦聽到的卻是把紐扣放到嘴里!
小學生右腦開發的方法還有許多,可以通過潛意識、學習記憶術等來訓練。在今天,人類已高度重視對自身大腦的研究,左右腦功能的研究已獲得突破性進展,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右腦功能的開發,形象思維的發展,我國必將造就出左右腦并用的新一代高素質人才。
不要忽視右腦開發
一個正常的孩子,如果按照現在的教育方法和環境來培養,他的大腦潛能只能開發約30%,還有70%沒有得到開發。這個說法是不是令你大大地吃驚呢?
早在1981年,美國醫學博士佩斯里就提出了左右腦分工的理論,他用實驗證明:左腦接受身體右側的感官知覺和支配右半身的活動,并主管抽象思維,右腦接受身體左側的感官知覺和支配左半身的活動,并主管具體形象思維,佩斯里由此而推翻了“左腦是優勢腦,右腦是劣勢腦”的傳統觀念,他也因為這個偉大的發現而獲得了諾貝爾獎。
根據佩斯里的理論分析一下我們自己的成長經歷,你就會發現,我們中的絕大多數,其實都是左腦人。美國心理學家奧斯丁在佩斯里之后接下來的研究發現:如果把右腦調動起來,并且與左腦合作,會使大腦的總能力和總效應增加5倍甚至10倍。
如果我們對孩子的教育除了以前的那些主要發展左腦的活動之外,能有意識地注重右腦開發,并進一步進行全腦協調的開發,孩子的發展潛力便會大大地增加。
開發右腦,主要的原因就是多使用左半身的動作和感官,并且注重發展具體形象思維。比如不要特別地反對兒童使用左手寫字、使用筷子、拿剪刀或使用其它的工具。而所謂具體形象思維,就是指借助動作、表情、聲音、圖片等來進行思維,所以,多鼓勵孩子動手操作,比如剪紙、捏泥巴、彈鋼琴、演奏樂器、畫畫等,都是開發孩子的右腦的有效措施。此外,讓孩子學別人的表情,學動物叫,模仿人或動物的動作、聲音等,學習打球、做操、游泳,做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給孩子多看圖片、看地圖,把所看到的東西畫下來,也都是開發右腦的好辦法。
右腦開發VS智力開發
我們已經知道人的左右半腦是有明顯分工的,也已了解了這樣一個事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總是“重左輕右”,數以億計的右腦細胞依然在沉睡,從而造成了大腦資源的閑置和浪費。于是,不少年輕父母不禁會問:“我的孩子的右腦能否開發?”“開發我孩子的右腦究竟有什么意義呢?”
右腦的發展先于左腦
腦科學的研究發現:在兩歲以前,幼兒基本上就生活在右腦的形象世界中。而在六歲以前,幼兒仍是以具體的形象性的右腦思維為主;對于這一點,年輕父母肯定深有體會。兩三歲的孩子往往看到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東西就急切地伸出手去觸摸,但是他們根本不會去想這是什么東西,有什么用途。
年輕父母可以做到的是:讓你的寶寶走出戶外,用一塵不染的眼睛,看看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用他們嬌嫩的耳朵聽聽萬物生靈的聲音;用純潔無邪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右腦開發VS智力開發
右腦的開發與智力開發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以前評價一個孩子聰明不聰明,往往會以他反應快不快、記性好不好、說話流利不流利等邏輯思維能力作為標準。換句話說,傳統教育塑造的都是單一的左腦型人才。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觀念漸漸落伍了。智力越來越偏重于動手操作能力和適應環境能力,即生存能力,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右腦功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