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業發展趨勢
毫無疑問,中國的養豬業在大躍進,未來的養豬業將會更好的發展,那么養豬業未來會是如何發展的呢?下文是養豬業發展前景,歡迎閱讀!
養豬業發展趨勢分析
這兩年,小散養豬場不斷地被關停,規模化豬場加速發展,大資本積極入駐,當然這是行業的進步,但是基層的吶喊我們也要關注。多年來,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農民群眾有飼養生豬的習慣,這就是他們的經濟來源,雖然這樣的飼養方式已經不適合生產力的要求,但重在疏通而不是堵塞。
在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大局之下,地方政府應該按照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現代農業發展、精準脫貧攻堅等大政方針為導向,積極引導農民開展科學養殖和規模養殖,在滿足城鄉居民飲食生活需求的同時,有效增加農民收入。
所以說改革必然是進步的,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經濟的更近一步發展,農民的收入有更進一步的提高。改革與生存的矛盾或許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應該降到最小化。
自去年起,國家開始對畜牧業養殖結構進行調整,尤其是對生豬養殖業的調減非常明顯,飼養地區從限制發展區向潛力增長區轉移。環保和資源的倒逼以及行業發展需要的背景下,畜牧業養殖結構進行調整正當時。
如今,開展生豬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發展特色畜產品、不僅僅是提高行業競爭力的表現,也是發展本土品牌的需要,更是打破發展“瓶頸”有效改革。因為現在市場需求更加青睞綠色、健康的產品,之前的商業化的豬肉已經非常普遍,但也沒有了什么價值增長點。現在國家在鼓勵地區發展優質安全的特色畜產品品牌,擴大產業規模,提高市場競爭力。這不僅僅能夠解決經濟問題,還能夠提高國內畜牧產品的競爭力。
這兩年環保整治的力度從深度和廣度上的力度均讓人倍感壓力,但是環境已經破壞至深,資源在大量的減少,這樣的情況倒逼我們不得不做出一些改變。
據數據統計,我國生豬年飼養量大數接近12億頭,每年為城鄉居民提供8000多萬噸的肉類產品,同時產生的畜禽糞污包括屠宰場清理糞污產生的污水等高達30億噸。而這30億噸的廢棄物有變廢為寶的潛力,這也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需要我們攻克的。
我們能夠感受到生豬養殖業的環保和資源約束明顯加大,因此,在大力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背景下,倡導綠色生態養殖、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現代畜牧業已經是需要層層遞進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務。
據數據顯示,我國豬肉產量占全國肉類總產量的62%,占全球豬肉總產量的48.5%。同時,去年豬肉進口來自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進口量200萬噸。而且如今,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每年要增加1000萬城市人口,那么從理論上推算,每年需要增加約550萬頭豬的消費量。
從一組組的數據中可以看出,中國是養豬大國,是豬肉消費大國,無論是生產還是消費基數都是很大的,國際市場已經虎視眈眈,可見中國養豬業還是大有可為的,但是所受的沖擊也不小。
除了進口豬肉的沖擊之外,本國經濟增速放緩,環保重壓、資源的掣肘等均是制約養豬業發展的因素,“大有可為”的背后是荊棘叢生的壓力和挑戰,這必然也是強者的之間的較量。
豬養殖戶對高溫應注意問題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每日天氣提示稱大范圍雨水反攻,南方高溫退位在即。預計今天白天到夜間,降雨主要集中在陜西、四川、湖北、河南等地。另外,在降雨和冷空氣的影響下,高溫天氣的范圍和強度將明顯縮小和減弱。而今日雖已是立秋節氣,南方多地高溫天氣仍持續,雖說高溫即將結束,但養殖戶更需提高警惕,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控更要做好。
據了解,此前由于環保禁養的繼續影響,加上高溫天氣下飼養以及防疫難度加大,養殖戶存在出清情況,16年冬季仔豬腹瀉嚴重, 6-7月斷檔效應逐步顯現,當前市場優質豬源偏緊,進入8月豬價出現上漲。而從母豬、仔豬近期價格走勢來看,二元母豬價格平穩,仔豬價格保持回落,而今日豬價呈現北跌南漲,綜上預計此次豬價上漲空間有限,延續時間不會太長。
當前豬價仍處于大周期下跌通道,6-7月豬價以震蕩偏弱為主,無大漲大跌,8月初豬價出現上漲,主要由于市場優質豬源偏緊及北方暴雨調運困難影響,屠企提價收購,而近期蔬菜、禽類產品價格上漲,豬肉產生部分替代消費,加上立秋過后高溫天氣緩解,預計豬肉消費有所增長。但目前消費仍處于淡季,且中小院校放假集中消費減少,需求面尚未出現實際利好。此外,受高溫和暴雨天氣影響,育肥豬易掉膘,高溫也對母豬生產存在一定影響,母豬出現難產情況,有弱胎、死胎現象發生,而當前仔豬價格保持回落,預計三季度仔豬補欄將減少。就目前而言,補欄風險仍不低,養殖戶需理性補欄。
另外,進口方面,隨著國內外豬肉價差縮小,進口豬肉利潤空間進一步收窄,6月凍肉進口顯著減少,布瑞克預計2017年進口豬肉對國內市場的沖擊減緩。建議養殖戶做好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治,合理安排出欄,切勿過度壓欄。
2017年8月生豬價格最新跌漲行情走勢
猜你感興趣:
養豬業發展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