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踏青是什么節氣
'2023踏青'是什么節氣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3踏青是什么節氣,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3踏青是什么節氣
踏青是清明節的風俗
在每年的清明節氣到來的時候,人們會邀上自己的好友或者家人到郊外游玩、賞春景,清明節氣正值春風得意、春意盎然的時候,風景無限美好。清明時節,除了踏青游玩之后,人們也會準備一些事物,在郊外野餐,讓踏青活動更加有趣。
踏青的起源
踏青這項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它起源于遠古時期的農耕祭祀中的迎春習俗,這項習俗對于后世的影響非常深遠。清明時節春回大地,正值郊游的好時光,人們趁著掃墓的空檔在鄉野山間游玩一番,好不自在。
清明節的其它習俗
清明節氣除了踏青這項習俗之外,還有著植樹、放風箏、掃墓、插柳、拔河、蕩秋千等習俗,其中放風箏是將自己所知道的災病寫在風箏上,待風箏飛上天之后剪斷線讓其飛走,寓意除病消災,拔河也是清明節時期會舉行的活動。
清明節的由來
節日由來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于禮敬祖先、慎終追遠、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歷史悠久,源于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古已有之,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節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兼具節氣與節日兩大內涵,清明節氣在時間和氣象物候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
清明節氣是上古干支歷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廿四個特定節令之一,處在生氣旺盛的時節,也是陰氣衰退的時節。清明時節,吐故納新、生氣始盛、氣溫升高、萬物皆潔齊,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正是郊外踏青(春游)與行清(墓祭)的好時段。清明節將節氣與民俗融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
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經歷史發展演變,清明節吸收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習俗活動
清明節在公歷04-06日,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至后10天,有些地方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蘊含著精神信仰和節俗禮儀等內涵。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敬天法祖傳統文化習俗自古以來代代相傳,清明掃墓祭祖習俗經歷代沿襲已成為固定的禮俗主題。
雖然清明節日的禁火與寒食習俗在宋代才揉合定型普及成為全國民間習俗,但清明節掃墓祭祖、禮敬祖先習俗早已有之。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踏青、掃墓之外,在歷史發展中還吸收了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清明節掃墓祭祖的節俗傳統自古持續不斷,就是到了當今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后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于墓前上香祝、燃紙錢金錠等,又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祖先的追念。清明節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