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4)
6、下列屬于非關稅壁壘范疇的是()。
A、進口稅
B、自愿出口限制
C、歧視性公共采購
D、技術標準
E、衛生檢疫標準
答案:BCDE
7、具體來說,國際資本流動的動因包括()。
A、各國收益率的差異
B、匯率變動
C、各種風險因素如匯率風險、市場風險等
D、投機、規避貿易保護、國際分工
E、擴大產品的競爭力
答案:ABCD
解析:國際資本流動并不以擴大產品競爭力為動因。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公共物品的供給僅包含公共物品的融資這一層含義
B、非排他性是對公共物品自愿融資起阻礙作用的關鍵因素
C、私人融資的缺點是可能導致公共物品供給的數量不足和結構不平衡
D、免費搭車問題使公共物品市場融資機制失靈,因此引申出來的結論是:政府應作為公共物品供給的資金提供者,以強制稅收的形式為公共物品融資
E、政府融資的缺點是難以滿足社會成員對公共物品的多樣化需求
答案:BCDE
9、公共選擇的三大理論基石是()o
A、個人主義方法論
B、經濟人假設
C、作為一種交易的政治過程
D、理性的非理性假設
E、政治家選票極大化假設
答案:ABC
10、我國財政支出結構存在的問題包括(
A、購買性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長期偏大,轉移性支出的比重處于較低的水平
B、購買性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長期偏小,轉移性支出的比重處于較高的水平
C、相對于消費性支出而言,投資性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近年來雖然略有下降趨勢,但仍徘徊在較高的水平上
D、社會性支出的比重近年來雖有上升,但仍有待進一步增加數量和改善質量
E、社會性支出的比重近年大幅上升,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都已經達到要求
答案:ACD
11、下列關于財政支出分類方法中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交易的經濟性質,將財政支出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
B、國際通行的統計分類方法有財政支出功能分類和財政支出經濟分類
C、支出功能分類是按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的產出性質進行的分類,反映政府的職能活動
D、支出經濟分類是按照政府生產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進行分類,反映政府支出的經濟性質和具體用途
E、在實施購買性發出過程中,政府僅扮演中介者的角色,依法向受益對象撥付財政資金但并不要求獲得相應的物品與勞務
答案:ABCD
12、以下各項不屬于自動穩定的財政政策的表現的是()。
A、營業稅的比例稅自動穩定作用
B、個人所得稅的累進所得稅自動穩定作用
C、企業所得稅的累進所得稅自動穩定作用
D、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動穩定作用
E、政府預算的自動穩定作用
答案:AE
13、下列各項財政支出中,屬于轉移性支出的是()。
A、政府補助支出
B、捐贈支出
C、債務利息支出
D、政府消費性支出
E、政府投資性支出
答案:ABC
14、下列關于貨幣需求特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貨幣需求是有效需求。
B、貨幣需求是主觀需求
C、貨幣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D、貨幣需求是派生需求
E、貨幣需求是一種經濟需求
答案:ACDE
15、商業銀行的信用擴張能力并非是無限的,一般來說,銀行體系擴張信用、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限制。以下各項中,不屬于其限制因素的有()。
A、自身資金不足
B、提取現金數量
C、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公眾繳付稅款
D、信貸資產流動性
E、繳存中央銀行存款準備金
答案:AD
16、以下各項中,可以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的是()。
A、利率
B、貨幣供應量
C、超額準備金率
D、通貨膨脹率
E、法定準備金率
答案:ABCD
17、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主要包括()。
A、結算業務
B、信托業務
C、代理業務
D、租賃業務
E、吸收存款
答案:ABCD
18、金融危機的類型包括()。
A、債務危機
B、貨幣危機
C、流動性危機
D、綜合性金融危機
E、次貸危機
答案:ABCD
19、關于決定一個國家匯率制度因素說法正確的有()。
A、一國的經濟開放程度影響一國的匯率制度
B、經濟規模越小的國家,越容易傾向選擇固定匯率制度
C、國內通貨膨脹率與其它主要國家不一致的國家,傾向于實行固定匯率
D、國內金融市場的發達程度影響一國的匯率制度
E、資本流出較為頻繁的國家傾向于實行浮動匯率制度
答案:ABDE
20、下列指標中,屬于相對指標的有()。
A、經濟增長率
B、物價指標
C、股票價格
D、土地面積
E、商品零售額
答案:AB
21、以下各項中,屬于普查的特點的是()。
A、普查一般需要規定統一的標準調查時間
B、普查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C、普查的數據一般比較準確
D、普查的使用范圍比較窄
E、普查的時效性比較強
答案:ABCD
解析:普查通常需要間隔很長的時間,因此其時效性并不是很強。
22、在組距分組中,有關確定分組組數的要求,錯誤的是()。
A、組數盡可能多
B、組數盡可能少
C、保證組內資料的同質性
D、保證組間資料的同質性
E、分組方法能夠充分顯示客觀現象本身存在的狀態
答案:ABD
解析:劃分的組數既不應該太多也不能太少,組數太多則達不到通過分組壓縮資料的目的;組數太少會使原始資料信息丟失過多。保證組間資料的差異性組內資料的同質性;分組方法能夠充分顯示客觀現象本身存在的狀態
23、下列關于數值平均數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數值平均數包括眾數和中位數
B、數值平均數包括算術平均數和幾何平均數
