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房價還有機會復蘇
國內的房價還有機會復蘇嗎
過去20年我們的房地產市場活力十足,在城鎮化的背景下,大量的農村人口進城,帶來了強大的居住需求,因此樓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開發商們不斷的拿地建房滿足市場需求,購房者們也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買房,因為房子本身就是安居樂業的必需品,但現在國內的房價還有機會復蘇嗎?
國內的房價還有機會復蘇
隨著經濟的改善,家庭可能會減少風險厭惡,開始考慮其他投資機會。
在不同的資產類別中,住房仍是中國家庭的首選。盡管份額逐漸下降,但住房仍然是最主要的資產類別,占2019年所有家庭資產的40%(最新數據),其次是股權資產(30%)和現金和存款(21%)。對于大多數沒有大量金融資產的中國家庭來說,住房仍然是對沖通脹最可靠的形式。
現階段房地產到底有沒有真正復蘇?
我們從2月份成交數據看,新房和二手房交易量飆漲,漲幅分別為30%和90%。
當下的樓市交易確實開始頻繁。
但是,有個特點也很明顯——量升價不升。
也就是表現為部分城市房產成交量持續上漲,房價并未出現明顯回升,而是停留在“勉強止跌”上面。
比如說在成交量上,2月份8個重點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廈門)2月二手房成交套數為79438套,環比增長78%,同比增長96%,這個增幅相當驚人。
但在成交價格上,2月份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止跌轉漲,漲幅僅為0.24%;二線城市環比下跌0.01%,三四線下跌0.11%,都算是微跌,房價可以理解為“穩定”。整體表現符合國家調控政策的“房住不炒”、“穩地產”的宏觀導向。看樓市的短期行情,可以看單月的成交數據和房價變動。
金融環境:從緊到寬,適度支持
2023年,我們認為金融環境將不再繼續收緊,而是適度放寬,為房地產市場提供必要的流動性支持。在貨幣政策方面,我們認為2023年將延續2022年的寬松態勢,實施適度的降準和降息,引導市場利率和貸款利率下行,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根據一些機構的預測12,2023年可能會有兩次降準和一次降息,釋放長期資金約1.5萬億元,LPR利率可能下調10-15個基點。這將有利于緩解房地產市場的流動性壓力,穩定市場預期。
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2023年,我們認為樓市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從過去追求規模擴張和速度增長轉向追求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這一轉型升級將涉及到房地產行業的各個方面。
房企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和淘汰,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優質房企將借助規模優勢、品牌優勢、技術優勢等,在市場份額、融資能力、盈利水平等方面進一步領先;中小房企將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和風險挑戰。
房地產行業轉型升級: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
產品創新:房地產企業將更加注重滿足客戶的多元化、個性化、差異化需求,開發更加符合市場定位和消費升級的產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同時,房地產企業也將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等技術手段,提高產品的品質和性能,打造更加舒適和便捷的居住體驗。
業務拓展:房地產企業將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開發銷售業務,而是拓展更多的增值服務和新興業態,實現多元化發展。例如,房地產企業可以通過資產管理、物業服務、社區運營等方式,延伸客戶關系鏈條,提高客戶粘性和忠誠度;也可以通過開發智慧社區、智慧園區、智慧商業等場景應用,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組織變革:房地產企業將進行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的變革,以適應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例如,房地產企業可以通過平臺化、生態化、網絡化等方式,打造更加靈活和高效的組織架構,實現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也可以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數據化等方式,優化管理流程和決策機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文化塑造:房地產企業將更加重視企業文化的塑造和傳承,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房地產企業可以通過明確企業愿景、使命、價值觀等方式,樹立企業的核心理念和品牌形象;也可以通過培養創新精神、學習能力、合作意識等方式,提升員工的專業素養和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