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區文化社區文化的內容
社區文化是社區成員精神活動、生活方式和行為規范的總和。那么你對社區文化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什么是社區文化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社區文化的簡介
社區文化是社區的地域特點、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長期共同的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反映,實質上是地方文化的具體表現。表現為不同社區的人們具有多種多樣的服飾、飲食習慣等的差異。同時,社區文化又是某一特定區域內各種文化的融合。
最突出的是城鄉社區文化的差異。一般說來,以自然經濟為主體的傳統的鄉村社區,居民有著大體一致的信仰、生活方式、價值觀、行為規范等。
居民的思想觀念和文化觀念傾向于保守。建立在商品經濟基礎上的城鎮社區,特別是大中城市社區居民之間的信仰、價值觀、行為規范、生活方式等往往呈現多種多樣的差異,較易接受先進的思想和現代的文化觀念。在社區控制方面,傳統的鄉村社區能以非正式的規范來控制成員的行為。
城市社區則采取用正式的規范并通過專門機構來約束越軌行為。著眼于社區文化及其特點的研究是一種重要的社區探究法。
社區文化的定義因文化外延的不同也有很多說法。吳文藻先生認為:“文化的簡單的定義,可以說是某一社區內的居住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說是一個民族應付環境——物質的、象征的、社會的和精神的環境——的總成績。”
馬林洪斯基認為,文化從功能的角度來考察,包括經濟、教育、政治、法律與秩序、知識、巫術、宗教、藝術及娛樂等八個方面。桑佳斯論述的社區文化的外延更小,包括語言文字、公共象征、知識信仰、價值體系以及有關行為程序中的慣例、規則與特定方式。
社區文化的特點
1、地域性
2、群眾性
3、實用性
4、分散性
社區文化的類型
1、社區文化的內容系列
2、社區文化的單元系列
3、社區文化的年齡系列
社區文化的功能
1、娛樂和健身功能
2、認知和育智功能
3、傳承和整合功能
4、審美和創造功能
社區文化的特征
文化與社區不能割裂。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和時間向度上生成的,社區是文化的土壤,社區結構的形成端賴于文化的制約,文化的孕育和傳承又存在于社區的社會活動和生活工作之中。社區文化對居民的素質影響力越來越明顯。一是價值導向性。加強社區精神要素的質量,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對于促進人們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二是情感歸屬性。對本社區和人群集合的認同、喜愛和依戀等心理感覺,對于人們健康心理的形成有很大幫助,也有利于其社會化的正常進行。三是行為引導性。在社區發展中,社會凝聚力不斷增強,因此,任何背離社區文化的行為必然會遭到社區居民的反對,這對人們行為無疑是一種約束力,四是教育實踐性。社區教育是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區文化的內容
視覺文化
物業給業主的第一印象,應該使業主產生歸屬感。開發商在規劃時就應有所考慮。物業管理企業接收后,應將小區的標志系統全面統籌設計,做到和諧統一,有章可循。為了使來訪客人方便到達目的地,應在主要路口設立美觀簡明的交通導示系統。
環境文化
物業管理小區最直觀的外在表現,影響著業主的居住和生活質量。因此,環境文化建設的目標是,小區文明整潔、環境質量好、資源合理利用、生活舒適便捷、形成環保意識。物業管理企業應大力倡導環保意識,定期舉辦樹木領養、我愛我家等活動,培養業主自律意識,從而養成愛護環境、關心家園的良好習慣。
行為文化
在社區內,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豐富多樣的活動,如文化節、歌詠比賽、晚會、體育運動、趣味沙龍、郊游等,把分散的業主們組織起來,增強社區凝聚力。把尊老愛老作為一個重點,增進老年人交往和交流,增進業主間的感情。同時,物業方面可創辦文明業主學校,實施業主教育計劃,開輸家政、書畫、園藝等學習班,提高業主文化修養。
制度文化
物業企業應該有很規范的規章制度,這樣才能保證管理服務水平的高質高效,進而得到廣大業主的認可。
精神文化
