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知識競賽試題題庫及答案(3)
第十一組
1、 地球表面雖然約70%被水覆蓋,但能直接用于人類生產和生活的淡水不到地球總水量的 (A)
A、1% ; B、10% ; C、20% 。
2、 我們每天都十分舒適地回到自己溫馨的家,但是我們的家里也有污染,你知道你的居室中什么地方污染最重?——
A、臥室; B、客廳; C、廚房; D、洗手間。 (廚房)
3、 使用空調消耗電量很大,夏天調到多少度既相對舒適又省電?——
A、25度; B、26度; C、24度; D、18度。(26度)
4、 下列哪一種物質對河流或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最小?——
A、紐扣電池; B、洗衣粉; C、洗滌劑; D、食用堿。(D)
5、傳統經濟統計指標GDP沒有反映資源耗減和環境損失,所以必須改變單純以GDP衡量發展水平的傳統認識。(√)
6、1997年12月9日通過的《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規定》增設了環境犯罪的罪名,把污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以“破壞環境資源罪”加以確認。 (√)
第十二組
1、 “酸雨現象”屬于( D )。
A、自然災害 B、水體污染 C、土壤污染 D、大氣污染
2、 發展低碳的目的是( B )。
A、節約能源 B、應對氣候變化 C、治理環境 D、突發奇想
3、 循環經濟的本質是( D )經濟。
A、市場 B、計劃 C、泡沬 D、生態
4、 以下可以減少碳排量的做法是( C )。
A、將雜物放在汽車后備箱 B、多吃肉制品 C、穿棉質衣物 D、不用電腦時選擇待機
5、長期飲用含氟低的水可造成地方性氟中毒。(X)
6、污染源監測采樣時,不通知當事人到現場,監測結果無效。(X)
第十三組
1、 以下哪種食品中所含致癌物質最多?( B )
A、水煮魚 B、烤羊肉串 C、炒面 D、煎餅
2、 2009年,胡錦濤同志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發表講話,第( A )次就氣候變化問題闡述了中國的立場,其中特別提出技術創新是關鍵。
A、一 B、二 C、三 D、四
3、 ( A )規定發達國家有義務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轉讓,然而實際進展與預期相去甚遠。
A、《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B、《京都議定書》 C、《巴厘島路線圖》 D、《哥本哈根協議》
4、 塑料在自然界可停留( A )。
A、100—200年 B、50年 C、10年 D、5年
5、我國從憲法到環境保護法,從各種資源保護法到污染防治法,都體現了“人人享有生活在健康、安全的環境中的權利”。 (√)
6、現代人正進入以“室內環境污染”為標志的第三污染時期。(√)
第十四組
1、 合理的節能著裝包括( B )
A、夏天穿西裝打領帶 B、秋冬兩季加穿毛衣 C、冬天女士穿裙子 D、冬天男士穿襯衫
2、 汽車在什么狀態下排放的一氧化碳最多( A )
A、停車狀態開發動機 B、高速行駛 C、中速行駛 D、超高速行駛
3、 以下哪個是人類為保護臭氧層正在采取的行動( A )
A、使用無氟制冷劑 B、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 C、使用無磷洗衣粉 D、少用煤
4、 色彩濃艷的衣服一般所含( A )的含量偏高。
A、甲醛 B、乙醛 C、鉛 D、汞
5、建筑及裝飾材料、通風空調系統、辦公設備和家用電器等是室內空氣質量最重要的“隱性殺手”。(√)
6、我國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發達國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僅40%左右。(√)
第十五組
1、 冬天用煤火取暖或用熱水器時,如果排氣不良,就會發生煤氣中毒事件,這實際是指( B )中毒?
A、一氧化氮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2、 據估計在中國,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 A )噸。
A、1、5 B、2、7 C、5、8 D、6、8
3、 大自然中口香糖的分解約需要( B )年。
A、1-2 B、3-4 C、5-6 D、8-10
4、工廠廢棄物中的汞可能造成食物的汞污染,引起人類的慢性汞中毒,以下幾種食品受重汞污染可能性最大的是( B )。
A、牛肉 B、海鮮 C、青菜 D、西瓜
5、建筑及裝飾材料、通風空調系統、辦公設備和家用電器等是室內空氣質量最重要的“隱性殺手”。(√)
6、我國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發達國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僅40%左右。(√)
下一頁更多有關“環保知識競賽試題題庫及答案”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