C、數值平均數既適用于品質數據,也適用于數值數據
D、數值平均數是按數據的大小順序或出現頻數的多少確定的集中趨勢的代表值
E、數值平均數是根據部分數據計算出來的平均數
答案:ACDE
解析:眾數和中位數屬于位置平均數,所以A選項錯誤;按數據的大小順序或出現頻數的多少確定的集中趨勢的代表值是位置平均數,所以D選項錯誤;數值平均數不適用于品質數據,所以C選項錯誤;數值平均數是根據全部數據計算出來的平均數,所以E選項錯誤。
24、下列不屬于指數體系的作用的是()。
A、為選擇指數計算方法提供依據
B、為選擇指數基期提供依據
C、為編制時間序列提供參考
D、對現象發展的相對變化程度及各因素的影響程度進行分析
E、對現象發展變化的絕對數量及各因素的影響數額進行分析
答案:ABC
D、E均是指數體系的作用。
25、所有者權益的來源有()。
A、投資人投入的資本
B、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C、留存收益
D、出售資產所得
E、銀行貸款
答案:ABC
26、下列關于采用歷史成本計價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歷史成本具有客觀性
B、歷史成本有原始憑證作證明,便于查證
C、歷史成本的數據比較容易取得
D、歷史成本在幣值不穩定時仍然非常準確
E、歷史成本核算手續煩瑣,需要經常調整項目
答案:ABC
27、以下各項會計處理方法中,體現謹慎性原則的是()。
A、分期攤銷大修理費用
B、物價上漲時期的計價采用后進先出法
C、采用工作量法計提折舊
D、應收款項計提壞賬準備
E、對可能發生的資產損失計提減值準備
答案:BDE
28、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不包括()。
A、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B、全部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合計=全部賬戶本期貸方發生額合計
C、全部賬戶期末借方余額合計=全部賬戶期末貸方余額合計
D、資產賬戶余額合計=負債賬戶余額合計
E、收入賬戶本期發生額合計=費用賬戶本期發生額合計
答案:DE
29、下列各項中,屬于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有()。
A、凈資產總額
B、資產負債率
C、流動比率
D、總資產周轉率
E、利潤總額
答案:BC
30、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包括()。
A、經濟管理關系
B、市場管理關系
C、組織管理性的流轉和協作關系
D、社會管理關系
E、行政權力與私權之間的關系
答案:ABC
31、下列關于物權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物權具有追及效力和優先效力
B、一物一權原則是物權的基本原則之一
C、物權的客體是人
D、從設立目的的角度可以將物權分為自物權和他物權
E、物權和債權構成了市場經濟社會的最基本的財產權利
答案:ABE
解析:物權的客體是物,故選項C錯誤。從設立目的的角度,物權可以被分為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根據物權的權利人行使權利的范圍不同,可以將物權分為自物權和他物權。故選項D也錯誤。
32、下列哪項不是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則()。
A、全面履行原則
B、誠實信用原則
C、公平公正原則
D、公序良俗原則
E、平等互利原則
答案:CDE
解析:合同履行基本原則包括:全面履行原則、誠實信用原則。
33、下列關于專利權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專利權人的權利分為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B、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15年,均自申請之日起計算
C、專利權的終止有期限屆滿終止和提前終止兩種情況
D、授予外觀設計專利的條件為: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E、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是2年,自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
答案:BD
解析:自申請之日起計算,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10年。故選項B錯誤。授予外觀設計專利的條件包括新穎性、實用性、富有美感、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故本題應選BD。
34、下列關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股東轉讓其股份,應當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進行或者按照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
B、無記名股票的轉讓,由股東將該股票交付給受讓人后即發生轉讓的效力
C、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內不得轉讓
D、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離職后1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E、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25%
答案:ABCE
解析: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離職后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故選項D錯誤。
35、銷售者的產品質量義務包括()。
A、進貨驗收義務
B、保持產品質量的義務
C、有關產品標識的義務
D、遵守有關禁止性規范
E、不作為的義務
答案:ABCD
解析:不作為的義務是生產者的產品質量義務,故選項E錯誤。
看過“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