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體積最大的輪船
輪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那么關于輪船的世界之最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推薦的輪船相關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世界上體積最大的輪船
ti級超級油輪(英語:ticlasssupertanker)是一個由四艘超大型雙殼油輪所組成的船級,這四艘分別命名為ti非洲號(tiafrica)、ti亞洲號(tiasia)、ti歐洲號(tieurope)與ti大洋洲號(tioceania)的油輪,在前代的船只噸位霸主諾克·耐維斯號(knocknevis)于2010年時報廢拆除后,就繼承了全世界最大船只的頭銜。這四艘油輪也是在原名“海上巨人號”的諾克·耐維斯號完工25年之后,人類首度建造屬于極大型原油輪(ultralargecrudecarrier,ulcc)等級的船只。
世界上噸位最大的輪船
ti級超級油輪(英語:ticlasssupertanker)是一個由四艘超大型雙殼油輪所組成的船級,這四艘分別命名為ti非洲號(tiafrica)、ti亞洲號(tiasia)、ti歐洲號(tieurope)與ti大洋洲號(tioceania)的油輪,在前代的船只噸位霸主諾克·耐維斯號(knocknevis)于2010年時報廢拆除后,就繼承了全世界最大船只的頭銜。這四艘油輪也是在原名“海上巨人號”的諾克·耐維斯號完工25年之后,人類首度建造屬于極大型原油輪(ultralargecrudecarrier,ulcc)等級的船只。
擴展閱讀: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輪船簡介
基本介紹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是當今世界海"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共10艘)(10張)軍威力最大的海上巨無霸,是美國海軍獨家擁有的大型核動力航空母艦,它是當代航空母艦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員,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載機最多、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一級航空母艦,是繼企業號核航母之后,美國第二代核動力航空母艦。首制艦"尼米茲"號于1975年服役。
制造原因
美國海軍能 "華盛頓"號與"亞瑟·瑞德福"號驅逐艦得到"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核動力航母之父"之美譽的里科維爾上將的努力。他在國會授權委員會上成功地抓住了核動力航母的優越性,使其在1967年獲準撥款。目的是為了提高美在冷戰中的霸主地位。
生存力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采用完全封閉式飛行甲板,艦體兩舷水下部分設有能承受300千克炸藥爆炸的防魚雷艙。艦內除設有多道縱隔壁外,還設有二十余道水密橫隔艙和多道防火隔艙,由這些縱橫艙壁構成2000多個隔艙。為了防御半穿甲彈的攻擊,艦甲板和艦體全部使用優質高強度合金鋼。因此,即使少量艙室被擊中進水,航母仍能保持極強的生存力,不至于沉沒。
航母戰斗群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在進行作戰活動時,通常以它們為核心組成一個戰斗群。在這個航母戰斗群中,除一艘"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外,還配置數艘擔任警戒任務的核動力或常規動力導彈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該戰斗群能在世界各大洋的任何海域進行有效的活動。
主要使命
美國海軍第二代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核動力多用途航空母艦,主要使命是進行遠洋作戰,奪取并保持制空權和制海權,封鎖海區,保衛海上交通線,支援登陸等。該艦1975年9月服役。艦長332.8米,寬40.8米,滿載排水量91500噸,航速33節,續航力80~100萬海里,核燃料加注一次可工作13~15年。編制人員6300名。飛行甲板寬76.8米,可裝載飛機90余架,最多可載120架。艦上武器有八聯裝海麻雀導彈發射架3座,密集陣6管20毫米火炮3座,還有若干雷達、通信和導航系統。
美國海軍的"急先鋒"
自問世以來,"尼米茲"級各航空母艦以打擊力強、反應迅速、機動性好、兵力投送能力大等優點,始終為美國海軍所青睞,經常作為"急先鋒"被派往世界各海區,以應付地區沖突或局部戰爭。海灣戰爭中,美國海軍就曾出動了包括"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在內的多艘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