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投檔比例_注意事項
什么是投檔比例_注意事項
調閱數與計劃數之比就是投檔比例,允許高校調閱超過計劃數一定數量的考生檔案,那么你對投檔比例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什么是投檔比例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投檔比例的實際情況
雖說投檔按比例投,但是并非是死板的。一所學校按投檔比例為1:1.2。意思是,招100個人,投120份檔案到該學校。按照篩選退掉后面20個人檔案。這樣的做法未免太冷漠,也是對學生的不尊重。
現在,部分學校比例為1:1~1:1.05之間。部分會有1:1.2(而且是相對要求高的軍校)。實際上,這些招生方式有其靈活性,規定是表面的一套,私下的操作是另一套的。學校招生不會無緣無故,退掉一個分數達到要求,健康狀況良好,又填了服從調劑的人。就算你是120%里面的那靠后的20%,也會在最后錄取你。畢竟,生源就是財源,人家不會放棄一個賺錢的機會的。
一些生源比較差的學校,也是如此,比方他計劃招70個人,可惜最終可能只招到60個人。那該怎么辦呢,他們的措施是提高投檔比例,本來比例可能是1:1.05,后來改成1:1.2那樣的好處就是增加了投檔的人數。有些人可能誤解成1:1.2是不是就投考試院就投84份檔案去那個學校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考試院投檔本身就是個復雜的過程,每輪投檔中并不能真正知道一個學校能招多少人,它只能通過預先試驗性投檔,計算出大概有多少人填的志愿是去那所學校,于是草草的劃一條投檔分數線。不過,最終這所招生學校生源稀缺,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有些填這所學校的學生,被提前招到其他學校去了。如果,這所學校連計劃的70份檔案也沒得到,又想一次性就能招到生源,而非補報的生源。那么他們就提高投檔比例,這樣考試院計算投檔分數線時,給這所學校又拉低了下限。于是,那所生源差的學校就可以得到67,68或者69份檔案了。
投檔比例的注意事項
填那些生源差的,要求不嚴格的,教學資源充裕的學校。正常的學校不會無緣無故,淘汰掉比例投檔的那些靠后比例的學生。所以,同學們填志愿的時可以不用太顧慮這種比例。比例投檔只不過是一個表面規定,私下的情況可以打電話詢問,人家會跟你明說。
投檔分數線的簡介
比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生源情況非常好,一般其投檔分數線都要高出一本控制分數線100分左右,江西師范大學的投檔線一般也要高出二本控制分數線20分左右,而那些錄取控制線上生源少于招生計劃數的高校,則可執行錄取控制線為投檔線。此外,農、林、水、地、礦、油等六類艱苦行業的院校按照國家招生政策,如在控制分數線上投檔不滿額時,可以將投檔線降至控制分數線下10分。
投檔分數線的第二個特點是,同一所院校不同志愿的投檔分數線可能也不同,主要是指那些第一志愿投檔錄取不滿額的院校。例如,2005年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招生計劃數6人,第一志愿上線考生只有1人,缺額5人,投檔線為545分(第一批本科控制分數線為545分)。而二志愿上線人數遠超過了4人,結果二志愿的投檔線549分,低于549分的考生則無法出檔。山東交通學院理科第一、二志愿上線人數不足,投檔分數線均為494分,缺額17人,網上補報的考生達數百人,投檔分高達534分,高出第一志愿投檔線40分。
因此,如果一個考生的分數達到了一本錄取控制分數線,未必一定能夠被一本院校錄取,達到二本錄取控制分數線也未必一定能夠錄取到二本院校,關鍵還要看他是否能達到所報院校的投檔線,甚至到達投檔線也有可能落選,因為投檔線一般是按招生計劃數的1:1.2投檔,其中低分段的20%落選的概率很大。
部分學校通過自主招生后可適當加分投檔
看過“投檔比例的注意事項”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