利用各種紀念日、重大節日,組織宣傳小區的精神文化,如新年升旗儀式、“三八”婦女座談、“五四”青年志愿者服務等。
而廣東省物業管理協會李卓章副會長則認為社區文化分為三部分就可以了:管理文化、服務文化和社會公眾文化。管理文化主要從物業管理企業角度區分,主要包含企業理念、員工管理系統、制度文化、公眾識別文化等幾個方面;服務文化主要是講物業管理企業如何為業主服好務的;社區公眾文化是指社區內組織的一些公益活動。
節慶文化
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聯合下發文件,啟動了本屆社區文化節。半年多來,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視支持下,在宣傳文化部門的積極組織實施下,各市和部分縣相繼舉辦了分會場活動,廣大社區群眾積極參與,在全省范圍內掀起了一場社區文化建設的新高潮。全省包括各級各類演出活動達500場,演出劇(節)目1000個,舉辦書畫攝影展覽150場次,參與人員達5000人次,觀眾約700萬人次。在各地舉辦分會場活動的基礎上,本屆社區文化節主會場系列活動共有四大板塊:一是文藝匯演,二是書畫展覽,三是理論研討,四是讀書活動,可以說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一是文藝匯演。從10月18日晚開始,省上從各市分會場選拔的5臺優秀劇(節)目將在人民劇院進行主會場演出,其中包括18日晚的開幕式《三秦紅艷艷》、19日晚的音樂歌舞晚會《三秦金燦燦》、20日晚的小品曲藝晚會《三秦喜洋洋》、21日晚的秧歌·鼓舞專場晚會《三秦熱騰騰》和22日晚的閉幕式·頒獎晚會《三秦亮閃閃》。參加演出的文藝節目多為社區題材,內容生動活潑,風格多樣,真實地反映了社區居民新的精神風貌和社區建設的新變化。
二是書畫展覽。10月19日至25日,在陜西省藝術館舉辦“展我才藝 愛我社區——第二屆陜西省社區文化節美術書法攝影展覽”,開幕式定于10月19日上午9:00舉行。本次展覽共展出美術、書法、攝影作品150多件,都是從各市選送的數百件作品中精選出來的。這些作品生活氣息濃郁,風格樸實無華,洋溢著真情實感,體現著時代風貌。透過這些作品,我們可以強烈感受到我省城鎮社區藝術人才濟濟,蘊藏著巨大的藝術創造力,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省城鎮社區的新變化、新面貌、新風尚。
三是理論研討。10月19日下午14:30在省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廳舉辦第二屆陜西省社區文化節社區文化理論研討會,將對我省社區文化建設的目標、路徑及相關保障措施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通過交流,進一步分析社區文化建設的機遇和挑戰,明確“十二五”乃至今后十年,我省社區文化建設的思路和方向,為我省社區文化建設做好充分的理論準備,為相關政策的出臺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這次社區理論研討會共收到來自基層的理論文章94篇,對這些文章,我們將組織專家進行認真閱讀,并進行評獎。部分優秀論文要在研討會上進行交流,并編輯成冊。
四是讀書活動。將公共圖書館進社區的內容,納入本屆社區文化節,以讀書報告會、詩歌朗誦會的形式,深入社區群眾,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這在我省還是第一次,在全國也是一個創新。這項活動的開展,一方面拉近了公共圖書館與社區群眾的距離,使得廣大社區群眾了解公共圖書館、走進公共圖書館、愛上公共圖書館,從而能夠喜歡閱讀、享受閱讀,增長知識;另一方面,也使得社區文化節的活動內容更加充實飽滿,滿足廣大社區群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從而反映我省社區文化建設的多途徑、多視角。具體安排是,10月15日下午15點至17點,在西安市雁塔區小寨路街道紅專南路社區的長慶西儀生活小區舉辦“歌以詠志——我的精神家園”社區詩歌朗誦演唱會,16日下午15點至17點,在北二環路錦園新世紀社區(南明珠家居旁)舉辦“我家門口聽講座”——陜圖講壇走進社區活動。省圖書館為了搞好這兩場活動,精心策劃,認真組織,既有詩歌朗誦,又有漢服表演;既有專家講座,又有讀者互動,整個活動實況還將通過省圖書館的微博進行圖片、文字直播,內容新、形式新、參與方式新。
看過“社區文化的內容”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