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酒基礎知識
泡酒基礎知識
泡酒在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是中醫保健很重要的一環,是不同藥物配置的酒,種類繁多。那么你對泡酒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泡酒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藥用酒類
類風濕酒
黨參300克,黃芪300克,當歸250克,防己、杜仲、透骨草、雞血藤、川芎、淫羊藿各150克,熟地200克,青風藤200克,白酒500毫升。
將上藥研為粗末,入布袋,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天,過濾棄渣,加入冰糖即可飲用。
1日兩次,1次飲30~50毫升。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等癥。
蛇膽酒
[配方]米、曲800克,蛇膽五個。
[制法]以米、曲及蛇膽加藥,直接發酵成酒,這是生產蛇膽的最好方法,也是古時常用的方法之一。一瓶500毫升的白酒中,可放入2~5枚蛇膽。通過該方法可使蛇中有效成分得到很好的提取,而且酒色清純。
[功效]蛇膽酒有祛風活絡、形氣和血、滋陰壯陽、祛濕散寒的等功效。能治療風濕性癱瘓癥、中風傷寒、半身不遂、骨節疼痛、口眼歪斜、麻風等癥狀,特別是對風濕性病癥的療效尤為顯著。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服3~5毫升,不宜過量。
[注意]疾、瘡瘍者忌飲。
生龍活虎酒
原料:肉蓯蓉,人參,鹿茸,陽起石,附片,五味子,韭菜子,菟絲子,當歸,杜仲,覆盆子,黃芪,枸杞子,淫羊藿,熟地,酒.
功效:大補氣血,壯陽益火,補腎固精.可用于治療氣血大衰,腎陽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四肢冰涼,大便溏泄,小便不利或失禁,陽痿、精冷,以及未老先衰,身乏倦臥,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癥.
服法:每日2-3次,每次10-15毫升.
注意:忌寒冷,節制性欲,注意勞逸結合.
益腎明目酒 (民間驗方)
配方:肉蓯蓉、巴戟天、遠志、川牛膝、五味子、續斷各35克,覆盆子50克,山萸肉30克,醇酒1000克.
制法:將上藥共搗為粗末,用夏白布袋盛,置于凈壇中,注酒浸之密封口,舂夏5日,秋冬7日,然后添冷開水1000克,合均備用.
功效:益腎補肝,養心,聰耳明目,悅容顏.適用于肝腎虛損,耳聾目昏,腰酸腿困,神疲力衰等癥.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溫飲服10-15毫升.
山萸蓯蓉酒 (驗方)
配方:肉蓯蓉60克,山蕷25克,五味子35克,炒杜仲40克,川牛膝、菟絲子、白伏苓、澤瀉、熟地、山萸肉、巴戟天、遠志各30克,醇酒2000克。
制法:上藥共加工搗碎,用絹袋或細紗布盛之,放入凈瓷壇或瓦罐內,倒入醇酒浸泡,封口.舂夏5日,秋冬7日,既可開封,取去藥袋,過濾澄清既成。
功效:滋補肝腎.適用于肝腎虧損,頭昏耳鳴,耳聾,怔仲健忘,腰腳軟弱,肢體不溫等癥。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溫飲服10-15毫升。
毓麟酒方 (奇方類編)
配方:肉蓯蓉、覆盆子、炒補骨脂各30克、桑椹、枸杞子、菟絲子、韭子、楮實子、巴戟天各23克,山萸肉、牛膝各22克,連須15克,蛇床子、炒山藥、木香各7.5克,白酒3000克.
制法:將上藥加工成粗末,裝入紗布袋內,與白酒共置入容器內,密封,隔水煮4小時后,埋入土中2天,退火氣既成.
功效:補肝益腎,助陽固精.適用于陽痿,早泄,補育.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飲服20毫升.
脾腎兩助酒 (中國醫學大辭典)
配方:肉蓯蓉、白術、青皮、生地、后樸、杜仲、破故紙、廣陳皮、川椒、巴戟肉、白茯苓、小茴香各30克,青鹽15克,黑豆醫療器械60克,白酒1500克.
制法:將白術土炒,后樸、杜仲分別以姜汁炒,破故紙、黑豆分別微炒,廣陳皮去凈白.上14味藥共倒為粗末,白夏布或絹袋貯,置凈器中,倒入白酒浸泡,封口,舂夏7日,秋冬10日后開取.
功效:添精益髓、健脾養胃,久服身體健康.適用于脾腎兩衰,男子陽痿,女子經水不調,赤白帶下.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溫服1-2杯.
