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工作原理
以太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工作原理
以太網在互聯設備之間以10~100Mbps的速率傳送信息包,那么你對以太網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什么是以太網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以太網的概念
以太網(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創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聯合開發的基帶局域網規范,是當今現有局域網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協議標準。以太網絡使用CSMA/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及沖突檢測)技術,并以10M/S的速率運行在多種類型的電纜上。以太網與IEEE802.3系列標準相類似。
包括標準的以太網(10Mbit/s)、快速以太網(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網。它們都符合IEEE802.3。
以太網的拓撲結構
總線型
所需的電纜較少、價格便宜、管理成本高,不易隔離故障點、采用共享的訪問機制,易造成網絡擁塞。早期以太網多使用總線型的拓撲結構,采用同軸纜作為傳輸介質,連接簡單,通常在小規模的網絡中不需要專用的網絡設備,但由于它存在的固有缺陷,已經逐漸被以集線器和交換機為核心的星型網絡所代替。
星型
管理方便、容易擴展、需要專用的網絡設備作為網絡的核心節點、需要更多的網線、對核心設備的可靠性要求高。采用專用的網絡設備(如集線器或交換機)作為核心節點,通過雙絞線將局域網中的各臺主機連接到核心節點上,這就形成了星型結構。星型網絡雖然需要的線纜比總線型多,但布線和連接器比總線型的要便宜。此外,星型拓撲可以通過級聯的方式很方便的將網絡擴展到很大的規模,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被絕大部分的以太網所采用。
以太網的工作原理
以太網采用帶沖突檢測的載波幀聽多路訪問(CSMA/CD)機制。以太網中節點都可以看到在網絡中發送的所有信息,因此,我們說以太網是一種廣播網絡。
以太網的工作過程如下:
當以太網中的一臺主機要傳輸數據時,它將按如下步驟進行:
1、監聽信道上是否有信號在傳輸。如果有的話,表明信道處于忙狀態,就繼續監聽,直到信道空閑為止。
2、若沒有監聽到任何信號,就傳輸數據
3、傳輸的時候繼續監聽,如發現沖突則執行退避算法,隨機等待一段時間后,重新執行步驟1(當沖突發生時,涉及沖突的計算機會發送會返回到監聽信道狀態。
注意:每臺計算機一次只允許發送一個包,一個擁塞序列,以警告所有的節點)
4、若未發現沖突則發送成功,所有計算機在試圖再一次發送數據之前,必須在最近一次發送后等待9.6微秒(以10Mbps運行)。
為什么叫以太網
以太網這個名字,起源于一個科學假設: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那么光呢?在外太空沒有空氣光也可以傳播。于是,有人說光是通過一種叫以太的物質傳播。后來,愛因斯坦證明以太根本就不存在。
大家知道,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那么光是通過什么傳播的呢?
在牛頓運動定律中,物體的運動是相對的。比如,地鐵車廂里面的人看見您在車廂里原地踏步走,而位于車廂外面的人卻看見你以12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前進。
但光的運動并不是這樣,您無論以什么物體作為參照物,它的運動速度始終都是299 792 458 米 / 秒。這個問題困惑了很多科學家,難道牛頓定律失靈了?一個來自瑞士專利局的職員,名叫愛因斯坦的人在1905年發表了篇論文,文中提到,無論觀察者以何種速度運動,相對于他們而言,光的速度是恒久不變的,相對論便由此誕生了。
這簡單的理念有一些非凡的結論。可能最著名者莫過于質量和能量的等價,用愛因斯坦的方程來表達就是E=mc^2(E是能量,m是質量,c是光速),以及沒有任何東西能運動得比光還快的定律。由于能量和質量的等價,物體由于它的運動所具的能量應該加到它的質量上面去。換言之,要加速它將變得更為困難。這個效應只有當物體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運動時才有實際的意義。例如,以10%光速運動的物體的質量只比原先增加了0.5%,而以90%光速運動的物體,其質量變得比正常質量的2倍還多。當一個物體接近光速時,它的質量上升得越來越快,它需要越來越多的能量才能進一步加速上去。實際上它永遠不可能達到光速,因為那時質量會變成無限大,而由質量能量等價原理,這就需要無限大的能量才能做到。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以太這種物質,因為光速是永遠恒定不變的,為其找個運動參照物是個笑話。有鑒于此,以太網的命名也就是一個笑話。但以太網并不會消失,它正隨著人們追求高速度而不斷的進行蛻變。以前,只要數據鏈路層遵從CSMA/CD協議通信,那么它就可以被稱為以太網,但隨著接入共享網絡設備的增加,沖突會使網絡的傳輸效率越來越低。后來,交換機的出現使全雙工以太網得到了更好的實現。未來,以太網會披上光的外衣,飛的更快。
看過“以太網工作原理”的人還看了:
3.以太網卡怎么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