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參養殖前景情況分析
2018年海參養殖前景情況分析
隨著海參價值知識的普及,海參逐漸進入百姓餐桌,未來我國海參的養殖業會如何發展呢?下文是海參養殖前景,歡迎閱讀!
海參養殖前景
良種化水平逐漸提高 近年來相關研究單位加大了刺參良種的研究力,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大連海洋大學培育出了“水院1號”刺參新品種,具有刺多、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出皮率高等優點,2009年通過國家原良種委員會審定成為我國第一個人工培育的海參新品種,目前已在遼寧、山東等地大規模推廣。
隨著海參優質高產抗逆遺傳改良研究及成果的推廣,我國海參養殖業的良種化水平將逐漸提高,良種覆蓋率也將逐漸加大。
海參作為珍貴的海產品,尤其是在醫藥上價值高,具有廣闊的市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海參的消費將逐漸增大,市場空間巨大,海參的價格近年來也不斷上漲。
市場調查表明,作為我國人民傳統海洋珍品的刺參越來越受到外國人的歡迎,消費潛力不容小視。
海參增養殖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海參如何防治疾病
海參媲美人參擁有比較高的營養價值以及藥用價值,而且擁有比較高的經濟效益所以在海參成為了許多創業者的選擇門道,海參在養殖過程中發生渦蟲病有什么癥狀及診斷的方法呢?
[病原] 腹足類現有16屬33種,其中內寄螺屬6種,巨穴螺屬5種,瓷螺屬4種,其余13屬,各1~3種。
[癥狀] 腹足類寄生在刺參的體表、體腔、消化道、呼吸樹等組織器官。深海豆怪螺(Pisolamia brychius)寄生在變夢參(Oneirophanata mutabilis)上,深海豆怪螺用吻吸附在變夢參的體表,并用吻刺入刺參的體壁,穿過體壁達到體腔,用吻突從寄生組織、體腔、血液中攝食營養,在吻穿入體壁的部位出現腫塊。
[診斷] 取病參的組織進行鏡檢發現病原體即可診斷。
海參如何養殖與喂養
蝦池養殖
利用現有蝦池,投放瓦片、石頭、舊輪胎等作人工參礁,供海參棲息。
幼參投放密度為體長5厘米左右,每畝投苗3000頭~5000頭。
海參以參礁上附著的底棲硅藻、有機碎屑等為餌料。同時,可投喂人工配合餌料, 或投喂鼠尾藻、裙帶菜、海帶等藻類。
蝦池的水深應保持在1.5米~2.0米,夏、冬季水位要納至高位,以利海參順 利夏眠與越冬。
嚴禁施用化學消毒藥品、向蝦池排放油污等以防參體自溶。另須注意池水的溫度、 鹽度,納水時要密切注意參池周圍的水環境,保證池水的日交換量在10%~15%。
海上筏式養殖
海區潮流暢通,無大的風浪侵襲,無工業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養殖時一般采用鮑籠、扇貝籠、塑料桶養殖,并大都與鮑混養。參苗體長為5厘米 左右,密度為200頭~300頭/平方米,吊掛水層在5米-8米之間,籠間距為3米~4米。
餌料為鼠尾藻、海帶或人工配餌。應隨著參個體的長大漸疏密度,并隨時檢查網籠的破損程度。
在臺風或風暴潮來臨前要及時將籠網下沉,以免造成損失。
海上筏養海參也可與藻類混養。
海底沉籠養殖
選擇潮流通暢、風平浪靜、無大量淡水注入的內灣海區,用粗鋼筋制成網籠,可為圓形,也可為長方形,外罩網衣,內放若干石塊(3公斤~5公斤/個)。
放養密度為3厘米~5厘米參苗200頭~300頭/平方米,餌料為人工配合餌 料或海帶、鼠尾藻等,根據情況可3天~5天投喂一次,也可一周一次。
日常注意網衣的破損情況,并根據海參生長的快慢及時疏密。
猜你感興趣:
1.海參經典的廣告詞
2.海參的食用禁忌
5.哪些人不能吃海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