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曲和作曲的區別在哪
編曲和作曲的區別在哪
不少人將編曲與作曲混淆一談,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下面就讓學習啦小編來告訴你編曲和作曲的區別在哪。
編曲和作曲的區別
在專業音樂術語中,作曲的準確定義是Musical composition (音樂的組織)。指可以參考一段原始樂曲的結構,或在過程中創建一個新的原創作品的音樂片段。在今天來看,創作出來的音樂最后是否能夠真實演奏已無關緊要。但是對于真實的樂器,還是要嚴格按照樂器法去創作。作曲是在完成音樂內容的創作,單純的一條旋律決定不了音樂想要表達的內容。
編曲,按照我國音樂專業領域對于這個詞的運用與工作方式來理解,應為類似于結合MIDI音樂制作技術的編配(orchestration)方式或作曲(composition)方式。它并非只是從樂器、音色搭配的角度為樂曲進行的編配,也不是單純的用電腦及軟硬件實現音響效果的MIDI音樂制作。根據《新格羅夫音樂詞典》的解釋,編曲是一個音樂作品的再創作,通常是指一個作品的不同表現方式。一般的工作方式是將未完成音樂的某部分(比如音樂的主旋律、主旋律與和弦進行、相對簡單的曲式與編配的音樂雛形等)進一步作曲將其創作完整并制作。
古典音樂里原本是沒有編曲這個概念的,因為所有的作曲家都是自己寫好了樂譜,規定了所有樂器的配合。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曲譜在演出中和日常的練習中被人們發現了更多的表現方法,這時候就出現了編曲,就是在不影響原曲主要旋律和內容的情況對樂曲的表現形式做了更多的拓展。
在現代音樂中,特別是流行音樂中,作曲和編曲往往是兩個人,因為很多作曲者只有對旋律的把握和靈感,而編曲者對于怎樣體現這個旋律有著更多的技巧。簡而言之,作曲者是給了骨架,而編曲者則是給了血肉。
編曲概述
“編曲”,按照我國專業音樂領域對于詞匯的運用與工作方式來理解(就普遍現象而言),是指結合音樂制作(Music production)的編配(Orchestration)方式。它并非只是從樂器、音色搭配的角度為樂曲進行的編配,也不是單指用電腦及軟硬件實現音響效果的制作。這使得“編曲”這個詞更像是一種職業、工作名稱,而不是某音樂概念與作曲技術。
作曲概述
作曲的英文是compose/composition,即“組織”的compose/composition。什么是組織?就是對素材進行整合、組裝、創造性地安排與使用。早期的音樂中,作品必須能夠順利進行演奏才算完成全部的作曲工作。并且,創作能夠演奏出來的音樂才能算是作曲。隨著音樂制作(Music production)技術的發展,某些聲部最后即便沒有實現演奏,或者說部分音響并不適合真實演奏或無法演奏,也可通過電子設備獲得想要的音樂效果。所以當今看來,創作某些即便沒有最后的演奏步驟的音樂也屬于作曲。
作曲是在完成音樂內容的創作。音樂中所有元素都服務于音樂內容,每個聲部都是平等的。任何音樂形式(包括單聲部音樂與純打擊樂音樂)至少會包含織體、曲式、編配、速度、節拍。改變這些的其中一個因素就有可能改變一首音樂的內容,明確這些才能稱為作曲。
編曲工作介紹
負責編曲的作曲者可以說是商業歌曲領域的核心人物。因為他們可能是整個商業運作中唯一懂作曲的人。工業化的商業運作也使曲調創作(譜曲、歌曲寫作:Song writing)成為了另外的人。還有更細化的分工,可能一首歌的各個聲部與音樂要素會分配給不同的人作曲。比如一個人負責創作曲調與和聲,一個人負責創作弦樂隊聲部,一個人負責創作電聲樂隊聲部,一個人負責創作打擊樂聲部等。
部分作曲者也會以營利為目的,面向大眾、企業等做一些音樂生意。大部分沒接受過音樂教育與作曲訓練的大眾只有對于曲調的感覺,僅僅是可以哼出一些簡單的曲調,而沒有能力作曲、制作來完成音樂的創作與音頻的生成。因為曲調無法體現完整的音樂形態,也決定不了音樂內容。所以他們就會付作曲者一些酬勞進行編曲。
很多人一想到“編曲”這個詞語就會聯想到從事流行音樂創作中的某種職業或工作。其實二者并沒有必然聯系,也有可能是商業運作導致的習慣上的認識。作曲者所編配的音樂可以是流行音樂,也可以是古典音樂、民族音樂或其他音樂類型。
只制作不作曲的人一般被稱為“MIDI工程師”。
作曲風格分類
1、ANAORPHOSE:這種風格強調音樂的主體幾乎不變,改變的只是聽者的感受;
2、METAMORPHOSE:這種風格需要音樂產生一種漸進的變化,主導思想認為音樂就如同一個生命,會因為新陳代謝逐漸產生變化和變形。上一個章節的音樂表現形式雖然結束,但下一個章節的音樂表現形式是上一種表現的自然演變,這種變化不是突然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就是METABOLE;
3、CORRESPONDANCE:這種風格相對較為自由,由聽者每個人自己去尋找不同音樂部分的呼應關系。
看過編曲和作曲的區別在哪的人會看:
1.編曲和作曲的區別
2.編曲和伴奏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