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債務性融資債務性融資的特點
什么是債務性融資債務性融資的特點
債務性融資是指通過銀行貸款等方式融入資金。這方面的知識外行人一般不是很清楚。小編在此整理了債務性融資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債務性融資的介紹
債務性融資是指通過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或發行債券等方式融入資金。債務性融資需支付本金和利息,能夠帶來杠桿收益,但是提高企業的負債率;一般來說,對于預期收益較高,能夠承擔較高的融資成本,而且經營風險較大,要求融資的風險較低的企業傾向于選擇股權融資方式;而對于傳統企業,經營風險比較小,預期收益也較小的,一般選擇融資成本較小的債務性融資方式進行融資。
債務性融資的特點
(1)短期性。債務性融資籌集的資金具有使用上的時間性,需到期償還。
(2)可逆性。企業采用債務性融資方式獲取資金,負有到期還本付息的義務。
(3)負擔性。企業采用債務性融資方式獲取資金,需支付債務利息,從而形成企業的固定負擔。
(4)流通性。債券可以在流通市場上自由轉讓。
債務性融資的發展建議
擴大發行主體
1、放寬中小企業進入債券市場開展融資活動的門檻。可以嘗試參加股票市場的中小板或創業板的模式,在銀行間市場建立一個專門的中小企業直接債務性融資板塊,有效避免中小企業在進行債務性融資時受到的“比較性歧視”和“選擇性放棄”。
2、進行一定的機制創新。比如針對當前情況下,油魚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評級較低,債務性融資較難的情況,可以通過信用增進的機制,提高中小企業的評級,為民營企業和中校企業利用債券市場融資提供便利。
豐富債務性融資工具
1、發布市政績。從國外成熟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市政債券融資在各國城市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我國而言,已發展市政債住進取代目前的投融資平臺模式,是解決地方政府融資需求的一種可行方案。
2、嘗試發行高收益債券。可以嘗試允許給高科技公司和新興產業發行高收益債券,可以增加較低信用等級債券品種發行,增加中小企業進入債券發行市場的機會,同時加強對債券發行市場的監管和嚴格信用評級。
3、發行私募債券。推出私募債券對于我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可以有效發揮其“緩沖帶”及“蓄水池”作用,填補國民經濟資金的剛性需求和摩擦性需求,可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調整,可以便利中小企業融資等,在未來合適的時機可以考慮推出。
堅持市場化方向
在目前我國企業債務性融資行政和市場化兩種理念和模式并存的背景下,市場化的優勢得以充分彰顯。在未來促進我國企業債務性融資的發展過程中,不應再重回到行政推動的老路,而應繼續堅持市場化發展方向,在不斷完善市場規則和機制基礎上,充分發揮市場在增進激勵、強化約束、提升效率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債務性融資對策
拓展商業信貸發展空間
商業信貨是經常被理論界忽視的中小企業重要的 融資渠道。所謂商業信貨就是指用賒銷或與付款方向供貨方、 采購方向企業提供 信用, 其中賒銷方式是最主要的 商業信用形式。在國外的某些抽樣統計中, 商業信貨的比重甚至高于 銀行貸款的份額。英國Bradfocd大學的研究發現, 英國96%的銷售是先發貨、后付賬, 英國企業的日常交易中, 80%的交易有商業信貸條款。
中國進入了 過剩經濟時代, 生產商為爭奪商業資源, 往往都給予商業部門一定期限的賒銷, 大多數供貨商也給予購買方一定期限的還款期。許多中小企業通過 商業賒銷獲得了發展壯大的機會, 同時也有一些中小企業由于大企業對其貨款的拖欠, 造成經營困難。為此有必要針對此種情況, 出臺專門的法律來規范 商業信貸, 從而使商業信貨成為 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英國出臺的《延期支付法案》(Late Payment Act)就屬于這樣一種法案。
不僅如此, 要進一步發揮 商業信貸的作用, 還可以鼓勵商業銀行介入商業信貨活動, 這樣不僅可以促進 商業信用向縱深發展, 而且使得商業信用的信息在某種程度上受到銀行的監控, 促使商業信貸更加規范。
支持金融機構的發展
中小金融機構在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方面擁有信息上的優勢。中小金融機構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機構, 專門為地方中小企業服務。通過長期的合作關系, 中小金融機構對地方中小企業經營狀況的了解程度逐漸增加, 這就有助于解決存在于中小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之間的 信息不對稱問題。關于這種信息優勢, Banerjee等人在1994年提出了長期互動假說。
許多優秀的基層 金融機構已經用它們的實踐為我們提供了解決“ 信息不對稱’, 的辦法。浙江臺州市路橋區除了四大商業銀行和交通銀行之外, 還有9家信用社。其中, 泰隆和銀座兩民營信用社占有當地 存款總額55%。之所以這些 金融機構能夠成功地為中小企業服務, 要害問題就在于解決了 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這些 金融機構將經營地區劃為若干社區, 聘用的信貸員都是來自于社區的有一定社會經驗、對本社區情況了如指掌的人。比如, 他們請些老大嫂、老大媽當信貸員。她們好像居委會主任一樣, 對社區的情況非常熟悉, 對每個人都知根知底。誰家有錢, 誰家沒錢, 誰家生產什么, 前景如何等等都一清二楚。通過制度創新, 中小金融機構竟輕易突破了 信息不對稱的瓶頸。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 當前中國不僅應當發展中小行, 而且應當重點發展類似浙江臺州泰隆信用社類型的社區型中小銀行, 風險更小,對 中小企業融資的幫助更大、更直接。
猜你感興趣:
4.債券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