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國債券外國債券的限制
什么是外國債券外國債券的限制
外國債券是指外國借款人(政府、私人公司或國際金融機構)所在國與發行市場所在國具有不同的國籍并以發行市場所在國的貨幣為面值貨幣發行的債券。那么你對外國債券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什么是外國債券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外國債券的發行方式
發行
①公募發行,指新發行的債券由包銷集團認購后再向不特別指定的投資者進行分銷。公募債券被認購以后,可以上市自由買賣。
②私募發行,指債券僅僅向與發行人有特定關系且數量有限的投資者出售。私募債券一般不能上市,不超過一定時間不能轉讓他人。
區別
公募與私募在歐洲市場上區分并不明顯,可是在美國與日本的債券市場上,這種區分是很嚴格的,并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日本發行公募債券時,必須向有關部門提交《有價證券申報書》,并且在新債券發行后的每個會計年度還要向日本政府提交一份反映債券發行國有關情況的報告書。在美國,在發行公募債券時必須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登記申報書》,其目的是向社會上廣泛的投資者提供有關債券的情況及其發行者的資料,以便于投資者監督和審評,從而更好地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外國債券的限制
購買條件
私募債券的發行相對公募而言有一定的限制條件,私募的對象是有限數量的專業投資機構,如銀行、信托公司、保險公司和各種基金會等。一般發行市場所在國的證券監管機構對私募的對象在數量上并不作明確的規定,但在日本則規定為不超過50家。這些專業投資的投資機構一般都擁有經驗豐富的專家,對債券及其發行者具有充分調查研究的能力,加上發行人與投資者相互都比較熟悉,所以沒有公開展示的要求,即私募發行不采取公開制度。購買私募債券的目的一般不是為了轉手倒買,只是作為金融資產而保留。日本對私募債券的轉賣有一定的規定,即在發行后兩年之內不能轉讓,即使轉讓,也僅限于轉讓給同行業的投資者。
區域性
在美國和日本發行的外國債券都有特定的俗稱,如美國的外國債券叫做“揚基債券”,日本的外國債券稱為“武士債券”。由于從1963年到1974年美國為抑制資金的外流實施了利息平衡稅,且在美國發行外國債券要受美國政府的嚴格限制,所以“揚基債券”的發行量一直都不高。1974年后雖有外國機構重新進入美國市場發行外國債券,都由于歐洲債券的競爭力更強,所以揚基債券的發行量并未有太大的增長。相對來說,由于日本存在著巨額的外匯順差,對外國債券發行的限制就要寬松一些,特別是在1984年放松了有關的限制條件以后,次年在日本發行的外國債券量就高達1兆多億日元,但在日本發行外國債券的多為國際金融組織或在歐洲債券市場上信譽不佳的發展中國家。但不論那一國發行外國債券,都需通過債券評級機構的資信評價。
外國債券的信用評級
信用評級是指信用情況或償債能力的評級,運用統計的方法擬定評級或評分的標準,將待評級對象的各項信用屬性予以量化,再計算其評分與等級所得的評比,依據評級等級判斷其信用品質的水平,并提供給發行人、投資人以及相關對象使用。所以信用評級的主要目的主要在衡量信用風險而不是在衡量預付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或匯率風險等投資風險。
評級類型
①債券評級,是指對特殊的債務問題或其他的金融債務的信用評級。對公眾和與債券的投資者來說,告知他們收到承諾的本金和利息報酬的可能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②發行信用評級, 是指對債券發行者的信用評級 ,這個評級也叫“對手信用評級”、“違約評級”或“發行者信用評級”。它是對發行者當前償付他的金融債務的全面能力的評估意見,這些展示了發行者的基礎信用能力。
評級步驟
①由債券發行者或承購代理商向評級機構提出評級要求,評級機構接受評級委托后雙方簽訂評級委托書。②評級小組要進行一至兩個星期的資料分析,對需要詳細了解的事項還可直接詢問發債者。③最后將分析結果報評級委員會討論,由評級委員會通過投票決定級別。定級后,向發債者征求意見,如無意見,就正式定級。
評級特色
①研究的評級樣本以債券為主,尤其是標準普爾或穆迪的工業及公共事業債券的評級,間有研究商業本票的評級,少有以發行機構為研究對象。②預測變量以量的財務變量為主,每個研究使用的財務變數差異很大。③評級的分類方法初期以統計技術為主,逐步發展到以人工智能方法為主。
看過“外國債券的限制”的人還看了:
3.怎么購買外國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