注意:勿食牛、馬肉.婦女受胎不可再服用.
活蝎生產保健酒
方法,將清洗后的活蝎用電擊的方法提取其體液和將蝎體粉碎物配以木瓜粉碎物,薏苡粉以及紅花等輔料,用曲酒進行滲漉的工藝進一步提取蝎體內的活性物質,并調配成所需度數的保健酒.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可充分利用蝎體內的有效活性物質,提高蝎子酒的營養保健作用.
權利要求:一種用活蝎生產保健酒的方法,包括如下工藝:a.將活蝎清洗吹干;b.再用電擊蝎體并收集其尾刺所排出的液體;c.將收集的液體進行冷凍;d.將取液后的活蝎汽蒸、烘干、粉碎;e.將d中的粉碎物和經汽蒸并烘干的木瓜粉粹物、薏苡粉以及紅花按比例混合拌勻并用曲酒充分濕潤后,裝于滲漉筒中,加入曲酒,用常規方法收集滲漉液;f.將c中的冷凍物
在(-2℃-10℃)的環境溫度下加入e中的滲漉液中,攪拌、靜置、過濾、灌裝即可.
功效:補肝益腎,助陽固精.適用于陽痿,早泄,補育.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飲服20毫升.
藥酒飲用方法
不管什么配方的藥酒,不能夠大量飲用,每頓飲用50毫升就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在飲用不同藥物配置的酒時,要注意食物相克。
藥酒它分防病治病的藥酒和保健用的藥酒。治病的藥酒藥力比較強,飲用時每次在[10—30]毫升左右,必要時先咨詢一下醫生。
保健酒一般藥力都比較溫和,所以一次飲用在50毫升為好。
秋冬季節,很多人熱衷于自制藥酒,人參、枸杞、黃芪、海馬、烏頭……只要是滋補或治病的就敢泡著喝。在聚餐時還會拿出珍藏的藥酒與親友分享。其實,這樣的做法并不科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聶宏副教授提醒公眾說,中藥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十分復雜,藥酒的泡制應有專業中藥師指導,飲用時也不能一次喝得太多,且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藥酒的適應性也不同。因此,自制藥酒及飲用藥酒須講科學,避免走入誤區。聶宏介紹,酒為百藥之長,酒與中醫有著密切的關系。中藥泡酒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內經·素問》中有“上古圣人作湯液醪醴”之說,醪醴就是治病的藥酒。
藥酒一般隨所用藥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進補者有補血、滋陰、壯陽、益氣的不同,治療者有化痰、燥濕、理氣、行血、消積的區別,因而不可一概用之。
藥酒飲用誤區
聶宏強調,飲用藥酒要根據人的體質、季節、地域、年齡、性別等不同來辨證飲用,尤其應注意避免以下5個誤區——
藥酒補酒不分服用藥酒前須認清功效。通常藥酒分為治療性藥酒和滋補性藥酒兩類。前者有特定的醫療作用,主要依據醫生的處方或經驗方來配制,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其服用方法嚴格。市場上常見的則多為滋補酒,多具有養生保健作用,也要根據個人情況酌量服用。
藥酒就菜進餐很多人在聚餐時會拿出精心泡制的藥酒與親友分享。這其實是不對的,藥酒本身是有藥效的,通常情況下不能在吃飯時服藥,藥酒的服用同樣應遵守這一規則,吃飯時喝藥酒不僅會對消化道產生刺激,還會影響藥效的發揮。
喝藥酒多多益善服藥酒須控制劑量。古代醫家曾明確指出:“藥酒補虛損,宜少服,取緩效。”服用藥酒要根據個人對酒的耐受力,一般每次服用15~30毫升,早晚各飲1次或每日3次為宜。與過量服用白酒不同,大量服用藥酒的后果與過量服用藥品相同,將嚴重影響身體健
藥酒越陳越好很多人誤以為酒是陳的香,藥酒也應泡得越久越好。事實并非如此,飲藥酒要注意時效,儲存得當,一般優質酒以儲藏4~5年為最佳。如果繼續儲存,會使酒精度下降,酒味變淡,香氣消失,藥效也會受到影響。若出現大量沉淀物或已酸敗變質,則絕對不能再飲用。
聶宏補充說,由于藥酒以酒泡制而成,對酒有禁忌的人同樣不宜服用藥酒,如肝病、高血壓、冠心病、中風、骨折、皮膚病患者、酒精過敏者和孕婦、乳母等。
看過“泡酒基礎知識“的人還看了: