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區規劃設計5大注意事項
能叫的上優秀的小區規劃設計有幾大必不可少的要素。設計在小區規劃的時候都要注意的五大事項。下面小編就來介紹這五大注意事項。住宅小區也稱“居住小區”是由城市道路以及自然支線(如河流)劃分,并不為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居住地段。住宅小區一般設置一整套可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層專業服務設施和管理機構。一個優秀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需要哪些要素呢? 下面就跟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住宅小區規劃設計5大注意事項
1、以迂回的設計增強空間層次感。優質住宅小區的規劃與一般的城市規劃是截然不同的。從密度方面講,內地由于人口密集,社區發展并非相等于西方國家的規劃密度標準,但仍然可以在多方面做到幾乎相等的規劃價值。這些規劃價值包括清新的空氣,沒有罪案的街道,高素質的室外空間和環境,及居民對本身居住生活小區的認同感、自豪感。對此,社區規劃設計應盡量采用次城區或郊區的規劃手法,區內主干道采取迂回而不是打格子形式,為路面景觀提供變化及驚喜。區內小路則以幽徑為主,以減低汽車流量、噪音及保持空氣清新。建筑設計方面,著重空間層次,令生活小區具備其特有個性,居民也因此對其生活小區具有特色而感到驕傲和認同。
2、采取封閉式保證居民的居住生活優越感。封閉式小區當然重要考慮的是安全因素。此外加以封閉的另一原因是為了盡量避免小區內提供的綠化及園林環境、休憩及居民會所等設施被外來居民占用或破壞。
3、注重不同社會階層居民融合混居。在西方社會,利用土地規劃法規去隔離不同社會階層為常見的政策,故此西方規劃法規連每個居住小區的住宅模式也作限定,主要目的還是將人口按社會財富階層而做出分隔。但西方認為此種規劃概念會為社會帶來分化,造成不同階層之怨恨或不和,甚至引致社會動蕩不安。目前內地所見到的社區社群的規劃,同小區內有各種戶型住宅,最大的住宅單位面積可以是最小單位的10倍,這種形式發展與中國古鄉鎮發展形式相類似。居民階層分布方面,有出入名貴汽車的富豪名士,也有依靠公用交通工具早出晚歸的小康之家,這規劃模式令不同階層及財富家庭在生活中可交流認識,富家子弟也可與其他普通小孩同環境下長大,令社會縱有財富不均現象,也不致于造成社會動蕩不安。
4、規劃和設計模式注意承接傳統文化。中國的建筑設計文化與藝術明顯受儒家思想影響,中國歷來之建筑物都是工整嚴肅,講究對稱、有條理,因此中國的建筑設計及規劃布局,都有明文規則,有凡事可預見之安全感,但缺少未可預見之驚喜。中國的園林設計有完全不同的概念,其概念源于道家思想。所以,中國園林為不工整的、不對稱的、隨意的,及完全不可預見的。故此,中國式的庭園縱使被圍墻及建筑物圍起,也不會被其工整所限制,庭園內空間迂回、變化無窮,為穿越園林空間者提供無數意想不到的驚喜。中國傳統建筑,住宅建筑物都以圍合狀,屋內所有房間都以此內置空間為景觀和采光中心點,此中心空間也成為當時大家庭各成員的生活及交流接觸的空間。但在社會現代化過程中,大家庭形式的社會結構已慢慢被人口較少的小康之家取代,以前傳統規劃的內向空間已在現代生活小區規劃中消失,取而代之是以園林綠化為主題的大片室外空間,表現了建筑師更外向開放的住宅模式。此模式不單改變了居民生活習慣,居民有機會相互接觸、認識,令整個生活社區顯得友善、有生命力,建筑物層次和外立面的處理也變得更輕松,而且有多種變化,成為現代生活居住場所的特色。
5、小區園林景觀要善于用水景提升居住品質和項目價值。在廣東,由于氣候原因和一般置業者都相信“水為財”的意念,以水為主題的園林景觀特別受。另一方面從發展商投資回報角度考慮,一般面對水景的住宅單位可以提高售價為發展商帶來20%~30%的利潤,因此現在的同類商品房發展都會以此為主題來吸引置業人士,促進銷售。
每個人在其生活中,對所處環境求取存在意義的本能,促使人們趨向喜歡自然、樂意成為自然環境的一分子。為提高居住生活的品質,規劃設計師可以超乎物質和純功能要求,做到能夠與周圍環境融合,創造出一個具體而有獨特個性的空間。此外,沈埃迪先生強調,“單是模仿某一個地區或時代的流行形式,而不考慮發展項目的環境特性,這樣的設計只能提供單一的理念,空洞而沒有個性,提供不到生活新的發現,也缺少深度和啟發。如果在規劃過程中多重視環境生態、地勢勘察、建筑用材、氣候變化、地方材料、文化歷史、居民和地方信仰等,對形成獨特設計是大有幫助的。在空間探索的過程中,用戶經歷眼前慢慢展現的自然環境,觸動感情,從而進入更深的人生體驗,發現生活中所蘊藏的價值和意義。這應該是21世紀優質屋苑生活應具備的質素。”
看過“住宅小區規劃設計5大注意事項”的人還看了:
住宅小區規劃設計5大注意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